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瓷
1794年英国托马斯·弗莱发明的瓷器
骨瓷是陶瓷领域中的特殊瓷种,最早由英国的托马斯·弗莱于1794年烧制成功,主要以优质陶瓷颜料加牛骨通过配方施溶块釉,经过1280℃温度烧制而成。
骨瓷整体呈透亮的奶白色,有类似骨头的色泽。其造型独特、简洁明快、质地洁白而细腻,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公认的高档瓷种。发明伊始便成为英国皇家及贵族的专用瓷器,一些其他欧洲国家在研制出骨瓷后,其皇室和贵族也将骨瓷作为御用瓷种或做成国礼,后来才逐渐普及。
中国唐山第一瓷器厂于1973年成功研制出骨瓷,目前唐山骨瓷已成为中南海和高级国宴的指定使用瓷种。
沿革与命名
骨瓷在英国
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推进了中西贸易的同时促进了欧洲中原地区文化的了解,远销到欧洲的中国瓷器受到了很多欧洲人的喜爱和关注。16世纪景德镇外销瓷在欧洲出现后,一些欧洲国家开始探索制瓷工艺并尝试仿制瓷器。18世纪初期,法国传教士殷弘绪(商业间谍)将景德镇的制瓷秘诀在欧洲公开以后,一些欧洲国家开始仿制中国瓷器,德国成为第一个成功生产硬质瓷的欧洲国家,其他一些国家在18世纪后期陆续掌握制瓷技术,建立自己国家的瓷器厂。
在仿制瓷器过程中,欧洲人用很多原料进行了尝试,研制出了玻璃瓷、贝瓷以及珍珠瓷等瓷器。托马斯·弗莱(ThomasFrye)向陶瓷原材料中掺入了动物骨灰并于1749年11月获得了该种瓷器生产的专利,弗莱这种制作的技术有效减少了瓷胎在烧制过程中会产生的变形、塌陷等问题同时增加了瓷器的硬度。有效解决了当时长期困扰英国瓷业因烧成不稳定带来的成本难控制的技术困境。因为在制作中向瓷胎原料中添加骨灰且烧成瓷器呈整体透亮的奶白色,有类似骨头的色泽,因此称为“骨瓷”。另外,弗莱效仿广州工厂成立了自己生产瓷器的厂房建筑,取名“‘新广州”,其产量是当时英国瓷厂生产规模最大的之一。1750年,英国开始尝试将铜版印刷技术应用在制陶过程中并开始大批量生产带有印制纹样的硬质瓷器。1762年“新广州”遭遇水灾,给工厂带来极大的损失,产品的工艺标准也被迫下降,工厂在1775年被出售。18世纪英国骨瓷行业尚无生产具有稳定工艺且经济耐用的规模商品瓷器的能力。马瑞·谢里格(M.Schleger)在《瓷器的历史》一书中对初期英国瓷业做出了客观的评价:“总的来看,18世纪英国的瓷业并不成功。多数只是平淡的、对欧洲瓷器的二手复制,只有少数工厂坚持生存到了19世纪。”
1795年小乔西亚·斯邦德在景德镇二元硬质瓷中加入50%的骨灰,创造了烧成温度更高、成本相对更加低廉的新硬质骨瓷。约瑟夫·威基伍德在制瓷过程中使用器使得骨瓷成本降低,可以消费骨瓷的阶级扩大,骨瓷因此得到了大规模的生产。到18世纪40年代为止,英国瓷业全面转型,大部分英国瓷厂已经转产硬质骨瓷,骨瓷作为曾经的“边缘陶瓷”已逐渐称为陶瓷行业的标准主体。1815年,英国皇家道尔顿公司成立,该品牌注重女性情怀,其生产的骨瓷于1901年率先获得“皇家御用”的商标及声誉。
19世纪初期是英国骨瓷的黄金时期,在这期间,英国完成了从瓷器进口国到瓷器出口国的转变。到该世纪上半叶,借助工业革命的先进成果,英国大多数瓷器厂都具备生产硬质骨瓷的能力,实现了瓷业的成功转型。这类骨瓷促使英国建立起本国的现代瓷业,并在世界瓷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骨瓷在中国
1963年天津外贸向唐山第一瓷器厂提供了一件骨灰瓷样品,该厂技术人员王庆祥在没有技术资料的条件下经过多次试验烧制出异玲型咖啡具并在公司设计组的支持下进行试产,次年得到轻工部主管部门肯定并在外贸有少量订单,这也宣告了骨瓷在中国的诞生。但因技术不成熟且后来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骨瓷在中国的发展被迫中断。直到1972年年底,唐山第一瓷器厂厂长崔金祥重新开始试验,新烧制出的瓷器保持淡绿色,采用公司设计组建议,命名为“绿宝石”。同一时期,淄博市、河北郸、四川汉源骨瓷也都各有进步。因国际市场认可的骨瓷为英国白色骨瓷,檀振岭、李鸿凯等技术人员继续攻关解决了产品的变形问题。但不久后发生的大地震使得试验再次中断,直到1978年王春永工程师继续组织试验。两年后,在组织研究所王淑英、王贺勤和一瓷厂李鸿凯、林铁良等人的努力下成功烧制出质量稳定的白色骨瓷。
