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捷(约1245年-约1321年)字胜欲,号竹山,世称樱桃进士,宋末元初词人,与王沂孙、
周密、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竹山之名来源其在
南宋灭亡之后的隐居之所竹山,而樱桃进士应源于其词作《一剪梅·舟过吴江》中“红了樱桃”之句。蒋捷籍贯义兴(今
江苏省宜兴市),后迁至
武进区。
蒋捷出生在蒋氏大族,祖上最早可以追溯至
周代,自周至宋,涌现了许多功臣名将,是兴旺一时的世家大族。蒋捷在
赵禥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
高中进士,但那时的南宋已经是强弩之末,不久之后,便被
元朝攻破亡国。自此,蒋捷成为南宋遗民,志不仕元,过上了隐居生活,在江湖漂泊流浪,游历多地,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缘徘徊。在此期间,蒋捷创作许多词作,传世的词作均收入《竹山词》,《竹山词》至今存词九十三首,其中多亡国悲苦与羁旅伤怀之感,如《一剪梅·舟过吴江》等作品。其词作风格多变,不受任何流派制约,在当时的词坛中独具一格。蒋捷到了晚年,在佛教中寻找内心宁静的答案,也担任过私塾的老师,真正走入了尘世之中。
蒋捷作为
南宋遗民,大半的人生却在
元朝度过,经历了中年的漂泊巨变,晚景之时,寻得内心的宁静。蒋捷与
王沂孙、
周密、
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在词学史上享有较高的地位。而蒋捷的《竹山词》对后世如
清代的
词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蒋捷出生于义兴(今
江苏省宜兴县)蒋氏钜族,蒋氏一族自
西周初年至南宋,人才辈出。蒋氏家族到蒋捷一代,从西周
蒋伯龄为一世祖计,应为第九十六世。蒋捷的家人等具体情况均已不可考,蒋捷父亲名蒋惟晃,蒋捷兄弟有蒋握、蒋摄二人。
蒋捷成为
进士前,在家乡游历、读书、学习。
赵禥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蒋捷举进士,但此时
南宋已经岌岌可危,到了即将灭亡的时候。
漂泊隐居
南宋灭亡后,蒋捷开始了在周铁竹山(今江苏省宜兴县境内)的隐居生活,蒋捷之号也由此而来。后世因为发现了可能是蒋捷的部分遗物及墓地,认为蒋捷在竹山福善寺隐居,且蒋捷在竹山时,应该曾经当过私塾的老师,直到
清代,当地修建竺山书院时,还将蒋捷的
塑像立在书院中,供后人祭拜。
蒋捷作为南宋遗民,和当时许多文人志士一样,誓不降元。后来,蒋捷开始了漂泊流浪的生活,在吴、越多地游历,历经
杭州市(今
浙江省杭州市)、吴江(今
江苏省杭州市境内)、江阴(今江苏省江阴县)、马迹山(今江苏省
无锡市境内)多地。
在宋代亡国后,蒋捷有两次机会可以在
元朝做官,一是元朝刚建立不久,二是元朝
大德九年(1305年),有人曾向朝廷举荐蒋捷。蒋捷是蒋氏后人,其先祖中有许多爱国忠臣,如蒋之奇、蒋兴祖等人,蒋氏一脉忠君爱国的家风,可以窥见。因此,蒋捷终究不愿向元朝低头,并有言“自古达官酣富贵,往往遭人描画。只有青门,种瓜闲客,千载传佳话。”其品行高洁,受到许多人的称赞。
晚年生活
蒋捷晚年搬迁到武进西乡前馀(今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
