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鸟蛛科
蛛形纲蜘蛛目下的一科
捕鸟蛛科(食虫类:Theraphosidae,也称狒蛛科),因可捕食幼鸟而得名,属于蛛形纲 (学名:蛛形纲),蜘蛛目(学名:Araneae),体长通常在2.5~8厘米之间(足展8~20厘米),是一类大型蜘蛛的总称。全世界的捕鸟蛛大约有900种,隶属于大约113个属(2011),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甚至贫瘠干旱的沙漠。在中国捕鸟蛛主要分布在南方,特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海南省和台湾等地。中国最常见的捕鸟蛛,叫做“施氏塞勒蛛”,最北可见于湖北、湖南省一带,此外还有十余种捕鸟蛛种类。
捕鸟蛛的主要形态特征为8眼集中为1团,腹部有原始的分节痕,头胸部与腹部以柄相连,中窝横向,肢(捕捉工具)不具螯耙,无颚叶。捕鸟蛛毒性较弱,主要用于消化食物,对人畜攻击性较弱,不会造成致命伤害。但相对较大的捕鸟蛛的毒性和攻击性会稍强,中毒后会引起头痛、皮肤刺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进行处理。
捕鸟蛛虽然有毒,但入药后以毒克毒,对很多种疾病有独特的疗效。由于捕鸟蛛整体数量较少且分布零散,具备较高的研究价值,常被盗猎售卖,圈养繁殖量过低且野外捕杀量增多,导致部分捕鸟蛛濒临灭绝。除此之外,人类城市化活动、恶劣天气也是导致捕鸟蛛数量下降的原因。截至2023年,39种捕鸟蛛科蜘蛛目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如今,捕鸟蛛也被作为宠物饲养。
名称由来
捕鸟蛛的英文名是"鸟纲食鸟蛛 spider",欧洲探险者第一次登上南美洲时,发现这些巨型蜘蛛可以捕食幼鸟,便为它们取了这个名字。最早被命名的捕鸟蛛Avicularia,拉丁词源即为"鸟"。
研究与分类
捕鸟蛛是一类大而多毛的蜘蛛,又被称为狒蛛。狒蛛科(Theraphosidae)是由瑞典蜘蛛学家Thorell(1870)订立的。狒蛛科全世界记述113属(2011)其中:Raven(1985)对佛蛛科作了较为全面的修订,根据“属的模式种之间不存在属级的差别”提出了39个属的同物异名。
根据雷文(Raven,1985)的分支图解,原蛛主要分为眼丘蛛类(主要为狒蛛科)和拱头蛛类,其中狒蛛科特征为爪下有毛簇,雄蛛触肢胫节有钩。
2019年,学者研究表示捕鸟蛛科系统分类学仍较大程度依赖形态学数据集,存在高度同质化。作者通过核心直向同源法对25个属的2460个同源基因进行进化发育分析,为Poecilotheriinae 和 Psalmopoeinae 两个亚科提供了有效性支持,并提出了捕鸟蛛螯刺和刚毛的进化学假说。
中国的捕鸟蛛研究起于Kishida(1920)报道的分布台湾和菲律宾的1种小型狒蛛:渡濑雅美,是首次报道的中国狒蛛。之后,经过了60余年,宋大祥和赵敬钊(1988)报道了中国的狒蛛科缨毛蛛属1新种:湖北缨毛蛛 Chilobrachys hubei。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人们给予了狒蛛更多的关注,王家福、梁宋平等学者进一步发现了新种并发表修订性文章。
形态特征
捕鸟蛛的主要形态特征为8眼集中为1团,腹部有原始的分节痕,头胸部与腹部以柄相连,中窝横向,螯肢(捕捉工具)不具螯耙,无颚叶。下唇能活动,步足胫节及后附节有2~3行听毛,足未粘毛发达。后纺器未节较长,雄蛛触肢器未端不膨大。