1982年,中国建成第一条骨瓷生产线,研发出骨瓷的批量生产技术并投入批量制作,至此骨瓷在中国普及。“绿宝石”更名为“红玫瑰”,跨入国内外高档瓷市场。唐山骨瓷于1984年获得国家银牌,是河北省唯一的最高奖。唐山第一瓷器厂被轻工部定为全国技改示范样板厂。1987年实现了原料标准化、生产工艺现代化和微机自控。中国骨瓷产量至此进入世界前列。三年后,该厂建成中国国内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骨瓷生产线。同年在英国引进的现代化窑炉提高了生产能力,其产品质量与英国道尔顿、瓦赛斯两个皇家瓷厂相比,有6项指标超过、1项达到、2项接近,唐山第一瓷厂的骨瓷产品至此国内外打开了销路。骨瓷在唐山的发展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唐山骨瓷连续多年获得全国唯一全A产品。在建国50周年成就展、香港回归用瓷以及澳门回归用瓷都能见到唐山骨瓷。现在唐山骨瓷已成为中南海和高级国宴的指定使用瓷种。
唐山骨瓷是目前国内产出的品质最高的骨质瓷,造型形式多样,以简约流畅为主要设计语言,其具有“白如玉、明如镜、声如、薄如纸”的特点,有着“脂润霜凝洁无瑕”和“冰肌玉肤浴芙蓉”的赞誉。因此,唐山被称为“北方瓷都”,并开创了“红玫瑰”“宏达”等多个知名陶瓷品牌。唐山骨瓷用料讲究,工艺精细,其规整度、光泽度以及透明度等都达到了世界的领先水平。2005年唐山率先研制出国家级技术创新产品——无铅骨质瓷,解决了陶瓷含铅的难题。五年后研制出超薄骨质瓷,其质地轻盈通透,唐山骨瓷开创了一个又一个新时代。
2013年8月22日,鲁青骨瓷被正式认定为新瓷种,这种瓷器生产于山东省淄博华莱瓷业公司,选用进口原料制作,具有瓷面朗润柔和,造型端正轻便的特点。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上举办的以“旅游新品,智行天下”为主题的“2016中国旅游商品大赛”中,在21个参赛国家中秦皇岛市参赛旅游商品“骨瓷变色杯”获得铜奖。
2023年5月4日,在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成立于2004年的中国高端骨瓷品牌中金KINGJUN在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驻比利时使馆、中国驻欧盟使团共同举办的“茶和天下”·雅集活动中作为唯一入选的现代茶器品牌,代表中国茶文化现代茶器展出。
艺术特色
骨瓷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并在此后长期作为英国皇家和贵族的专用瓷器,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公认的高档瓷种,具备实用和艺术的双重价值,号称“瓷器之王”。其质地细腻通透,造型美观典雅,纹样整体润泽如玉,色彩多姿丰富。而釉彩均匀、胎薄明亮,轻敲声音清脆而又余音的成品一般作为骨瓷爱好者挑选的上品。另外骨瓷制作天然健康,是“绿色陶瓷”的代言。骨瓷制作需经过两轮烧制,目前只有英国韩国,中国,日本德国俄罗斯泰国具有生产骨瓷的技术。
英国著名骨瓷品牌威基伍德的瓷器产品在190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白宫之宴、1935年玛丽皇后号豪华邮轮首航、1953年伊丽莎白女皇加冕典礼这三场西方世纪著名盛宴中都有参与。法国瓷器品牌柏图的骨瓷餐具曾被俄国沙皇、拿破仑·波拿巴、英国伊莉莎白女王用来款待贵宾。
形态及纹样
19世纪初期,英国本土生产的骨质瓷器已经足以满足本国市场。当时的陶瓷已经不只受皇家控制,还存在一些工厂运作包括一定分工的研发及生产模式,因此陶瓷器皿造型有了更为多样化的发展。为更好地适应英国人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陶瓷工匠还将最早兴起于17世纪末的法国宫廷中的船型调味碟造型应用在骨瓷中,并研制出来多种不同造型形态的全新的瓷器器皿。
18世纪中叶英国开始大规模生产瓷器并在骨瓷制作上模仿青花瓷等中国陶瓷的器型和装饰。其中,清新雅致而富有自然之意的园林山水元素符合英国社会中上层阶级和贵族的审美趣味,因此这类元素是瓷器设计家突出模仿的重要对象。从最开始的完全模仿中式风格到后来中西结合,直到19世纪英国骨瓷的制作才逐渐摆脱中国风的影响,逐渐融入西方的油画元素,形成自己的风格。
釉面及色彩
骨瓷花瓶釉面平整、温润、晶莹且色彩呈天然骨粉独有的奶白透亮质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逐渐发展出一种新的瓷器装饰材料和技法称为釉中彩,也叫高温快烧材料。骨瓷釉中彩成品具有质地轻巧且细密坚硬等特点。以骨质瓷为胎体、以釉上彩技法绘制釉图案,二次烧成后花面沉于釉中后可以达到色泽透亮、釉面光滑的效果。大多数新彩中的绘画技巧如描、点、彩、填等都可以运用到骨瓷釉面图案的绘制中。在颜色使用上,多采用朱红、黄、兰等对比度较高的色彩,有些复色的呈现效果更佳。骨瓷釉面熔点低,烧成温度1200℃左右,在釉面装饰完成后经过850℃把釉上色彩融入釉层从而得到平整光滑的釉面并且出现釉中彩的画面效果。颜料完全溶入釉面出现和谐柔润的艺术效果。
