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47战斗机
美国陆军战斗机
P-47战斗机(英文:P-47 Fighter ,代号/绰号:Thunderbolt,译文:雷电,昵称:Jug,译文:水獾),是美国一型螺旋桨式战斗机。
P-47战斗机为平直翼单座单发气动布局,是当时最大型的单引擎战斗机,是美军第一款最大平飞速度超过640km/h的单发战斗机,配备了出色的涡轮增压器,拥有卓越的高空性能。其后期的M/N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盟军最快的螺旋桨战斗机之一,除了在空战中表现优异外,更适合于执行对地攻击任务。
P-47生产型由于内部设备的增加,空重、正常起飞重量、最大起飞重量分别增加。因此该机爬升到 4,572 米现在耗时 6.7 分,超过了承诺的 5 分钟。但是生产型发动机增加的功率使 P-47B 的最大平飞速度增加。
P-47战斗机于20世纪40年代初由美国共和飞机公司开始研制,1941年5月6日首飞,在停产之前共和飞机公司制造了15686架。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P-47“雷电”出自舍维尔斯基飞机公司的亚历山大·卡特维利之手,该公司后来改名为共和航空。不久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战场缺乏战斗机作战,在美陆军航空队吸取欧洲空战的经验后,对该机提出大功率、强火力和重装甲,能为己方突防轰炸机群提供有效的空中保护的要求。1939年8月1日,美国舍维尔斯基飞机公司为了参加轻型高空截击机竞标,向美国陆航提交了AP-10方案,该方案安装一台1150马力的艾利森V-1710-39液冷直列发动机。AP-10总重2222千克,最大速度估计为668千米/时,武器为安装在机头的两挺12.7毫米机关枪。陆航看了卡特维利的方案后感觉不错,但他们认为需要加强火力,哪怕会降低性能。于是卡特维利把 AP-10 稍稍放大,在机翼内增加了四挺 7.62 毫米机枪,总重也增加了 2,980 千克。1939 年 11 月陆航订购了一架 AP-10 原型机,编号 XP-47,序列号 40-3051。
建造沿革
P-47“雷电”出自舍维尔斯基飞机公司的亚历山大·卡特维利之手,该公司后来改名为共和航空。在1939年P-43战斗机确定落伍后,共和飞机公司推出P-43强化型XP-44与装备V-1710液冷发动机的AP-10设计(代号XP-47)提供美国军队扩军之需,然而这两种设计在前线资讯传回后发现均无法有效满足美国陆军航空队对未来作战的需求,因此在1940年6月共和公司的请求下XP-44计划取消,而XP-47则整个设计取消并重新设计,以P-43系的气动设计更换更大的机身与更强动力的发动机,新设计在1940年9月下单,称为XP-47B,因此在量产时没有P-47A这编号。
1940 年 6 月 12 日卡特维利把新设计提交给陆航,陆航对该方案倍加赞赏,并在9月6日订购了一架原型机,编号XP-47B。1940年9月13日,美国陆航订购了773架生产型P-47,其中171架是P-47B,602架是P-47C。共和公司采用了“雷电”这个绰号。
1941年12月21日,第一架专门制造的原型机P-47B交付美国陆军,并立即在莱特机场展开试飞。
1942 年年中第56战斗机大队首先装备 P-47B,该大队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其驻地靠近纽约,因此离法明代尔工厂很近,共和的工程师可以很容易前来解决问题。第 56 大队的 P-47B 大部分被用于美国本土的测试和作战训练,只有少量被派往海外。
服役历程
偷袭珍珠港前美国人一度希望英国皇家空军能在中东战场对“雷电”进行测试,但是由于“雷电”遇到的技术问题,1941年9月英国空军部被告知在“雷电”的问题都解决前就将其投入战场并不是个好主意
因此还是美国陆航首先装备“雷电”,1942年6~7月第 56 战斗机大队首先换装P-47B,该大队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其驻地靠近纽约,因此离法明代尔工厂很近,共和的工程师可以很容易地前来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第56大队换装新机的过程进展缓慢,共损失了13名飞行员和41架飞机。随着越来越多的“雷电”下线,第348和355大队也开始换装P-47B。
