叶圣陶
中国现代作家、教育家
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原名绍钧,字秉臣,后字圣陶。苏州市人,中国现代作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叶圣陶于1894年出生在苏州吴县。1912年在草桥中学毕业后曾任小学教员。为了生计而开始撰写文言小说,投稿给《礼拜六》等刊物。1915年,经好友郭绍虞介绍到上海尚公学校当小学国文教员,两年后与王伯祥等人前往吴县任教,不再写文言小说,并在《妇女杂志》发表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1919年应好友顾领刚邀请为《新潮》月刊写白话文章,1919年3月加入新潮社。1920年冬郑振铎写信邀请叶圣陶作为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第二年,与沈雁冰(茅盾)、郑振铎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1922年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中国新文坛上的第一个诗刊《诗》。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曾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88年2月16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叶圣陶创作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他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作品,较为深刻地反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后的社会现实,影响巨大。并撰写了诸多有关教育、教学的专著和文章,为中国现代教育、现代文学和现代出版事业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人物生平
早期生活
1894年,叶圣陶出生于苏州城内悬桥巷的一个清贫家庭。父亲叶柏仁是一户地主人家的帐房先生,凭微薄的薪俸抚养一家五口。。1906年进入苏州公立小学。1907年,叶圣陶进入当地的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校(即后来的苏州公立第一中学堂)就读。1908-1909年,与同学组织诗会《放社》。
教学与写作
1912年1月,叶圣陶毕业于草桥中学,次月,任苏州中区第三初等小学教员。1914年,他因被排挤出学校而失业。失业期间,他全心投入文言文小说的创作,在《礼拜六》杂志上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的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作品,出版了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稻草人》以及小说集《隔膜》《火灾》等。1915年,经好友郭绍虞介绍到商务印书馆办的上海尚公学校当小学国文教员,同时兼职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1917年与王伯祥等人去吴县任教,并在《妇女杂志》发表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1919年起,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先后在《新潮》《时事新报·学灯》《晨报》第七版(后改称《晨报副刊》)等报刊上发表了许多小说、自由诗和关于妇女解放、教育改革的短论。1921年,应郑振铎邀约,成为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的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次年叶与朱自清等人又创办了中国新文坛上的第一个诗刊《诗》。1923年,叶圣陶进入商务印书馆,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主编《小说月报》《中学生》等杂志,并主编中小学语文课本。
到了1928年,叶圣陶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倪焕之》。两年后任开明书店编辑,主编《开明少年》《国文月刊》等杂志。同年积极支持“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工作,为其刊物撰稿,奔走营救被捕的“左联”作家,还与“左联”的领导人鲁迅茅盾等人保持密切的交往。。除以上文学创作与政治活动外,叶圣陶依然没有放弃教育工作,先后在上海吴淞中国公学、杭州第一师范、北京大学、上海神州女学、福州协和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市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立达中学等大、中学校工作,所任课程以作文、诗歌和新文学为主。
抗日战争时期
九一八事变后,叶圣陶参加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抗日战争期间旅居四川省。抗日期间,叶圣陶屡作诗文,声讨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抗议“国联”和日本狼狈为奸、侵略中国的罪行,表现了高度的爱国热情。1932年2月又同鲁迅茅盾等共同签署《上海文化界告全世界书》《为抗议日军进攻上海屠杀民众宣言》,并被推举为中国作家抗日会经济委员会委员。12月,又与柳亚子、鲁迅、茅盾等共同签署《中国著作家为中苏复交致苏联电》。
1935年,列名于《我们对于文化运动的意见》宣言书,抗议中国国民党法西斯主义统治,要求民主自由。次年10月,还在《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上签名,竭诚拥护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
担任要职
1949年初,叶圣陶进入解放区任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同年7月参加首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并当选全国文联委员,还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教育部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后又当选为全国人大第一届至第四届代表和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1962年,他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1984年12月当选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席。
