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
中国曲艺形式之一
相声是曲艺品种之一,是中国曲艺艺术五百多个曲种中普及最广、影响最大、从业人员最  多的曲种,也是我国特有的民族民间喜剧表演艺术形式。
相声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俳优以及在古代寓言、成语里积淀下来的众多古代笑话。由俳优传承和发展而来的唐代参军戏、宋代滑稽戏都为后世相声提供诸多艺术手段和元素。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八角鼓艺人张三禄更张易弦改说笑话谋生,为相声的诞生做准备和铺垫。随后京剧丑角朱绍文改行表演的技艺,“相声”出现,朱绍文建立行规,使“说相声”成为一 种职业,相声也因此成为一种行业。
相声是一种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来引人发笑的曲艺形式,表演形式有单口(一人)、对口(两人)、群口(三人以上)相声3种,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生动地反映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习俗,具有思想价值、认识价值和美学价值,被誉为社会生活的“风俗画”。2008年6月,相声被列入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名称由来
相声是一种曲艺曲种,口技的一种,别名又叫口戏、肖声、象声、像声、相声。曾流行于全国,在中国各地的称谓有所不同,比如北京市称“象声”“相声”“暗春”,“四川省称“相书”,杭州市则称“隔壁戏”等。
关于“相声”二字,有两种传闻解释: 一是取相貌之“相”、声音之“声”二字组合成“相声”,指演员凭借形态和声音的模拟手段制造笑料,表达思想感情;二是从早期相声作品《学四相》和《学四声》(又名《学四省》)中各取一字,即为“相声”。两种说法均体现了最早的相声是以 “学”为主的技艺表演。可以认为:“声相之学”是相  声原初的形式基因。
历史沿革
起源
史料对于相声这种艺术形式的记载内容很少,因此关于相声起源的问题,存在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观点认为,根据相声所具有的讽刺和幽默特点,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出现了以讽刺为职业的艺人。最初在民间表演,后来走进了宫廷。这些艺人被称为“俳优”,既指唱戏或曲艺表演,也指专门为统治者逗乐表演的艺人。“俳”本身有“滑稽”的含义,“优”则是艺人的通称,所以“俳优”理解为滑稽艺人的意思,具备歌舞表演的技能。因此,有学者认为俳优是相声界的发源人。
第二种观点认为,相声源发于唐代的“参军戏”。“参军戏”有两个主要演员,一个叫“参军”,性格比较痴愚;一个叫“苍鹘”,性格比较机灵,两人的表演也是一逗一捧,诙谐幽默,颇像今天的相声。
第三种观点认为,相声来源于“象声”或“像声”。象声,是一种口技,是在声音摹拟中穿插人物故事,制造笑料。由于口技常是在布幔中演出,所以又叫“隔壁戏”。“隔壁戏”与今天的相声也有很多很接近的地方。在《燕京岁时记》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像声,即口技也,能学百鸟音,并能作南腔北调,嬉笑怒骂,以一人而兼之,听之历历也。”持这种观点的人还认为,现在的“相声”就是从‘‘像声”转化而来的。
第四种观点认为,相声是“相貌”与‘‘声音’’之和,相声是“像生”的讹传。
发展分期
萌芽时期
相声和“俳优”的关系
有人把“俳优”看做是“古代的相声”。“俳优”和相声之间不能等同,但二者之间又确有相似之处。“俳优”发端于前,相声发展于后,如果说“俳优”蕴含着某些相声的因素。
