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檐犁头尖(学名:
犁头尖属 flagelliforme (Lodd.) Blume)是
天南星科犁头尖属植物。块茎直径可达2厘米,上部周围密生
肉质根。叶和花序同时抽出。叶柄中部以下具宽鞘,叶片戟状长圆形,基部心形或下延,前裂片长圆形或长圆
披针形,花序柄细,佛焰苞管部绿色,卵圆形或长圆形,檐部绿色至绿白色,披针形,
雌花序卵形,雄花序黄色;附属器淡黄绿色,子房倒卵形或近球形,花柱不存在,中性花上弯,黄色,先端紫色;上部的锥形,
浆果卵圆形,绿色。4-5月开花。
块茎近圆形,椭圆形、圆锥形或倒卵形,直径1-2厘米,上部周围密生长2-4厘米的
肉质根。叶和花序同时抽出。叶3-4,叶柄长15-30厘米,中部以下具宽鞘,基部鞘宽达1.5-2厘米;叶片戟状长圆形,基部心形或下延,前裂片长5-14厘米,宽2-4厘米,长圆形或长圆
披针形,侧裂片向外水平伸展或下倾,长三角形,长4-5厘米,宽3-5毫米,侧脉4-5对,其中1对基出,均上举,表面略隆起,背面不明显,Ⅱ级侧脉和网脉极纤细,集合脉2条,外圈靠近边缘,内圈与边缘相距3-5毫米。
花序柄细,长5-10(-20)厘米。佛焰苞管部绿色,卵圆形或长圆形,长1.5-2.5厘米,直径1.2-2厘米;檐部绿色至绿白色,披针形,常伸长卷曲为长鞭状或较短而渐尖,长7.5-25厘米,下部展平宽5-8厘米。肉穗花序比佛焰苞短或长,有时极长,达20余厘米,
雌花序卵形,长1.5-1.8厘米,下部粗8-10毫米;中性花序长1.7厘米;雄花序长5-6毫米,黄色;附属器淡黄绿色,具长2.5毫米的柄,下部为长圆锥形,向上为细长的线形,共长16-17厘米,基部粗5毫米。
雄花:
雄蕊2,药室近圆球形;雌花:子房倒卵形或近球形,花柱不存在,柱头小。中性花:中部以下的棒状,长达4毫米,上弯,黄色,先端紫色;上部的锥形,长2-3毫米,淡黄色,下倾并有时内弯。浆果卵圆形,绿色。花期4-5月。
分布于孟加拉、
印度(东部)、
斯里兰卡、
缅甸、
中南半岛、马来半岛、
印度尼西亚(爪哇)、
帝汶岛、
菲律宾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广东(
从化区、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半部至
云南省东南部(金屏)。生长于海拔350米以下的山溪水中、水田或田边以及其它湿地。
采集种茎:鞭檐犁头尖主要通过无性繁殖分离新个体,将母体分离的地下小块茎挖出,另行种植即培育成鞭檐犁头尖苗。由于鲜块茎不易贮藏,在中国南方一般在田间留种自然越冬。在10月份至播种前选择生长健壮无病害区间留种(留种田留种期间不能有水)。冬季高寒天气时注意覆草保暖防冻害(一般年份地下块茎能自然越冬不受冻害)。翌年春季播前挖起稍推晾,筛选健壮、无病虫害小块茎(个体以0.5克左右为最佳)作种茎,每亩大田用种茎30
千克左右。
播种方法:选肥沃、保水保肥力较强、质地疏松的砂质壤土或壤土作苗田。每亩大田需苗田67平方米左右。3月初翻耕,然后整细耙平作,畦宽1.3米、沟宽40厘米,做到畦平、土细、沟深。整好畦后每67平方米苗田畦面均匀泼施人畜粪水100千克,隔夜即可播种。选晴好天气于3月播种,播时土壤保持湿润(干旱时可灌1次水使之湿润),于苗床均匀播种茎,播后均匀薄覆细土(焦泥灰更佳),然后每亩用50%
乙草胺75-100毫升对水50
千克细喷封草,再起拱棚覆盖农膜(注意防
鼠害或野猪取食)。4月初出苗后根据气温情况,及时上水通风炼苗,早上棚内外温差不大时揭膜通风,傍晚覆盖农膜。气温回升稳定后揭膜,拔除苗床杂草,并每亩泼施稀薄人畜粪1000千克或
尿素5千克。
选地整地:选灌水方便、排水良好、肥沃、深厚、通透性好的砂质壤土。4月上、中旬结合翻耕每667平方米施用腐熟厩肥1000千克,后施
碳酸氢铵40-50千克、
过磷酸钙50千克。
移栽:当苗高8-10厘米、有2-3叶时即可移栽。移栽时分批筛选大苗,长1批栽1批,大苗壮苗单株栽插,小苗弱苗2株1穴。密度以20厘米×20厘米或20厘米×23.3厘米为宜。
施肥:移栽后20-30天施追肥。第1次每亩施
尿素5
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第2次追肥看苗定量施肥,叶色落黄时施尿素5-8千克。10月下句开始倒苗。
采收:加工
立冬开始采收,排干水开挖,挖起推放筐内盖好,忌曝晒(否则不易去皮)。洗去泥后按大、中、小3级筛分,分别装入编织袋,反复揉搓去皮,直至外皮变白,清洗干净后曝晒,干后即可上市。
块茎入药,能
燥湿化痰、止咳,内服治咳嗽痰多、支气管炎,常与半夏通用;外用治跌打损伤、疮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