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中国贵州省境内高等职业院校
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Qiannan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 for Nationalites)位于贵州省贵定县,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是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学校,贵州省教育干部培训市(州、地)级基地、贵州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贵州省第188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贵州省普通话机测站点、贵州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贵州省健身气功示范学校、贵州省幼儿篮球培训基地、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黔南州教师教育培训基地、黔南州幼儿园园长教师培训基地。
学校前身是前身是创建于1952年的黔南州贵定师范学校;2002年经黔南州政府批准加挂“黔南师院贵定分院”牌子,招收五年制大专生;2007年秋季开始招收高中起点三年制大专生,同年与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学院联合举办大学本科自考;2014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正式升格为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新、老两个校区,新校区占地面积641亩,老校区占地面积182亩,校舍建筑面积34.4万平方米,运动场面积1.8万平方米。学校有教职工538人,专任教师468人,全日制在校生8654人。学校现有三年制专科(高中起点)、五年一贯制专科(初中起点)、中职教育、“统招专升本”联合培养、自考本科等办学类型。开设有涵盖学前教育、早期教育美术教育小学语文教育环境艺术设计音乐表演等17个专科专业,其中有学前教育、早期教育、特殊教育、美术教育、音乐教育、体育教育、小学语文教育、小学数学教育小学英语教育9个师范类专业和舞蹈表演、音乐表演、环境艺术设计、书画艺术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社区管理与服务8个非师范类专业。
历史沿革
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前身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师范学校,创建于1952年,为贵州省重点师范学校,1988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百强师范学校。2002年经黔南州政府批准加挂“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定分院”牌子,招收五年制大专生,2007年秋季开始招收高中起点三年制大专生,同年与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学院联合举办大学本科自考,涵盖语文教育、英语教育、数学教育、音乐教育、体育教育、美术教育、学前教育等专业。2014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正式升格为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为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以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教育为主、中等职业教育为辅,同时举办非学历教育。2015年5月,学校正式建立党委。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月,学校设有7个教学单位,开设17个专业。
参考资料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1月官网显示,学校有三年制专科(高中起点)、五年一贯制专科(初中起点)、中职教育、“专升本”联合培养、自考本科等办学类型。开设有9个师范类专业和8个非师范类专业,共17个专科专业。学前教育是省级特色骨干专业,美术教育是省级骨干专业,美术教育专业群是省级特色骨干专业群。形成了学前教育专业群、美术教育专业群、小学教育专业群、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专业群等四大专业群。
截至2016年,学校共有2个州级中职学校示范专业和1个在线精品课程;2017年,学校获省级骨干专业1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分别为省级骨干专业美术教育,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色彩》《现代礼仪》。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师资规模
截至2024年1月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538人,专任教师468人。七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培养造就了一批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既能讲授好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好学生实践实训。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双师队伍建设计划”“教师成长计划”等大力开展教师校本培训,搭建了名师工作室、辅导员工作室、博士工作站、教授工作室等人才工作平台,积极选派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学习深造,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质,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形成了一支由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组成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有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贵州省优秀教师、贵州省职教名师、贵州省高校“金师”、贵州省社科学术先锋、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管专家等36人次,担任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3人。学校具备高级职称98人,博士、硕士164人。此外,学校聘请了数十位大学教授或行业专家为客座教授,数十位幼儿园名园长及骨干教师为兼职教师。
合作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泰国格乐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参加和承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会议、第七届海峡两岸学前教育论坛,不断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
学校与贵州师院、黔南师院、晓雯音乐、成都华领等国内外高校、行业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与安顺市兴仁市教育局及黔南州各县(市)教育局、84家学校(幼儿园)等签订UGS协同育人协议,推进UGS协同育人模式在省内辐射应用。积极探索专本贯通培养、产教融合等人才培养路径,加强课程改革和人才培训交流合作,推进黔南州学前教育职教集团优质资源共享和互补。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学校有校级科研团队1个;为校级科研团队公共课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
科研资源
截至2023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纸质、电子图书84.03万册。
科研成果
学校教学改革成绩显著,教学科研水平逐渐提高。近五年来,教师发表论文668篇,出版著作35部,省州各类课题立项150项;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科厅级科研成果奖5项,州级科研成果奖2项;获批省级骨干专业、省级精品课程、省级大师工作室、省级实训基地等数十项。
2016年,学校获立项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3个。
2019年,学校获立项贵州省理论创新联合课题2项。
参考资料
学校荣誉
2015年学校党委成立以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6年被贵州省委、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委分别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7年被省委教育工委评为“五好基层党组织”;2018年被黔南州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评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19年被贵州省委、黔南州委分别表彰为“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
2018年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评估荣获“优秀”等次,系黔南高校唯一获优秀的学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效果突出,“青春五月花”校园文化艺术节2016年获全国第九届高校校园文化成果二等奖;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廉政作品获全国二、三等奖,系该项活动全省唯一获奖的高职高专学校;坚持党建带团建,共青团改革稳步推进,志愿服务活动成果丰富,学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暑期“三下乡”活动成果受到团中央、团省委表彰,校团委获“黔南州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在2020年、2021年“中国体育彩票杯”全国藤球锦标赛上,学校学生代表贵州省队参赛,包揽了女子专业组双人赛、单组赛、四人赛的三个冠军;由学校教师指导的舞蹈作品《金花玉朵》荣获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三等奖,舞蹈《染》跳到了中国中央电视台,大型朗诵《青春报告》全国展播;师生参加国际性、全国性、省州各类竞赛,共获得一、二、三等奖等共计400余项2000余人次。
校园文化
校徽
校徽以树人为基本理念。图案核心是由一个张开双臂迎接朝阳的人物形象,其外围是蒲公英和破土嫩芽的变形,二者组合形成抽象化的大树,寓意学校“立德树人”的核心思想。蒲公英随风飘扬,寓意传播知识和文化的社会功能。
ICON使用绿色为主色调,象征和谐和生命力。
1952寓意学校自1952年开始正式办学。校徽核心思想寓意了学校育人从萌芽、成长、收获、传播的过程,诠释学校“立德树人、和谐兴校”的校训。
校训
立德树人和谐兴校
立:树立。德:德业、道德、师德。《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树人:培养人才。《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黔南幼专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基础教育师资为目标,育人先育德,先立德后育人。司马光资治通鉴》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我们需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民教师,必先立德,然后树人,这才是成人、成才之道。
和谐兴校:和谐的本质是团结协作,是共同发展,只有关系和谐,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包括干部职工之间的和谐、教师之间的和谐、学生之间的和谐、师生之间的和谐、学校建设与环境建设的和谐等。黔南幼专办学时间短,人力、物力、财力有限,全体教职工生团结一致、凝心聚力、和谐共建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保证。
校歌
校园环境
校区
学校在贵定县有新、老两个校区,新校区占地面积641亩,老校区占地面积182亩;校舍建筑面积34.4万平方米;运动场面积1.8万平方米,设置有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等,有室内体育馆1个和室内游泳馆1个。
标志建筑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
历任领导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现任领导.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3-05-26
简介学校.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4-05-28
喜报.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3-06-03
成立教学科研团队.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3-06-03
喜报.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3-06-03
课题立项.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3-06-03
标识.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3-06-03
历任领导.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23-05-2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教学建设
师资规模
合作交流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科研资源
科研成果
学校荣誉
校园文化
校徽
校训
校歌
校园环境
校区
标志建筑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