早在1942 年12 月20 日,首批P-47C就抵达了英国。第4战斗机大队从“喷火”换装“雷电”, 还有第78大队的第82、83、84中队换装“雷电”。第56大队来到英国前也用P-47C替换了不具备作战能力的P-47B。在欧洲,P-47C因发动机和无线电的磨合问题导致了一些延误,直到1943年3月10日才首次参战,开始执行高空护航和战斗机清除任务。4月15日“雷电”首次遭遇德机,第335中队的P-47C在击落三架德机的同时自身也损失了三架。
1943年6月太平洋战争第5航空军第348战斗机大队开始换装P-47D,一开始他们部署在澳大利亚基地,经过远程飞行后袭击日军在新几内亚岛的目标。1944年初第25、58大队也开始换装 P-47D,此外还有第8大队、第35中队和第49大队第9中队。
中缅印战区太平洋的战场的优先级低于欧洲战场,所以直到1944年4月才开始装备P-47。第10和14航空队的第33、81、80、5、6战斗机大队换装了P-47。
在1943年3月到1945年8月的两年半的时间里,这些“雷电”执行了超过五十万架次的作战任务,击毁超过 12,000 架的空中和地面敌机。“雷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共损失 5,222 架,但其中只有 824 架战损。
战后P-47D/N“雷电”继续在美国空军中服役多年,战略空军司令部、战术空军司令部个防空司令部都有各自的“雷电”中队”。雷电从一线部队撤装后又继续转给美国国民警卫队中队使用,1948年编号改为F-47D/N,直到1955 年才全部退役。
二战后不久,陆航大量剩余的“雷电”被援助给外国空军,其中包括玻利维亚、巴西、智利、中国、哥伦比亚、多米尼加、厄瓜多尔洪都拉斯伊朗尼加拉瓜秘鲁土耳其委内瑞拉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其中一些一直服役到六十年代,直到被喷气式飞机所取代。
抗战胜利后,美国第十四航空队移交给中国国民党空军布署在中国战场的102架P-47D。然而42中队在1946年8月19日接装移防时因沙尘暴迷航导致12架P-47D油尽迫降毁损,42中队因此意外遭空军解编,因此十一大队最后操作P-47的战斗机中队仅有41、43两中队,44中队仍使用P-40N。1948年,国民政府太平洋战争的剩余军事物资中搜罗42架P-47D,除了补充十一大队耗损,剩余战机拨补给五大队的第17、27中队。
经筛选后获得可飞的75架P-47D,换下了国民党空军第11大队的P-40战斗机。国民党空军把这批飞机集中在南京,并成立换装小组训练机人员。新机构造新颖,机件复杂,但因为训期有限,致受训人员训练不足,以致事故频发。尤以当年第43中队编队返回西安市,途中误降黄河沙滩上的损失最为严重。此外,维修人员也不熟悉P-47D的维修,所以第11大队真正换装P-47并形成战斗力的仅有两个中队,第43中队仍装备P-40旧机。
技术特点
气动结构
结构
P-47战斗机采用四桨叶螺旋桨,外侧整流罩严密包裹者星形发动机。为了保证具有较小截面积的流线型机身,大型涡轮增压器安装在后机身,增压器的进气口和进气道安排在发动机下方。发动机废气通过独立的排气管直接通向后机身涡轮,高温废气驱动离心涡轮高速旋转,从而压缩从进气口引入的冷空气,经过压缩后冷空气的温度和压力大大提高,需要再进入中冷器降温后才能提供给发动机使用。P-47战斗机D型是为涡轮增压器的排气系统安装了可调进气管,重新设计了发动机附件部分的通风口,发动机罩增加了调整鳃片以改善发动机的冷却气流,并为飞行员提供了更完善的装甲保护。
机翼
P-47战斗机采用单翼,机翼平面为椭圆形,后缘具有外侧副翼和内侧襟翼。半硬壳机身全部使用金属制造,控制翼面为织物蒙布。
起落架
P-47战斗机采用收放式起落架,尾轮可转动并可收放。
起落架采用了伸缩式起落架设计,在收起起落架缓冲支柱自动缩短 23 厘米。且P-47 复杂的伸缩式起落架设计在实际使用中很少出问题。
座舱
P-47驾驶舱宽敞,前方视野好,座舱有装甲保护。为了加强飞机的横侧稳定性,原设计安装了背鳍,从P-47D型以后被拆除,因此其后方视野也得到了改善。
动力系统
P-47战斗机B型安装一台2000马力的生产型R-2800-21发动机,驱动一副直径为3.71米的螺旋桨 。所有早期P-47战斗机都安装R-2800-21发动机,P-47D-4-RA和D-5-RE批次开始为发动机增加了喷水加力,在发动机后的防火隔板上安装有一个57升的乙醇溶液箱,用管路直接通向供油系统。乙醇溶液喷入燃烧室后遇到高温燃气迅速膨胀,大大增加了汽缸压力,在短时间内可以使发动机增加15%的功率,使R-2800的紧急作战功率达到2300马力 。P-47战斗机D型发动机更换为R-2800-59型。
武器系统
