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珠子(Coix lacryma-jobi),又称薏苡,是一种一年生的粗壮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和太平洋岛屿地区,包括中国的多个省区。草珠子喜欢温和潮湿的气候和充足的水分,适宜生长在海拔1200米以下的平地或坡地。草珠子对光照有一定的要求,但不耐高温闷热。
草珠子具有直立丛生的秆,高度可达1-2米,节上多分枝。叶片扁平而宽大,长10-40厘米,宽1.5-3厘米,基部呈圆形或近心形,中脉粗厚,下表面隆起,边缘粗糙,通常无毛。
花序为
总状花序,长4-10厘米,直立或下垂。草珠子的雌
小穗被坚硬的骨质总苞包裹着,总苞卵圆形,具有光泽。颖果较小,含有较少的淀粉。
此外草珠子的种子还可以用作念佛穿珠的菩提珠子,总苞坚硬美观,具有工艺价值。
形态特征
茎
草珠子是一种一年生粗壮的草本植物,具有直立丛生的秆,高度可达1-2米,节上多分枝。
叶鞘较短,无毛;
叶舌呈干膜质,长约1毫米;叶片扁平而宽大,展开后长10-40厘米,宽1.5-3厘米,基部呈圆形或近心形,中脉粗厚,下表面隆起,边缘粗糙,通常无毛。
花序
草珠子的花序为
总状花序,常长4-10厘米,直立或下垂,具有较长的梗。雌
小穗位于花序的下部,被坚硬的骨质总苞包裹着。总苞卵圆形,长约7-10毫米,直径约6-8毫米,呈珐琅质,坚硬而有光泽。第一颖为卵圆形,顶端渐尖,呈喙状,具有10余条脉络,包围着第二颖和第一外;第二外稃较短,具有3条脉络,而第二内稃较小。
花蕊
草珠子的
雄蕊常常退化,而
雌蕊则具有细长的
柱头,从总苞的顶端伸出。
颖果较小,含有较少的淀粉,通常不够饱满。雄小穗通常2-3对,生长在总状花序的上部,长约1-2厘米;无柄的雄小穗长约6-7毫米,第一颖为草质,边缘向内折成脊,具有不等宽的翼,顶端钝,具有多条脉络,而第二颖呈舟形;外稃和内稃为膜质。第一和第二小花通常具有3枚雄蕊,
花药呈桔黄色,长约4-5毫米;有柄的雄小穗与无柄者相似,或者较小并呈不同程度的退化。草珠子的花果期为6-12月。
生态习性
草珠子对光照有一定的喜好,但不耐高温闷热,喜欢温和潮湿的气候,并偏爱水分充足而避免干旱。草珠子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是15至35
摄氏度,当温度超过25摄氏度且
相对湿度在80%至90%以上时,生长速度较快,种子容易发芽,在25至30摄氏度的适宜温度下发芽,种子保存期一般为2至3年。海拔1200米以下的平地或
坡地都适宜种植草珠子,但对土壤有一定的要求,喜欢肥沃潮湿、中性或微酸性的黏土壤,这种土壤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而干旱贫瘠的沙土以及保水保肥能力差的土壤则不适合草珠子的生长。在过于疏松肥沃的沙壤中生长,虽然植株茎叶茂盛,但容易倒伏,并且会导致茎叶过长而结实不多,这对连作也不利。在栽培草珠子之前,最好避免将种植地用于禾本科作物的耕作。
分布范围
草珠子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和
太平洋岛屿地区。在中国范围内分布于
辽宁省、
河北省、
山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陕西省、
江苏省、安徽、
浙江省、
江西省、湖北、
湖南省、
福建省、台湾、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海南省、
四川省、
贵州省和
云南省等省区。在世界范围内的
热带、
亚热带地区、非洲和美洲的热湿地带均有人工种植或逸生。
生长环境
草珠子是一种湿生性植物,具有适应性强的特点。偏爱温暖的气候条件,但对于高温潮湿的环境并不适应,同时也不能耐受寒冷和干旱,对土壤的要求相对较宽松。草珠子常见于湿润的环境,例如屋旁、池塘、河沟、山谷、溪涧以及容易受涝的农田等地,分布海拔范围通常在200~2000米之间,无论是野生生长还是栽培都相对常见。
繁殖方式
草珠子通常通过种子繁殖进行栽培。在栽培管理过程中,一般选择在田间直接播种。有句谚语说:“三分种,七分管”,这意味着在草珠子的种植管理中,播种阶段非常关键,因为它为植株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工栽培
