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甘草(
甘草属 glabra L.)为
豆科(Fabaceae)甘草属(Glycyrrhiza)植物,又名光果甘草、欧亚甘草及落果甘草等。其原产于
欧洲南部及东部,
亚洲西南部及中部地区,在非洲北部及
大洋洲东南部地区也有分布。在中国,产于
东北地区、
华北地区、
西北各省区。洋甘草喜
温带、温暖和
亚热带气候,常生于河岸阶地、沟边、田边、路旁,在较干旱的盐渍化土壤上亦能生长。
洋甘草为
多年生草本。根与
根状茎粗壮;茎直立而多分枝,密被淡黄色鳞片状腺点和白色柔毛;
托叶线形,叶柄密被黄褐腺毛及长柔毛;小叶11-17枚,卵状长圆形、长圆状
披针形、椭圆形,具短尖,基部近圆形;
总状花序腋生,具多数密生的花;总
花梗短于叶或与叶等长;
苞片披针形,膜质;
花萼钟状,萼齿5枚,披针形,与萼筒近等长;
花冠紫色或淡紫色,旗瓣卵形或长圆形,顶端微凹,
龙骨瓣直;子房无毛。
荚果长圆形,扁,微作镰形弯,无毛或疏被毛,有时被或疏或密的刺毛状腺体。种子2-8颗,暗绿色,光滑,肾形。花期5-6月,果期7-9月。
洋甘草叶片可以作为茶叶
替代品;提取物可制成
利口酒;洋甘草粉还可以用于制作糖果等。洋甘草中的
复方甘草甜素和提取物可用于制作牙膏及调味品,被用作烟草的调味剂及木材原料,还可以用作化妆品制备原料。此外,洋甘草的根及
根状茎为中药材甘草的原料,其性甘、平,具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的功效。
命名
洋甘草源自于
希腊语中的“glyks”或“glukus”(甜的)与“rhiza”(根),是一种会开蓝紫色花朵的多年生
豆科。其英文名“Liquorice”一词来自于晚期
拉丁语liquiritia,截至2021年,洋甘草的英文通用名称在英联邦大部分地区拼写为“liquorice”,但“licorice”一词也在一些国家使用。
常见变种
据《新疆植物志》记载,洋甘草具有2个变种:
光果甘草(原变种)
光果甘草(var. glabra)为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60-200厘米。外皮灰褐色,
切面黄色;
根状茎粗壮。茎直立,密被鳞片状腺体、三角
皮刺及
短柄腺体,表皮常为红色;
奇数羽状
复叶;
总状花序腋生,花序轴密被短茸毛和腺毛;小
苞片卵圆形,外被腺毛;
花冠紫色或白紫色;
花萼钟状;子房光滑或被无柄腺体;
荚果长圆形,光滑或被腺体;种子肾形或圆形,绿色或暗绿色。
蜜腺甘草(变种)
蜜腺甘草(var. glandulosa)与原变种光果甘草区别在于:本变种子房密被无柄腺体或腺毛;荚果直或微弯曲,或密被深褐色腺体。
形态特征
根与茎
根与
根状茎粗壮,直径0.5-3厘米,根皮褐色,里面黄色,具甜味。茎直立而多分枝,高0.5-1.5米,基部带木质,密被淡黄色鳞片状腺点和白色柔毛,幼时具条棱,有时具短刺毛状腺体。
叶
叶长5-14厘米;
托叶线形,长仅1-2毫米,早落;叶柄密被黄褐腺毛及长柔毛;小叶11-17枚,卵状长圆形、长圆状
披针形、椭圆形,长1.7-4厘米,宽0.8-2厘米,上面近无毛或疏被短柔毛,下面密被淡黄色鳞片状腺点,沿脉疏被短柔毛,顶端圆或微凹,具短尖,基部近圆形。
花
总状花序腋生,具多数密生的花;总
花梗短于叶或与叶等长(果后延伸),密生褐色的鳞片状腺点及白色长柔毛和绒毛;
苞片披针形,膜质,长约2毫米;
花萼钟状,长5-7毫米,疏被淡黄色腺点和短柔毛,萼齿5枚,披针形,与萼筒近等长,上部的2齿大部分连合;
花冠紫色或淡紫色,长9-12毫米,旗瓣卵形或长圆形,长10-11毫米,顶端微凹,瓣柄长为瓣片长的1/2,翼瓣长8-9毫米,
龙骨瓣直,长7-8毫米;子房无毛。
果实和种子
荚果长圆形,扁,长1.7-3.5厘米,宽4.5-7毫米,微作镰形弯,有时在种子间微缢缩,无毛或疏被毛,有时被或疏或密的刺毛状腺体。种子2-8颗,暗绿色,光滑,肾形,直径约2毫米。
分布
洋甘草原产于
欧洲南部及东部,
亚洲西南部及中部地区,在非洲北部及
大洋洲东南部地区也有分布。在中国,产于
东北地区、
华北地区、
西北各省区,其生于河岸阶地、沟边、田边、路旁,在较干旱的盐渍化土壤上亦能生长。
习性
洋甘草喜
温带、温暖和
亚热带气候。其适生于营养充足、排水良好、疏松透气、
