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路运动
反对清政府出卖川汉、粤汉铁路的群众运动
保路运动,又称为“铁路风潮”,是广东、湖南省、湖北、四川省人民反对清政府出卖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开展的群众性保路爱国运动。
1911年(宣统三年)5月8日,清政府成立“清朝责任内阁”,次日宣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将已经商办的铁路收归“国有”。后任命托忒克·端方出任督办粤汉川铁路大臣,命令湖南、四川两省停收租股,并让邮传部大臣盛宣怀与英法美德四国银行团签订“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出卖粤汉、川汉铁路修筑权及继续投资的优先权。此举彻底激起湘鄂川粤人民的反对。5月14日,长沙市各界群众集会,坚持铁路“完全商办”,随后铁路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全省拒交租税。同时湖北商民奋起抗争,广东铁路股东反对清政府强占“粤路”,坚持“商办”,并拒用官发纸币,挤兑现银。6月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以四川省咨议局议长蒲殿俊、副议长罗纶担任正副会长,号召全川群众起来“破约保路”,随后各地保路同志会纷纷成立,参加者达数十万人。8月成都市全城罢市,后逐渐发展成全省抗粮抗捐,甚至向武装暴动发展,引起了清政府的恐慌。9月7日,四川总督赵尔丰诱捕保路同志会的蒲殿俊、罗纶等人,封闭铁路公司,开枪射杀请愿群众,并于次日,清政府下令解散保路同志会。同盟会员龙鸣剑等人趁机组织“同志军”发动武装起义,后各路起义军包围成都,清政府便调集云贵湘鄂等省军队入川作战。9月25日,同盟会王天杰等人宣布荣县独立,成立革命政权,建立反清根据地,四川省各地相继响应,很快便形成了全川人民的反清大起义。
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成大规模反清起义,对全国各地产生巨大震动,鼓舞了革命派的信心,加速了革命形势的发展,因湖北兵力空虚,直接导致辛亥革命的爆发。孙中山认为,如果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起义便会推迟一年半载。
事件背景
国际背景
1867年英美等国通过修改《天津条约》之际,企图迫使清政府让予修建铁路的特权,后在中法战争期间,英美等国利用清政府急于谋和的时机,强迫清政府签订《越南条约》,并做出中国日后修筑铁路,要向法国人商办的承诺。19世纪末,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为攫取最大利润,需要扩大商品市场、投资场所和原料供给地,从而加速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西方列强展开争夺中国铁路利权的活动,而且修筑铁路也成为他们对华资本输出的重要目标和掠夺中国的主要手段。
中日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大规模攫取中国铁路权,1895年法国要求修建越南同登到中国龙州的铁路,并得到清政府同意,成为外国侵占中国铁路权的先例。此后英国获得修筑缅甸到云南省的铁路、沙俄获得中东铁路的建筑管理权、德国获得胶济、胶沂铁路的建筑权等。同时采用直接投资或者提供贷款,由外国监督等方法来抢夺国铁集团的建筑权和经营权,展开对芦汉(后称京汉铁路)、津镇、粤汉、京奉等铁路线路的竞争。
辛丑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大量投资铁路建设。此后比利时联合俄法取得芦汉铁路修筑权、汴洛及京汉支路的铁路权,英国取得津镇、宁沪等5条铁路的承办权,日本包揽闽浙赣三省的铁路权益及南满汉铁路、新奉铁路等修筑权,美国获得粤汉铁路投资权等。通过这些方式,当时中国大部分铁路的修筑和经营权都归属于西方列强。
