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坐落于
洛阳市洛河与
瀍河回族区的交汇处,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由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是一座集文物保护、科研展陈、社会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运河主题博物馆。场馆占地面积47.7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依托洛阳清代建筑群山陕会馆建立而成,现存的会馆建筑始建于清康熙至
雍正年间,由当时山西、陕西富商共同出资建造。新馆于2020年9月重新开工建设,其设计理念着重展现“运河源、
隋唐韵、河洛技”三大特色。博物馆的屋顶设计模仿隋唐建筑的轮廓,形成连绵起伏的现代造型,内部则利用混凝土拱卷体现“运河桥”元素。博物馆的布局从南到北逐渐降低,与大运河文化公园的
水系景观和谐统一,整体风格既庄重又不失活力,现代而典雅。2022年5月18日,第46个“
国际博物馆日”,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内部分为三层,一、二层为基本陈列“国运泱泱——隋唐大运河文化展”,三层为“一粒米的
漕运之旅”
多媒体互动展。博物馆馆藏重点文物藏品有
隋朝石狮子、“
大业元年”刻铭砖、扬州都督府
封泥、唐三彩天王俑、仓窖刻铭砖以及洛阳运河一号、二号古沉船,
通济渠汴河故道考古遗址层等镇馆重器。2018年9月,隋唐大运河博物馆被确定为
国家三级博物馆。2022年3月,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微信官方公众号正式对外运行。在2023年,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的游客接待量达到了125万人次,位列
洛阳市各博物馆、纪念馆游客接待量排名的前五位。2024年,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的照明设计荣获
中照照明奖三等奖。
历史沿革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依托洛阳清代建筑群山陕会馆建立而成,现存的会馆建筑始建于清康熙、雍正年间,为当时山西、陕西两地巨商大贾筹资建设。会馆建筑整体为中国传统的中轴线对称分布式两进四合院,主要建筑坐落在中轴线上,次要建筑分落左右,
琉璃影壁、西门楼、东西仪门、山门、舞楼围合成第一进院落,舞楼、东西廊坊、东西官厅、拜殿、正殿、东西配殿等围合成第二进院落。2018年,国家“十三五”重点文化工程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项目正式启动。2020年4月9日,
洛阳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召开2020年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规划设计方案》,同年9月,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依托洛阳清代建筑群山陕会馆重新建设,于2022年5月18日,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方位布局
建筑设计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选址于洛阳市洛河与瀍河交汇处,由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占地47.7亩,
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包括陈列展览、行政办公、公共休闲、研学会议、文物储藏等功能区组成。博物馆总体设计理念以体现“运河源、
隋唐韵、河洛技”为出发点,将隋唐建筑轮廓特征转化为现代建筑屋顶连绵起伏的造型意向,内部通过混凝土拱卷暗示出“运河桥“的元素。
建筑材料特别选用改良工艺的唐三彩陶瓷挂板作为室内外主要
装饰材料,塑造出浓烈雄浑的“唐瓦”意象。博物馆平面布局由南向北递减过渡,与大运河文化公园营造的园林
水系空间相得益彰,整体风格庄重而不乏活力,现代而不失典雅。
馆内布局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内部分为三层,一层和二层为基本陈列“国运泱泱——隋唐大运河文化展”,精选隋唐大运河相关文物400余件(套),且大部分文物为首次与公众见面;三层为“一粒米的
漕运之旅”多媒体互动体验展。此外,一楼临时展厅开设“洛阳考古百年成果展”,展出的文物从旧石器时代直至明清时期,系统阐释了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年来,洛阳考古人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早期国家诞生、民族融合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馆藏重点文物藏品有
隋朝石狮子、“
大业元年”刻铭砖、扬州都督府
