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色鸦雀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莺鹛科金色鸦雀属鸟类
暗色鸦雀(学名:Suthora zappeyi),是莺鹛科金色鸦雀属的小型鸟类。体长12-13厘米,雄鸟体重8-11克,雌鸟体重8-9克。成鸟羽冠浓密且较短,呈暗灰色。虹膜灰褐色,眼先至眼睛上方深灰色至黑色;眼圈白色,极为明显。嘴短而粗厚,似鹦鹉嘴,呈黄色,基部淡褐色。背部、两翅棕褐色,下体淡灰色,腹至尾下覆羽淡棕褐色,脚灰褐色。两性相似。
暗色鸦雀是中原地区特有种,主要分布于四川省中南部、贵州省西部。暗色鸦雀主要栖息于竹丛、灌丛中海拔通常在2300-3450米。为杂食性动物捕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兼食植物果实、种子等植物性食物。
2000年,暗色鸦雀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1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等级为易危(VU)。2021年,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评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命名与分类历史
1912年,美国动物学家乌特勒姆·班斯(Outram Bangs)与鸟类学家塞耶(Thayer)描述了暗色鸦雀,赋予其双名“Paradoxornis zappeyi”。2016年,国际鸟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出版的《世界鸟类绘画名录第二卷:雀形目》(HBW and BirdLife international illustrated checklist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 容积单位 2: Passerines)将暗色鸦雀划入棕头鸦雀属(Sinosuthora)。2021年,《世界鸟类手册》(Handbook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 and BirdLife International)第六版将暗色鸦雀划入金色鸦雀属(Suthora)。暗色鸦雀包括两个亚种,分别是指名亚种(Sinosuthora zappeyi zappeyi)与二郎山亚种(Sinosuthora zappeyi erlangshanica)。
形态特征
暗色鸦雀体长12-13厘米,雄鸟体重8-11克,雌鸟体重8-9克。雄性成鸟头顶、额部、枕部、后颈深灰色,有微细的条纹。羽冠浓密且较短,呈暗灰色,头侧和颈侧灰色稍浅。虹膜灰褐色,眼先至眼睛上方深灰色至黑色;眼圈白色,极为醒目。脸颊、耳羽灰色。嘴短而粗厚,似鹦鹉嘴,呈黄色,基部淡褐色;有时上嘴暗灰褐色,下嘴角黄色。颏、喉、胸淡灰色,有时呈浅显的玫瑰红色。腹部及两侧粉褐色,腹部中央淡灰色。上背浅灰色,中下背、两翅棕褐色,飞羽深灰色至深褐色,外羽缘棕褐色,次级飞羽内翱羽缘黄白色。臀部浅黄色,尾深棕灰色,尾上覆羽灰黄褐色,尾下覆羽淡棕褐色;脚灰褐色。两性相似。二郎山亚种指名亚种不同之处在于,前额浅灰色更浅,条纹较浅显,头部、颈部两侧灰色更浅,上体与翼羽边缘呈较暗的红褐色,腹部偏白,臀部和尾上覆羽呈黄褐色, 尾下覆羽较白。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暗色鸦雀是中原地区特有种,分布区域狭窄,主要分布于四川省中南部、贵州省西部。指名亚种分布于四川中南部(不包括二郎山森林公园)与贵州西部;二郎山亚种分布于四川省泸定二郎山。
栖息环境
暗色鸦雀主要栖息于竹丛、灌丛中,包括杜鹃花属属(杜鹃花属灌木丛冷杉属 (Abies) 乔木林与冷杉-杜鹃花混交林。栖息地通常位于广阔的森林、靠近山顶且裸露的山峰与山脊上,多为湖边与溪流沿岸的灌丛与草丛;海拔通常在2300-3450米,峨眉山有海拔约1000米的记录。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暗色鸦雀为杂食性动物捕食昆虫,包括鞘翅目(Coleoptera)甲虫与其蛹等动物性食物,兼食果实、种子等植物性食物,竹米在饮食中可能很重要。
节律行为
暗色鸦雀为留鸟,可能会有季节性的垂直运动。在天气恶劣、竹子枯死时可能会出现幅度较小的垂直运动。
社群行为