国内背景
政治
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内部发生一场应否修筑铁路的争论,后因中法战争,使得清政府对铁路的军事作用有了进一步认识,于是清政府决定兴办铁路,但对于如何兴办铁路,清政府起初反对借用外资,但单纯依靠官款修筑铁路十分困难。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进一步认识到铁路的重要性,决定快速修筑津芦铁路和芦汉铁路,但因财政困难,决定实行官督商办,不入洋股,后以张之洞为代表的官员主张利用外资修建铁路,法国俄罗斯积极索取铁路权,这些都让清政府意识到必须改变政策。1897年国铁集团成立,由它主持全国铁路的借款修筑,这是全国性官办铁路企业,标志清政府由不接纳外资到大借洋债的转变。
从19世纪末开始,西方列强激烈争夺中国铁路的建筑和借款特权,尤其是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的铁路主权被遭到列强疯狂掠夺,但铁路主权的得失关系国家民族命运。随着全国兴起收回利权运动,各省坚持自办铁路成立铁路公司,国内掀起筹建商办铁路公司、集股自修铁路的热潮,从1903年开始,八年间便成立十六家商办铁路公司,其中川汉铁路公司便是最早建立的。各省铁路公司根据本省经济状况,采取不同方式筹划招集公司股本,浙江省江苏省广东省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主要采用公开招股、自由认购的方式,其他省份除公开招股外,普遍采用米捐、盐捐等办法,它们的共同宗旨便是“自保利权”和“收回利权”。四川人民自川汉铁路公司成立后,不仅要反对西方列强抢夺路权,还要反对清政府对公司的控制。经过四川省人民争取铁路商办的斗争,川汉铁路公司由官办改成官绅合办,进而完成商办。此外,粤汉铁路赎回自办和江浙民众反对“借款筑路”,对中国坚持自办铁路,产生巨大影响。
在面对民族存亡的时刻,中国人民奋起挽回路权,展开赎回路权、撤废草约和拒绝借款的斗争,一次次挫败西方列强的活动。粤汉铁路最初由湖广总督张之洞揽归官办,后与美国合兴公司订立《粤汉铁路借款续约》,同时来华工程师态度骄横、强占地基、殴伤工人等,彻底激起三省人民的公愤,于是酝酿收回路权自办。后因美国比利时私自分段修筑粤汉铁路,湘鄂粤三省开展“废约运动”,要求收回粤汉铁路自办,这场“收回利权”的爱国运动席卷全国。此后浙江省江苏省两省为保卫沪甬铁路的权益而对英国先展开“废约运动”,后进行“拒款斗争”,这场拒款运动到1908年暂时停歇,但斗争余波一直持续到清朝灭亡。1908年因张之洞欲借外债修建粤汉铁路,导致湖北咨议局联合教育会等组织,开展拒借路款的运动,湖北湖南两省人民的抵制行动最终演变成废约拒款斗争,迫使清政府不敢贸然签订湖广铁路借款合同,最终清政府不得不批准湖北设立公司商办粤汉、川汉铁路
思想
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随着外国列强的入侵,在清政府腐败和农民起义的情况下,我国涌现出带有资产阶级改良性质的新思想,并且逐渐广泛传播。在维新派的努力下,广大人民群众逐步接触到资产阶级思想,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虽然维新变法失败,但开启了民智,使得关心国家大事,探索救国真理的人增多。随着“新政”的推行,四川省成立资政院、咨议局等机构,使得君主立宪思想在四川广泛传播,从而形成一股政治力量,他们在发动保路运动、组建保路同志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同盟会成立后,通过《民报》宣传“三民主义”,大力宣传民主革命思想。辛亥革命前,同盟会在各地进行革命宣传,尤其在青年知识分子中的影响更大,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通过新建陆军、会党宣传革命思想,领导各地的反清武装斗争,使得反清革命独立富强的思想不断深入人心。保路运动前,四川同盟会员通过参加会党,从而取得会党的合法身份和便利的工作条件,这也为后期领导保路同志军起义奠定了基础。
