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麓镇,隶属于安徽省
巢湖市,黄麓镇南滨浩巢湖,西南接湖天第一胜境中庙,西北与
合肥市肥东县长临河镇接壤,东北与
烔炀镇相邻,北靠葱翠“
牯牛降风景区”,有“文化之乡”的称号,该镇的洪家村是“和平将军”张治中的故乡。
黄麓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是“巢湖半岛生态科学城”的核心区,下辖7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镇域总面积83平方公里,可用地面积约为1600亩,总人口5.9万人,镇区常住人口3.8万人。该镇境内拥有千年古刹相隐寺、百年老校
黄麓师范学校、“将军故里”
张治中故居、中国传统村落—洪疃村、掇英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人文资源;拥有16公里的沿湖湖岸线和芦溪咀、花塘河天然湿地、西黄山风景区等自然资源。黄麓镇还传承着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纸笺加工技艺“粉蜡笺”。此外,该镇境内富煌工业园已被评为中国国家级装配式产业基地。
截止2023年,黄麓镇有
安徽公安学院、合肥师范大学、
合肥城市学院、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等7所高校,
欧菲光和富煌集团两家上市公司,获得过“中国环境优美镇”“中国文明村镇”“国家标准化农业示范基地”等多项称号。
历史沿革
1949年设官塘乡,1958年成立黄麓公社,1983年撤社设乡,1985年改镇。1996年,面积62.3平方千米,人口3.1万人,辖路张、洪疃、田埠洪、向明、张洼、旭光、唐疃、富塘、展农、二嘴、东方、跃进、官塘、南方、杨谢、刘疃、杨岗、山黄、长源、段曹、大戴、四管、张疃、泽光、周黄、徐盛、新光、陈吴、王疃、九疃、陈村、清河、大联33个行政村。
2005年末,将原中庙镇的临湖居委会和元觉、张岗、玉华、河东4个行政村并入黄麓镇,全镇辖桐荫、临湖2个居委会,张疃、路张、湖滨、唐疃、明星、建麓、花塘、长源、芦溪、新光、跃进、东湖、刘疃、元觉、张岗、玉华、河东17个行政村,面积83.4km²,人口4.07万人,镇政府驻桐荫(原黄麓镇政府驻地)。
黄麓历史
黄麓镇,原名桐荫镇,1914年始建,1940年至1945年,这里沦陷,农村普遍种植
罂粟,招徕湖广、沪杭客商,镇上商业畸形发展,有京剧院、道戏院各一座,鸦片馆十余家,赌场内摊、宝、牌、色俱全,时有“小上海”之称。由于集市繁荣,导致成为敌伪顽私
地方武装争夺的场所,常有战争发生,商民安全,时感威胁。
抗日战争胜利后,原正当行业(赌场、烟馆等)关闭停业,其他商业和服务行业仍兴不衰。
新中国成立后,区、镇行政机构均设在这里,从此逐渐形成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这三十多年间,黄麓镇的商业经历了萧条与发展的曲折过程。在基本上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
社会主义改造之后,以
国营经济为主导的乡镇商业有较大发展。
1985年统计,全镇占地75公顷。从事工商的增加到1145户、4273人。行政事业单位7个,工商企业单位23个,乡镇企业15个,登记发证商铺68家,个体商贩22户。
高中一所,学生702名,初中小学各一所,学生827名。设有幼儿园、影剧院、文化站、邮电局、
新华书店总店、区中心医院等。交通也很方便,除
巢湖水上运输外,镇东新建一座汽车站,每天有十多次班车分别往来于
合肥市、巢湖、
芜湖市等地。区境内村有公路,集体和个体所有大小拖拉机、汽车199辆,运输极为方便。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黄麓镇总人口39212人。总人口中,男性19930人,占50.8%;女性19282人,占49.2%;14岁以下4066人,占10.4%;15—64岁28162人,占71.8%;65岁以上6984人,占17.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72人。
截至2019年末,黄麓镇户籍人口为42378人。
2021年7月6日,
巢湖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黄麓镇常住人口为36196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黄麓镇地处
巢湖市西部,西与中庙镇和
肥东县六家镇相邻,南滨巢湖,行政区域面积83.4平方千米。西接秀美姥山,是和平将军张治中的故乡,辖2个居委会、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桐荫。
地形地貌
黄麓镇境内地势北高南低,主要为丘陵和圩区。
气候特征
黄麓镇属
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特征为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寒夏热,春秋温和,雨量适中,气温变化较为显著。年平均气温16℃。年均降水量996毫米。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黄麓镇辖2个社区、7个行政村:桐荫、临湖、张疃、建麓、花塘、芦溪、跃进、合群、建中。
截至2020年6月,黄麓镇辖2个社区、7个行政村:桐荫社区、临湖社区、张疃村、建麓村、花塘村、芦溪村、跃进村、合群村、建中村。
经济
综述
2015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05亿元,同比增长13.45%;实现财政收入8456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54.34%;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12857元,同比增长12%。完成招商引资9.02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数100.22%(来源于黄麓镇2016政府报告)