“俳优”兴于秦汉,它的原意是指古代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也作“倡优”、“娼优”。宋元以来,又常把这一类的戏曲演员通称“优伶”。俳,即“杂戏”、“滑稽戏”之意。“俳优”的讽刺有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带有明显的规劝性质,但因所涉及的常常是国家事务、君王作为,应当列入政治讽刺的范畴。在这方面,相声有明显的继承性。新相声里更多的是对社会百相的讽刺,政治味不那么浓,劝谏的色彩也更明显些。俳优核心是个“笑”字。 “俳优”使用的手法酷似相声的“包袱”。
“俳优”的 语言丰富多采,变幻多端,构成浓郁的喜剧风格,并且运用隐语、反 语、夸张语、双关语。相声则更开拓,专有以猜谜为内容的段子,有时像“俳优”那样,不见得是猜谜,手法却相似。反语,实际上是故意正话反说,常常与讽刺挂钩,相声里常用这种手法。
相声和“参军戏”的渊源
“参军戏”原称“弄参军”,唐宋时广为流行的一种表演形式。它渊源于秦汉的俳优,但具体形成时期则有始自东汉、 后赵、唐军一说。它最初为节目名,后发展为一种表演形式。相声与唐代“参军戏”有一定的渊源。参军戏的演法是一个戴着头、穿着绿衣服,叫做“参军”,另外一个梳着墅角(俗作抓角)、穿着破衣服,像个僮仆的,叫做“苍鹘”。参军后来叫做副净,苍后来叫做副末,鹘能击鸟纲,末可以打副净——这种表演法,就是对口相声 里一个逗哏的, 一个捧哏的。参军戏的对话法,很像现在的相声。
相声和笑话的渊源
中国古代众多的文学艺术形式中,笑话和相声的传承关系最为明显,其中单口相声与笑话最为接近,可以说是专业艺人 说的笑话。不过单口相声与一般的小笑话不同,它是专业性的、篇幅较长的笑话。
拿相声和笑话作比较,二者的主旨和轮廓大致相同,都是以讽刺和幽默见长的喜剧风格的艺术,具有明显的传承关系。 但较之笑话,相声有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是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性格更加鲜明;二是情节更加曲折,细节更加丰富;三是朴素的笑料发展为适合表演的“包袱”。四是语言更加细腻、 生动、形象。相声演员往往把几个小笑话串连起来,增加许多生动的细节,来表现更加丰富的内容。
笑话和相声之间的传承关系更多地表现在艺术手法方面:歪讲、吟诗答对、三翻四抖、方言习俗。
繁荣时期——宋代百戏
宋代百戏杂陈,盛况空前,曲艺臻于高潮。据文献记载推断,宋代百戏中明确是说唱艺术的至少有:讲史、说三分、五 代史、小说、商谜、合生、说诨话、说经、诸宫调、学像生、学乡谈、叫果子、唱耍令、唱赚、小唱等。宋代百戏中与相声有关的艺术形式可以分为说、学、文字游戏三类,分别列举如下:
说——说诨话、说诨经。
学——学像生、乔像生、学乡谈、叫果子。
文字游戏——商谜、合生创展集团
此外还有沙书、说药名等。
宋代百戏中与相声的“说”相关的艺术形式有说诨话、说诨经。诨,抓哏取笑。说诨话、说诨经由说话、说经发展而来,就是带哏的“说话”、“讲经。”
元代,滑稽戏不仅为中国戏剧的成熟提供了丰富的养分,还沿用并发展了其讽刺和插科打诨的传统方式。
曲折发展期 ——元朝和明朝
杂剧、明传奇的光芒掩盖了滑稽说唱,把它作为附庸。但在民间与明代宫廷里,滑稽说唱仍半独立地时隐时现,货郎说唱与“过锦”的记载,明末“隔壁戏” 的出现,为曲艺形式的滑稽作出了有力的支援。宋代合生溶化在元杂剧与院本中,后者也为滑稽的发展提供新的蜕变的跳板。没有元、明丑角艺术的发展就不可能有清朝复兴的相声。相声史同样不能忘记柳敬亭这样的滑稽家。中国戏曲与曲艺词话是同宗,名丑与名说书艺人在明代的条件下,在相声史上占一席之地。
复兴期——清朝、民国时期
《通俗篇》与《红楼梦》运用了相声与象生的字样,这说明在民间,宋、元、明、清一直活跃着象生的伎艺。在秧歌中,在词话与货郎说唱中,在明西宫的“过锦戏”中,存在着象生的称呼与伎艺。清代的戏曲固然以京剧最具影响,但在花部地方戏兴起的情况下,曲艺的发展呈现着水涨船高的趋势。时曲、俗曲的势头没有到乾隆时中断,只是因为时局的变化,曲艺的复兴碰到了新问题。文人艺人合作的好传统破坏了。冯梦龙可以编笑话书,编新民歌,却不会想到编相声。以说为主的曲艺开始显露头角,势头在于评书一边。在封建文人眼里,以伎艺为主的滑稽是不入时人眼、不登大雅之堂的。艺人们被迫自己从评书与笑话书中取宝。
