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河流》是
鲁敏创作的长篇小说,首发于《收获长篇小说2021秋卷》。
《金色河流》的体量宏阔丰厚,结构纵横交织,故事在围绕穆有衡晚年生活的光景之余,通过回忆等叙事方式,串联起主人公“有总”从白手起家到经商致富的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背后则是
中原地区社会经历的重大转型。通过金钱或者说财富的主题,回望这个不安又最具活力的历史时期,更在写法上做出新的探索,体现出作家鲁敏的写作野心。
《金色河流》获首届“
凤凰文学奖”的“评委会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2021年度好小说榜单;获第二届
曹雪芹华语文学大奖等荣誉。
作者介绍
鲁敏,七十年代生于
江苏省。 十八岁开始工作,历经营业员、企宣、记者、秘书、公务员等职,1998年开始小说写作,欲以小说之虚妄抵抗生活之虚妄。 已出版《
六人晚餐》《取景器》《惹尘埃》《九种忧伤》《
此情无法投递》《
奔月》《梦境收割者》《虚构家族》《墙上的父亲》《荷尔蒙夜谈》等作品十八部。 曾获
鲁迅文学奖、
庄重文文学奖、
人民文学奖、《
小说选刊》读者最喜爱小说奖、
《小说月报》百花奖、
郁达夫文学奖、中国小说双年奖,入选《人民文学》未来大家TOP20等。并有作品译为英、德、法、俄、日、
西班牙、
阿拉伯帝国等文字。 现居
南京市。
创作背景
小说以近40万字的篇幅,借助一个家族40年的沧海桑田,折射出从传统走向开放和现代的
东方财富观与代际心灵史。据
鲁敏介绍,《金色河流》的创作题材,她整整酝酿与孕育了二十余年。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鲁敏,是
改革开放同时代人,最早一批活跃于社会各个行业的民营企业家自然在其视线观照范围以内:“‘比如
孤独症研究方面,找大量专家的学术著作,找各个国家的纪录片等,以便把握好小说里各个人物的特点。再说有总’这个人,我惦记他许多年了,也准备了许多年。许多有价值的‘时代信息’都在大事记里。比如
昆曲,我原来虽然看戏不少,但还得补读一些舞台剧本,连戏校的教材、排练录像等都拿来看。”
内容简介
《金色河流》以家族叙事为切口,放眼整个时代剧变,以大历史格局穿透个人的生活史,详细铺展
中原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的特区成立、
民营企业涌现等时代关键词,细致讲述一个关于道德情感、物质创造与时代多频
共振的故事,致敬
激流勇进的当代“人世间”。
选取改革开放后民企蓬勃发展背景下的第一代小老板为主人公,以穆有衡(有总)最后两年的晚境作为回望与观测点患有
广泛性发展障碍的老儿子穆沧、痴迷
昆曲酸腐无为的逆子王桑、身世不幸野蛮生长的干女儿河山,都是“有总”扶不起又丢不下的铁血柔肠与悲欢恩亲离合。。穆有衡早年结交的兄弟何吉祥因帮他而意外死亡,临终前将在南方闯荡挣下的全部身家一手交托,以抚养其尚未出世的骨肉,却被穆有衡挪作“第一桶金”并就此发迹,也导致其缠绕终身的罪与罚。该小说借助一个家族40年的沧海桑田,折射出从传统走向开放和现代的
东方财富观与代际心灵史。
作品目录
人物介绍
穆有衡(有总)
有总是一个腰缠满贯的富商,但来到终点时,钱对于他来讲已失去昔日的价值。他留恋人生,而最留恋的不是金钱,是金色河流中流淌的金贵人情。他的大儿子穆沧患
孤独症未婚,二儿子王桑已婚却是个
丁克,这些曾经构成他订立遗嘱的主要障碍,使他发出警告,宣布没有孙辈便不将财产留给子女,却又终于发现,现成的物质并非对后代真正有益,并非是他真正想传达后人的价值。有总有他不愿轻示于人的心病。他的起家源自与老友何吉祥的合伙创业,第一桶金又与何吉祥的离世与临终托付有密切关联。以后,何妻沈红莲因生活困顿堕落失踪,女儿河山成为孤儿。有总虽凭借合作资金发达起来,却难以消弭内心的不安,派公关总监谢老师出面将河山以优厚条件领养起来,直到河山长大,就业、安排在身边。最后,在他的遗嘱中,出人意料地将河山指定为财产捐献机构的执行人。可以说,有总的一生,在事业上是成功的,广受人们称羡,但在精神上,承受的压力远非一般,他并不觉得自己比普通人过得更幸福。财富的最终去向,才使他彻底获得解脱。无疑,有总并非只知牟利之人,他具有令人尊敬的忏悔意识和
赎罪理念。
王桑
王桑与父亲的隔膜由来已久,他只称有总为“穆某”,没有按照有总的设计在官场逐步升迁,却“就低不就高”地去凹九空间做艺术展览,后致力振兴
昆曲传统,使有总大为失望。他怀疑父亲抚养山河的动机是为他找个“小妈妈”,为继承家产勉强同意妻子