封泥、唐三彩天王俑、仓窖刻铭砖以及洛阳运河一号、二号古沉船,通济渠汴河故道考古遗址层等镇馆重器。
陈列展览
常设展览
“国运泱泱——
隋唐大运河文化展”作为博物馆基本陈列,以贯穿大运河历史的时间脉络为线索,贴合博物馆建筑设计特色和内部
展线设置,全面展示隋唐大运河的兴衰故事。展览共分为四大部分,从前到后依次为:“天工国运 一统中华”“千年运河 万物通济”“隋唐盛世 国运繁华”“古今辉映 源远流长”,全面展示了隋唐大运河的兴衰历史故事。
第一部分 天工国运 一统中华,展现隋唐大运河的“诞生”。以大运河的开凿为中心,展示
洛阳市的优越地理位置、东都洛阳城的营建、运河的贯通以及运河上的水工技术。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第一件文物是回洛仓遗址出土的“大业元年”刻铭砖。“
大业”即
隋炀帝的年号,这一年,
东都落成,运河始凿,标定了
隋唐大运河的时空起点。
第二部分 千年运河 万物通济,展现隋唐大运河的“运转”。从制度、仓窖、舟船、南北货物四个方面来说明隋唐大运河这条帝国命脉是如何高效运转的。镇馆之宝“洛阳运河一号古沉船”在此部分占据最大体量,该船于2013年9月在洛阳偃师
首阳山镇被发现,长20米,宽3米,重25吨。沉船位置正处于隋唐大运河的漕渠故道,充分证明了
洛阳市汉唐
漕运体系历经千年而不衰。
第三部分 隋唐盛世 国运繁华,采用场景复原的方式,搭建新潭码头、南市等与大运河直接相关的历史场景,让游客产生一种穿越历史的代入感。同时利用壁画、纱幕投影讲述白居易、
义净两位
唐朝著名人物与洛阳及运河的渊源故事。该部分以一尊通高126厘米的三彩天王俑作为视线焦点,与水韵佛音的陈展主题相契合。天王俑头戴鹖冠,双眼圆瞪,阔鼻,粗眉,表情威武勇猛,为罕见的唐三彩精品。
第四部分 古今辉映 源远流长,通过一段时空隧道从古代回到当代,展示中国大运河的申遗历程,通过影片和实物资料来见证申遗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
临时展览
一楼临展厅“
洛阳市考古百年展”通过“百年历程”“百年考古成果”“百年利用”等三部分,通过展出栾川孙家洞旧石器遗址 、
偃师商城遗址、
东周王城遗址遗址、伊川徐阳墓地、隋唐洛阳城遗址等出土的300余件(套)精美文物,阐释了百年来洛阳在
人类起源、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早期国家诞生、夏商文明发展和变迁、民族融合等重大学术课题等方面的成果。
重要馆藏
隋代石狮
这是一件罕见的隋代石狮,高96厘米,长60厘米,宽46厘米,属国家一级文物。它双目圆睁,张口露齿,鼻孔外张,前肢伸直,五爪着地,后肢屈坐,呈现蹲坐状,整体看起来敦实稳重,健壮有力,同时又显得憨厚可爱,器宇轩昂。其颈部
浮雕有螺旋纹鬃毛,尾巴浮雕出松散的茸毛,十分有特点。
石狮子出土于隋唐洛阳城宫城遗址内,是隋代皇宫建筑艺术审美的体现,因此显得弥足珍贵。
仓窖刻铭砖
仓窖刻铭砖一般在仓窖底部,正面阴刻铭文,内容详尽,记录了仓城名称、出土仓窖的位置、粮食来源地、储粮种类及详细数量、存入时间,仓窖管理人员等信息,铭文有一定的格式,从内容来看,当时粮食的储存已经制度化、科学化。此砖右半部残损,但可看到仓城名称含嘉仓19号窖的粮食在长寿元年(692年)来自河北邢州,数量为七千五百石九斗八升等内容。根据文献记载:“凡凿窖置屋,皆铭砖为庾之数,与其年月日,受领粟官吏姓名”。铭砖的发现,有力地证实了文献所讲,对于研究
唐朝含嘉仓的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武官俑
武官俑是显示墓主人身份地位较常见的随葬品。三彩武官俑,高98厘米,宽31厘米,头戴鹖冠,高鼻深目,八字
胡须,宽袖右长袍,双手持
笏板,置于胸前,立于高座上。此武官俑神情庄重,釉色以绿、黄、白色为主,色泽鲜艳流畅。鹖为古书上说的一种善斗的鸟,唐朝时鹖冠中的鹖多为小雀状,头朝下,两翼匍匐。鹖冠流行于盛唐,至中唐以后则少见。
洛阳运河一号古沉船
这艘古沉船于2013年在洛阳偃师
首阳山镇洛河北岸被发现,经抢救性发掘,考古人员将其命名为洛阳运河一号,是迄今为止洛阳地区首次发现的古代沉船。出土时,船体长度约20.14米,首尾较窄,宽度为1.2米和1.48米,中部较宽,宽度为3.48米,残存最高处1.42米左右,船身最大高度1.08米。它由13个船舱组成,在船的首尾设置有生活仓,中部设置货仓,是一艘小型
内河客货两用运输船。船体的木料种属较杂,有
柏木、
松木、
榆木等,属于典型的民间就地取材。在船中和
船首设置有双桅,动力是人力和风力共用,在遇到浅滩、风力不足和搁浅时,需纤夫合力将船拖行。根据碳14初步测定,这艘船应属明清时期。
运河二号古沉船
运河二号古沉船与运河一号同时发现于
洛阳市偃师区首阳山镇义井村洛河北岸的滩地中,出土于一号古沉船的东南部,两者相距7.8米。运河二号被发现时,呈东北-西南向,船体侧翻,残损严重,仅保存前半部分,残长10.65米,残高1米,船底最大宽度在东端为1.86米,最小宽度位在
船首,为1.12米。船首西北方有铁锚,锚至船首有8米左右
锚链连接,船当时应处于抛锚状态。船体残存有7个舱,推测其形制与运河一号古沉船基本相同。出土地处于隋唐洛阳城漕渠故道内,是洛阳运河
水系沿用千年而不衰的有力证明。
封泥
这块白色封泥出土于隋唐洛阳城宫城内西北部,部分残缺。整体呈圆饼形,直径12.5厘米、厚2.3-2.8厘米。白灰泥质,封泥边缘有苇草缠绕痕迹。封泥正面印有一方形印章的朱砂红印文印迹。印章边长5.4厘米,白文盘条