清朝时期
清咸丰、同治年间的八角鼓艺人张三禄,是记载中相声表演艺术形式创艺者。他在北京集市、街头空地上演出,自称其艺为“相声”,据相关信息和推测,张三禄被公认为“第一个说相声的人”。因此,可以说相声艺术最早诞生于北京天桥,其三大热门流行地是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后来逐渐普及于全国及海内外地区。
朱绍文,清朝咸丰、同治年间人,艺名为“穷不怕”,因钦佩张三禄的技艺,就尊称张三禄为“老师”。相传是朱绍文开创了对口相声、三人相声和太平歌词,对相声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正是在他的努力下,相声界师承关系的“业规”才逐渐形成。朱绍文建立行规,使“说相声”成为一 种职业,相声也因此成为一门行业。而朱绍文及同代艺人阿彦涛沈春和开始收徒授艺,使相声得以代代相传。自朱绍文开始,相声行业有了传徒授艺的规矩,从而形成了行会观念和相声宗谱。朱绍文的弟子包括贫有本、富有根、徐有禄和范长利等,他们经常合作表演,并创立了对口相声形式。此外,他还收满族阿彦涛、从评书转行说相声的沈春和为代拉师弟,形成了朱家门、阿家门和沈家门三个门派。然而,大多数后来的相声艺人都是朱家门的传人,阿家门和沈家门的传人相对较少。
清同治十二年(1873 年) 刘世英的《陪都纪略》中提到,“有张太,学厢声,叫人乐,嘴头灵。约薄话,想的清。讲流口,是营生”。
民国时期
清末民初,朱绍文的弟子范有缘及其传人朱凤山到沈阳市 (今沈阳)献艺。当时,奉天的相声艺人还有朱天瑞、崔宝祥、米精一、白万铭等。在1920年代,北方曲艺团体先后派李德锡、张德泉等到上海演出相声,而张杰尧则在上海、南京市苏州市杭州市等地作巡回演出。其中,艺名“万人迷”的李德锡(1881-1926),因为相貌古怪,嗓音优美,吐字清晰,表演风格滑稽幽默,深受观众喜爱,赢得了“相声大王”和“滑稽大王”的外号。他的代表性表演曲目有《粥桃子》《交租子》和《耍猴儿》等。这些演出活动进一步扩大了相声在中国南北方的影响,使由燕赵地域诞生的民间曲艺相声迅速成为在全国各地有较大影响、风格独特的五大曲艺代表性曲种之一。
推陈出新期——解放后
新中国成立后,相声真正成了一种职业、 一种专业、 一种艺术,开始重视内容,重视讽刺,重视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与推陈出新。相声作为技艺,不仅包含口技与隔壁戏,而是推出新内容。最好的柳活、贯口、文 人哏与扮相都得考虑为新内容服务。解放后出现的好的相声段子:《昨天》《卖猴儿》《一贯害人道》以及《舞台风雷》《照相》 等等,相声出现新面貌,为国家建设、为精神文明服务,形式上是百花齐放,提倡各种流派与艺术创新试验。
传播
台湾相声
1949年,一批相声演员随“中华民国”政府一同到了台湾。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陈逸安与吴兆南奔走各地,多方倡导下,为相声在台湾的生存与发展奠定了基础,陈逸安老先生也被人称为“台湾相声之父”。然而到六七十年代,相声这一表演形式一度在台湾销声匿迹。
1984年起,李立群李国修赖声川等日后蜚声台湾戏剧界的几位大腕共同发起成立了名为“表演工作坊”的剧社,并在第二年起相继推出《那一夜,我们说相声》《这一夜,谁来说相声》《台湾怪谭》等优秀作品。
1985年1月,由王振全成立的“汉霖民俗说唱艺术团”巡回各地演出,以相声为主,兼顾其他曲艺。同年3月,由归国学人赖声川教授编导的舞台剧《那一夜,我们说相声》在台湾引起轰动。
粤语相声
岭南地区原无“相声”,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普通话推广,南北艺术交流日益频繁,一些北方的艺术形式也被介绍到南粤。1958年由关楚梅改编并演出的粤语相声《虾仔入城》,通过电台播出后反响极好,粤语相声也从这时起从内陆北方地区移植到广东省地区。1983年5月,黄俊英、杨达、林运洪和崔凌霄牵头成立了“广州相声艺术团”,开展粤语相声的“救亡”运动。目前又派生出曲艺喜剧、相声小品等曲种。近年来,粤语相声情况相对较好,在珠三角地区仍然受观众喜爱。