晚年经历
在出版行业方面,叶圣陶在商务印书馆和人民教育出版社担任重要职务,为教育出版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主张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改革教科书编写和审定制度。在他的领导下,出版了一系列新的教科书和教辅读物,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和文学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叶圣陶晚年仍然关心国家的文化教育事业,积极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指导年轻学者。1988年2月16日,叶圣陶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在思想方面,叶圣陶倡导实事求是的教育理念,强调知识和实践的结合,关注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素质,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和多样性。他主张教科书编写应该以教育教学的需要为导向,注重实用性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叶圣陶还关注教师的培养和教育体制的改革,认为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优秀的教师队伍和科学的教育体制。
叶圣陶为中国文学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作品传承了中国文学的优秀传统,展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他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为民主进步、抗日救亡和教育改革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
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稻草人》等。叶圣陶的作品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他还积极推动新文学运动,参与创办《诗》等文学刊物,为文学界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在教育事业上,叶圣陶曾任教于苏州市上海市、北京等地的多所学校,为广大学生传授知识、培养人才。他关注基础教育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他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他的领导下,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一系列新的教科书和教辅读物,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和文学
主要作品
书籍作品
参考资料选自
杂志报纸
参考资料选自
主要思想
教育思想
叶圣陶认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是学习和交流的工具。在语文教材建设方面,他提出了语文教材的“工具说”“例子说”“凭借说”等性质,强调要科学编写语文教材,适应儿童的需求。在语文教学方面,叶圣陶总结出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规律和方法。此外叶圣陶还非常重视教师修养的提高,认为这是教育改革的关键。
叶圣陶还认为语文锻炼孩子思维,因为语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认为语文教学的目标应是锻炼思维,训练语言,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同时并举,此外,语文的教学方法应该愤徘启发,举一反三,为孩子开启智慧之门。他还认为阅读教学应该从课文训练思维,让孩子学会思考。
创作思想
现实主义:叶圣陶的作品深入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他认为文学应该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真实情况,为人民的解放事业服务。
人民性:叶圣陶关注普通人民的生活,以人民为创作主体。他的作品以人民为中心,展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努力。
教育性:叶圣陶将文学创作视为一种教育工具,旨在启迪人们的思想,弘扬民族精神。他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多样性:叶圣陶的创作涉及多种文学体裁,如小说、散文、诗歌等。他的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形式,体现了他对文化多样性的推崇。
以上文字均参考
创作风格
叶圣陶的小说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通过描绘现实生活中的细节和人物形象,深入揭示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屈辱。他的作品不仅关注社会问题,还展示了儿童文学的风格和小说的诗化特色。
以《六年级生》为例,叶圣陶通过讲述一个城市孩子和一位农村孩子的友谊和经历,展现了城乡差异、教育不公和家庭矛盾等问题。在儿童文学方面,叶圣陶关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以孩子们的视角展示社会现象,既有趣味性,又具启发性。
短篇小说《蚂蚁的生活》以一只蚂蚁的视角,生动地表现了小人物在封建社会的生存状态。该作品展示了叶圣陶作品的诗化特质,通过动物视角的寓言手法,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作品中所要表达的现实主义思想。
在对小市民知识分子的描绘方面,叶圣陶充满了讽刺和同情。例如,《小城之春》描绘了一个小城知识分子阶层的生活,生动刻画了他们的世俗和虚荣。而短篇小说《老王》通过一个卖文房四宝的小贩的故事,反映了知识分子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现实,强烈批判了封建社会对知识分子的压迫。
总之,叶圣陶的小说作品具有现实主义、儿童文学风格和诗化等多重特点。他关注社会问题,挖掘人物性格,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
以上文字来源于
家族成员
人物贡献
教育贡献