8眼,排成两列集中于1个眼丘上,前眼列近乎平直,后眼列稍后凹。8眼的相对大小、前(后)中眼间距、前(后)中侧眼间距以及额高,在各属、种间常有一定差异,是比较重要的分类依据。
螯肢
前伸,无螯把。仅前齿堤具一列较粗壮的齿,后齿堤无齿。
颚叶
长大于宽,微齿大多缺失。叶前侧面中缝之上:缨毛蛛和棒刺蛛有杆状刚毛组成的琴形器,如荔波缨毛蛛和家福棒刺蛛;单柄蛛和琴螯蛛有硬的弯曲的圆锥形刚毛(卧式刺),如海南单柄蛛和桐棉琴螯蛛;雅美蛛光滑。
下唇与胸板
大多数属下唇宽大于长,端部具有大量疣突。下唇与胸板通过宽阔的肌斑相连。胸板具6块肌痕,由小到大,位于边缘或次边缘到次中心的位置。
触肢
雄性跗舟分为普通的两叶,具毛丛,无刺,具普通听毛和棒状听毛;雌性跗节具毛丛。胫节普通,无刺,单爪,爪下具小齿。
步足
跗节、后跗节具毛丛。节毛丛完整,不分隔(大多数属)或分隔;后节Ⅰ、Ⅱ毛丛完整(大多数属),后跗节Ⅲ、Ⅳ毛丛多不完整,被几列刚毛分隔。步足上的刺退化或缺失(至少前两对步足)。雄性胫节Ⅰ无距(大多数属)或有(单柄蛛属,如海南单柄蛛)。胫节上的听毛2列,后跗节1列,跗节上广泛分布。跗节上有棒状davate和丝状fliform两类听毛,听毛基部覆瓦形。跗节器位于各跗节末端,圆顶状具同心脊。一些属跗节Ⅳ存在不成对爪,大多数属无,成对爪具很小的齿或无。
纺器
两对或三对纺器。
触肢器
生殖球梨形,插入器伸长,弯曲,旁插入器突缺失。
雌性纳精囊
单柄蛛和琴螯蛛双峰状,中央具凹陷;缨毛蛛为两个分离的囊,基部宽(如广西缨毛蛛 );棒刺蛛为两个分离的囊,分叉(如爪哇棒刺蛛)或不分叉(如家福棒刺蛛);雅美蛛纳精囊1对。
地理分布
世界分布
捕鸟蛛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甚至贫瘠干旱的沙漠也有分布。其中体型最大的为巨人捕鸟蛛
亚马逊巨人食鸟蛛
亚马逊巨人食鸟蛛又名哥利亚巨人食鸟蛛,生活于南美洲北部的雨林中,其体型最长可达30厘米,最高可存活25年。
中国分布
在中国捕鸟蛛主要分布在南方,特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海南和台湾等地。中国最常见的捕鸟蛛,叫做“虎纹捕鸟蛛”最北可见于湖北、湖南省一带,此外还有十余种捕鸟蛛种类年,与此同时,近些国内蛛形学家还在不断发现和命名捕鸟蛛的新种,例如2000年,由著名蜘蛛专家、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尹长民先生等人命名的“广西近捕鸟蛛”。
虎纹捕鸟蛛
在中国宁明县,云南动海一带发现的施氏塞勒蛛,被鉴定为蜘蛛新种(王家福,1992),属于捕鸟蛛科(Theraphosidae),定名为Selenocosmia huwena (王家福,1992)。虎纹捕鸟蛛国内已知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云南省有分布。广西目前已知在宁明,北流市岑溪市南宁市梧州市等地有分布。
繁殖
捕鸟蛛一般需要2~5年才能达到成体阶段,有些种类要长到10年才能完全性成熟。性成熟之后,雄蛛也就只剩下一两年的寿命了,它们会利用短暂的余生,抓紧时间寻找配偶,并尽可能多地散布自己的精子,以便留下更多的后代。雌性捕鸟珠在性成熟之后,还可以存活很长时间,通常能活到30年。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上最长寿的一头捕鸟蛛生活了49年之久。