夏溪镇三星村)生活。蒋捷在此成为了私塾老师,在陶氏家塾任教,在当地颇具声望,有很多人不远千里赶来学习,他教过许多后来成名的学生,如石田马中丞、陶靖等人。
蒋捷在晚年时也做过职业的相士,给他人算命占卜。元代许谦有诗一首《赠相士蒋竹山一首》,其中有言“蒋叟从何来,自托老门生。知我三十年,少晦今当明”,能够从此了解到蒋捷是真的做过相士,并因为给许谦算过命而与其相识。由此,蒋捷在江湖漂泊的过程中,也走入了最底层、最平凡的生活群体。
蒋捷的晚年生活非常贫苦凄凉,年华老去、国破家亡,各种凄凉苦闷之事在他心头萦绕。蒋捷于是向佛学中寻找答案,在他的词作中,如“多事西风,把斋铃频掣”“迷因底,叹晴乾不去,待雨淋头”等,均是他对佛教有所了解、向佛教寻求
精神寄托的佐证。
蒋捷确为高寿,但卒年目前无确切考证,经推论应在元英宗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前后。蒋捷去世后葬于前馀(今
江苏省常州市),他的后人将他的墓尊称为永思墓。
元顺帝至正十六年(1356年),
长江下游一带发生战乱,蒋捷旧宅中的书稿等许多毁在了战火之中。
人物关系
蒋氏家族
家庭成员
人物交游
蒋捷虽名列“宋末四大家”,但他一生漂泊,且品行高洁,与当时的文人交往甚少,交游经历几乎不见史书有所记载,仅能从部分蒋捷词作,和蒋捷当时所隐居之地的当地记载中窥见一二,记录于下。
应芳
谢应芳,字子兰,
武进区(今江苏省常州市境内)人,元曲家。蒋捷居武进期间,与其交游。谢应芳与蒋捷关系很好,
惠子曾向谢应芳求蒋捷《竹山词》,可见一斑。
周祖儒
周祖儒与蒋捷都是宋代遗民,有相同的国破家亡之痛,也同样在元朝统治下坚持隐居不出,不在元朝做官。周祖儒住在阳山,与竹山距离很近,可以猜到二人在有相同的心境的情况下,“共抱黍离之悲”,经常一起交游。
岳君举
岳君举,岳飞之后,蒋捷与其交往过甚,写过许多相关词作,可作佐证。如《沁园春·寿岳君举》《珍珠帘·寿岳君选》《解连环·寿岳园牡丹》《南乡子·塘门元宵》等等。
岳君举同蒋捷一样,也是饱含黍离之悲的
南宋遗民,正因此,二人有所交游。
曾晞颜
曾晞颜,字达圣,号东轩,景定三年(1262年)
进士,是蒋捷的好友。
作为蒋捷的友人,曾晞颜同样是入元不仕的南宋遗民。蒋捷为曾晞颜撰寿词,如《唐多令·寿东轩》,其中可知曾晞颜隐居于马迹山。和其他与蒋捷有所交游的文人一样,曾晞颜同样抱着黍离之悲。
主要作品
《竹山词》分类
蒋捷是优秀的词人,他的作品至今能看到的有《竹山词》中九十三首词,这些词大致可以分为漂泊词、节令词、题咏词、记梦词、惜春词、赠答词、言情词七类。关于蒋捷现存的词作分类,列举如下:
蒋捷诗作
《
全宋诗》中有收录蒋捷诗作二首,为《东坡田》《铜棺山》。另外,蒋捷还有《季子庙》《多稼亭》《报恩寺》《题太平寺画水》《宜兴长桥》《文笔峰》《题函亭侯古庙》《潮音听潮》多首诗作传世。
《竹山词》部分赏析
贺新郎·秋晓
渺渺啼鸦了,亘鱼天、寒生峭屿,五湖秋晓。竹几一灯人做梦,嘶马谁行古道。起搔首、窥星多少。月有微黄篱无影,挂
牵牛、数朵青花小。秋太淡,添
大枣。
愁痕倚赖西风扫,被西风、翻催鬓,与秋俱老。旧院隔霜帘不卷,金粉屏边醉倒。计无此、中年怀抱。万里江南吹箫恨,恨参差、
雪雁横天。烟未敛,楚山杳。
这首词创作于蒋捷晚年之时,主要抒发了自己过去未酬之壮志,词中情感悲伤沉郁,写秋景凄婉,借景抒情,伤感时光易逝、壮志难酬之愤懑。整首词极尽失望之情,“万里江南吹箫恨”用伍子胥之典故,总体而言,抒发亡国之悲、人生已老之伤,愁情至极。
南乡子·塘门元宵
翠夜游车,不到山边与水涯。随分纸灯三四盏,邻家,便做元宵好景夸。
谁解倚梅花,思想灯球坠绛纱。旧说梦华犹未了,堪嗟,才百余年又梦华。
这首词创作于
南宋灭亡、
