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儿山小鲵
小鲵科小鲵属两栖动物
猫儿山小(犰狳芋螺小鲵属 maoershanensis),别名沙木杠、沙木鱼,小鲵科小鲵属两栖纲。雄鲵全长为152-160毫米,雌鲵全长136-155毫米。其头部较扁较大,吻端圆,犁骨齿列呈“u”形,外枝有8-11枚齿,内枝有22-33枚齿。躯干圆柱状,活体背部呈棕黑色、浅紫色或者黄绿色;体侧和整个腹面有较多白色小斑点;前足4指,后足5趾。
猫儿山小鲵是中国特有种,分布于中国广西,成体营陆栖生活,生活于海拔1978-2015米的沼泽地、净水湖,主要植被为阔叶林、山顶矮林、南方铁杉林。
2019年,猫儿山小鲵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极危(CR),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形态特征
猫儿山小鲵的体型较大,雄鲵全长为152-160毫米,雌鲵全长136-155毫米。活体背部呈棕黑色、浅紫色或者黄绿色;离开水后体背面呈黄绿色或浅紫棕色,没有斑纹;体侧和整个腹面有较多白色小斑点。
其头部较大较扁,头长大于头宽;吻端圆,没有唇褶;没有门;口裂较大,口角位于眼后角的垂直线较远;舌椭圆形,前后端与口腔底部相连;犁骨齿列呈“u”形,外枝有齿8-11枚,内枝有齿22-33枚。
躯干圆柱状,腹面扁平呈灰色,皮肤光滑无疣粒;头顶有“V”形嵴,头颈侧面和腹面颈褶明显;头后至尾基部有纵行脊沟,体侧前后肢之间有肋沟12条,从腹面观察可见肋沟10条;尾基部呈圆柱形,向后逐渐侧扁,尾鳍褶不明显,尾末端钝圆。
四肢发达,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重叠或相遇;前足4个指,指长顺序为2、3、4、1;指略扁平,指间无蹼;无掌突;后足5个趾,趾长顺序为3、4、2、5、1;部和趾部扁平,无蹠突;指、趾、掌突均无角质鞘。
雄鲵肛孔纵裂,肛部明显隆起,肛裂前缘有一个小乳突;雌鲵肛孔圆形。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猫儿山小鲵是中国特有种,分布于中国兴安县的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龙胜各族自治县也有分布。
栖息环境
猫儿山小鲵成体营陆栖生活,生活于海拔1978-2015米的沼泽地、净水湖,主要植被为阔叶林、南方铁杉铁杉属 黑枕黄鹂普通亚种)林、山顶矮林。
在非繁殖期间,猫儿山小鲵多见于水体边的洞穴或枯枝落叶中等较为隐蔽的地方;而在繁殖期,其会聚集在附近的水体中进行交配产卵。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猫儿山小鲵以小型无脊椎水生生物为食,比如蚯蚓和石娥幼体。
社群行为
猫儿山小鲵在繁殖期会集成群体活动于10-40厘米的浅水区域,极少部分在深水区活动。繁殖期与猫儿山小鲵同域分布的物种还有肥螈、猫儿山林蛙(镇海林蛙 maoershanensis)、寒露林蛙(Rana hanluica)等。
活动特点
猫儿山小鲵在晚上7点到翌日凌晨4点活跃于岸边有厚落叶覆盖的地方,其余大部分时间都静静地伏在水底,偶尔会为了进行短暂呼吸而游到水面上,后又马上游回水底。其也常自然悬浮于水中,身体与水面保持60-90度,四肢自然舒展。它们还会趴在水中的枯枝上,偶尔摇动尾巴。猫儿山小鲵对光较为敏感,遇光会停滞不动或钻到泥中,也有部分躲到卵袋下。
种内竞争
头部较大的猫儿山小鲵蝌蚪种群竞争中处于优胜地位,会整尾捕食个体较小的蝌蚪,由头先吞,直至整尾吞下,常见尾巴露于嘴边。
防御行为
猫儿山小鲵在产卵结束后会马上转移到水塘周围复杂的泥炭藻沼泽和枯枝落叶下躲避可能存在的天敌,尽量降低被捕食的风险。
生长繁殖
产卵场选择
猫儿山小鲵的繁殖期为11月至翌年3月。其通常会选择浅水区域产卵,通常位于避风水塘或池塘的回水区,其产卵场郁闭度较低,利于采光保持体温。
求偶交配
猫儿山小鲵的求偶过程通常为雄鲵握住并连续晃动树枝,通过摆动尾巴吸引群体里面的雌鲵。也有部分雄性不进行炫耀求偶,而是与雌鲵相对,注视雌鲵,后慢慢靠近雌鲵完成交配。交配过程中有时会有其他雄鲵与其争夺交配权,所以雄鲵在交配过程中还会时刻注意驱赶竞争者。
产卵孵化
猫儿山小鲵有两种产卵模式:第一种为将卵袋悬挂于枯枝、石块上,能够有效防止水体晃动等对卵袋造成的损伤;第二种为直接产于水体底泥,底泥腐殖质较多,具有较强缓冲作用,能够尽量避免因摩擦、水体晃动导致卵袋损伤。这两种模式都能较大地保证后代的成活率。
