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水晶(Amethyst)又称为紫石英,是一种紫色的石英,是水晶宝石系列之一,其英文名称出自希腊语“amethystos”,源自于希腊神话,紫水晶在古代被喻为纯洁、善良、坚贞、顽强的象征。
紫水晶颜色从浅紫色到红紫色,其紫色色彩来自于
石英矿物内含有少量的铁和镁,
晶体呈短而粗的六方柱与菱面体聚形。紫水晶产地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分布,以巴西、
俄罗斯、
赞比亚、
马达加斯加为主要产地。
紫水晶可以在岩石的空腔和裂缝中由地下水沉淀形成,这一过程被称为“二次沉积”,挟带溶解矿物质的水渗入地下并与现有矿物质发生反应,产生的晶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生长,形成紫水晶晶洞和其他结构。
在西方文化中,有着将一年中十二个月出生的人分别用不同的宝石当做诞生石的文化,《
圣经新约》中说紫水晶是耶路撒冷12块基石中的第2块,所以紫水晶是二月的诞生石,同时也是
耶稣十二使徒的象征之一。
宝石文化
名称来源
紫水晶英文Amethyst一词源于
希腊语(amethystos),在希腊神话中amethystos是一位美丽的凡人少女,在拒绝酒神Dionysus追求后受酒神非礼向月神呼救,月神将其变成水晶雕像保住她的贞洁,酒神看到少女雕像后伤心不已将
葡萄酒浇在水晶上将其染成了紫色变成了紫水晶。紫水晶在希腊语中有不醉酒的含义,一直以来被认为具有防醉酒的功能,因其高贵典雅的紫色象征着尊贵与权威而一直受人们青睐。
历史文化
紫水晶古以来就是人们喜爱的宝石,中国许多古墓如山西省长治东周墓、吉林省东汉墓都有紫水晶出土。紫水晶在中国古代被称为紫石英,在许多历史文献都有过记载,《后汉书·郡国志》中记载“南阳郡安众侯国……有士鲁山,出紫石英”,李元甫的《元和郡县图志》中记载“充州开元贡紫石英十五两”表明河南、山东二地都有石英产出。在日本,紫色是被当做高贵的颜色,紫水晶在日本深受喜爱,瑞士、瑞典、乌拉圭等国将紫水晶尊为“国石”。
文化寓意
在西方文化中,有着将一年中十二个月出生的人分别用不同的宝石当做诞生石的文化,《
圣经新约》中说紫水晶是耶路撒冷12块基石中的第2块,所以紫水晶是二月的诞生石,同时也是
耶稣十二使徒的象征之一。
基本特征
化学组成
紫水晶是石英矿物的一种,其主要的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SiO2),其主要致色因素是含有铁(Fe)、镁(Mg)元素。
晶体结构
水晶为三方晶系,晶体呈六方柱状,柱面横纹发育,非均质体,断裂面呈同心圆纹似贝壳状的曲面。
物理性质
紫水晶是水晶的一种具有水晶同类型的物理性质,其密度为2.66(+0.03,-0.02)g/cm3;
莫氏硬度7;
折射率1.544~1.553;双折射率0.009;多色性弱,因颜色而异。
颜色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珠宝玉石 鉴定》(GB/T 16553-2017)中对紫水晶颜色的定义为浅至深的紫色,根据GIA(美国宝石研究院)对紫水晶的定义为紫色。其紫色的浓度是紫水晶评级的主要因素,紫色越强烈,级别越高,最理想的紫水晶色彩涵盖了从中等深度的紫色到深紫色,整体为透明的
紫罗兰色调,通体不能有红色或蓝色的暗影。
光学特性
光性:非均质体,轴晶,正光性,可有“牛眼”干涉图,常有巴西律
双晶。
光泽:玻璃光泽。
紫外可见光谱:不特征。
化学性质
水晶作为一种
石英,具有与石英相同的化学性质。水晶的化学性质稳定。水晶不溶于纯水,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碱对水晶有溶解作用,所以碱性的水对水晶有溶解作用,自然界的水也可以对水晶起到缓慢的溶解作用。水晶溶于
氢氟酸,与氢酸会产生反应生成气态的
四氟化硅(SiF4),
氟化铵和碱性溶液也可以对水晶造成伤害。
主要产地
世界紫水晶产地
含紫水晶矿的岩石通常为火山岩、
伟晶岩及其他岩石,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出产紫水晶,如巴西、
乌拉圭、
印度、
俄罗斯、
南非、
墨西哥、
美国、
斯里兰卡、
韩国、
朝鲜、
津巴布韦、
坦桑尼亚、
肯尼亚、
马达加斯加、阿富汗、
乌干达、
加拿大、
日本、中国等。
中国紫水晶产地
中原地区的紫水晶矿分布于
河北省、
山东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青海省、
山西省、
北京市、
云南省等地。其中,质量里最好的为山西省五台山的紫水晶,以块大、色深、透明度好而著名。山西省紫水晶分布于
忻州市的
静乐县、五台山县、
繁峙县、
阳泉市的孟县、
大同市的
灵丘县等地的
花岗伟晶岩、热液
脉石英和矿化裂隙三种矿床类型中;内蒙古自治区的紫水晶分布于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自治区、
