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
一种哲学理论
目的论(teleology)是一种哲学理论,该词汇来自于希腊语“telos”,意为“目的”。它由“telos”和“logos”两部分组成的,“telos”意为“目的”,“logos”为“理性”和“逻各斯”或“规律”的意思,因此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teleology”一词兼具目的和理性两层含义。“目的论”是关于“目的”和“合目的性”的说明、疏通和批判,即它在世界万物的背后都设定一个目标,这一目标是事物之所趋向者,也是事物之所以产生、发展、变化的引导者或推动者。
目的论观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这一阶段是自然的目的论。最初提出者阿那克萨戈拉(Anaxagoras)主张心灵是事物的动因,这已将目的论的因子包含在其中。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s)将目的论的目光从宇宙论的解说转向人世的关注,在他的目的论当中,德行或善是最高的知识或理念。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将目的论概念化为一个重要的观念,提出“四因说”。第二阶段是中世纪神学目的论,这时的目的论转变为以雅威为中心,所有的论证都是为了证明上帝的存在。第三阶段是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的调节性原则的目的论,他认为目的论只是一种调节性的理念而非建构性的理念。
近代科学的兴起后,因不能见容于享有霸权地位的物理学科与神学存在瓜葛,目的论几近沉寂并受到激烈的批评。然而自上世纪初开始,目的论因生物学的发展又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当代目的论接受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程序目的性思想,与现代生物学的成果相结合,对生物目的行为的机制做出解释。当代目的论者将目的理解为正在运动的事物追寻和即将实现的状态,它以程序的形式存在,经过一定的过程而实现。当代目的论在廓清内涵的基础上,对目的的性质、特点和运行机制广泛探讨,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深化了对目的论解释模式的认识,其合理性逐渐得到认可,成为当代科学解释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种模式。
词源与定义
目的论,英文为“teleology”,这一词即可以指目的性,也可以指关于目的性的理论。这一术语最早由沃尔夫(Christian Wolff)于 1728 年在《理性逻辑哲学》(Philosophia rationalis sive logica)中提出,源自希腊语“telos”,意为“目的”。它由“telos”和“logos”两部分组成,分别是“目的”和“理性”或“规律”的意思,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teleology”一词兼具目的和理性两层含义。因此,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谢林论人类自由的本质》中说“目的论是关于telos的logos”。在亚里士多德的众多著作中,“telos”一词被频繁使用,可理解为“终点”,即事物的朝向,该词有事物的最后根据、理由、原因的意思,它既是事物的开端又是事物的终点。伊曼努尔·康德(Kant)在《判断力批判》中认为目的是有关一个客体的概念就其同时包含有该客体的现实性的根据,合目的性是一物与诸物的那种只有按照目的才有可能的性状的协和一致。
历史嬗变
柏拉图(Plato)在对话《裴多》(Phaedo)中讲述了苏格拉底(Socrates)探求事物原因的过程。青年时期的苏格拉底首先试图用物质原因解释一切,包括思维和知识,但以失败告终。接着他试图用目的论的术语来解释万事万物,包括天文学的事实,但他再次放弃,因为目的论先驱者阿那克萨戈拉由目的论解释转向了机械论解释。幻想两度破灭的苏格拉底后来声称发现了事物的形式、可理解的本质,认为它们是最适合哲学探究的原因。苏格拉底放弃了目的论作为一种全面的认识原则,但他还是在自己的案例中通过诉诸目的论思想来支持目的论的解释。他提出了自己入狱的两种解释(雅典陪审团判定他犯有无神论和腐蚀青年罪,而苏格拉底拒绝逃狱)。苏格拉底认为用筋骨来解释他的入狱是错误的,机械的解释无法“将真正的原因与没有原因就无法作为原因的原因区分开来。”
为了发展苏格拉底未能完成的目的论宇宙观,柏拉图最终完成了《蒂迈欧篇》(Timaeus)。在这篇对话中,蒂迈欧是一个以“可能的神话而非知识呈现的角色。这部作品提出了最早的、完善的目的论宇宙观,其影响一直持续到中世纪,并延续至今。简而言之,这是一个关于造物主冒险在时间和空间中复制永恒、天堂模式的故事。蒂迈欧以一种宇宙论的论证方式介绍了造物主:“万物的产生必然有其原因,因为任何事物的产生都不可能没有原因”。造物主是神、是工匠,是“万物的创造者和父亲”,他希望万物尽可能地像他自己,成为美好的事物。因此,我们的目的就是成为雅威的样子。柏拉图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宇宙论,综合阐述了物质的几何结构、形式、天体形态以及神的目的性创造。
