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物理与微电子学院
山东大学二级学院
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历史悠久、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明显,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单位之一。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始建于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时期。八十多年来,历经了国立青岛大学物理系、国立山东大学物理系、山东大学物理系、2000年三校合并组建为新山东大学物理与微电子学院以及2008年更名为山东大学物理学院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几经迁徙分合,物理学院发展成为山东大学重要的理科教育辐射基地和综合科研性强的科学研究重地。学院设有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光电材料与器件、原子分子物理研究所;设有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和大学物理教学研究中心。著名物理学家王淦昌束星北、丁西林和郭贻诚先生等曾在此任教和从事研究工作,开国元勋罗荣桓元帅亦是我们的系友。
学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物理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30年的原山东大学物理系。80多年来,物理学院培养出了无数莘莘学子、国之栋梁。开国元勋罗荣桓元帅、中科院院士马祖光彭实戈等都曾在此蒙沐教泽,我国著名物理学家王淦昌、束星北、王普、丁西林、郭贻诚、雷啸霖等一大批学界泰斗在此执掌教鞭和从事研究工作。
办学条件
学科体系
物理学院现拥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含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无线电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声学、光学、等离子体物理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还有材料物理化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两个工学博士点。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物理界处于领先地位;物理学专业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是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另有国家电子元器件清洗技术推广中心。还拥有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粒子物理与粒子辐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Virginia理工(SDU-VT)国际联合仿生声物理实验室和低维材料、高能物理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物理学被列为首批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学院设有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光电材料与器件、原子分子物理研究所;设有物理实验教学研究中心和大学物理教学研究中心。
师资队伍
全院目前有专任教师近百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泰山区学者教授4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的青年学者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9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教授10人,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2人。
人才培养
物理学院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渊博、适应性强的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以淡化专业、拓宽基础、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宗旨,以“发展学院内涵,强化人才强院意识,统筹学院资源,不断开拓创新”为指导思想,认真抓好“学科和人才队伍”两个建设,努力实现“学科学术水平、科技创新能力、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办学实力”四个提高,着力构建适合于高素质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学科平台。树立了“团结、严谨、务实、创新”的学风,培养了一批年富力强、潜心治学、积极向上的学术骨干,营造了有浓郁大学文化氛围的学术环境。研究领域涉及高能物理、加速器物理、粒子理论、纳米材料和低维材料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离子束物理、功能材料、微电子材料与器件、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等多方面。对材料的铁磁性、铁电性、光电性能、维度性、尺寸效应以及器件的设计、研制、测量等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在离子束与固体相互作用方面取得很多学术价值重大的成果;在材料物理与化学方面开展了敏感材料、有机材料的物性研究;在半导体材料与器件方面开展了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光电特性、器件工艺、清洗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学科交叉特点;高能物理在科研方面广泛参与国际合作,成为国内少数重点研究单位之一,逐步形成了山东大学高能物理的特色。
获得荣誉
学院近几年承担了国家“863”、“973”、攀登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高科技项目百余项,每年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SCI、EI收录的论文200余篇。王克明院士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获得200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等奖空缺),2008年颜世申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获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陈峰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研优秀成果自然科学二等奖,张承琚教授的《物理学》评为国家精品课程,物理实验教学中心2008年被评为国家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十年我院获省部级一等奖16项,国家级奖4项。全院有在校本科生650余名、硕士生近200名、博士生近百名。
知名学者
王克明院士
王克明教授现年68岁,1957年至1961年在山东大学物理系学习,后留校任教,现为山东大学物理与微电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波姆(Bohmische)物理学会科学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物理学、天文学)成员,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曾任物理系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山东物理学会理事长。1992年由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5年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王克明教授长期从事离子束与固体相互作用及材料改性的研究工作。在离子束光电晶体材料改性的研究中,他领导的课题组系统地研究了离子注入形成氧化物光电晶体的光波导结构及其特性,提出了形成波导区折射率增加型光波导的新原理、新模式和新方法,并揭示了离子注入波导结构的形成机理;提出了用激光脉冲沉积法制备掺Er的KTP晶体波导股份激光薄膜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重离子注入光电晶体中的射程和损伤分布,发展了重离子在多元靶中的平均投影射程及其离散的有效计算方法。
梁作堂教授
梁作堂教授在QCD研究领域,特别是高能反应意外自旋效应的起源、强子化过程的自旋效应、重子产生机制等方面做出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工作,2004年又在重离子碰撞过程自旋效应研究方面取得突破,与王新年教授合作提出的“高能重离子碰撞中整体极化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思想,得到国际同行重视。因其在粒子物理研究领域的出色表现,2005年申报的《高能反应过程的自旋效应与强相互作用性质的研究》,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引起学界同行关注。