P-47战斗机D型装备有8挺12.7毫米M2勃朗宁机枪,备弹3400发,可外挂1134千克炸弹,10枚127毫米火箭。
性能数据
以下参考资料
衍生型号
P-47B
P-47系列第一批生产型,第一架P-47B交付试飞后继续留在共和工厂。首批四架生产型P-47B在1942年3月中旬交付,并被各机构用于测试。
1942年3月26日的一次事故使P-47B被限制飞行,验收被推迟到1942年5月。经过设计修改后,P-47B生产线开始引入金属蒙皮副翼和升降舵,飞行限制随后被解除。P-47B的新副翼改用较钝的前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操纵力过大的问题。方向舵增加了配平调整片以降低脚踏的力度。滑动式座舱盖取代了链式座舱盖,解决了座舱盖高空卡死的问题,为此重新设计了机背的无线电天线并进一步后移。
P-47C
P-47系列第二种生产型,与P-47B基本相同,修改了垂尾,加强了垂尾结构并采用全金属方向舵,消除了高速时垂尾抖振的问题。P-47C还安装了改进型氧气系统,从B型的一个增加到四个氧气瓶,其中一个氧气瓶安装在左翼前缘。P-47C还安装了新型SCR-274-N和SCR-515-A无线电,并使用较短的直立天线取代了P-47B的前倾天线。
改用2300匹马力发动机,为了改善发动机维护与更换时的便利性,在发动机舱安装了支架,并因而使机身加长了8英寸(约20.32厘米),内里加上一个30加仑(约113升)水箱及注水装置,可以在必要时对发动机注水以暂时增大马力,强化爬升和高空性能,机翼下亦增设了可挂载炸弹和油箱的挂架,机背天线改为直立。
P-47D
P-47系列第一种大批量生产的型号。1941年10月14日陆航订购了首批850架P-47D。早期的P-47D与法明代尔工厂生产线上的P-47C-5-RE区别不大,一般情况下只能通过序列号来辨认早期型P-47D与C型。由于陆航需求量太大,所以共和在印第安纳州埃文斯维尔设立新厂来生产P-47D。
该型从P-47C/G改良而来,它又具有多种不同的生产批次,主要的改良项目包括散热器,新型螺旋桨,水滴状舱罩等。如对涡轮增压器的改良,在发动机后方增设两个滑油散热器的活门,以及换用13英尺(约396.24厘米)长新型螺旋桨改善低空性能与爬升率。武装部分,机翼除能挂炸弹外,又强化并增设各5支火箭弹的挂点,进一步加强对地轰炸火力,P-47D又分成早期剃刀背座舱罩型和后期水滴座舱罩型,水滴座舱罩提供了飞行员360度良好的全像视野。
XP-47E
1942年9月,最后一架P-47B在制造过程中被改装成XP-47E原型机,具有增压座舱和铰接座舱盖。但是随着欧洲战场越来越重视低空作战,这种增压型最终没有投产。
XP-47F
XP-47F是使用另一架P-47B(41-5938)改装的原型机,具有新的层流翼型大机翼。该机在1942年9月17日首飞,最后也没有投产。
P-47G
1942年1月,陆军取消P-60A的订购合同后为了补偿寇蒂斯-莱特公司,陆航授予该公司一份按许可证生产P-47D的合同。寇蒂斯·莱特的“雷电”编号为P-47G。
1942年12月首架P-47G交付。寇蒂斯生产的首批20架P-47G-CU与共和的P-47C完全一样,之后的批次按照D型的标准生产。到1944年3月,寇蒂斯共生产了354架P-47G,批次号从P-47G-CU到P-47G-15-CU。由于P-47G在引入最新改进方面落后于共和制造的“雷电”,所以多数P-47G被用于美国本土的训练,只有少数被派驻海外。
XP-47H
1943年两架P-47D-15-RE被用于测试实验性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XI-2220-116缸倒置V形液冷发动机,编号被改为XP-47H。为了安装该发动机,XP-47H在机身下方增加了大型散热器,因此改变了外形,长度也增加到11.94米。该项目始于1943年8月,但直到1945年才进行了改装。1945年7月26日XP-47H开始试飞。由于试验发动机没有投产,所以XP-47H也没有再生产同型机。
XP-47J
P-47系列的减重型,共和于1942年11月提出该方案,目的是研究P-47基本设计的极限性能包线。XP-47J在紧凑的风扇风冷发动机罩内安装了一台普惠R-2800-57(C)发动机,发动机涡轮增压器的进气口与发动机罩分开并后移,四叶螺旋桨的桨毂增加了大型锥形桨毂罩,同时还降低了机翼的结构重量,机关枪也从八挺减少到了六挺。1943年6月18日陆航批准了研制合同。
XP-47J总体看来是架全新的飞机而不仅是P-47D的改进型。XP-47J43-46952在1943年11月26日首飞,是第一架平飞速度超过800千米/时的螺旋桨飞机,但陆航因为更先进的XP-72放弃了P-47J。