在栽种之前需要对健康的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以更好的预防常见的黑穗病。一种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将种子放入布袋中,然后浸泡在30至40
摄氏度的温水中10至15分钟。接着将种子捞出来,再浸泡在2%的
氢氧化钙中24小时,或者使用1∶1∶100的
波尔多液进行浸泡24小时。浸泡后,将种子取出并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进行播种。在播种时,还可以采用农药进行防治,例如50%
多菌灵或50%
甲基硫菌灵,按种子总量的0.4%至0.5%的比例进行拌种,以有效防止黑穗病的发生。这样经过选种、播种前处理和防病药剂的应用,可以保护种子免受病害侵染,从而提高作物的生长和收获质量。
疾病防治
黑穗病
黑穗病的症状包括植株长到8-9片叶后叶片上出现紫红色瘤状突起,逐渐变为红褐色干枯状,剥开可见黑粉状物。染病的子房膨大为紫红色后逐渐变为黑褐色,内部充满黑粉状物,外有子房包围。染病株的主茎和分枝生长点上有黑粉病疤,大多数病株无法结实且会出现菌瘦现象。防治方法包括培育抗病品种、及时摘除病瘤或病株、精耕细作、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和施肥,以及使用药剂进行防治。
叶枯病
病斑呈椭圆形、梭形至长条形,淡褐色,有时具有1-2圈的轮纹,边缘颜色较深呈褐色;后期病部出现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抱子梗和分生抱子;病斑多时会相互汇合导致叶片枯死;
病原菌越冬于土壤中的
菌丝体或
分生孢子,或在病叶和
秸秆上越冬;病原菌通过
气流、雨水或农具传播,温暖、潮湿、多雨的天气有利于病害的流行;发病盛期通常在7-8月的高温高湿季节,低温和干旱能抑制病情发展;连作和早迟播混作地区容易发生病害。防治方法就是选育抗病品种,清除病残体,
轮作或选择新地种植,加强栽培管理,使用药剂进行防治。
白粉病
白粉病的特点是在叶片上产生黄色小点,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并在表面形成白色粉状霉层。病斑多分布于下部叶片和叶片背面,严重影响
光合作用,导致早衰和减产。白粉病菌通过闭囊壳内的
子囊和子囊抱子越冬,或者以菌丝体潜伏在芽中越冬。在生长季节,菌丝体吸取
宿主植物的养分和水分,通过分生抱子在气流中传播进行再侵染。防治方法包括种植抗病品种、合理密植和施肥,以及使用药剂进行防治,如在播种时使用纯药物拌种,或在发病早期喷洒三噢类纯药等药剂。
常见变种
(Coix lacryma-jobi L. var. maxima Makino)是草珠子的一个变种。
薏苡的总苞具有骨质质地,坚硬且表面平滑有光泽,即使用手压迫也不会破裂。念珠薏与原始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总苞较大且呈近圆形,直径约为10毫米,宛如一个小小的圆球。念珠薏苡分布于中国国内的台湾地区,而在中国的华东和
华南地区则有人工种植这个变种。
利用价值
药用价值
生
薏仁就是未经过加工处理的薏仁种子,有助于增强脾脏的功能和排除
湿气,同时还具备清热和利尿的作用。炒薏仁相较于生薏仁的功效更加显著,药性更平和,其
健脾和利湿的功效更为显著。
经济价值
草珠子为念佛穿珠用的菩提珠子,总苞坚硬,美观,按压不破,有白、灰、蓝紫等各色,有光泽而平滑,基端之孔大,易于穿线成串,工艺价值大。
成语典故
成语“
薏苡明珠”意指无端受人诽谤而蒙冤。它源自一段历史故事:在
东汉时期,著名将领
马援(被尊称为
伏波将军)率领军队征战
南疆时,许多士兵患病。当地民间有一种使用薏苡治疗瘴疾的方法,经过应用后,取得了显著疗效。马援平定南疆归来时,带回了几车薏苡的种子。令人惋惜的是,马援去世后,有人中伤他携带的几车薏苡种子实际上是掠夺来的珍贵明珠。这一事件被认为是一桩冤案,朝廷和民众一致认为马援受到了冤屈,因此形成了成语“薏苡明珠”。著名文学家白居易也曾经创作过一首诗句,其中提到了“薏苡谗忧马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