暗色鸦雀在繁殖期间成对或单独活动,其他季节多成群或与其它黄褐色鹦嘴鸟混群活动。以最多十人的小团体形式出现,在低矮的植被中觅食。常在灌丛枝间跳跃或短距离的低空飞行。通常边飞边叫,叫声为三声一度,其声似“shh...shh...shh”。
生长繁殖
筑巢
暗色鸦雀的繁殖期为五月到六月,通常会在竹丛中筑巢,雌鸟和雄鸟共同承担筑巢工作。繁殖期开始时,部分成对的暗色鸦雀会收集筑巢材料,有时会用“chiahh…chiahh”的声音互相呼唤;将材料带至巢穴时,在距离巢穴约 5 米处停留约 5 秒,检查周围环境后再进入巢穴。
巢穴主要由冷箭竹(Bashania faberi) 、须根和苔藓植物构成,呈碗状,开口圆形或椭圆形,距地面 81-122 厘米,佛肚竹顶部以下 17-68 厘米,内径约为3-5厘米,深度5-6厘米。
繁殖与育雏
暗色鸦雀通常在筑巢后2天开始在巢中产卵,窝卵数 2-4 个,卵为椭圆形,淡蓝色,大小为14.9-16.4毫米×12.2-12.8毫米,平均质量为 1.3 克。 孵育工作由亲鸟共同完成,早成雏期为 13-14 天,出生第一天的雏鸟肤色为黄色,头顶羽束呈黑色; 第二天,脊髓、翅膀和腿变黑。 第七天或第八天,长出翼羽和尾羽。 第 12 天或第 13 天长出羽毛,羽毛覆盖率大约 75%,但腹侧羽毛仍处于生长初级阶段 。在中国四川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暗色鸦雀孵化率为 0.52,平均繁殖成功率为每巢 0.48 只雏鸟。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1985-1998 年,暗色鸦雀在中国四川峨眉山山顶附近较常见,贵州省的一个栖息点记录为10只。2003 年,四川瓦屋山自然保护区记录了 9 个巢和 40 只鸟。暗色鸦雀在合适的栖息地以相当高的密度存在,但少量的栖息地点表明它的数量可能很少。2010年,云南省境内首次记录到暗色鸦雀。2016年,暗色鸦雀种群数量预估为 2500-9999 只,种群数量预计趋于下降。
致危因素
自 20 世纪 60 年代末以来,由于木材开采、开垦耕地以及放牧,四川省森林覆盖率迅速下降;竹子的周期性开花和死亡,加上森林破碎化,可能会威胁暗色鸦雀的生存。1998 年,暗色鸦雀的适宜栖息地峨眉山被用于建设旅游铁路,旅游业逐渐发展,每年的游客人数约30万人次,致使栖息地被破坏、鸟类频繁被干扰,可能对暗色鸦雀的生存产生负面影响。
保护级别
2000年,暗色鸦雀被列入中原地区《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016年,暗色鸦雀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等级为易危(VU)。
2016年,短尾鸦雀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等级为易危(VU)。
2021年,暗色鸦雀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评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措施
云南省大山包国际重要湿地是暗色鸦雀的栖息地之一,实施了包括湿地修复与保护、草地生态修复在内的多项生态保护项目,进一步提升了生态服务功。大山包保护区管护局一直致力于暗色鸦雀的生态学研究,进而改善其栖息环境,确保暗色鸦雀在该地区的繁衍生息。
参考资料
..2023-06-22
..2023-06-22
Sinosuthora zappeyi (Thayer & Bangs, 1912).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06-22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渔业渔政管理局.2023-06-22
..2023-06-22
..2023-06-22
云南首次记录到中国特有种-暗色鸦雀.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2023-06-22
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生物多样性.2023-06-22
目录
概述
命名与分类历史
形态特征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节律行为
社群行为
生长繁殖
筑巢
繁殖与育雏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致危因素
保护级别
保护措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