XP-47K
P-47D-5-RE批次中一架标准型号为了实验霍克“台风”的气泡座舱盖而进行了改装,其“剃刀背”被削平,改装后的飞机被称为XP-47K,于1943年7月开始试飞,被证明可行,并及时引入法明代尔和埃文斯维尔的生产线。
XP-47L
P-47D-20-RE批次中一架从生产线上被抽离作为XP-47L原型机,该机可被看作增加了载油量的XP-47K,内油从1155升增加到了1400升,改进型油箱也被P-47D-25-RE应用。
P-47M
1944年的欧洲战线,除了喷射战斗机以外,德国V-1导弹巡航导弹仍然威胁着盟军部队;为了拦截这些敌军,美国生产了少量的一批130架P-47M,从1945年1月起配属在第56战斗机大队(56th Fighter Group),但是新的引擎与增压器之间的搭配尚未成熟,造成这个精锐大队的出勤率受到限缩,由于引擎根据高空操作优化目标而设定,因此在中低空反而出现了种种操作问题;即便如此这些P-47M仍然在西线战场负责拦截4个中队的德军喷射战斗机,并击落了15架各式军机。在德国投降前,第56战斗机大队损失了12架P-47M,11人死亡;包括在战争结束前半个月,最后2架都是被高射炮火击落
P-47N
P-47N为最后一款量产型,原始设计是用来担任轰炸日本本土的B-29轰炸机的护卫机,因此要加大载油量以增加航程。重新设计过的机翼在翼根处各增设了一个50加仑油箱,1944年9月第三架YP-47M (s/n 42-27387) 装设新型机翼进行试飞,不仅证明可成功让航程增加至3200公里,而矩形的翼尖也强化了滚转性能,加上改良的R-2800-77(C)引擎的优异表现,尽管重量上升,但飞机性能整体仍符合预期的目标。P-47N的飞行性能虽稍逊于P-47M,却有着P-47M所缺少的可靠性与超长航程,尤其也保留了对地攻击的挂架,所以有全系列中最均衡的作战能力,堪称P-47系列进化的顶点。原有订单数千架,但战争很快于八月份结束,使得1945年10月P-47N即宣告停产,最后一批生产的编号为P-47N-25,共制造了1816架。
使用国家
以上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P-47 "Thunderbolt".Aviation of World War II.2023-08-11
Republic P47.crazy4planes.2023-08-11
Republic P-47 Thunderbolt.flugzeug.2023-08-11
P-47战斗机介绍.中国航空旅游网.2023-08-11
P-47 part6.空军之翼.2023-08-18
P-47 狂野雷电 part4.空军之翼.2023-08-17
P-47 part1.空军之翼.2023-08-18
Designing the P-47 Thunderbolt.air and space forces.2023-08-11
P47.全知识.2023-08-11
P-47 part3.空军之翼.2023-08-18
欧洲战场的“雷电”.空军之翼(web archive).2023-08-12
太平洋战场的“雷电”.空军之翼(web archive).2023-08-12
P-47 part12.空军之翼.2023-08-18
中國飛機尋根(之五十一).caf51(web archive).2023-08-12
中国“雷电”.空军之翼(web archive).2023-08-12
P478大優點.Clarisonic.2023-08-12
P-47B.空军之翼(web archive).2023-08-12
P-47C.空军之翼(web archive).2023-08-12
P-47D.空军之翼(web archive).2023-08-12
XP-47E.空军之翼(web archive).2023-08-12
P-47G.空军之翼(web archive).2023-08-12
XP-47J.空军之翼(web archive).2023-08-12
XP-47K.空军之翼(web archive).2023-08-12
概述.全历史.2023-08-17
目录
概述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建造沿革
服役历程
技术特点
气动结构
结构
机翼
起落架
座舱
动力系统
武器系统
性能数据
衍生型号
P-47B
P-47C
P-47D
XP-47E
XP-47F
P-47G
XP-47H
XP-47J
XP-47K
XP-47L
P-47M
P-47N
使用国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