土层深厚的土壤条件,并且适宜生长在光照条件充足的地区。洋甘草耐寒,在冬季处于休眠状态且受益于寒冷的环境,休眠期间其会将自身营养转移至地下
根状茎中,促使根茎的分裂与生长。其花期为5-6月,果期为7-9月。
繁殖
洋甘草
雄蕊异型,雌雄蕊异位,有利于避免自花授粉。其繁育系统类型为兼性异交, 以异交为主,主要
传粉昆虫有花黄斑蜂(Anthidiellum florentinum)、宽板尖腹蜂(Coelixys afra)、
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和紫木蜂(Xylocopa valga)等。
栽培技术
播种繁殖
洋甘草在播种繁殖前需将种子预先在温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于春季或秋季在温室中播种。幼苗足够大时,可进行处理与种植。在其生长渡过的第一个冬季,可将幼苗移栽进单独的盆中,然后在春末或夏初生长活跃时移栽回温室土壤。洋甘草根的分裂在春秋进行,分裂时植株至少具有一个生长芽,到秋季分株时可以立即重新种植,也可以存放到春天再种植。
浇水
应视
土壤类型及盐碱度而定:砂性无盐碱或微盐碱土壤,播后可灌水;土壤黏重或盐碱较重,应播前灌水,抢播种,播后不灌水,以免土壤板结和盐碱度上升。人工栽培甘草的关键是保苗,一般植株长成后不进行浇水。
除草
一般在出苗的当年进行中耕除草,从第二年起甘草根
分蘖,
禾本科杂草很难与之竞争.不需要中耕除草。
施肥
播前要施足底肥,以
厩肥为好。每年生长期可于早春追施磷肥,甘草根具根瘤,有
固氮作用,一般不缺氮素
茎段繁殖
洋甘草可通过茎段进行繁殖,将
匍匐茎或
地下茎制成约4英寸长的茎段,每段上保证至少存在2个芽,于3月份进行种植,种植时保持一定株距。在其生长发育到绿叶部分时需施用肥料,该作物无杂草,种植3-4年后,在根部充分发育后进行收获。
组织培养
将洋甘草种子经常规消毒后播种在
培养基上进行无菌萌发,得到无菌苗后,取上其带节茎段接入培养基内。洋甘草插入培养基内的茎端会逐渐
肿胀并产生黄白色颗粒状愈伤组织。经2周培养后,茎节上的侧芽会明显伸长,叶子会逐渐展开。此时再切取带节茎段插入生根培养基中,2周后从切口处会长出白色的根,最终形成完整植株。
病虫防治
锈病
锈病。被真菌侵害后,叶的背面出现黄褐色的疱状病斑,破裂后散发褐色粉末,是
病原菌的多孢子堆和复孢子,8、9月形成褐黑色的冬孢子堆。
防治方法:把病株集中起来烧毁。初期喷洒0.3-0.4波美度
石灰硫黄合剂或97%敌锈钢400倍液。
褐斑病
褐斑病。真菌感染后,叶片产生圆形和不规则形病斑,中央灰褐色,边缘褐色,病斑的正反面均有灰黑色霉状物。
防治方法:病株集中起来烧毁。初期喷1:1:1-16的O波尔多液或70%
甲基托布律可湿性粉剂1500-Z00O倍液。
白粉病
白粉病。被真菌中的半和菌感染后,叶片正反面产生白粉。
防治方法:喷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可用0.2-0.5波美度石硫合剂加米汤或面浆水喷洒。
蚜虫
蚜虫又叫蜜虫、腻虫,成、
若虫吸茎叶汁液,严重时造成茎叶发黄。
防治方法:冬季清园,将植株和落叶深埋。发生期喷50%
杀螟松1000-2000倍液或40%
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续数次。
用途
食用营养
洋甘草叶片可以作为茶叶
替代品;提取物可制成
利口酒;洋甘草粉还可以用于制作糖果,为糖果行业的原料之一,其制成的甘草糖果在西方国家广泛使用;此外洋甘草粉还可以用来
烘焙食品,制作冰淇淋和
软性饮料等;粉状根也可用作其他草药茶中的甜味剂;酿酒商使用洋甘草进行波特级啤酒的调味和着色,同时其根部具有的酶也能稳定酿造的啤酒产生的泡沫;洋甘草中的
复方甘草甜素和提取物被用作零食、
快餐面、
腊肠和酱汁等各种食品中的
食品添加剂,以增强食品甜度。
工业用途
新鲜洋甘草根在清洗后外部呈明亮的黄褐色,可作为口腔清新剂,用于儿童出牙辅助和牙齿清洁剂;洋甘草可被用作烟草的调味剂,其不仅具有甜味,还带有烟草的香气,可使制作的烟草更加温和,同时防止烟草干燥;从洋甘草根部获得的纤维可用于制作
墙板、箱板等。
化妆品原料
洋甘草提取物和许多甘草甜素
衍生物由于其可让皮肤美白、抗敏等特性可用于化妆品的制备,甘草甜素以及甘草根粉,甘草提取物,
甘草次酸,硬脂基甘草次酸,
