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设有数学系、物理系、2个系;基础物理实验中心、基础化学实验中心2个中心。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数学研究所、近代物理研究所、
应用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研究所、高新技术研究所、系统工程研究所、资源科学与管理研究所、稀土与微纳米功能材料研究中心、
相对论天体物理与高能物理中心、芯片设计研究中心、电化学新能源研究中心11个研究所。
专业设置
理学院是一个多学科结合渗透的学院,涵盖了数学、物理、
化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的所有方向,其中:数学、化学专业为
江西省本科特色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化学专业为江西省本科品牌专业。有3个博士点:工业催化、管理科学与工程和化学,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化学为一级学科博士点。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数学、物理学、化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覆盖了28个二级学科。有2个江西省示范性硕士点:理论物理、
分析化学。有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点:
天体物理、
应用化学、工业催化、
制药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和有机化学专业还具有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有2个
江西省高水平学科:物理和工业催化。有6个江西省“十一五”重点学科:
应用数学、光学、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工业催化、管理科学与工程。有江西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高分子与应用
催化重点实验室。有2个面向本科生开放的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物理实验中心和基础化学实验中心。有3个专业教学实验室和多个科研实验室,实验室面积近2万平方米,先进的仪器设备价值近3千万元,有6台40万元以上的大型教学、科研仪器。学院设有针对数学系、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学生的万
远东数学教育奖和针对物理系学生的杨义根奖(助)学金,每年奖助金额11万元人民币。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334人,有教授55人,副教授91人,高级实验师9人;博士生导师3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3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14人。现有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国家级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3人,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7人,“
赣江特聘教授”2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4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3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12人。
学院有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成人教育四个层次的教育体系。目前,在校学生2819人,其中:本科生2065人;在读博士研究生90人;各类在读硕士研究生(含中心)516人;夜大、函授等成人教育学生148人。
深化教学研究与改革,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自2003年以来,学院承担了国家级教改课题3项,省级教改课题94项,其中26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自编出版教材13部。这些改革项目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力地促进了课程内涵建设,对提升学院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学院组织学生参加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国际
一等奖4项、
二等奖8项,连续15年获得
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100余人次在全国及省级“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数学建模、大学生
英语、电子制作等竞赛中获奖。
学院始终把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作为根本目标,根据“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个性”的人才培养要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不断改革,注重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突出能力培养,尤其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公共课程的建设中注重课程的先进性、综合性和开放性。优化课程体系,培育和打造精品课程,形成了一批精品、重点和优质课程,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项、省级精品课程11门、校级优质课程14门。
大力推进国际合作与国际交流。学院先后选派教师赴美国、
英国、
加拿大、
韩国、
新加坡等国家和台湾、
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区进行访问研修、学术交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30多人次,出国访问和学习10多人次,同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院讲学100余人次。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活动由我院组织,先后主办、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十余次,进一步扩大了学院的影响。
机构设置
南昌大学理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会主任:朱传喜教授
系、实验中心
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基础物理实验中心基础化学实验中心
研究所
校级独立建制研究机构:
南昌大学稀土与微纳
功能材料研究中心南昌大学
应用化学研究所南昌大学近代物理研究所
南昌大学芯片设计研究中心
非独立建制科研机构:
南昌大学数学研究所南昌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南昌大学资源科学与管理研究所
院系级科研机构:
理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理学院功能分子研究中心理学院电化学新能源研究中心
获得荣誉
理学院2008、2009两年都获“南昌大学校园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和“南昌大学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2010年理学院数学建模教练队指导本科生参加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勇夺国际
一等奖2项、二等1项
2010年学院获南昌大学三届三次教代会提案工作提案征集优秀组织奖,
倪永年教授的提案《加强南昌大学研究生科研“诚信”教育,杜绝学术不端行为》获优秀提案
二等奖理学院获2008-2009年度学校办公室先进集体,陈志高评为2008-2009年度学校办公室先进个人
2010年陈华副教授的论文《高科技企业克服技术创新核心刚性对策的系统分析》获
江西省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
三等奖(人文社会科学)
理学院评为
南昌大学2008-2009学年学生党建工作单项红旗单位,叶春云评为学校2008-2009学年学生工作先进个人
2009年
贾仁安教授的著作《规模养种生态能源工程反馈动态复杂性分析》获江西省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一等奖2009年
陈义旺教授荣获“江西省师德先进个人”和“江西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
2009年陈义旺教授主持的“理工结合资源应用型
化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评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全校3项)
2009年涂国平教授负责的《高级系统动力学》评为省级研究生优质课程
2009年
徐义红教授负责的《线性代数》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2009年理学院数学建模教练队指导本科生参加
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国家
一等奖1项,国家
二等奖3项
2009年
贾仁安教授指导大学生参加“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竞赛获全国一等奖
2009年傅春晖被评为“全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
2009年理学院获
南昌大学教职工优秀师德论文评选优秀组织奖
2009年吴芳英教授获“南昌大学中兴发展奖学奖教金”
2009年理学院获南昌大学青年教师教案和讲稿竞赛优秀组织奖,并获
一等奖1个、
二等奖1个、
三等奖3个
2009年
戴延凤教授获学校教师授课竞赛一等奖(全校5名),
徐义红教授和陈华英讲师获二等奖(全校15名),刘静华讲师获鼓励奖
2009年理学院获学校教师授课竞赛优秀组织奖(全校3个)
2008年公共数学教学团队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
朱传喜教授)
2008年化学专业评为省级特色本科专业
2008年朱传喜教授的《关于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教改模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获省级教学成果
一等奖2008年理学院荣获“全省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08年黄永瑚副教授被评为“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2008年理学院获“
南昌大学校园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和“南昌大学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2008年理学院获“南昌大学党建工作创新奖”,院团委荣获南昌大学2008年度“五四红旗团委”称号,获2008-2009南昌大学“优秀基层学生会”
2007年
朱传喜教授获国家教学名师奖(我校唯一一名)
2007年
贾仁安教授等主持的《“系统动力学”教学改革与实践》荣获省级教学成果
二等奖2007年朱传喜教授等主编的《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荣获“第二届
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
一等奖;马新生教授等主编的《高等数学实验》荣获二等奖
2007年以
凌意教授为领头人的校创新团队获省
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06年《高等数学》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
朱传喜教授)
2005年基础物理实验中心、基础化学实验中心评为江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科学研究
学术资源
科研平台
江西省重点学科名称:
管理科学与工程、
应用数学、
分析化学、工业催化、光学、
无机化学工业催化
江西省示范性硕士点:
理论物理、分析化学
江西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基础物理实验中心、基础化学实验中心
江西省本科品牌专业:
江西省本科特色专业:
化学
校级独立建制研究:
南昌大学稀土与微纳
功能材料研究中心、南昌大学
应用化学研究所、南昌大学近代物理研究所、南昌大学芯片设计研究中心
非独立建制科研机构:
南昌大学数学研究所、南昌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南昌大学资源科学与管理研究所、南昌大学
相对论天体物理与高能物理中心
院系级科研机构:
理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理学院功能分子研究中心、理学院电化学新能源研究中心
科研成就
学院重视科学研究工作。2003年以来,学院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部级基金资助项目250余项,其中国家基金项目75项。科研成果获省级
二等奖以上奖励9项,获国家专利27项。被三大检索收录论文498篇,其中SCI光盘版307篇,近五年265篇占近十年的86%,处学校各类院系前列。近两年承担横向项目近50项,有国际科技合作及军工协作项目,有教育部留学回国创业基金项目等。举办全国性学术会议10余次,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院讲学1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