与柏拉图以造物主为中心的目的论相比,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将自然界视为固有目的的概念,即目的性是自然所固有的。亚氏的目的论依赖于对事件的三重分类:偶然发生事件、必然发生事件和惯常发生事件。对他来说,后两类事物就是自然界为了某种目的而行动的证据,即使是偶然事件,其发生也是有序的。亚氏认为所有变化都是将潜能变为现实,从橡果到成熟的大树的有机发展过程中,橡树只有在完成生长后才能完全成为它的本体。我们说某物是什么时,是根据它的形式来命名的,因为形式是生长所指向的目标,所以形式也是目的,或最终原因;橡子来自一颗成熟的大树,这是它的动力因。因此,当探究某事时,可以提出四个包含大部分或全部因素的基本问题,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
伊曼努尔·康德(Kant)对目的论的解释应用于生物学之上,目的存在于自然之中。他认为人类思维如果不使用目的概念,就无法把握生物,在有组织的生命体中,万物即是目的又是途径,例如,叶子吸收太阳能量,其目的是生长发芽,而这也是带给其他植物能量的途径。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延续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康德的传统,但否认了超验的造物主。在《自然哲学》(哲学 of Nature)中,黑格尔对地球和动植物的生命进行了详细的哲学分析,确认生命必须被理解为自我维持,而自我维持隐含着目的论。有机体具有自我决定的性质,支配其因素是内在的,因此是内在目的论。由此,黑格尔认为认识到有机体的内在目的论,我们就可以重新获得亚里士多德的概念,并超越他的时代所常见的外在目的论。
哲学中的目的论
苏格拉底的外在目的论
作为外在目的论的先驱者,苏格拉底(Socrates)一直倡导善的目的论思想,这也是他哲学思想的重要核心。苏格拉底哲学的最高原则是“最好的”就是“善”,一切行为都要求是“善”的,即好的、合理的,一定要避免恶的坏的和不合理的,这并不意味着一切现实存在的东西都是最好的,而是说一切存在都要以“善”的为目的,从不善达到善,“善”是万物的真正的最后的目的。他提倡的善的目的论思想的实质是区别什么是善和不善、什么是好和坏。
此外,苏格拉底主张用神的目的来解释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的学说,自然界所呈现的样子是神的目的使然,神的目的是理性的,所以世界呈现出规律性和有序性。苏格拉底的外在目的论对后世影响深刻,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进行丰富和发展并将其作为自己的核心思想。在近代,外在目的论曾被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所接受。
柏拉图的拟人论目的论
柏拉图(Plato)将苏格拉底的外在目的论改造为一种拟人论目的论。他认为宇宙是一个人工制造的物体,如生活在其中的其他有生命的有机体一样。造物主是所有运动产生的普遍原因,包括地球的运动。柏拉图的目的论中,与善做斗争取决于一个卓越标准的形式,宇宙中的制造物是在有了模型之后被制造出来的,驱使与善做斗争的卓越标准来自于客体的外在世界。
亚里士多德的内在目的论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认为目的是内在于事物之中的,不是某种超自然的东西外加给事物的,他强调目的的功能性,目的本身是有用的甚至可以发挥原因作用。亚里士多德目的论的任务是诉诸目的来解释事物、现象、行为的发生,其常用模式是:“由于某······,而有某······”,或者“为了······,因此······”。他要解释的对象是有机体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有机体的组织结构,所诉诸的是非目的、非理性、非意向然而又是内在的东西,即变化的内在原则。
康德的宇宙目的论
宇宙目的论将宇宙所有事物都看成是有目的的,认为宇宙的演化是有目的的。康德(Kant)将自己新建构的宇宙目的论应用于生物学解释,他认为自然的进步只能从目的论解释,目的存在于自然之中,因此可称作内在的或生物学目的。康德的目的论认为不诉求目的就不能完善地解释自然有机体及生物过程,类似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目的论,康德试图诉诸内在的变化原则来说明整个宇宙。
黑格尔的目的论
黑格尔用辩证法建立起哲学体系的框架,他的目的论原则从其否定的辩证法原则得到确证, 否定成为了有目的性的否定, 而盲目的否定, 严格来说是不能称为“否定”的, 否定一开始就是针对目的的, 亦即针对目的潜在性、主观性。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目的论相似,黑格尔认为作为主体的精神是以自身为目的, 进行自我运动和自我发展, 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整个世界都由绝对精神自身产生、外化和创造出来。
其他领域中的目的论
中世纪的神学目的论
中世纪的神学目的论指欧洲在公元4世纪末5世纪初到16世纪期间以宗教神学为核心的目的论,它是对古希腊目的论不断深化的产物,尤其是对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目的论进行了有神论的演绎与系统化,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神或雅威按照自己的目的创造出来的。中世纪神学家将上帝作为唯一和最高的终极原因,认为上帝是一切目的中的最高目的。他们吸收了古希腊哲学家所主张“至善”目的论思想及其达至“至善”的途径,并把它演化成以上帝为中心的有神论目的论思想。神学托马斯·阿奎纳提出“五种后天证明方法”用以解释上帝的存在,其中第五种是“事物治理的证明”,即目的论方法。在中世纪神学目的论思想中,关于上帝存在的论证成为这一时期目的论最有特色的地方,所有的论证都归结到证明上帝的存在,即所谓的目的论论证。