新马地区
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在新马本地舞台表演的相声艺人冯翔、白言和陆丁等人,受上海滑稽戏(又称独角戏)的影响,表演时形体动作夸张,与相声讲究的“说、学、逗、唱”相近,只是内容上结构上有区别。60年代,黄福成、梁雅才、林俊堂、符史勤、何家雄等人分别在首都、马六甲及槟城等地表演相声。在马六甲李福祥也尝试创作本地相声段子。70年代,本地文化团体的相声活动开始活跃,80年代时相声在马来地区逐渐完成“本土化”改造工作。
1995年以后,马来西亚相声发展逐渐稳健,在新山设立了飞蒲相声资料馆。1996年华总绿野文化基金会与全国文化咨询委员会发起并主办了相声与小品培训营与创作赛,尝试将相声翻译成马来文,促进文化交流。
艺术特色
基本功
相声主要的艺术手段为“说、学、逗、唱”,也是相声演员必需的基本功。
相声是一种以语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喜剧性曲艺,其中“说”在表演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相声中,“说”的技巧对于环境描绘、情节交待、人物塑造、构建笑料以及思想传达都至关重要。相声表演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说”的技巧。相声的结构通常由“垫话”、“瓢把儿”、“正话”和“底”四个部分组成。这四个部分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相声的完整表演。
垫话
垫话是一种开场白,通常由演员在上场后说出一些题外话,目的是引导观众的思维,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通过垫话,演员可以将观众引入即将上演的故事情境中,并激发他们对后续情节的兴趣。因此,垫话在戏剧表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瓢把儿
"瓢把儿"是相声艺术中特有的部分,它起到连接"垫话"和"正话"的过渡作用。使作品更加流畅,避免突兀的感觉,从而提升整体效果。如果没有"瓢把儿",直接进入"正话",可能会让观众感到不适,影响作品的接受度。
正话
“正话”是相声的主要内容,根据不同的形式,如“一头沉”、“子母哏”和“贯口体”,演员需要采取不同的表演技巧。
一头沉
“一头沉”在传统相声中,逗哏通常是“智者”,捧哏则是“愚者”,以“智”戏“愚”。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智”与“愚”的关系逐渐淡化,但仍然存在这类痕迹。
子母哏
“子母哏”则通过逗哏与捧哏之间针锋相对的对话来叙述事物。例如,辽阳相声演员杨子芳创作的《辽阳人》就是通过甲与乙的辩论,介绍了辽阳从历史到今天各行各业的名人。
贯口体
“贯口体”则注重演员的嘴皮子功夫,例如辽阳市相声演员戴春惠(逗)与臧立家(捧)合说的相声《绕口令》,其表演口齿伶俐、清脆利落,快而不乱,常常赢得观众的喝彩。
“底”也被称为“攒底”,是相声中最为精彩和高潮的部分,同时也是相声的结尾。它可以是以出人意料的包袱收尾,戛然而止,让观众感到意犹未尽,也可以是留下回味无穷的余韵。
学习相声的过程包括模仿各种声音和人物特色,这是为了能够准确地塑造不同的角色形象。相声表演主要以语言为核心,但为了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弥补其不足,演员们还需要配合适当的动作和表情。在模拟多个角色时,演员不仅要通过声音区分角色,还要使动作各具特色,并为每个角色赋予特定的角度,以呈现出立体感。即使在角色扮演较为深入的段子中,演员也不应完全沉浸于角色之中,而是需要随时抽离出来,模拟其他角色或回到自己的身份。为了使表演更加生动,相声演员有时会模拟不同地区的方言(行话)和街头叫卖声等。例如,侯宝林就能够精确地模仿北京市街头的各种叫卖声,其细腻而真实的表演常常让观众赞叹不已。