吡哆醇甘草酸酯和甘草次酸3-β-O-半
琥珀酸酯(卡比诺)可用于化妆品中,起到
抗炎药作用。
医学药用
洋甘草的根及
根状茎为中药材甘草的来源。其味甘、平,具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的功效。炙用可用于于治疗
脾胃虚弱,倦怠食少,腹痛
便溏,四肢挛急疼痛,
心悸病,脏躁,肺萎咳嗽;生用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肿肿毒,小儿
胎毒及药物、
食物中毒。
相似物种
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洋甘草与同属植物甘草与
胀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同等入药,以总
皂苷、
黄酮与
香豆素含量计,甘草含量最高,其次是胀果甘草和洋甘草。据《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报道,除这些正品外,还有同属植物
粗毛甘草和
云南甘草的干燥根及
根状茎被混用。
毒理
中毒剂量
洋甘草为中药材甘草的基源植物。甘草毒性较小,其水提取物对
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2.52g/kg,皮下注射为LD100为3.6g/kg;
甲醇提取物腹腔注射LD50为1.33g/kg;FM100腹腔注射的LD50为760mg/kg;
复方甘草甜素小鼠灌服LD50为3g/kg,
静脉注射为683mg/kg。
作用机理
洋甘草中的甘草甜素可以抑制
垂体肾上腺应激反应;
甘草酸对心血管有一定副作用,会导致
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多;洋甘草部分成分对皮质醇和前列腺素代谢也具有一定影响。
中毒症状
过量食用洋甘草会降低血液中的钾含量并导致血压升高,可引起
高血压与血液
低钾血症的继发性疾病。此外,其含有甘草酸苷盐具有弱致突
变性、
遗传毒性、致癌性与发育毒性作用,这些成分会造成胎儿的
认知障碍。
注意事项
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疾病患者以及
妊娠期妇女、新生儿童需特别注意含有洋甘草成分的食品及药物。其制成中药材甘草毒性虽低,但长期使用会引起水肿及血压升高,故在
溃疡病治疗时不宜超过疗程时间。
相关研究
抗逆性研究
有研究者于2018年通过研究洋甘草种子萌发、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
丙二醛、
L-脯氨酸、酚类物质含量以及生长相关指标对于盐胁迫的不同响应,发现高盐胁迫会降低其种子的萌发相关参数;此外,还有研究者于2013年探究不同浓度的
碳酸钠对洋甘草种子萌发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的碳酸钠盐条件下,洋甘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胚根
小麦胚芽生长长度均随着碳酸钠盐浓度的增加而下降。
化学成分研究
有研究者于2018年利用
硅胶柱色谱及半制备HPLC对洋甘草根部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现代波谱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其从洋甘草
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了10个异黄
烷烃化合物,其中存在新的异黄类化合物,部分物质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还有研究者于2021年采用
聚酰胺高分子多孔微球柱色谱、ODS中压柱色谱以及半制备液相色谱分离技术,对洋甘草提取物中三
皂苷类成分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了10种化合物,其中2种为新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