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丝·格吕克
美国女诗人
路易丝•伊丽莎白•格吕克(英语:Louise Elisabeth Glück,1943年4月22日-2023年10月13日),匈牙利裔美国诗人,耶鲁大学教授。
格吕克于1943年4月22日出生于纽约,从小受到父母影响热爱诗歌创作。十几岁时,格吕克罹患神经性厌食症,辍学后进行了七年的心理治疗。1961年 ,格吕克毕业于乔治•休利特高中,并在1962年和1963年先后就读于莎拉·劳伦斯学院哥伦比亚大学通识教育学院。1968年格吕克发表第一部诗集《头生子》,但遭到文学界批评,在长达六年的准备后发表了第二部诗集《沼泽地上的房屋》,成为其创作生涯中的里程碑。1985年,格吕克的父亲丹尼尔•格吕克去世,格吕克将对父亲的哀思写进诗中,于同年发表诗集《阿基里斯的胜利》,斩获包括美国国家图书评论奖在内的三项大奖。1990年,格吕克发表诗集《阿勒山》,获得美国国会图书馆颁发的波比特国家诗歌奖,6年后她与第二任丈夫约翰•德拉诺感情破裂,随后发表了关于爱情本质与婚姻恶化的诗集《梅多兰兹》和《草场》。2003年,格吕克被授予第12届的“美国罗伯特·骚塞”称号,并在耶鲁大学任教。2020年格吕克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该奖项设立以来第16位获奖的女作家,获奖词称“她那无可辩驳的诗意的声音,通过朴素的美让个体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路易丝•格吕克的诗歌关注多种主题,既有体现现实世界腐败痛苦的黑暗面的诗歌,也有体现生与死、爱与恨的个性表达与思考的诗歌,她通过对神话的当代阐释表现表现出自己对世界的理解与思辨,打破了以往“自白派”和“学院派”的界限,得到了评论界的广泛赞誉。格吕克诗歌中展现出其独特的诗歌声音,词汇,语言,言语,节奏,都极富个性,往往在看似平实的表达中蕴含着一份沉重,她曾表明自己受惑于省略、秘而不宣、暗示、雄辩与从容的沉默,这些使得她在诗中充分发挥隐喻作用,通过日常意象赋予诗中事物灵性,从而传递出哲理。哈佛大学诗学教授海伦•文德勒(Helen Vendler)评价格吕克的诗歌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细读她的作品可以发现逝去世界中自然淡永的抒情美。
2023年10月13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前桂冠诗人露易丝·格吕克在马萨诸塞州剑桥的家中去世,享年八十岁。
人物生平
家庭背景
1943年4月22日,路易丝•格吕克出生于纽约长岛的匈牙利裔犹太移民家庭,家境优渥。1900年12月,路易丝•格吕克的祖父亨里克•格吕克(Henrik Gruck)和祖母特蕾莎·莫斯科维茨(Theresa Moscowitz)从匈牙利的埃米哈伊尔瓦搬迁至纽约。亨里克曾是匈牙利富裕的农场主,因农场收成不佳移民美国后开了一家杂货店维持生计,不久后约翰·洛克菲勒准备收购杂货店所在的街区,格吕克的祖父以公道的价格将其卖出。格吕克的父亲丹尼尔•格吕克(Daniel Glück)出生在美国,因生活所迫弃学从商,发明了切割领域广为使用的精密刀具。格吕克的母亲碧尔翠斯•格吕克(Beatrice Glück)毕业于美国威尔士利学院,思想开明,熟悉希腊神话,在格吕克的教育上从不压制其个性发展
早年经历
格吕克的父亲丹尼尔•格吕克热爱文学,志愿成为作家,经常给幼年的格吕克讲述圣女贞德的故事,格吕克的母亲则经常鼓励其个性发展,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格吕克从小喜欢阅读,三四岁时已经开始阅读古希腊神话和莎士比亚戏剧,并展现出诗歌创作天赋,在五六岁时就创作出关于圣女贞德的短篇诗歌。
青春期到来后,格丽特因内心压力罹患神经性厌食症,体重下降且身体出现水肿,伴随呕吐和昏厥现象,因此她主动向母亲提出想要咨询心理分析师,此后辍学开始长达七年的心理治疗,期间格吕克从心理分析师处学会了如何思考以及培养洞察力,为之后的诗歌创作奠定了基础。1961年格吕克毕业于乔治•休利特高中,由于身体原因,格吕克高中毕业后没有进入大学深造。1962年,格吕克参加了莎拉·劳伦斯学院的诗歌课,次年又在哥伦比亚大学通识教育学院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诗歌课程学习,师从美国当代杰出诗人斯坦利•库尼兹(Stanley Kunitz)。
写作生涯