丁宁人工授精。他的作为与常见家产纠纷案中年轻人扮演的角色大致相仿,但父亲后来的变化深切触动了他,尤其是通过录音了解到父亲对母亲的真实感情后,更理解了父亲的想法,转为尊敬父亲的创造与财富处置方案。
河山
何吉祥的遗腹子,由于不幸命运致使其在社会的染缸里历经磨难而野蛮生长。河山从记事起成为“孤儿”,从五岁开始就被魏妈妈收养在“爱心驿站”,独自承担起谋生的任务。她在爱心驿站里扮演各种角色,甚至被魏妈妈利用成为赚钱的工具。尽管有总出于内心不安对她予以长达二十多年的资助,但她不断经受生活的磨砺,早已在社会的熔炉里炼就底层人的生存法则。河山经历过太多苦难,自然深知金钱的魔力,恰恰是因为对金钱的极度匮乏,她才会形成和有总以及他的儿女们不同的金钱观和处世原则。河山之所以能和患有
孤独症的穆沧达成情感上的共鸣,或许是因为她在后者身上发现了和自己有着同样属于弱者的孤独的内面。类似的,她从小在爱心驿站里见到了太多的弱者,而自己何尝不有着同病相怜的感受,所以只要有救助他人的能力,河山反而比王桑这些未曾饱尝贫穷之苦的人们有着更多的同情体恤,也因此成为有总捐赠成立基金会的指定继承人。正是因为饱尝人世之苦,才使她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却也能在发现内在自我之后,寻求到帮助更多人的机会,甚至体现出某种共享的财富观。
谢老师
谢老师尽心守职服务于有总,本怀潜伏报复之意。当年有总施展手段将他收归属下,他始终不忘积累素材,准备将来出版关于东家的
传记。也是由于有总的转变,他有了更多元的思考和更开放的写作计划。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金色河流》对财富的书写不同于大多文学作品对金钱和财富污名化的想象,也不同于
政治经济学对资本原罪性的批判,而是回到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历史语境中把握金钱的社会意义。《金色河流》聚焦中国社会经历的重大转型,在以金钱为叙事主题中,涉及整个社会在物质财富创造过程中的不安,以及人自身的心灵震荡与精神裂变。《金色河流》没有回避财富在原始积累时期的野蛮残忍,但主要内容聚焦在财富拥有之后带给人的精神涤荡和内心自省。简言之,没有必要将物质财富与精神世界彻底对立起来,而是要探讨二者之间的结构关系。世事流动,每个人都是一条浑浊深潜的河流,有着无法预测的小小航道,没法讲道理走逻辑的啊。这就是生活的奇妙与庄严,不容置喙,不容篡改。”
艺术特色
《金色河流》通过多视角叙述切换来实现对主人公穆有衡的形象塑造和内心呈现,这也成为小说的基本结构。这一人物形象的渐次分明主要来自他自己、谢老师(秘书兼“大管家”)、小儿子
王桑的讲述,他们基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或自我表达、或暗中记录和评判、或直言对父亲的印象和评价。
该小说至少呈现出三重显在文本:首先是穆有衡通过回忆、录音等自述构筑起的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其次是谢老师想要通过素材的积累完成他的写作计划,也就是红皮本子里记录的“二十年的时间,一百八十五个素材,三十多个场景,六条人物脉络,几组时代关系……”但他的写作由于思路的不断调整而
延宕乃至破产;最后则是呈现在读者面前的
鲁敏的长篇小说《金色河流》。这种文本内部的复杂结构交织在虚构与非虚构问题的处理上,使该小说具有开阔的叙事格局。这也表明叙事本身具有的“未完成性”。鲁敏虽然在观念上捍卫小说家的虚构的权利,但她无意于也不必要对小说的虚构性做出裁决,而尽可能在作品中呈现出虚构与非虚构的彼此交织互渗,共同服务于作家对社会、历史乃至人性的叙述和勘探。
作品评价
鲁敏的高明之处在于,她在《金色河流》中表达的是一种辩证式的金钱观——金钱既不是万恶之源,但同时也不是掌控一切和无所不能的灵丹妙药。正因如此,鲁敏更关注人情世故与财富伦理。读这部小说,我们深感
鲁敏的这种至善和温暖,她让穆有衡的生命指针平静从容地终止,让穆沧与河山彼此依偎,让王桑的艺术梦想有了新的契机,她甚至想用带有魔力的橡皮重释新的生活和人生。(《
光明日报》评)
作家鲁敏新近创作的长篇小说《金色河流》是一部内容厚实、思想深刻的优秀作品。作家是讲故事的行家,更是写人物的高手。情节并不复杂,形象却很丰满。用人物形象塑造推动故事情节,以个性性格的展现凝聚思想主题。当今小说,好好讲故事难,好好写人物更难,而在《金色河流》这里,都迎刃而解。(
中国教育新闻网评)
所获奖项
出版信息
《金色河流》首发于《收获长篇小说2021秋卷》,
单行本于2022年3月由
译林出版社首次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