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挽澜(1896-1980),号独清,
平远县瓜坪村人。他勤奋好学,精通经籍,擅长韵律。曾任东莞市
樟木头镇养贤学校校长、三乡公学校长、热乡完全小学校长等职。1980年6月12日逝世,享年85岁。
黄挽澜(1896 —1980),号独清,广东平远县瓜坪村人。其父因家贫到印尼吧城谋生,后染病返国,不久病逝。赖生母丘氏及长兄抚养成人。民国2年(1913),在省立梅州中学毕业后,先后在长田乡日新学校、梅县白渡杏村学校、东莞县养贤学校任教,曾被聘任为养贤学校校长。在乡任教期间,曾受任
国民军团长的邑人黄梅兴邀请到南京,以无意仕途,婉言辞谢。不久南还
广东省,在东莞任教。民国22年,热柘乡“三乡公学”因经费、管理等原因有停办之虞,他应乡贤之聘,为振兴家乡教育,毅然由东莞返里,担任“三乡公学”校长职务。回乡应聘后,锐意经营学校,多方筹集经费,延聘名师授课,数年内大有起色。民国24年,值同乡华侨谢永义返乡探亲之机,多次与其促膝谈心,述陈家乡教育亟迫之势,并将建校计划相告,谢永义感于昔日友情及老友一片办学热诚,慨然捐赠数百
银元建校,并持办学募捐簿返印尼劝捐,得几十位同乡资助,募得巨款。黄挽澜将原“三乡公学”校址前门改为两层楼房,设图书室、会议室,修校舍,添置教具,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他还将所有捐款人的画像悬挂于学校厅堂,以彰其德。1956年,黄挽澜年届
花甲,赋闲居家,被选为热柘乡侨务工作小组副组长,积极开展内外联谊活动,促进家乡公益事业,向华侨劝募,集资建起
平远县热柘华侨中学两间大教室、一幢宿舍和热水小 学黄泥塘部分校舍。1979年,被聘为县第三届侨联顾问,与海外侨胞的联系更加密切频繁,为筹建平远旅行社、扩建
广东华侨中学和热水温泉等不遗余力,夙夜奔波。多年来,以私人名义为家乡公益事业向海外发捐簿8次,其在联络信中说:“人生一世,几十寒暑,资财所及,曷若干一番事业,为后人景仰……深信侨胞不乏明达慷慨之士,假诸时日,终能出力支持家乡建设广拳拳之心,溢于言表。每次募得款项,均登记造册,收支来去,帐目一清,侨胞、乡人常赞其热诚无私之高尚品德。
黄挽澜勤奋好学,精通经籍,擅于韵律,平生诗作不少,但都不愿存留结集。晚年时才凭回忆记下一生中部分诗作。他常以诗明志,以诗抒怀,以诗联谊。青年时曾作《绝句三首》,分咏松、竹、梅,咏物言志。其中《咏竹》寓意尤为深刻。诗云:“一生清 骨傲红尘,梅弟松兄契最深。雪压霜欺浑不管,世人方识岁寒心。”外出谋事、在家教书,都常有诗作。民国21年(1932)从东莞回乡省亲,偕友绕道游
香港特别行政区,作感怀诗二绝,其中《登摩天岭》诗云:“
清代此埠为何开?
罂粟毒人是祸胎。大好河山沦一角,金瓯淮赖补完来。”对香港被
英国割占,
帝国主义用鸦片来毒害中国人民满腔义愤,期望他年有贤者完补“金瓯”。亦常为时事而赋诗,以抒胸臆。民国32年抗战
方殷,作《抗日有感寄闽中郭君》:“东夷猖撅奈愁何,极目中原涕泪多,仗剑谁扶唐社稷,枕戈孰挽汉山河。岂无郭李平安史,自有
终军系
赵佗。飞下天兵三岛上,蓬莱宫阙卧铜驼。”及至民国34年 美机在日本广岛投放
核航弹,他获悉之后,笑谓郭君:“孰料此诗竟不幸而言中。”对于家乡建设新成就,他高歌赞颂。1977年热柘柚树大桥落成,他作《柚树大桥》:“
长江天 堑敢投鞭,是否
韩江那个仙。毕竟大功谁第一,人民居次党居先。”引
苻坚投鞭和
韩湘子造桥的典故,比喻党和人民的力量和功绩。与海外桥胞刘汉、叶晚香等常有诗词往来,相互唱和,有时一次竟一二十首。
1980年5月14日,侨胞钟琼琚兄弟返国,亲手将其三哥(钟和三)捐赠修建
广东华侨中学及热水温泉池的一万
港元交黄挽澜收转。之后一连数天,黄挽澜奔波于侨属及学校之间,心力交,18日突发急病,送县人民医院,抢救无效,于6月12日与世长辞。病重期间,海外亲友致函问候,寄款相助;县侨联领导亲往探望。噩耗传到海外,侨胞叶晚香挽联云:“出长乡校,顾问侨联,为国为民,一代功名留史册;大雅云亡,挚友永块,此生此事,如今知己更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