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若
鸭跖草科杜若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杜若(食虫类:Pollia japonica Thunb.),别名地藕、竹叶莲、鸭喋草等,为鸭跖草科(Commelinaceae)杜若属(Pollia)多年生草本植物。杜若在世界范围分布于柬埔寨、中国、越南等国家;在中国产于台湾、福建省浙江省等省区。杜若在野外常生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山野、溪边、沟谷林边阴湿处。
杜若高30-90厘米,有香气。根状茎长而横走,节上生根,茎呈直立或上升状,不分枝。叶互生,长椭圆形;叶鞘无毛;叶无柄或叶基渐狭,而延成带翅的柄。蝎尾状聚伞花序常多个成轮排列,也有不成轮的,一般集成复总状花序;总苞片披针形,萼片宿存;花瓣白色,倒卵状匙形。浆果球形;种子呈五面体形,灰色带紫色。花期7-9月,果期9-10月。
杜若常以根茎和全草入药,称为竹叶莲,其味微苦,性凉,有清热利尿、解毒消肿之功效。主治小便黄赤、热淋病、肿,外用可治疗蛇虫咬伤;杜若到了夏天叶片鲜绿宽大,顶部开白花,可作盆栽观赏,也可用作林下地被植物
品种考证
杜若相关文献记载较早,但随着时间推移,文献中记载的杜若多与杜衡和高良姜这两种植物发生混淆。《神农本草经》中这样写杜若,“味辛,微温。主胸胁下逆气。……一名杜衡”。宋代《本草图经》记载,“杜若叶似姜,花红色,根似高良姜而小辛”,这里所提到“花赤色”的杜若,与开白花的杜若并不是同一种植物;医药家苏颂写杜若“茎如山姜,开紫花,不结子”,此处所描述形态特征与杜衡类似;沈拓和苏颂的观点一致,他在《梦溪笔谈·细辛辨》中写到,“东方、南方所用细辛,皆杜衡也,又谓之马蹄莲”。明代以后,在正式的文献记载中,杜若、杜衡和高良姜已经不划分为同一种植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这三者做出明确区分,和现代认知基本一致。现代《中国植物志》对三者进行了区分,认为杜若、杜衡和高良姜是三种不同的植物,其中,杜若即鸭跖草科植物竹叶莲。
形态特征
杜若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90厘米,有香气。
根状茎细长而横走,白色,节上生根。茎直立或上升,粗壮,不分枝,高30-80厘米,被短柔毛。
杜若叶互生;叶柄成鞘状抱茎;叶片长椭圆形。长20-30厘米,宽3-7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成鞘,全缘,叶上面粗糙,暗绿色,下面淡绿色,散生细毛。
杜若蝎尾状聚伞花序长2-4厘米,常多个成轮排列,形成数个疏离的轮,也有不成轮的,一般地集成复总状花序,花序总梗长15-30厘米,花序远远地伸出叶子,各级花序轴和花梗被相当密的钩状毛;总苞片披针形,花梗长约5毫米;萼片3枚,长约5毫米,无毛,宿存;花瓣白色,倒卵状匙形,长约3毫米;雄蕊6枚全育,近相等,或有时3枚略小些,偶有1-2枚不育的。
果实及种子
杜若的果实为浆果,球形,直径约5毫米,每室有种子数颗;其果皮呈现蓝黑色,光亮,干时不开裂;种子呈五面体形,灰色带紫色。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杜若世界范围内分布于中国、柬埔寨日本越南韩国等国家。
中国分布
杜若在中国主要产于台湾、福建省浙江省、安徽南部、江西省、湖北西南部、湖南省广东省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四川省东南部等省区。
生长习性
杜若适合在遮荫环境下生长,具有较强的耐荫性,自然生长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山野、溪边、沟谷林边、阔叶林下荫湿处,喜湿润土壤。杜若的花期在每年的7-9月,果期为9-10月。