篆书“扬州都督府之印”。记述了证圣元年(695年)
武则天世侄即扬州大都督府
长史、安平郡王
武攸绪与扬州都督府
师爷官员为女皇武则天进贡方物的史实。此封泥是贡品的封装标记,是研究
唐朝进贡制度的珍贵实物资料,尤其是此贡品应为从
隋唐大运河线路上的重要城市
扬州市经运河漕运输往东都的,是隋唐大运河重要价值的历史见证。
“大業元年”刻铭砖
大业是
隋炀帝的年号,历时13年(605年
正月618年三月)。大业元年,即公元605年,隋炀帝为巩固政权,下诏营建东都,并以东都为中心,向东南、东北方向开凿大运河。《隋书·食货志》有云:“炀帝即位……始建东都,以
尚书令杨素为营作大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徙洛州郭内人及天下诸州富商大贾数万家,以实之。新置兴洛及回洛仓。”这块“大業元年”刻铭砖即发现于回洛仓遗址,是隋炀帝营建东都、修建回洛仓的历史见证。
三彩天王俑
这件三彩天王俑于2012年出土于
龙门大道与关林路交叉口处的李敬彝墓,通高1.26米,头戴鹖冠,双眼圆瞪,阔鼻,粗眉,十分凶悍。身穿
明光铠,胸腹部缚绊甲丝,双肩披覆龙首护膊,右手下摆放置于腰侧,左手握拳高举,双足穿长筒尖履,左脚踩于小鬼肩部,右脚踩在小鬼腹部,小鬼之下为长方形须弥式三彩台座。除头部以外,施黄、白和绿釉。它是目前洛阳地区出土的最大的一件三彩天王俑。天王俑是
唐朝镇墓神煞的一种,是
李治时期取代镇墓
武士俑而出现的独特俑类。通常是镇墓兽在前,天王俑在后,分置于墓室入口处。
盐铁使印
盐铁使印,铜质方形官印,钮,断代下限为唐代晚期。盐铁使是唐代中期以后特置,以管理食盐专卖为主,兼掌银铜铁锡的官吏,多特派大臣充任或由
淮南节度使兼任,常驻
扬州市。诸道盐铁使常兼诸道
转运使,通称盐铁转运使。唐代最著名的盐铁使为
刘晏,盐铁之利在刘晏为盐铁使时,一度成为国家的主要财政收入。由于盐铁使在当时为财经要职,因此常以重臣领使或宰相兼任。后盐铁使与转运使合为一职,其下属机构亦皆合并。
唐朝后期,盐铁使与
度支、户部二使合称三司。
学术研究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自开馆以来,不仅在文化传承和公众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同时也在学术研究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该博物馆作为研究
隋唐大运河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机构,其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文化活动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自开放以来,积极履行其文化教育和传播职能,致力于将运河文化的魅力惠及更广泛的人群,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博物馆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公益、普惠、创新和互动式研学、讲座等活动,充分发挥了文化育人、文化育才的作用。博物馆宣教部与
洛阳广播电视台《认真读书》栏目、洛阳日报社“小记者团”、
帆书等机构紧密合作,共同推出了数十场面向少年儿童的公益演出和知识讲座。这些活动利用新媒体宣传手段,通过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广泛招募青少年参与,为他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研学体验。在研学活动中,博物馆推出了“童心共绘大运河”、“运博漫步追光剧社”、“剧风少年团”等以
隋唐运河元素为展示内容的IP品牌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青少年对运河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还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此外,博物馆还积极“走出去”,将运河文化的故事带到学校、社区和更广泛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到
高中校园招募“运博青年讲述人”开展志愿服务,通过文博课堂进社区等活动,将运河文化的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同时,博物馆还与洛阳日报社——
洛阳市小记者协会、
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
洛阳民俗博物馆等机构合作,共同招募“小小宣讲员”,为运河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河洛民俗文化的传承贡献了力量。
所获荣誉
2018年9月,隋唐大运河博物馆被评定为
国家三级博物馆。
2024年,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的照明设计荣获
中照照明奖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