事件经过
铁路“国有”
1911年(宣统三年)5月8日,清政府成立“清朝责任内阁”,次日便宣布实行“铁路干线国有”政策,规定此前各省分公司集股商办的铁路干线,全部由国家收回。同时于5月18日,清政府任命托忒克·端方担任督办粤汉川铁路大臣,先行接收路款,后命令四川省湖南省两省停收租股。5月20日,邮传部大臣盛宣怀与英法美德四国银行团于北京正式签订《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借款金额为六百万英镑,利息五厘,以两湖厘金盐税收入作担保,同时粤汉铁路聘用英国总工程师,川汉铁路聘用美德总工程师,此外四国银行享有两湖境内粤汉、川汉铁路的修筑权,以及在铁路延长时继续借款修筑的优先权。清政府为换取西方列强的借款,假借“国有”的名义,欲将商办的川汉、粤汉两条重要的铁路干线投入西方列强控制之下,但此举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
湘粤鄂保路
铁路“国有”政策颁布后,湘、鄂、粤三省掀起群众性的保路斗争。1911年5月14日,长沙市群众一万余人集会,主张铁路完全商办,并以铁路公司、咨议局为阵地,要求巡抚杨文鼎奏请清政府收回命令,上奏遭到申斥后,湖南省的工人和群众便展开罢市罢课、拒交租税的斗争。同时湖北省咨议局召开数千人大会,反对铁路“国有”政策,大声疾呼“流血争路,路亡流血;路存国存,存路救国”的主张。宜昌商股股东纷纷向川汉铁路公司索回股本,获得筑路工人的支持,与官兵发生了暴力冲突。广东铁路公司股东反对清政府强占粤汉铁路,坚持商办,市民拒绝使用官发纸币,同时挤兑现银,抗议清政府取消商办铁路。但两广总督张鸣岐采取高压政策镇压保路斗争,粤路股东们前往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保路会继续斗争。
文明保路
湖南省、湖北、广东省三省群众展开保路斗争,四川保路运动也迅速兴起,但态度比较温和。5月11日,川汉铁路公司主席董事彭芬同咨议局议长蒲殿俊等人商议后,决定于成都市召开股东临时大会,主张清政府将商办公司历年的用款和开工费用等一律承认,同时偿还六成现金,搭用四成股票,并将宜昌市所存七百余万两现金等款项,均有特别股东大会自行办理。5月16日,川汉铁路总公司致电邮传部,要求清政府维持川汉铁路商办,护理四川总督王人文也电请内阁代奏暂缓接收川路,但遭到清政府申斥。6月1日,邮传部尚书盛宣怀等人致电护理四川总督王人文,宣布所有公司股票,一律更换为国家铁路股票,于是在6月16日,川汉铁路公司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成立全省保路同志会,采用激进手段进行斗争。
破约保路
1911年6月17日,四川铁路公司召开大会,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并宣布同志会设立总务、文、讲演和交涉四部,推举立宪派首领咨议局议长蒲殿俊任会长,副议长罗纶担任副会长。四川保路同志会成立后,发表《保路同志会宣言书》《讲演部启事》《致各府厅州县有司启》等文告,宣言保路同志会外争国权、内争民主的宗旨,号召全川群众“破约保路”,大量群众加入保路同志会,不到半月时间,入会者便达到数万人。全省各地响应,四川省各地成立六十多个保路同志会,其中包括女子保路同志会、重庆保路同志会和各州、县、街道保路同志会等。
四川保路同志会还分派代表奔赴北京请愿,以及前往湖南省、湖北和广东省等省联络协力争路之事。后护理四川总督王人文因同情保路同志会而被撤职,朝廷下令赵尔丰赴任四川总督制止保路运动,同时盛宣怀托忒克·端方收买川汉铁路公司驻宜昌市总理李稷勋,让其同意将存放在宜昌的川汉铁路未用租股现金转交清政府使用,当川汉铁路总公司致电宜昌董事局运动款项回川时,遭到李稷勋置之不理。8月5日,川汉铁路公司股东特别大会召开,会议选举颜楷、张澜担任股东大会正副会长。会议开幕当天,李稷勋转来端方的恫吓电报,将四川保路运动诬蔑为非法,严惩领导保路斗争的士绅。8月7日,代表们获悉端方的电报后,决定不受威胁,并拟写电文请四川总督赵尔丰转端方,抗议他干涉股东会正常活动,后决定辞退李稷勋