杜若在野外常见伴生植物有:乔木层常见盐麸木(Rhus chinensis)、杉木王(Cunninghamia lanceolata)、木荷(Schima superba)、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等;灌木层常见小果蔷薇(Rosa cymosa)、算盘子(Glochidion puberum)、马醉木(Pieris japonica)等;草本层常见伴生植物有蛇莓(Duchesnea indica)、过路黄(Lysimachia christinae)、冷水花(Pilea notata)、三脉紫苑(Aster ageratoides)等;常见伴生层间植物有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三叶木通(Akebia trifoliata)等。
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
采集颗粒饱满成熟的杜若种子,风干后保存在干燥处。播种前,对杜若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可有效提高杜若种子的出芽率。
组织培养
采取杜若幼嫩叶片或茎段带节的芽作为愈伤组织培养的外植体。接种前需对外植体进行消毒(期间不断摇动),用无菌水漂洗干净。将消毒完的叶片切成适宜大小方块,叶面向上贴于培养基表面。接种后将培养基置于适宜培养条件下培养至形成愈伤组织。
栽培技术
移植
通过种子繁殖或直接挖掘野生植株的方法获得杜若植株,将植株带土移植。移植时,先修剪根部,剪去有损伤的根系,然后去除病虫害叶片,即可栽植于土壤中,栽后立即浇透水。栽后为达到植株移栽成活的目的,需在每天下午适量喷水。
田间管理
在日常的管理中,主要采取浇水、施肥、修剪、防治病虫害等措施。除此之外,杜若适合在遮荫环境下正常生长,极其不适宜在全光照下生长,在遮荫75%的条件下杜若植株生长最旺。
采收
夏秋对杜若进行采收,全株鲜用或晒干备用,采集颗粒饱满成熟的种子,风干后保存在干燥处。需特别注意的是,经过机械损伤种皮的杜若发芽率为0%,因此在处理种子时尽量不要损伤种子。
功用价值
药用价值
杜若的根状茎和全草可入药,其味微苦,性凉。有清热利尿、解毒消肿之功效。主治小便黄赤、热淋病、疔痈疖肿等疾病;外用适量捣烂敷于患处可治疗蛇虫咬伤。
观赏价值
杜若植株高大,到了夏天叶片鲜绿宽大,株丛茂密,绿叶浓荫,顶部开白花,可作盆栽观赏,也可用作林下地被植物。杜若的园林应用大致分为林下配植、林缘配植、花境配植与滨水配植等几种。
相关研究
在不同层积温度中,-2℃下杜若种子发芽率最高,随着层积温度的升高种子的发芽率呈下降趋势;在不同温度的浸种催芽试验中25℃下种子发芽率最高;化学药剂处理时,采用1-萘乙酸溶液和仲钼酸铵溶液对杜若种子进行催芽效果较好。
延伸文化
在文学上,杜若往往作为“香草”的代名词,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最早始于屈原在楚辞中多次提及杜若:《湘君》中“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湘夫人》中“汀州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山鬼》中“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杜若在这三句词中代表着纯洁和美好的植物意象。此后,杜若所代表的意象不断延伸变化。文人骚客常触景生情、由物及人,春风得意者向往杜若的雅致清净,失意的才子则常常自比于杜若的高洁。吴文英通过“幽兰旋老,杜若还生”来寄托对生活的感慨;《红楼梦》中,贾宝玉以“衡芜清芬”为薛宝钗居所提名,赞美宝钗周正端方。随着时间的流逝,杜若所代表的不再只是其植物本身,更成为人们交流过程中的一种传递媒介,可以用来送人远行赠送香草以表达祝福,也可用以表达自己的思慕之心。
参考资料
Pollia japonica Thunb..science.2023-05-29
杜若 Pollia japonica.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3-05-29
..2023-05-29
..2023-05-29
..2023-05-29
..2023-05-29
目录
概述
品种考证
形态特征
果实及种子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中国分布
生长习性
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
组织培养
栽培技术
移植
田间管理
采收
功用价值
药用价值
观赏价值
相关研究
延伸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