2011年,黄麓镇财政总收入5660.2万元,比上年增长42%。农民人均纯收入6572元。
2019年,黄麓镇有工业企业30个,其中规模以上9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0个。
第一产业
农业产业化强势推进,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围绕“两水(水果、水产)一禽”特色产业,着力培育培强果业和“三珍”公司一个区级、一个省级龙头企业,通过龙头高扬,扩张市场,延伸链条,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已初步形成市场连公司,公司连基地的产业化格局。5500亩的“黄麓”牌无公害葡萄生产基地年产鲜食葡萄1000万公斤,年储鲜食葡萄30万公斤,6000亩的环湖生态经济带集立体养殖、旅游观光、休闲垂钓于一体,并辐射全镇,形成近8000亩的特种水产养殖规模。
巢湖抗风浪网箱养殖技术获得国家专利。
2020年
欧菲光光学光电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101亿元,选址位于
巢湖市半岛生态科学城核心启动区——黄麓镇,规划占地面积538亩,总规划建筑面积约52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建设面积约36.7万平方米,主要生产精密镜头、微电子器件、高端摄像头模组等相关产品,预计5年内达产,完全达产后年产值约370亿元,利税12亿元,解决就业2万人。
按照市、区总体布局,黄麓镇是巢湖市旅游休闲城市的重要节点,区旅游观光大道横贯黄麓。
2011年,黄麓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5亿元。
第二产业
2011年,黄麓镇工业总产值达到30.5亿元。工业园区1个,实现工业产值29.5亿元,销售收入达到28.5亿元,利税2.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亿元,比上年增长49.6%。
社会
教育
2011年末,黄麓镇有1所完全中学、4所初级中学、9所小学、1所幼儿园,文化夜校和农业科技辅导站各1个。
文化事业
2011年,黄麓镇有132个自然村装有高音大喇叭143只,自然村通播率达到100%。9个村(居)委会有8个光纤联网,全镇有线电视用户4567户,入户率达38.3%。已实施31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黄麓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1个,其中
中心卫生院1所,卫生分院2所,村级卫生室8个;病床50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8张。
邮政电信
2011年末,黄麓镇有邮电网点1个。固定电话用户1万多户,宽带接入用户300多户。
基础设施
2011年末,黄麓镇有自来水厂1座,以
巢湖水作为水源,供应镇区、周边村庄和富煌集团的生活、生产用水。
2011年末,黄麓镇有35千伏变电所1所,已实现村村通电。
黄麓镇注重基础建设,树立“经营城镇”理念,小城镇建设注重品位。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镇”、“全国环境优美镇”、“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亿万农民健身先进乡镇”、“安徽省环保先进镇”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按照“工业强镇、文化重镇、滨湖美镇”的发展目标,建成了2条商业街和3条骨干路,完成了10公里
水泥路、柏油路和42公里村际路,农民公园、自来水厂、欧式一条街、高杆路灯等一批重点工程,注重规划、注重特色、注重管理,极大地培厚了集镇的份额,充实了集镇的内涵。
税费改革成效突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三定”征收实现了“厅”点交税、微机开票、“三定”征收面三个100%。“村帐镇管”工作运行良好。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先后维护整修36公里村级主干道路,综合整治2500亩低产田,退耕还林2760亩,2003年,共挖掘塘坝29处,工程总量达28万方。
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各项事业同步发展。悠久的古镇,灿烂的文明,黄麓镇精神文明百花齐放。五星级
广播站拥用近50人的通讯队伍,上小调频广播后自办9档节目,农民公园、文体活动中心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场所,各类体育运动场所达70个,占地50亩的高标准灯光球场能容纳1000人观看比赛。科技、教育、
计划生育、民政、武装、群团、老年、卫生等各项事业都得到同步协调发展。2002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4年被安徽省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授予第一批“文明小城镇”光荣称号。
与此同时,黄麓镇于2011年起预建设新型乡镇大学城,
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合肥师范学院滨湖校区、省组织干部学院、合肥行政学院等一批院校落户,
安徽公安职业学院也将落户黄麓镇。
2016年随着巢湖半岛国际健康城的建设,巢湖半岛健康城规划展示中心、巢湖半岛公安服务中心落户黄麓镇,长黄路、黄麓大道、半岛大道、塔山路的建设和张疃路的白改黑工程,黄麓镇的交通将越来越便利!