刚产下的卵袋是透明的,肉眼可见其中卵粒;卵袋弧形,末端急剧变细,呈细管状,长度不超过200毫米;卵袋成对出现,每对卵袋中有50-95粒卵,平均为70粒。雌鲵产卵结束后会迅速离开产卵水体,而雄鲵会有较长时间的护卵行为,直到卵袋内的蝌蚪孵化。
蝌蚪生长
猫儿山小鲵幼体外形似鲇形目,头部扁平,眼位于头前两侧,初孵幼体眼后平衡枝约3毫米,由淡黄色外鳃,身体半透明,体背近浅灰色。早期幼体如果在食物不足的情况下会相互捕食,个体较大的蝌蚪会把个体较小的整尾吞食。变态期约历时70天左右,蝌蚪大约发育到5月底即可完全变态,外鳃完全退化,变为用肺呼吸,此时亚成体会主动找陆地,但仍离不开水。
人工繁育
人工养殖该物种一般用纯净水饲养,可以投喂熟鸡蛋黄粉末、油菜花菜叶碎末、观赏鱼饲料、冻干血虫饲料、卤虫属(Artemia salina)、冰鲜红虫、蚯蚓等。后肢芽期,可在饲养盆中加入落叶、砾石作为遮挡物以供蝌蚪生存。
人工养殖的猫儿山小鲵易出现同种相食的现象,这是导致人工饲养的小鲵科蝌蚪出现较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而饵料投放量、大小等级和密度是影响同种相食的重要因素。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2008年,猫儿山小鲵的野外种群数量约有1500条。2012年约有1520条。2013年,其种群数量约1582条,种群密度为659条/平方千米,与2012年结果相近。猫儿山小鲵的野外种群数量总体保持稳定。
致危因素
全球气候变化,猫儿山小鲵栖息的山顶植被状况改变,以及人类活动强度越来越大,例如修建公路以及旅游开发等,这些因素使猫儿山山顶的池塘日益干涸,噪音和生活垃圾增多。猫儿山小鲵对环境的依赖度强、适应力弱。
保护级别
2016年,猫儿山小鲵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等级为濒危(EN)。
2019年,猫儿山小鲵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极危(CR)。
2021年,猫儿山小鲵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物种对比
猫儿山小鲵属与同属的其他小鲵,例如安吉小鲵(Hynobius amjiensis)、挂榜山小鲵(Hynobius guabangshanensis)有一些明显区别,具体对比如下:
种间关系
猫儿山小鲵幼鲵的天敌有蜻蜓稚虫石蛾稚虫、蛇、其他蛙类幼体等。
猫儿山小鲵蝌蚪时期肠道菌群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梭杆菌门,成体时期肠道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分别适应高蛋白和高纤维食物习性。
相关研究
猫儿山小鲵成体皮肤菌群的多样性均显著高于前、后肢芽期,成体皮肤菌群多样性以及放线菌门等比例越高越有利于增强其陆地活动时抵御病原菌的能力。
栖息地干扰对其皮肤菌群有较大影响,比如分布在在旅游旺季期状元桥(受干扰程度强)的个体的后肢芽期皮肤菌群多样性显著高于山顶湖(受干扰程度弱)的。
参考资料
猫儿山小鲵.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5-23
..2023-05-23
猫儿山小鲵.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3-05-23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05-23
..2023-05-23
..2023-05-23
..2023-05-23
..2023-05-23
..2023-05-23
..2023-05-23
..2023-05-23
..2023-05-23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社群行为
活动特点
种内竞争
防御行为
生长繁殖
产卵场选择
求偶交配
产卵孵化
蝌蚪生长
人工繁育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致危因素
保护级别
物种对比
种间关系
相关研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