工艺及烧造
十八世纪八十年代,托马斯·弗莱最初为了获得更为亮白的瓷器在瓷胎原料中加入动物骨灰,意外发现这种做法能有效减少瓷胎烧制中的变形或塌陷等问题。1795年小乔西亚·斯邦德在景德镇二元硬质瓷中加入50%的骨灰,创造了新硬质骨瓷。这种骨瓷烧成温度高,更具稳定性且成本相对低廉,适合大规模生产。因此,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新骨瓷几乎取代了英国所有软硬质瓷生产。
现代骨瓷以动物的骨炭、粘土、长石石英为基本原料,经过高温素烧和低温釉烧两次烧制而成,其骨炭含量36%以上。根据英国所设的骨瓷标准,含有百分之三十来自动物骨骼中的磷酸三钙,成品具有透光性,这种瓷器称为骨瓷,直至今天在英国一直被认为是标准配方。其中原料混合多数情况下采用人工多次过筛的方法或混料器干法混合方式,在例如石英的高熔点原料中加入溶剂型原料(如纯碱)以加快完全融化的目的。此外,由于骨瓷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对熔制设备、熔制温度、熔制周期以及熔制气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加工熔块釉时多使用三级蓄热式节能池窑并以天然气或发生炉煤气作为燃料从而保证熔块的质量,且这种熔制设备热能回收率高,可以达到80%以上,大量节约了能源。
骨瓷作品
代表作品
其他作品图册
相关研究
因为骨瓷最早出现在英国,且中国唐山骨瓷直到1973年才通过国家认证和鉴定,所以国内关于骨瓷的研究并不是很多。现在已出现的研究有关于“英国骨瓷对中国山水园林风景纹样的借鉴”的相关研究,主要梳理骨瓷的大致发展历程并就英国骨瓷对中国山水园林风景纹样的借鉴成果做出了初步的整合,在这篇研究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英国骨瓷的纹样从完全模仿东方到中西结合再到最后完全对西洋景致的表现,看到了借鉴也看到了转型。研究最后提到,“英国制瓷业经历了从仿制中国瓷器到制作本土骨瓷的转变。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更在制瓷浪潮中研制了独具英国特色的骨瓷,并建立了本国的现代瓷业。英国骨瓷已发展成为本国的特色产业,逐渐由瓷器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将英国瓷器销售到远东和欧美各国。英国骨瓷的纹样图案风格也从早期对中国山水园林风景的模仿描绘,逐渐转变为中西结合及对西洋景致的表现,在学习和吸收中国文化元素之后创立了具有英国特色的骨瓷业和瓷画装饰纹样风格。”
同样类型的还有针对“工笔花鸟在骨瓷上的装饰研究”以及“18世纪景德镇对英国瓷业的影响”相关立足于中国书画和陶瓷对英国骨瓷进行的分析研究。其中在“18世纪景德镇对英国瓷业的影响”研究中提到,18世纪末,当小斯邦德以景德镇传统二元配方为基础,创烧出工艺稳定的硬质骨瓷后,英国瓷业才从之前很多工厂倒闭或转产的困境中出现转机,并于在19世纪上半叶成功转型。景德镇传统手工业的经验对于英国瓷业的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还有关于“明清官窑青花瓷器与英国骨瓷的比较研究”,从陶瓷创意设计研究的角度出发,基于材料、器型、纹样三个层面对于明清官窑青花瓷器与英国骨瓷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相互之间影响与促进简要分析,对英国骨瓷的发展特点、规律以及内在与外在的发展动因进行探究。研究提到,“从18世纪景德镇制瓷技术传入欧洲地区,到英国自生产研发出骨质瓷器,无疑景德镇的外销瓷器起着非常大的引导作用,英国骨瓷从单纯对中国青花瓷器进行器皿造型与装饰的模仿,到自己研发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新材料,新造型,新装饰的骨质瓷器,且逐渐满足本国市场,并推广畅销于世界。同时中国青花瓷器在接受西方文化后,陶匠们创造出了新的器形与新的陶瓷装饰手法,因此促使探索新的工艺技术,无疑也是对中国青花瓷瓷器的推动,中国青花瓷器与英国骨瓷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同时,也因各自的文化背景演变出相应的特色,在历史洪流中不断地交流与创新。”
目录
概述
沿革与命名
骨瓷在英国
骨瓷在中国
艺术特色
形态及纹样
釉面及色彩
工艺及烧造
骨瓷作品
代表作品
其他作品图册
相关研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