元朝接手统治之后,写元朝统治之下的元宵佳节,“随分纸灯三四盏,邻家,便做元宵好景夸”,仅仅是几盏纸灯,便是“元宵好景”了。元朝统治下,
杭州市重新有了“宵禁”,元宵节的节日氛围与南宋时比起来大相径庭,蒋捷此词,是描写元朝的元宵,更是怀念南宋的元宵,怀念曾经的张灯结彩。犹是《
东京梦华录》这一典故的运用,使词人的伤感情绪被进一步放大,表达出对故国的哀思和怀念。
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度与泰娘娇。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这首词极富盛名,主要在于“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句。整首词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车厘子变红,
香蕉树变绿,这样的描写使无形的时间仿佛变得有了形体,是极佳的参照物。这首词语气自然清新,少有修辞手法雕琢,却令人回味无穷。
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这首词在短短几句中,概括了从少年到壮年,再到老年三个不同阶段的听雨之景。少年不识愁滋味,蒋捷也曾在烟花风流之地流连忘返过,在记忆里熠生辉;而中年之时,正当风雨飘零、流浪江湖的时候,蒋捷客居在不同的地方,心中是亡国的凄苦和对前路的迷茫;最后还是到了老年时,蒋捷在佛教之地寻求内心宁静,隐逸飘零,终成结局。
写作特点
比兴
比兴,是诗词创作中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
朱熹《诗集传》有言:“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在蒋捷的词作中,他常常运用比兴手法抒发物是人非、国破家亡的悲苦,也表现出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傲岸。这些在蒋捷的咏物词中较为常见,譬如《小重山·曾伴芳卿锵佩环》一词中,借题咏花,抒发自己对人世愁苦的慨叹。再者《燕归梁·风莲》:“忽然急鼓催将起,似凤、乱莺飞。”似是在遥遥与白居易《长恨歌》中“渔阳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对咏,道出一朝灭亡之际,奢靡
脱衣舞被生生惊破之感。
炼字
刘熙载《
艺概》中有言:“
蒋竹山词,未极流动自然,然洗炼缜密,语多创获。”蒋捷词作中,炼字多锤炼精妙,语言新奇细腻,具独创性。如《白苧》中有“户外惟闻,放剪刀声,深在妆阁。料想裁缝,白苧春衫薄。”描写刻画便极为细腻,所用语言经过精心打造,可以看出许多细节。
炼字方面,蒋捷的词作亦存在部分问题。张祥龄《
词论》中有言:“尚密丽者失于雕凿。竹山云鹭曰‘琼丝’,鸳曰‘绣羽’,又‘霞铄帘珠,云蒸篆玉’、‘翠簨翔龙,金枞跃凤’之属,过于涩炼,若整匹绫罗,剪成寸寸。七宝楼台,盖薄之之辞。”可见蒋捷词中有过度炼字的嫌疑。
词风
《竹山词》词风开放,不拘一格,蒋捷在创作时习惯博采众长,受到豪放派、婉约派多种派别的影响,并在创作中能有所体现。他的词中有《
楚辞集解》的影子,如《书锦堂·荷花》这一咏荷词,其中有句子:“赠我非环非佩,万生香。”便有《楚辞》的味道。
杨慎《词品》评价蒋捷的词风:“辛蒋二词可谓词中《
离骚》。蒋捷有《效稼轩体招落梅魂水龙吟》一首……其词幽秀古艳,迥出纤冶华之外,可爱也……小词中《离骚》,仅见此二首也。”
