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腰雨燕
雨燕目雨燕科动物
白腰雨燕(黑枕黄鹂普通亚种:Apus pacificus),喜成群,常成群的在栖息地上空来回飞翔。飞行速度甚快,常边飞边叫,声音尖细,为单音节。
外形特征
上体包括两翼和尾大都黑褐色,头顶至上背具淡色羽缘、下背、两翅表面和尾上覆羽微具光泽,亦具近白色羽缘,腰白色,具细的暗褐色羽干纹,颏、喉白色,具细的黑褐色羽千纹;其余下体黑褐色,羽端白色。
虹膜棕褐色。嘴黑色,脚和爪子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雄性35~51克,雌性41~48克,体长雄性180~195毫米,雌性171~185毫米,嘴峰雄性6~9毫米,雌性7~9毫米,翅雄性168~182毫米,雌性172~182毫米;尾雄性81~89毫米,雌性78~86毫米,跗雄性12~14毫米,雌性10~13毫米。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陡峻的山坡、悬岩、尤其是靠近河流、水库等水源附近的悬岩峭壁较为喜欢。
分布范围
分布于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和中部、河北省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往西至甘肃省青海省东北部和西藏自治区南部,往南至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迁徙期间也见于新疆西部和海南岛
分布于西伯利亚地区远东日本印度越冬于澳大利亚和东南亚。
生活习性
喜成群,常成群地在栖息地上空来回飞翔。早晨多成群飞翔于岩壁附近,时而接近岩壁,时而成群飞行,相互追逐,不时往返于巢间,上午9~10时以后,常飞离岩壁而向高空或森林和冻原上空飞翔。有时可飞离巢区20千米以外。阴天多在低空飞翔,常疾驰于低空,从地面或水面一掠而过,天气晴朗时常在高空飞翔,或在森林上空成圈飞行。飞行速度甚快,常边飞边叫,声音尖细,为单音节。其声似“矶一矶一矶一”。以各种昆虫为食,主要种类有大叶蝉科、小蜂姬蜂科、蟓、食蚜蝇科寄蝇科、蝇、蚊、蜘蛛目、蜉等。在飞行中捕食
白腰雨燕是夏候鸟。春季于4~5月迁来。秋季于9~10月迁走。部分留居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
繁殖方式
繁殖期为5~7月。成群在一起营巢。营巢于临近河边和悬崖峭壁裂缝中。雌雄亲鸟均参与营巢活动,但以雌鸟为主。5月中旬即开始营巢,巢主要由灯蕊草、早熟禾以及小灌木叶、树皮、青苔和羽毛等构成,亲鸟并用唾液将巢材胶结在一起和粘附于岩壁上。巢较为坚固,尤其是巢沿胶结得更为坚固,唾液亦较多,巢沿亦较厚,一般为1.8~2.0厘米。巢底较薄,一般为0.4~1.0厘米。巢的形状为圆杯状或碟状,大小为外径7~12厘米,内径6~8厘米,高3~6厘米,巢深1.5~3.0厘米;巢沿一般都有一凹陷处,是亲鸟尾放置处。巢筑好后间隔5~7天即开始产卵。年产1窝。每窝产卵2~3枚。卵白色,光滑无斑,形状为长椭圆形。卵的大小为24.2~28.0×15.2~17.0毫米,重3~4克。第一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孵卵由雌鸟承担,雄鸟在孵卵期间常衔食喂雌鸟。孵化期为20~23天。雏鸟晚成性,刚孵出时体重仅3.1克,体长27.3毫米,全身赤裸无羽,体色灰黑色,仅背、胁和腹侧被有少许绒羽。经亲鸟33天的喂养,幼鸟即可离巢飞翔。
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非常大,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外形特征
栖息环境
分布范围
生活习性
繁殖方式
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保护级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