求偶与交配
捕鸟蛛寿命可达20~30年,幼体12年即可达到性成熟。雌雄成蛛多在气候适宜时节的傍晚5、6时发情交配。雌蛛体内有贮精器官,可终身产卵受精卵,在自然条件下,雌雄蜘蛛目交配后,雌蛛往往会把雄蛛杀死吃掉,这就是生物学中的食夫习性(如螳螂等)。下以施氏塞勒蛛为例:
虎纹捕鸟蛛雌蛛在蜕掉最后1次皮的2~3天内即可交配,雄蛛在蜕掉最后1次皮的24小时内就有求偶行为。雄蛛在求偶是在雌蛛洞穴前用触肢和前对步足不停敲打洞口蛛网,并发出吱吱声,向雌蛛传递求偶信息。若雌蛛表示同意,即在洞内拍打洞壁或蛛网,随后出洞进行交配。交配前,雄蛛在洞穴与柜壁间织一精网,然后在网上射出精液,再以触肢器沾取精液吸人贮液囊内。交配时雌蛛呈垂仰状,雄蛛以步足抱住雌蛛腹部,并将触肢器端部交替插入雌蛛生殖孔内输送精液,交配历时10~15分钟。交配时间一般在晚上6~12时之间,遇光照刺激时二者即迅速分离。交配后雌蛛有残食雄蛛习性。
产卵与孵化
蜘蛛目为卵生,每只雌蜘蛛每次可产卵200~500枚,共用个卵茧囊。茧囊由雌蜘蛛吐丝结网而成。起保护卵体的功能。此时,保持室温 20~25 ℃,控制室内空气相对湿度 60~70%,一段时间后即可孵化出幼蛛。从幼蛛发育为成蛛,需经过 13~25次脱皮,每脱一次皮,即增加一龄。下以施氏塞勒蛛为例:
虎纹捕鸟蛛交配后产卵。产卵前期为10~15天,有的越冬至型年6月才产卵。初次卵袋含卵量最少为46粒,最多为82粒,平均为69粒。产卵多在夜间,卵期平均8~13天。初孵若蛛脱壳而出后群集于卵袋中,经1次蜕皮后离开卵袋聚于雌蛛周围,25~52天后即分散营独立生活。据观察,虎纹捕鸟蛛产卵前期的时间长短、卵袋期、卵袋含卵量和孵化率均与温度和湿度有密切关系。在室内自然变温条件下,初次平均含卵69粒,次年平均含卵387粒。
生活习性
栖息
捕鸟蛛喜欢生活于近水源、食物充足,易于隐蔽的地方,白天隐匿于洞穴中,夜间活动。有些种类仅在树上捕食,有的种类则在地面上或近地面附近捕食。树栖种类更喜欢用蛛丝在树上搭建一类似账篷的结构;地栖种类会把蛛丝当作加固材料,缠绕在洞穴之内,貌似钢筋结构,洞口布满向四周引出的放射丝织成的丝膜。一些体型较大的捕鸟蛛搭建的巢穴可负荷300克左右的物重。资料记载,在墨西哥曾发现一株大树的几根树枝,被一张巨大而多层的珠网所遮盖,最大的网高能将一棵18.3米高的大树上部四分之三的树枝遮蔽掉。
捕食
绝大多数捕鸟蛛科并不是主要以鸟类为食,它们像其他蜘蛛一样,喜欢昆虫,或者其他节肢动物门。它们通常会埋伏在树枝或地面、灌丛之上、等待猎物。只有那些体型硕大的型捕鸟蛛,才会主动出击,捕食鸟类、蜥蜴、啮齿类等小型脊椎动物
捕鸟蛛所织的丝膜有一根“信号带”,从网的边缘一直沿伸到捕鸟蛛的脚部,一旦有猎物经过,捕鸟蛛便会察觉到,进而出击。
防御
南美洲东北部的许多当地人会把食鸟蛛当做一种美食。在捕鸟蛛遇到威胁时,会在腹部迅速摩擦自己的第四对肢腿,这些捕鸟蛛通过使用后脚快速拨动腹部背面来释放的这些刺毛,该行为被称作“踢毛”。对人这类体型较大的哺乳动物刺毛只会刺激皮肤。而对像老鼠这样较小的哺乳动物来说,刺毛却可能是致命的。
蛛毒
所有的蜘蛛都是有毒的,包括所有的捕鸟蛛。捕鸟蛛的毒液实质上是它们用来消化食物的消化液。很多人以为捕鸟蛛是剧毒蜘蛛,事实上大多数捕鸟蛛的毒性很弱,对人类以及其他哺乳动物不会造成致命害。
中毒事件
牲畜
捕鸟蛛咬死牲畜的事情,最确切的记载是在1956~1957年,广西宁明县有关部门统计,在放牧季节平均每月有五六头水牛被咬伤。毒蜘蛛通常蜇咬牛的嘴唇或舌头,有时咬腿部。据广西农业技术员反映,耕牛被咬伤后,停止吃草,呆立不动,精神萎靡;接着会狂饮水,随后口部流出大量白色黏稠液体,牙齿松动。被咬的耕牛最快十余分钟毙命,慢的也超不过一天。