蒋捷的词也有曲化、文化的倾向,以词为文,在词作中解志向,将“文以载道”之用化于词中,多有议论的内容。蒋捷的词有这个特征,是受到
宋诗及宋代理学的影响。
创作思想
宋代理学影响
宋代理学由周颐敦开始,程、程颐二程兄弟继承,
朱熹最终集大成,是
中原地区古代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的一座高山。宋代理学对当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宋元学案补遗》中说蒋捷“平生著述,一以义理为主,其《小学详断》,发明旨趣尤多”,虽然《小学详断》一书至今已经失传,但仍可以窥见义理在蒋捷文学创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也侧面说明了蒋捷同样是宋代理学影响之下的文学创作者。蒋氏作为世家大族,并以理学传家,蒋捷字“胜欲”,谓战胜欲望,与程朱理学之“存天理,灭人欲”相互照应。
蒋捷对
晋朝诗人
陶渊明十分崇拜,在蒋捷传世的词中,可以窥见他对陶渊明诗词的化用,如蒋捷《念奴娇·寿薛稼堂》中有“人道云出无心”的句子,应化用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以出”的句子。而崇拜陶渊明,正是宋代理学家普遍的心理状态,
朱熹便对陶渊明有相关评价:“若但以诗言之,则渊明所以为高,正在其超然自得,不费安排处。”
宋代理学还注重“浩然之气”,即孟子所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而在
南宋灭亡之后,留存下一大批南宋遗民,蒋捷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崇尚气节,坚决不仕
元朝,用隐居不出等方式反抗新的政权。蒋捷《尾犯·寒夜》有言:“浩然心在,我逢著,梅花便说”,可以读出蒋捷心中的“浩然之气”。
遗民心态影响
蒋捷身处宋元之交的乱世,在刚中
进士不久,南宋便面临着灭亡的境地。宋末元初的士人称作“遗民”,他们或隐逸出世,或入朝为官,但均难忘故国。在这种情形下,蒋捷选择避世,坚决不仕元朝。
德二年,
杭州市被攻陷。元代与宋代不同,元代社会是少数民族统治,除去社会生活层面的改变,统治阶级的价值取向也有极大不同。在元代,文人不受重视,比较宋代而言,地位一落千丈,尤其是南方文人,几乎处于元代社会的最底层。蒋捷在亡国之后,写下《南乡子·塘门元宵》,其中有言:“旧说梦华犹未了,堪嗟,才百余年又梦华。”此处使用《
东京梦华录》的典故,词人应该回忆起了曾经在
南宋的
元宵节盛景,两相对比,增添亡国之哀下的愁恨情绪。
蒋氏家族从兴起至蒋捷一代,多有名臣名将,如蒋兴祖作为抗金将领,为国牺牲。在其家风影响下,蒋氏一门均有着根深蒂固的民族气节与忠君爱国思想。因此,故国南宋被元代灭亡,蒋捷心中有着对故国的忠诚,更加难以融入
新朝、难以心安理得在新朝做官。在心中强烈的民族气节滋养下,蒋捷“义不仕元”,选择了隐逸漂泊的生活。
但蒋捷虽愿隐逸,其内心的抱负又始终沉郁在心,他难以完全避世,又因现实情况不能入世完成心中的“兼济天下”之壮志。在这样的矛盾过程中,蒋捷产生了孤愤的思想感情,正如他自己所作《满江红》所言:“况无情、世故荡摩中,凋英伟”,可见一斑。
人物影响
词学地位
蒋捷与
王沂孙、
周密、
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