“逗”,主要掌握致笑的规律,能准确地把“包袱”使响,要做到甲、乙配合巧妙,并通过“逗”给人以教益和娱乐。相声演员在表演逗的技巧时,要把握住语言的节奏,目的是把台词的意思交待得更清楚,使观众的注意力转到预定方向,再来个突然揭“逗”指制造笑料。
“唱”在相声表演中又叫“柳活”,也属于模拟的一种。因相声中没有专门的唱腔,主要是仿学社会上流行的戏曲、歌曲、曲艺、小调之类。因此,有付好嗓子的相声演员,在表演带唱的段子时,可以取得更佳效果。“唱”要做到戏剧歌曲都能巧唱,情感上声情并茂,语调上字正腔圆。
十三门基本功
在传统上,相声艺人把相声的基本功细分为十三门:要钱、口技、数来宝、太平歌词、白沙撒字、单口相声、逗哏、捧哏、群口、相声怯口(或倒口)、柳活、贯口、开场小唱
相声术语
逗哏:“眼”指滑稽、逗人发笑的话或表情。代指为负责逗哏的演员。
捧哏:演出时配合“逗哏”叙述故事情节的演员。
包袱:相声中的笑料。
柳活:以学唱(戏剧)为主的相声。
腿子活:在相声表演中,演员为表演戏剧,进入角色来表演,之后还要退出来叙事的相声。
贯口(活):指大段连贯且富于节奏性的台词,以《大保镖》和《文章会》为典型,相声行内有“文怕《文章会》,武怕《大保镖》”的说话。
怯口活(怯口):运用方言或外语表演的相声,如:《豆腐堂会》《山西家信》等。
现挂(砸挂,抓哏):指现场抓取题材引起笑声。
常用道具
相声表演常用的道具有醒木、折扇、手绢、桌子等。醒木来自评书,经常在长篇单口相声中用到。折扇在表演过程中可以虚拟为其他物品,比如刀枪棍棒、笔鼓槌等。手绢可以在化妆时作为道具使用。桌子是传统相声中常用的道具,表演对口相声时逗眼站在桌子外边,捧眼站在桌子里边。
常用服装
“古法相声”服装多长袍马褂,有部分表演服装为演出需要还会附设一些“小机关”,一般多设计在服装比较隐蔽的部位,如里子内、衣身背后等。现代表演者多穿着无尾礼服、西服、中山装等。由于相声中男性演员较多,服装色彩一般沉稳凝练,多暗哑含灰色调。
相声分类
按人数
通常按人数分为单口相声、对口相声和群口相声三大类。
单口相声:只一名演员登台表演,通常分为数次表演长篇单口相声,和评书相似,但更注重逗观众发笑。
对口相声:一般为两人,演员多为一捧一逗。
群口相声:演员人数在3人或以上。甲称之为“逗哏”,乙称之为“捧哏”,丙称之为“腻缝”。
按内容分类
讽刺型相声:表演者讽刺自己或者别人。
歌颂型相声:主要在中国内陆,一般根据政策方针。
娱乐型相声:《地理图》《戏迷药方》《八扇屏》等。
按著作年代分类
传统相声:清末民初时期到1949年。
新相声:1949年到20世纪80年代。
当代相声:20世纪80年代往后。
流派分类
代表剧目
传统剧目
《黄鹤楼》
这个剧目主要以一位自诩为京剧爱好者的“甲”为中心,他虽然并不真正了解京剧,却喜欢装作内行,自夸对生、旦、净、丑各个行当都了如指掌。另一位角色“乙”邀请他一起唱京剧《黄鹤楼》,但“甲”却混淆了戏码,询问是否包含《大审》和“起庙堂”,甚至误提到了《法门寺》。他的表演漏洞百出,一会儿唱起了《甘露寺》,一会儿又转换到《借东风》,最后还荒腔走板地唱起了河南民歌“主公上马呀心不爽”。《黄鹤楼》这个相声通过一系列幽默的情节,逐渐揭示出“甲”这个角色那装腔作势、不懂装懂的真面目,同时让观众享受到演员们在表演上的娴熟技巧和对幽默的把握。
《歪批\u003c三国\u003e》
相声传统曲目,相声中“子母哏”一类的作品。通过对《三国演义》及有关三国故事的戏曲、曲艺内容给予歪曲的评述,从而产生笑料。
现代剧目
《虎口遐想》
这个故事描述了一个青年意外落入动物园的狮虎区,经历了一系列离奇古怪的内心挣扎,最终在群众的帮助下,通过一条串联起来的皮带脱离了险境。剧中精心刻画了一个平凡人的形象,他口齿伶俐且内心充满正义,虽然胆小但同时也很机智和善良。创作者机智地将他置于一个荒诞不经的场景中,在面临生命威胁的关键时刻,他仍然不忘对社会的种种不满,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漫无边际、奇异古怪的幻想。