叶圣陶提出的语文工具论认为语文应作为自由表达思想的工具,这一观念突出了学生思想的重要性,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他的教育思想在很多方面与当今所倡导的新课程理念相吻合,如强调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关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以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此外,叶圣陶还提出了“美读”这一概念,主张美读教学应注重激情吟诵、培养想象力和训练语感。这些观点在今天的教育实践中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体现了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先进性和持久影响力。
出版贡献
叶圣陶在出版领域的贡献包括推动规范现代汉语,包括规范的语法、修辞、词汇、标点、简化字和除去异体汉字。他编和规范了出版物的汉字,规定了汉语拼音方案,改进了编辑工作的质量与组织结构。此外,他在出版领域提倡使用白话文,推动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文学贡献
叶圣陶的文学贡献主要包括一系列短篇小说集和长篇小说《倪焕之》。他的小说作品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呈现出朴实冷隽的艺术格调。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的创作以散文和文艺评论为主。他的散文感情朴实,意趣隽永,语言洁净,大多具有厚实的社会内容。
叶圣陶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拿起笔为儿童创作文学作品的作家。他将原创的儿童文学作品编入小学语文教材中,形成了独特的教材编写风格。他对儿童教育非常关注,撰写了大量反映当时儿童教育问题的文章,体现了他对儿童教育的独特理解,具有进步意义。
总之,叶圣陶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对中国文学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荣誉奖项
人物评价
郁达夫认为叶圣陶的散文令人有“脚踏实地,造次不苟”的艺术风格,“一般的高中学生,要取作散文的模范,当以叶绍钧氏的作品最为适当”。
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说过:“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大字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我觉得叶老先生身上兼而有之”。
在叶圣陶的散文《随感录》中,鲁迅给予了高度评价:“叶公的文章有一种不可名状的风味,这就是真实。而这种真实是‘真实的真实’,而非‘假真实’。”
胡适评价叶圣陶的短篇小说集《老王》:“他的描写真实,生动,细腻,完全不做作。叶圣陶的作品,从来没有世界上任何一种短篇小说的影子。”
在《叶圣陶》一文中,茅盾称赞叶圣陶:“叶圣陶是用他的一生在各个方面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崇高的品质,一种高尚的精神。”
后世纪念
叶圣陶纪念馆
叶圣陶纪念馆位于吴中区直保圣寺西园,这里是他1917年到1922年任教过的县立第五高等小学原址。在这里,叶圣陶对甪直镇感情深厚,创作了不少以甪直为背景的小说,如《寒晓得琴歌》《多收了三五斗》《高高银杏树》等等。叶圣陶把甪直比作培育自己成长的“摇篮”,临终时更留下遗嘱要把骨灰葬在甪直这个“第二故乡”。叶圣陶逝世后,甪直人民为了表示对他的崇敬和怀念,将他当年执教的几处旧址重新修建,辟为叶圣陶纪念馆
叶圣陶墓园
1988年2月16日,叶圣陶因病在北京逝世。不久,叶圣陶先生的骨灰运回甪直,安葬于当年工作生活过的吴县县立第五高等小学学校北侧,并修建叶圣陶墓。墓台高1米、宽10米,墓碑面向东方,横镌赵朴初先生书写的“叶圣陶先生墓”。墓台上平放花岗石棺,墓台正前方有一长40米的墓道,中央建一六角形纪念亭,亭内悬挂叶圣陶书“未厌”匾额。
2019年3月,叶圣陶墓及叶圣陶执教旧址一并被省政府列入第八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叶圣陶杯
“叶圣陶杯”大赛于2003年开始举办,形成了规范的形式和严谨公正的评选原则,通过学校初赛、现场决赛的多个环节,经过初评、复评、终评的多层选拔,大大增强了比赛结果的可信度。“叶圣陶杯”大赛把叶圣陶教育思想与新课程标准的崭新理念结合起来,形成了“生活化内容、个性化表达、多样化风采”的理念,体现了既继承传统又勇于创新的独特风格。
研讨活动
2019年10月28日在苏州市草桥中学,“看见你的影响力·纪念叶圣陶诞辰125周年”暨苏州市教科研融合建设推进活动举行,来自苏州市草桥中学等学校的20位教师开设了“聚焦核心素养,聚力教为不教”教科研融合主题研讨课。通过开课、议课、评课、报告等活动,专家和教师们一起研究、探讨叶圣陶“教育思想的力量”。
相关作品
电影
《叶圣陶在甪直》
叶圣陶在甪直》由导演何文凉执导,在2006年上映,电影讲述了在1917年早春,青年叶圣陶应甪直镇县立第五高等小学校长吴宾若的邀请,来到甪直开始了他的教育生涯。
人物轶事
匹夫有责
在叶圣陶上小学时曾请章伯寅先生给取个立志于爱国强国的字。章先生说,你名绍钧,有诗曰‘秉国之钧’,取‘秉臣’为字好。当时,列强瓜分中国的局势已经摆开。每逢礼拜天,叶圣陶总与同学在一起在园林或茶馆,谈苏州市的人物地理,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冰雪聪明
小时候的叶圣陶,很得父母的宠爱,因为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子,所以父母对他抱有很大的希望。他们盼着儿子日后靠着科举能够飞黄腾达、光宗耀祖。叶仁伯为了使儿子求得功名,让叶圣陶三岁时就开始识字、练字,到六岁那年,叶圣陶识字已有三千左右,字也写得相当漂亮。
参考资料
叶圣陶.中国政府网.2023-05-08
叶圣陶.名城新闻网.2023-04-30
纪念叶圣陶诞辰125周年研讨活动举行.中国教育新闻网.2023-04-30
叶圣陶.人民政协网.2023-04-30
叶圣陶 (1894—1988).中国政协网.2023-04-30
叶圣陶和胡墨林的旷世之爱.知网空间.2023-04-30
叶至诚.中国作家网.2023-04-30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实践活动举办.中国教育新闻网.2023-04-30
叶圣陶纪念馆.江苏党史.2023-04-30
文物保护单位.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2023-04-30
《叶圣陶在甪直》.豆瓣电影.2023-04-30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期生活
教学与写作
抗日战争时期
担任要职
晚年经历
主要作品
书籍作品
杂志报纸
主要思想
教育思想
创作思想
创作风格
家族成员
人物贡献
教育贡献
出版贡献
文学贡献
荣誉奖项
人物评价
后世纪念
叶圣陶纪念馆
叶圣陶墓园
叶圣陶杯
研讨活动
相关作品
电影
人物轶事
匹夫有责
冰雪聪明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