饲主
巨人捕鸟蛛通堂作为宠物都是非常温驯的,并不会主动攻击人,但相对较大的捕鸟蛛的毒性和攻击性会稍强,昆明市曾有一名15岁的男孩被自己饲养的宠物蜘蛛咬伤,咬伤男孩的蜘蛛是多哥星团巴布蜘蛛。如果人被咬伤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毒素可通过血液迅速扩散全身,引起头痛、皮肤刺痛等症状,严重者会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中毒机理
捕鸟蛛咬伤耕牛,是用螯肢上的螯爪,内连体内的毒腺,经螯爪上的腺孔分泌出的毒液 (蛛毒) ,进入牛体内而中毒。蛛毒属神经毒剂,其死亡是因呼吸麻痹而引起的。
中国近年来对虎纹捕鸟蛛毒进行了研究。据报道,以小白鼠腹腔注射法,比较虎纹捕鸟蛛毒的毒性,其LD50为0.77mg/kg,强于某些毒蛇,更强于马氏钳蝎和唇足纲。其毒具有较强的哺乳动物毒性和一定的昆虫毒性,并含有透明质酸酶,蛋白水解酶,碱性磷酸酶和 脱氧核糖核酸 酶。粗毒中含有阻断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神经毒素,致死剂量的粗毒可使小鼠迅速产生呼吸麻痹而死亡。
药理研究
蜘蛛是世界上进化最为成功的物种之一,至今已经鉴定的蜘蛛物种约为 4 万种。几乎所有的蜘蛛都分泌毒液,其成分复杂,除了黑弃妇蜘蛛等少数蜘蛛外,多数蜘蛛毒液的主要成分都为分子量2~9kD 的多肤。近年来研究表明,蜘蛛毒素多肤通过组合模式表达,因而每种蜘蛛表达的毒素多肤可达数百种之多,从而推测所有蜘蛛物种的毒素多肤数量可达千万。由此可见,蜘蛛毒是极具生物学多样性的活性多肤库,而且也是一个巨大的天然药物资源库。
国际上的科学家研究了捕鸟蛛的毒素分子结构和生理力能,他们发现了许多特异性的酶类,以及众多活性成分;中国的虎纹捕鸟蛛蛛毒具有多种活性及生理作用,在治疗癫痫病、脑出血、神经肌肉疼痛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前景,同时从蛛毒中提取出的抗菌活性肤,对草芽孢杆菌属短小芽孢杆菌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
人工饲养
捕鸟蛛可被作为宠物饲养,存在不少人工饲养的情况。2008年12月,一家关于捕鸟蛛的民间组织成立,取名为“中国捕鸟蛛协会”。这家协会的宗旨是,宣传推广以蜘蛛为主的节肢动物的饲养和收集,其中主要养殖宠物即为捕鸟蛛。
饲养环境
人工养殖最好在室内进行,门窗要封闭良好,以防止其逃跑。这样既增加了养殖规模。又便于管理操作。在每个养殖小室中,用清洁卫生的砂质土推一个小“山”,底部留有空隙。在小“山”的半腰处,做一个洞穴,以满足蜘蛛喜欢隐蔽的特性。
饲养方式
捕鸟蛛性凶残、好斗、弱肉强食,同类常相互残杀。所以每个养殖小室只能放养一只蜘蛛。捕鸟蛛食量很大,又极耐饥饿,每饱餐一顿可数十天不食。食物主要是昆虫,喜食肉质多汁的蠕虫。人工养殖主要饲喂黄粉虫,其肉质多汁,是捕鸟蜘蛛的上佳食物。每次投食以刚好吃完为好。冬春季,可以增加取暖设施,进行恒温养殖。在自然条件下,长到成蛛需1~2年时间,而人工恒温饲养半年即可育成成蛛。
人工繁育
人工养殖时,应注意雌雄蜘蛛目交配后,立即将雌雄个体分开饲养,以防止雌蛛将雄蛛咬死吃掉。蜘蛛为卵生,每只雌蜘蛛每次产卵共用一个卵茧囊。茧囊由雌蜘蛛吐丝结网而成。起保护卵体的功能。从幼蛛发育为成蛛,需经过13 ~25次脱皮,每脱一次皮,即增加一龄。幼蛛应尽量做到低密度饲养,密度过高,幼蛛之间会相互残杀。应满足充足的食物,以减少因食物不足而发生争斗。5~7龄后,应单室饲养。