《昨天》
作品主要讲述的是“我大爷”的经历,"我大爷"在旧社会遭遇了高利贷、物价飞涨、伤兵敲诈、洋车被盗等一系列事件之后,精神受到巨大打击,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行为,在新中国成立后,他受到医生的精心治疗,身体恢复健康。虽失去了记忆,但对新生活充满了欣喜与好奇。该作品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展现了旧制度的残酷与新生活的美好,激励人们珍惜新生活,勇往直前。在"我大爷"的欢笑与困惑中,让人看到了新中国带来的希望与力量。
价值影响
相声具有思想价值、认识价值和美学价值。相声在思想价值上主要是增强了批判精神,而在认识价值方面主要突出了文化传统的印记,具体体现为文化遗产、风情习俗以及社会行业。此外,在艺术价值方面,则是美化和雅化相声的审美层次。
传承和保护
传承
发展现状
相声作为一个接地气、贴近民众生活的艺术形式,与时俱进,在节目中融入了流行音乐元素。一方面是直接演唱流行歌曲,另一方面是将传统曲艺通过流行歌曲演唱方式进行演绎,利用新媒体的发展,扩大受众范围,以电视相声、商业巡演等多种形式,打破地域限制,走入更多观众的视野。
师承族谱
中国内陆著名相声演员
中国台湾地区著名相声演员
保护
推广
新时代相声的演出和推广离不开新媒体,主要有电视相声、茶馆相声和商业巡演三种模式。
新中国成立后,相声在创作和表演中注入新元素,通过融入其他曲艺形式,如评书、快板等,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2014年由东方卫视联合欢乐传媒与华录百纳制作出品的大型原创喜剧真人秀笑傲江湖》。2015年东方卫视、欢乐传媒共同出品的喜剧竞赛真人秀节目《欢乐喜剧人》,2018年由东方卫视制作的相声竞演类节目《相声有新人》,通过12期的创新赛制纪录相声界新人的诞生,展现新时代下年轻人对于相声这门传统喜剧的探索与创新。《笑傲江湖》及《欢乐喜剧人》等喜剧类节目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传统相声及小品剧的发展提供了平台。
措施
2008年6月,中国正式对外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声位列其中。
2018年11月28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天津师范大学为相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相关传说
各行各业都有祖师爷,而公认的相声界祖师爷是东方朔。东方朔,字曼倩,西汉著名文学家、辞赋家。他爱说笑话,思绪敏捷,为人正派,满身相声艺人的风范。在刘彻身边做官时,常用滑稽说笑的方式进谏,一生颇为传奇,一直为民间所称道。
参考资料
相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06-16
..2023-11-14
目录
概述
名称由来
历史沿革
起源
发展分期
萌芽时期
相声和“俳优”的关系
相声和“参军戏”的渊源
相声和笑话的渊源
繁荣时期——宋代百戏
曲折发展期 ——元朝和明朝
复兴期——清朝、民国时期
清朝时期
民国时期
推陈出新期——解放后
传播
台湾相声
粤语相声
新马地区
艺术特色
基本功
垫话
瓢把儿
正话
一头沉
子母哏
贯口体
十三门基本功
相声术语
常用道具
常用服装
相声分类
按人数
按内容分类
按著作年代分类
流派分类
代表剧目
传统剧目
《黄鹤楼》
《歪批\u003c三国\u003e》
现代剧目
《虎口遐想》
《昨天》
价值影响
传承和保护
传承
发展现状
师承族谱
中国内陆著名相声演员
中国台湾地区著名相声演员
保护
推广
措施
相关传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