牛顿的混合目的论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运用目的论解释整个宇宙及运动的和谐完美的秩序。牛顿的的目的论是对亚里士多德(Aristotle)自然目的论的进一步发展,此时,他部分否定机械力学甚至认为科学无法回答许多问题。其中,“宇宙目的论”和“生物目的论”为目的论提供了证据,在宇宙目的论中,引力是一不可或缺的本体论存在,牛顿认为它是由根据某些规律而恒常起作用的动因引起的。牛顿认为宇宙中一定有存在着一种理智的设计作用,或绝妙的设计者。
达尔文的进化论目的论
达尔文虽拒绝了柏拉图式的目的论,却承诺了别的形式的目的论。在《物种起源》等书中,他不厌其烦地使用了终极因这一概念。他的“自然选择”被看作一种目的论力量,如在解释有机体在环境中的存在以及有机体再生产时,他认为正是因为有机体的某些特征才帮助有机体的生存,对于生物竞存适者生存的解释亦是如此。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的目的论相似,达尔文也运用有用性解释一有机体或某一部分的存在时,他们都诉诸自然界之内的内在力量、作用来解释有机体的存在、变化和发展。不同之处在于亚里士多德用有机体繁殖来解释变异,查尔斯·达尔文则认为有机体从环境关系中独立出来是由于机遇。此外,达尔文认为是有机体决定了它的功能作用,并且是自然选择作用于有关材料,使它们有利于有机体。
分支
历史目的论
目的论起源于希腊哲学,在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中取得最为精致发达的形式。但古希腊的目的论缺乏历史意识,并未将历史视为一种具有自身目的的有机体,以目的论的方式去说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历史意识由基督教引入西方哲学,其将历史理解为一种具有内在规律的发展过程或上升过程的意识,历史不再是一大堆偶然事件的堆积,而是具有确定的目标和内在的规律。如此,希腊哲学的自然目的论就进入了历史意识之中,构成了一种历史目的论。这种历史目的论把人类历史理解为一个回归雅威之城的目的论过程,是上帝给予了人类历史以意义,上帝成了历史发展的原因,成了历史意义的依归。
教育目的论
教育目的论的建构受到一定教育价值取向的支配与制约,是一定社会对教育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的总要求。人类社会的教育目的论,是一个从全面发展到片面发展再到全面发展的过程。古希腊建筑和罗马共和时期,社会相对繁荣和稳定,以人类自身发展的理想为目的,教育家们提出德、智、体和谐发展的要求。中世纪蒙昧时期,僧侣封建主和世欲封建主以自身利益为目的,实行愚民政策,鼓吹雅威创造一切,不容背离教义,扼杀个性。到资本主义社会,机器生产需要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且有创造精神的人来运作。于是,教育要求人的全面发展。
影响与评价
影响
19世纪末20世纪初,目的论思想在生物学领域兴起。随着生物学壮大,生物学家哈尔丹说:“目的论对于生物学家来说就像是他的一个情人,他离不开她,却又不愿意人们公开看到他们在一起。”过去生物学家因为使用目的论语言感到不安,随着物理学和化学向生物学的渗透以及分子生物学的产生,如今目的论被广泛用于解释生物学的一系列现象,生物学著作中不论是分子生物学还是进化生物学,生物学家在解释一件事的存在和原因时,常常说“为了某种目的”、“为了某种功能”等等。
评价
弗朗西斯·培根
近代最早对目的论进行诘难的是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他指出:“目的因除涉及人类活动的科学外,只有败坏科学而不会对科学有所推进。”
伊曼努尔·康德
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明确表示要在知识和信仰及道德之间划清界限,要维护目的论的应有地位,否则信仰和道德将不复存在,人类应该在目的论领域评判和追问科学发展的价值问题。他指出目的论概念是为了知晓生命体的行为和人类的活动及其历史。
批评
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们认为如果把目的论作为一个解释原则运用到人之外,就必然陷入唯心主义卡尔·马克思指出,查尔斯·达尔文学说“第一次给了自然科学中的‘目的论’以致命的打击”。恩格斯也指出:“目的论过去有一个方面还没有被驳倒,而现在被驳倒了。”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目的论范式是由于人们生产水平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不能根据自然界的本质来解释自然现象,从而用一种拟人观来解释自然现象,目的论是对自然事物本性无知的表现。
参考资料
TELEOLOGY PAST AND PRESENT.WileyOnlineLibrary.2023-08-23
目录
概述
词源与定义
历史嬗变
哲学中的目的论
苏格拉底的外在目的论
柏拉图的拟人论目的论
亚里士多德的内在目的论
康德的宇宙目的论
黑格尔的目的论
其他领域中的目的论
中世纪的神学目的论
牛顿的混合目的论
达尔文的进化论目的论
分支
历史目的论
教育目的论
影响与评价
影响
评价
弗朗西斯·培根
伊曼努尔·康德
批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