罢市抗捐
1911年8月24日,川汉铁路公司股东特别大会临时会议和保路同志会的大会先后召开,决定立即罢市罢课抗议。消息传开后,成都市全市的店铺全部关门,学校宣布罢课,原本繁华热闹的成都变得冷冷清清。接着罢市浪潮迅速波及全省,各地保路协会、股东会发动罢市、罢课斗争。9月1日,川汉铁路公司股东会决议不纳粮税并通告全省,公开向清政府挑战,使罢市罢课斗争转变为广泛的抗捐抗粮斗争。新任署理四川省总督赵尔丰,面对四川的罢市罢课抗捐抗粮斗争,担忧强行镇压会激起更强烈的反抗,便急忙召见铁路公司负责人、地方绅士及保路同志会代表,强令开市、开课,却效果全无,但清政府一面派遣托忒克·端方带兵入川查办,一面下旨申斥赵尔丰。
随着抗捐抗粮的展开,四川某些地方发生武装冲突。彭县经征局、中江县巡警局与经征局、灌县巡警局与厘金局及茶务学堂均遭到破坏,同时群众斗争的高涨也促使一些清军和警察也同情争路运动。9月5日,川汉铁路公司再次召开特别股东大会,有人在会场散布传单《川人自保商书》,这份由同盟会朱国琛、杨允公、刘长述所作的传单猛烈抨击清朝政府,名为商榷自保,实为宣传四川省独立。《川人自保商榷书》的出现,鼓舞了四川人民的反清意志,也为欲镇压保路运动的赵尔丰找到了借口。于是赵尔丰召集心腹商讨对策,加紧调兵遣将,加强省城的布防,欲以军事手段解决保路运动。
“七一五”血案
1911年9月7日(宣统三年七月十五日),署理四川总督赵尔丰借口《川人自保商榷书》中隐含独立,决定以报暴力手段处理保路运动,于是谎称清政府有好消息传来需要磋商,便邀请保路同志会、咨议局、国铁集团负责人罗纶蒲殿俊、邓孝可、张澜等人前往总督府商议办法,而罗纶等人一到总督府便被逮捕。接着赵尔丰下令搜查铁路公司,封闭铁路学堂和股东招待所,查封《西顾报》《启智画报》等与保路有关的报刊。
赵尔丰诱捕罗纶、蒲殿俊等人的消息传出后,成都市全城震动。于是一千多民众聚集到总督署请愿,要求释放蒲殿俊、罗纶等人,赵尔丰下令开枪射杀手无寸铁的请愿者,当场造成二十多人死亡,随后他又派出巡防军与放马队禁止街上民众行走,开枪乱击,造成数百人伤亡。这场“七一五”血案(又称“成都血案”)迅速激化了四川省的阶级矛盾,使得四川保路运动转入了武装斗争阶段。
武装斗争
“成都血案”爆发后,赵尔丰发布戒严令,紧闭城门,加强防范,同时封锁邮电交通,防止消息蔓延,同盟会员龙鸣剑城而出,然后奔赴城南农事试验场,与同盟会员朱国琛、曹笃等人在农场工人的协助下,制作数百木片,书写“赵尔丰先捕蒲、罗,后剿四川,各地同志,速起自保自救”二十一个字,制作成“水电报”,投入锦江,随着江水流向下游,使得消息迅速传遍四川西南部。消息传开后,各地保路同志会改为保路同志军向成都市发起进攻,成都附近的同志军首先起义,在同盟会员秦载赓等人率领下,抵达成都东门外牛市口街道,后攻城失败,退至仁寿县。在“成都血案”发生后一二日间,成都附近便云集十余州县的同志军,各路同志军将成都包围。盛宣怀托忒克·端方奏请借用英国兵轮运兵入川作战,于是清廷下令急调贵州省云南省湖南省等省份派兵入川。
9月12日,周鸿勋率领清巡防军第八营邛州起义,成为四川同志军的劲旅。9月26日,侯宝斋率南路同志军自成都南郊回师,与周鸿勋会师于新津区,后同志军打毁新津城外新建陆军营房,夺取军械。新津为成都市西南门户,同志军占据新津后,威胁成都,赵尔丰派遣部将进攻新津,由此双方展开了新津保卫战。最终于10月13日同志军因粮草军械缺乏放弃新津,向外州县转移,新津保卫战虽然失败,但抗击和牵制四川省清军主力。此外大相岭阻击战也失败了,由于各路同志军缺乏统一指挥,作战经验不足,武器落下,攻打成都不利后,转而分兵攻略各大州县,保路运动迅速发展成全省范围内的武装起义。
荣县起义
荣县同志军出发围攻成都时,同盟会员吴玉章返回荣县展开革命工作,在王天杰龙鸣剑离开荣县后,吴玉章承担后方工作。王天杰回师荣县时,荣县知县等官员已经逃走,于是吴玉章提出推翻清政府县政权,宣布独立。9月25日,王天杰、吴玉章等人宣布荣县起义,成为辛亥革命时期同盟会员建立的第一个县政权。
荣县独立后,王天杰派遣胡御阶率领由挖煤工人和船夫组成的同志军返回威远县宣布独立,范华防率领千余人直取井研城,同时调集同志军围攻全川财税重镇自贡市。11月26日,吴玉章发动内江革命党人和广大群众,接受团练局,宣布独立,成立内江军政府,吴玉章担任行政部长,吴庶咸出任军政部长。四川省各州县纷纷效法,推翻当地政府,自行推举官员,独立浪潮席卷全川。