包头市固阳县等地,其矿床类型主要是
伟晶岩型;新疆的紫水晶产地位于
塔里木盆地地台边缘,主要产于
花岗石及热液石英脉中;云南省的紫水晶分布在云南省中部
哀牢山南段
丽江市石鼓镇、
滇中城市群地区以及丽江市等地,该地区的紫水晶
晶体大、品质好;
河南省的紫水晶产地主要分布在南阳地区,
信阳市和
驻马店市等地也有少量产出;;
山东省的紫水晶产地主要在
临沂市沂水县的马站乡大水场。
形成
形成原因
紫水晶是一种
石英矿物,由于石英晶格中存在三价铁离子(Fe3+)而呈现出紫色特征,关于紫水晶形成所需要的确切条件仍是研究的主体,现阶段主要存在两种理论,其一是紫水晶是由热液脉形成的,
岩浆等地热
流体含有石英成分的液体二氧化硅、铁元素及其他杂质,当热液冷却凝固时形成石英
晶体;另一种理论认为紫水晶可以在岩石的空腔和裂缝中由地下水沉淀形成,这一过程被称为“二次沉积”,携带溶解矿物质的水渗入地下并与现有矿物质发生反应,产生的晶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生长,形成紫水晶晶洞和其他结构。
形成过程
水晶一般形成于晶洞中,晶洞是一个可以形成晶体空腔的中空空间,晶体可以在晶洞中形成和生长。当火山岩中存在空洞时会形成晶洞;一部分
岩浆流到树根或其他伸出地面的物体附近时,也会形成空洞,冷却的岩浆完全硬化在表层形成覆盖从而形成晶洞。
含有丰富二氧化硅的地下水随岩石缝隙进入晶洞内部,在约2~3个大气压下,550~600℃的温度之间,水晶会形成六方柱状的金字塔晶体,进而形成紫水晶晶洞。
品质因素
颜色
最佳的紫水晶颜色是浓烈的紫色或红紫色,没有明显的色域。红紫色在市场上更受欢迎,太深的颜色在昏暗的灯光条件下可能会呈现出黑色色调。紫水晶中含有棕色、青铜色、较弱的浅色或色域深浅不均都会降低其价值。紫水晶在颜色上并没有一个成型的评级标准,颜色从浓至淡价值也逐步降低,部分商家根据GIA的分级类型将紫水晶分为AAA级、AA级、A级、B级、C级等级别划分,但很少有从业机构会对紫水晶评级出具有色宝石鉴定报告,因为紫水晶的价值较低,可能出具鉴定报告的费用会超过紫水晶本身。
净度
市场上大部分紫水晶没有肉眼可见的内含物,颜色细腻、净度高的紫水晶通常价格较高。
切工
市场上的紫水晶较多,可以切割成各种自由形状,常见的有圆形、椭圆形、梨形、祖母绿形切工、三角形、马眼形、垫形等。
克拉重量
紫水晶有各种尺寸,可镶嵌在各种珠宝款式中。但紫水晶的价格并不会因为克拉重量的增加而大幅上涨,所以紫水晶在通常情况下会被切割成标准行业尺寸来实现
利润最大化。
优化处理
紫水晶的优化处理主要有加热优化处理、染色优化处理和覆膜优化处理等方法。
加热优化
紫水晶在加热后颜色可变浅,可以通过加热去除紫水晶中的褐色调,某些颜色不好的紫水晶可以通过加热到400~500℃时将其变成黄水晶或绿水晶。
染色优化
覆膜优化
在紫水晶表面上可以用真空镀膜工艺为紫水晶覆上彩色薄膜,覆膜优化可以使紫水晶形成晕彩效应。
鉴别
优化处理鉴别
加热优化鉴别
经过加热处理的水晶不易被检测,通常被认为是天然的紫水晶。
染色优化鉴别
经过染色的紫水晶具有明显的碎裂纹,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分布不均匀,多在裂隙间或表面凹陷处富集;在长、短波紫外光照射下,染料可形成特殊
荧光。
覆膜优化鉴别
覆膜后的紫水晶
折射率异常;放大检查可以看到表面光泽异常,局部可见薄膜有脱落的现象;通过红外光谱和
拉曼光谱测试可以看见
覆膜层的特征峰。
充填优化鉴别
在放大检查下可以见到充填物出路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宝石有差异,在充填处有闪光和气泡;用红外光谱测试可以看到充填物的特征;用紫外荧光观察仪可以观察到充填物的分布状态。
合成紫水晶鉴别
颜色
天然紫水晶因产地、成色的不同会呈现出颜色深浅不均的现象,人工合成的紫水晶颜色均匀一致。如果一颗紫水晶呈现出完美的色彩时需要注意其是否为人工合成的水晶。
色带
天然形成的紫水晶有由深浅不一的紫色构成的不规则状的色带,色带之间的界限也呈渐变的状态;合成紫水晶很少会出现色带,少量出现的色带呈一定方向性平行排列,界限明显。
包裹体
紫水晶的包裹体可以分为固态包裹体和气液包裹体,固态包裹体是天然紫水晶在生长时可捕获云母、方解石、长石、角闪石、金红石、赤铁矿等包裹体,合成紫水晶大多不含固态包裹体,少量会出现面包屑状包裹体和长管状包裹体;气液包裹体是紫水晶中可见的
晶体乳状浑浊状态,天然紫水晶的气液包裹体个体大,量少,有可流动性液体,合成紫水晶的包裹体呈孤立的球形,有时会有气泡产出。
双晶体
双晶体需要再
显微镜下观察,天然紫水晶大多数具有由左、右形结合起来的巴西双晶,也有道芬双晶,具体表现为紫色呈斑块状分布,天然紫水晶很少呈单晶存在,合成紫水晶大多数为单晶体。
光泽
天然紫水晶的表面为油脂光泽;合成紫水晶呈玻璃光泽。
红外谱线
用红外光谱测试可见紫水晶的单
双晶状态、
吸收光谱、色带等相关信息,是分别天然紫水晶和合成紫水晶的重要途径之一。
重要的紫水晶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