2017年巢湖半岛国际建康城正式更名为巢湖半岛科学城,黄麓镇开始科学城的建设。
2017年6月1日
巢湖城乡公交正式开通,从巢湖市区可乘坐H101、H102、H103巢湖城乡公交抵达黄麓镇。
2017年11月17日
巢湖市城乡公交开通H104(黄麓
合肥城市学院至肥东长临河镇)公交,从
合肥市市区可乘坐526路、34路、定制公交旅游2号线至长临河换乘H104路至黄麓镇。
2018年5月22日巢湖城乡公交开通H105(黄麓城建学院至
合肥客运中心站)公交,从合肥市高铁南站下车步行至合肥客运中心站购票,一号检票口可乘坐H105可直达黄麓镇。
交通
黄麓镇境内有346国道经过。
旅游
随着黄麓镇快速的经济发展,这里特色的景区景点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1.张治中先生故居:张治中(1890-1969年),原名本尧,字文白,
巢湖市黄麓镇洪家疃人。著名的和平将军。其故居位于黄麓镇洪家疃村内,与其创建的
黄麓师范学校遥遥辉映。
2.黄麓师范:由著名爱国将领张治中先生1933年创办,安徽省第一所乡村师范,是一所历史悠久、成绩斐然的教师培养、培训基地。80多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几万名各类人才,享誉海内外。校内景色宜人,校风优良,其内的思源堂、桂翁堂等值得一览。
3.
相隐寺:相隐寺位于安徽省巢湖之滨的
牯牛降风景区腹地的
建麓村,距离黄麓师范2公里。曾经是一座高僧辈出的古刹,原名“白衣庵”,始建于
唐朝贞观年间,明朝末年,遣臣吴相(祖籍
合肥市人)目睹世事沧桑,以及明朝没落衰亡景象,回到故乡愤世出家,隐居于白衣庵。后清延请其出山,帮助治理朝政,未得应允,并说:“吾出家之志坚,指南即不向北矣!”由此则将白衣庵更名为“指南庵”。吴相即更法名万如。因其住于该寺,1991年妙安大和尚重修时遂改寺名为“相隐寺”。万如大师于此设书院执教,学生有48人,此后大师创丛林,兴道场,香火日盛。清咸丰三年,相隐寺毁于战火。光绪十五年,由齐齐、浩参而于金陵宝华山隆昌律寺任
住持的浩净老和尚及行宽和尚共同修复。1949年后,相隐寺被彻底拆除。重建寺庙工程于1991年破土动工。
4.竺城寺:始建于宋宝佑元年(1253年),位于花塘乡周黄村一华里的墩上。大墩20亩左右,呈圆形,高约4米。四周挖有宽8米、深2米的护栏河。河水清澈,游鱼可见,河上架设
悬索桥一座,作出入通道。寺宇建于墩中心,座北朝南。
5.掇英轩:其前身是
合肥市掇英轩文房用品研究所。该企业取名“掇英轩”即有艺海拾贝之意,将古代优秀的传统笺纸加工技艺拾取起来,继承与发展,为现代社会服务。
6.双亭老家:位于黄麓镇南部旅游观光大道和绿色通道之间,濒临
巢湖,占地面积15亩,其中水面养殖7亩,因在水面上修筑凉亭两间而得名。餐饮以农家土菜为主,是集休闲、垂钓、餐饮、旅游、度假于一体的好去处。
该农庄发展是依靠“政府搭台,社会开发,市场运作,滚动发展”的模式,本着“高起点、高水平、高技术、外向型”的总原则,旨特色农业资源和人文环境优势,打造黄麓镇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品牌。
不仅如此,黄麓镇滨湖旅游观光大道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相信不久的将来,黄麓镇将向更多的朋友展示其优美、自然、生态及重要历史意义的旅游、开发为一体的新型乡镇。
获得荣誉
安徽省优秀全民健身示范乡镇
安徽省“五个好”乡镇党委标兵
安徽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安徽省环保先进镇
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全国环境优美镇
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
2020年6月1日,黄麓镇被评为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
代表人物
张治中(1890年—1969年)安徽巢县(今
巢湖市)人,民国五年(1916年)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北伐前任
黄埔军校入伍生总队总队长、军官团团长。民国十五年(1926年)参加北伐。
“八一三”事变时任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参加并直接指挥
淞沪会战。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三赴延安”积极推进国共和谈,并作为
中国国民党代表参加
重庆谈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他毕生主张国共合作,不遗余力地为国内和平而奔走,被誉为“和平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