结果与影响
四川保路运动发展到大规模武装起义,对全国的震动是巨大的。保路运动爆发后,清政府派遣端方统率二千余鄂军入川作战,欲一举平定四川保路风潮,革命党人趁机发动武装起义,保路运动促进了武昌起义的爆发。虽然在辛亥革命时期,由四川保路运动发展起来的革命运动,没有完成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反帝反封建的基本任务,但这场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和革命战争对全国革命运动起到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而四川保路运动作为武昌起义的导火索,不仅因为清政府调集鄂军入川作战,使得武昌空虚,为革命党人创造了有利条件,更因为在保路运动的鼓舞下,革命党人重新振奋革命精神。
辛亥革命后,四川同盟会积极响应,同盟会员李绍伊响应同志军起义,率部攻取大竹县城,同盟会员曾省斋于1911年11月21日攻取广安州城,并宣布成立大汉蜀北军政府。次日,同盟会于重庆建立蜀军政府,并且蜀军政府成立的第二日,便发表对内、对外宣言,得到川东南各州县的拥护,纷纷宣布接受蜀军政府的领导。11月27日,赵尔丰发布《宣示四川地方自治文》,宣称将四川全省事务,暂时交给四川咨议局议长蒲殿俊,设法自救。当天便于成都市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由蒲殿俊出任都督,但不得干预军事。12月10日成都兵变后,又重新组建以尹昌衡为都督的四川省军政府,在辛亥革命时期,四川出现了蜀军政府和成都军政府对峙的局面。最终两大军政府合并,但1912年7月15日胡景伊担任四川总督后,也宣布辛亥革命在四川的失败。
事件评价
孙中山曾经指出,如果没有四川保路同志会的起义,武昌革命或者要推迟一年半载。
朱德曾作《辛亥革命杂咏》,称赞保路运动,“群众争修铁路权,志同道合会全川。排山倒海人民力,引起中华革命先。”
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林伯渠在悼念张澜时,曾对保路运动有过评价,认为张澜先生是可敬的爱国主义者,他在1911年参加四川省人民反对满清政府借外债修筑川汉铁路的斗争,这次斗争是辛亥革命前夕爆发的最大的群众运动,它反映了当时全国人民的爱国和民主的迫切要求。
后世纪念
保路运动纪念碑
四川保路运动纪念碑位于成都人民公园,全碑通高为31.86米,碑身高15米,四面嵌有“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10字阴刻碑文,字径0.66米,为清末四川著名书法家赵熙颜楷吴之英、张学潮分别用四种书体写成,代表清末四川书法艺术的高超水平。
相关作品
文学作品
《四川保路运动》为中国史学家泰斗隗瀛涛编写的“新编历史小丛书”系列作品,从四川成都的“保路死事纪念碑”入手,详细地介绍了清末时期发生在四川的人民誓死保护路权的斗争。
漫话四川保路运动》为学者曾绍敏在研读四川保路运动史方面的著述的基础上,就四川保路运动的重要史实运笔漫画。
《保路悲歌》为阿来工作室出品的作品,围绕清朝末年川汉铁路的兴修和废弛,全景式地呈现出四川保路运动前后,清廷、立宪派、革命党、袍哥,各方力量如何参与到这一历史事件中,又如何影响历史的走向,最终直接引发辛亥革命
影视作品
参考资料
四川保路运动.豆瓣读书.2023-06-22
漫话四川保路运动.豆瓣读书.2023-06-22
保路悲歌.豆瓣读书.2023-06-22
大波 (2014).豆瓣电影.2023-06-22
民主之澜 (2010).豆瓣电影.2023-06-22
目录
概述
事件背景
国际背景
国内背景
政治
思想
事件经过
铁路“国有”
湘粤鄂保路
文明保路
破约保路
罢市抗捐
“七一五”血案
武装斗争
荣县起义
结果与影响
事件评价
后世纪念
保路运动纪念碑
相关作品
文学作品
影视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