种群保护
致危因素
栖息地丧失和退化是大多数捕鸟蛛濒临灭绝的原因之一,主要包括自然灾害(如火灾、热带气旋等)与人类活动(城市化、农业等)对捕鸟蛛栖息地的破坏,导致栖息地面积和质量下降;捕鸟蛛的另一威胁来自于非法贸易,因研究价值高,数量稀少,常被盗猎售卖。
也有捕鸟蛛只出现于私人种植园中(Poecilotheria hanumavilasumica),随着大多数种植园丧失而陷入濒危境地。
保护级别
截至2023年,39种捕鸟蛛科蜘蛛目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具体评估等级如下:
在中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墨西哥白头捕鸟蛛(Aphonopelma albiceps)、墨西哥灰捕鸟蛛(Aphonopelma pallidum)、短尾蛛属所有种(Brachypelma spp)与饰纹捕鸟蛛属所有种(Poecilotheria spp)均被列入附录Ⅱ。
在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海南塞勒蛛(Cyriopagopus hainanus)被列为二级保护动物。虎纹捕鸟蛛(Omithoctonus huwena)保护等级为易危(VU)。
保护措施
墨西哥政府建立了保护区,制定管理计划并进行系统监测,为种群恢复和物种引入计划提供信息;同时墨西哥政府与蜘蛛目育种者合作,开发了一个系统,用于认证使用中的标本的来源,加大了对非法贸易的监管,并鼓励将圈养或繁殖的捕鸟蛛放归野外。
部分捕鸟蛛也被收录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以此来进一步限制非法贸易。
参考资料
捕鸟蛛科.itis.2024-09-30
Species.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10-20
Theraphosidae.iucnredlist.2023-10-21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10-22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10-21
临沧发现捕鸟蛛.人民网.2023-06-29
Brachypelma baumgarteni.iucnredlist.2023-11-06
Brachypelma boehmei.iucnredlist.2023-11-06
Thrigmopoeus insignis.iucnredlist.2023-11-06
Poecilotheria hanumavilasumica.iucnredlist.2023-11-06
物种评估与保护.国家保护物种名录.2023-10-22
目录
概述
名称由来
研究与分类
形态特征
螯肢
颚叶
下唇与胸板
触肢
步足
纺器
触肢器
雌性纳精囊
地理分布
世界分布
亚马逊巨人食鸟蛛
中国分布
虎纹捕鸟蛛
繁殖
求偶与交配
产卵与孵化
生活习性
栖息
捕食
防御
蛛毒
中毒事件
牲畜
饲主
中毒机理
药理研究
人工饲养
饲养环境
饲养方式
人工繁育
种群保护
致危因素
保护级别
保护措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