刘熙载赞他为“长短句之长城”。蒋捷的词作,有文化、曲化的特点,在宋元之际,他富有雅致的作品为元曲的发展揭开帷幕。在文体流变的乱世中,蒋捷具有独创性的词,为词体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可谓词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词学发展到
清代,原本一直不温不火的蒋捷被阳羡派词人再次提起,以相同的遗民心态靠近蒋捷,至此,蒋捷在词学史上的地位得以正式确立。
对后世词派的影响
柳州词派
柳州词派,明末清初
嘉善县地区词派,是同时代创立最早、词作家最多的一个词派。其中代表人物有曹尔堪等,王士评价其风格特征为“清越”。
《灵芬馆词话》有言:“国初浙西词人辈出,嘉善曹顾庵尔堪与吴中尤西堂侗齐名。西堂《百末词》,自以为《花间》《草堂》之馀。顾庵颇为雅洁,《念奴娇》一阕,殊有竹山风调。”柳州词派对“雅洁”的推崇,及对蒋捷风格的喜爱,印证了蒋捷的词作对他们的影响。
阳羡词派
阳羡词派,
清代活跃在词坛的引导性词派之一,代表人物有陈维、曹贞吉、
沈雄等,是清代词坛的一座高峰。
《
白雨斋词话》中有言:“又位存之弟存(承豫)曰:‘吾邑溪山明秀,夙称人文渊薮,而自唐迄今,核其著作,真堪不朽者,惟
南宋之竹山蒋氏,本朝之迦陵陈氏两家词集而已。今得吾兄,如鼎三足。’”蒋捷的词,在清初阳羡词派的眼中,具有跨时代的悲剧色彩,与他们所推崇的风格一致;同时,蒋捷作为阳羡出身之人,在阳羡
词派后辈人眼中亦是值得传承和称颂的。
浙西词派
浙西词派,诞生于
清代康熙,其代表人物有朱彝尊、
厉鹗等,浙西词派是清代词派中发展最好、影响亦最大的一个词派。
《蒿庵论词》有言:“(竹山)词旨鄙俚,匪惟李晏周姜所不屑为,即属稼轩亦下乘也。又好用俳体……皆不可训。即其善者亦字雕句琢,荒艳炫目……嘉道间,吴中七子类祖述之,其去质而俚者自胜矣。然不可谓正轨也。”可以看出,吴中七子在创作词的过程中,对蒋捷的词有所取、有所去,正可以看出蒋捷对浙西词派创作的影响。
常州词派
常州词派,
清代爱新觉罗·颙琰年间兴起,清代后期繁盛并处于词坛统治地位。该
词派的代表人物有张惠言、董士锡、
周济等人。
《白雨斋诗话》言:“浙词多法
姜张,吴下则不然,然究厥指归,不外竹山、竹屋数家。昭文邵兰风茂才(广)所为词,于蒋尤近。”这里提到了蒋捷对邵广铨的影响,亦表现出蒋捷的词对常州词派词人的影响。
人物评价
陈廷焯:竹山词亦是效法姜尧章,而奇警雄快,非白石所能缚者。竹山词劲气直前,老横无匹。
刘熙载:
蒋竹山词未极流动自然,然洗练缜密,语多创获。其志视梅溪较贞,视梦窗较清,刘文房为无言长城,竹山亦长短句长城。
陶尔夫、
刘敬圻:既有宏大的历史概括,又有奇妙的微细精雕,而这一切又都与国家败亡、个人流浪的生活结合在一起。竹山词从遗民流浪者这一特殊视界观察、体验与反映当时社会生活与心理情绪,为后人提供了正史无法反映的另一审美艺术境界。
朱彝尊:词莫善于姜,宗之者
张辑、卢祖皋、吴文英、蒋捷、
王沂孙、
张炎、
周密、陈允平、
张翥、杨基,皆具夔之一体。
胡适:此两词皆‘文学’的实地试验也。易安词连用七叠字作起,后复用两叠字,读之如闻泣声;竹山之词乃‘无韵之韵文’,全篇凡用十声字,以写九种声,皆秋声也。读之乃不觉其为无韵之词,可谓为吾国无韵韵文之第一次试验功成矣。无韵之韵文(Blank Verse)谓之起于竹山词或未当;六朝、唐骈文之无韵者,皆无韵之韵文也;惟但可谓之‘无韵之文’,或谓之‘文体之诗’也。
后世纪念
明洪武年间,后人在蒋捷墓旁(前余西乡)建竹山先生祠。
清光绪六年(1880年),宜兴县士绅捐款,在当地修建竺山书院,并在书院中设立蒋捷的神位,以作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