粒子物理学是国际性的大科学,梁作堂教授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国际竞争,在粒子物理国际大舞台上锻炼成长。他在1987年硕士研究生期间,就担任ShandongInternationalWorkshoponMultiparticleProduction学术秘书,2000年担任“两岸中高能物理学术研讨会”组织委员会秘书,2002年担任“QCDTheoryandRHICPhysics”国际讲习班和研讨会组织委员会联合主席,2004年担任“全国RHIC物理与中高能物理研讨会”组织委员会联合主席;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报告20多次,并多次到德国、瑞典意大利俄罗斯杜布纳联合研究所、美国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等进行科研合作。
梁作堂教授自97年回国以来,一方面积极参与教学工作,承担本科生主干基础课《量子力学》等,指导的博士生多次获山东大学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同时已承担或完成国家和教育部资助的“强子的自旋结构和强相互作用过程的自旋依赖性”、“高能碰撞衍射分解机制与自旋效应”、“夸克轨道运动及强子反应过程的自旋效应”等9项科研课题;1999年获中国高能物理学会首届晨光杯优秀青年学术论文一等奖,2001年获教育部中国高校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2年获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资助,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梁作堂,1964年出生于山东日照,1980年入山东大学物理系学习,1987年获硕士学位,1994年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获博士学位,1988年起先后在德国工作学习7年多,1997年1月回山大工作,2001年起担任山东大学物理与微电子学院副院长,2003年起兼任威海分校空间科学与应用物理系主任。研究方向为粒子物理理论和高能核物理理论。先后在权威学术期刊与学术会议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包括《物理评论快报》3篇、《Phys.Rev.D》24篇和应邀为世界科学出版社的《Inter.J.Mod.Phys.A》撰写的50多页综合评述一篇。
司宗国
1997年6月在山东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7年7月到1998年12月在华中师范大学粒子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9年1月获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到德国亚琛工大(RWTH)理论物理所做博士后,2000年8月起在该所继续进行合作研究,2002年9月底回到山东大学工作。现为山东大学物理与微电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微扰QCD数值和解析计算、重夸克物理、标准模型精确检验、以及高能反应的强子化机制等。2013年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胡季帆教授
胡季帆,男,1964年1月生,山东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就读于山东大学物理系,获学士;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就读于中科院物理所,获硕士学位;1988年9月至1993年11月为中科院物理所与德国马普金属所(物理分所)联合培养博士生,获博士学位;1994年4月至1996年4月博士后就读于中科院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现为山东省青联委员,中国体视学学会理事,中国体视学学会金相与显微分析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物理学会磁学分会委员,中国金属学会功能材料分会委员,中国稀土学会永磁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为材料磁学与磁电子学,在稀土永磁、快纳米晶软磁、金属巨磁阻抗效应、庞磁电阻氧化物的巨磁阻抗效应等方面有许多创新发现。先后承担过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发表论文多篇,曾经获年度SCI论文数材料领域全国个人排位第一名。1998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基础类);1999获山东省十大优秀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2000年获山东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梅良模教授
梅良模教授,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承担过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大、重点和面上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和973计划项目等多项国家科研课题;先后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二等各1项,三等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各一项;被评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人事部教育部的“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享受国家的特殊津贴。
解士杰教授
男,1963年7月出生,山东东阿人,汉族。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物理与微电子学院院长,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同时兼任山东省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物理学会秋季学术会议组委会委员。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996-1997年度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做访问学者、博士后,师从诺贝尔化学奖AlanG.MacDiarmid教授,研究有机发光器件;2001-2002年度在美国LosAlamos国家实验室做访问学者,与理论部主任AlanBishop教授合作研究有机自旋电子学。先后发表研究论文90余篇,其中SCI论文80余篇。早期参与复旦大学孙鑫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一维局域模研究”获得1987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导电聚合物定域模”获得1988年“国家自然科学成果四等奖”。还先后获得研究成果获得“山东省教委科技进步奖”和“山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等多项奖。率领他的研究团队开展凝聚态物理理论和微电子学的前沿研究。研究方向包括低维凝聚态系统的晶格结构,电子结构和自旋结构,以及有机发光器件的和自旋输运电子器件的研究。迄今为止,解士杰教授先后主持十几项基金课题。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理论物理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理论物理重大研究计划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奖励基金以及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
现任九三学社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山东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大学物理与微电子学院院长。教授。第九届山东省政协委员。
1980年至1990年就读于山东大学物理系,分别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0年至今历任山东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物理系副主任、主任,物理学院院长。
曾任九三学社第三届山东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八届山东省政协委员。
2008年3月当选为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参考资料
山东大学物理与微电子学院简介.山东大学研招网.2021-05-27
目录
概述
办学条件
学科体系
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获得荣誉
知名学者
王克明院士
梁作堂教授
司宗国
胡季帆教授
梅良模教授
解士杰教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