1967年,格吕克与小查尔斯•赫兹(Charles Hertz, Jr.)结婚,格吕克于次年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因其修习的是哥伦比亚大学非学位课程,所以最后没有获得学位,在一家公司担任行政秘书来维持生计。同年,格吕克发表了她的第一部诗集《头生子》,但诗集发表之后并未得到热烈的反响,有评论家认为她的诗歌局限于对其他诗人的模仿。诗集出版后,格吕克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写作障碍,之后格吕克受邀前往佛蒙特州戈达德学院任教,期间她通过与学生间的交流克服了自己的写作障碍,并花费6年时间来创作自己的第二部诗集。格吕克在创作期间吸取之前的教训,对诗歌的每一个字都仔细斟酌,于1971年发表了第二部诗集《沼泽地上的房屋》。诗集出版后获得了评论界的广泛赞誉,被认为是格吕克诗歌创作生涯中的突破性作品,标志着她发现了“与众不同的声音”,诗歌评论家海伦•文德勒将她描述为“新物种诗人”。
1973年,格吕克生下儿子诺亚(Noah),之后与小查尔斯•赫兹离婚,于1977年嫁给第二任丈夫约翰•德拉诺(John Dranow)。1980年,格吕克发表第三部诗集《下降的形象》,诗集因语气和主题遭到一些批评,但总的来说这本书依旧受欢迎。1984年格吕克担任马萨诸塞州威廉姆斯大学的英语系高级讲师,次年她的父亲丹尼尔•格吕克去世,格吕克将对父亲的哀思寄托在诗歌创作中,于同年发表诗集《阿基里斯的胜利》,这部诗集赢得包括美国国家图书评论奖在内的三项大奖,美国作家兼评论家利兹•罗森博格(Liz Rosenberg)称这部诗集较格吕克之前发表的作品更清晰、更纯净、更锐利,评论家彼得•斯蒂特(Peter Stitt)也撰文称这部诗集使格吕克成为美国当代重要诗人之一。
1990年,格吕克发表诗集《阿勒山》,标题选自基督教圣经《创世纪》篇诺亚方舟遗址最后停泊处,这部诗集获得美国国会图书馆颁发的波比特国家诗歌奖,被评论家德怀特•加纳评价为过去25年里出版的美国诗歌中最残酷和最悲伤的书。1993年,格吕克凭借1992年发表的诗集《野鸢尾》斩获普利策诗歌奖,以及由美国诗社颁发的威廉•卡洛斯•詹姆斯奖,并于次年发表论文集《证明与理论:论诗歌》,3年后格吕克与约翰•德拉诺离婚,同年格吕克先后发表了关于爱情本质与婚姻恶化的诗集《梅多兰兹》和《草场》,其中《草场》在荷马故事的外衣下叙述了其婚姻的恶化过程。
1999年,格吕克被推举为美国诗文学院院长,并在同年出版诗集《新生》。2003年,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詹姆斯 · 毕灵顿于8月28日宣布女诗人路易丝 · 格吕克为第十二届的美国桂冠诗人,主持 “ 诗歌与文学中心”的事务。格吕克受聘于耶鲁大学,兼任耶鲁大学诗歌创作大赛评委,在耶鲁大学任职期间,格吕克先后发表诗集《阿弗尔诺》《村居生活》《忠贞之夜》。2012年,收录格吕克所做诗作的合集《诗歌:1962-2012》出版,被称为“文学界的大事”。
问鼎诺奖
2020年10月8日晚,格吕克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该奖项设立以来第16位获奖的女作家,授奖理由中写到:“她清晰的诗歌语言带着朴素的美感,使个体的生存状态具有了普遍性”,诺贝尔委员会主席安德斯•奥尔森(Anders Olsson)在给格吕克的授奖词中称,格吕克从神话和古典图式中吸取灵感,她的诗集都以“追求清晰为特征”,“与父母和兄弟姐妹的亲密关系中的童年和家庭生活,一直是她的中心主题。在她的诗歌中,自我倾听了梦想和幻想的余波,面对她的幻想,没有人比她更难”。2023年3月27日,格吕克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录制了诺贝尔奖演讲视频。2021年,格吕克出版了自己的第13部诗集《合作农场的冬季食谱》。
人物逝世
美国当地时间2023年10月13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前桂冠诗人露易丝·格吕克在马萨诸塞州剑桥的家中去世,享年八十岁。格吕克生前的图书编辑乔纳森·加拉西(Jonathan Galassi)证实了这一消息。
人物关系
主要作品
中文译作
路易丝•格吕克诗歌在中国的翻译始于20世纪末,1989年7月,彭予翻译了格吕克的《都是圣徒》《哀歌》《诗》《苹果树》四首诗歌,收录于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诗歌合集《在疯狂的边缘:美国新诗选》。2004年11月,周瓒关于格吕克诗歌的译作《露易丝•格丽克诗三首》被发表在《诗刊》“新译界”栏目,包括《变形记》《高山》《夏》。2008年3月,《诗歌月刊》推出柳向阳翻译的格吕克诗歌14首,基本涉及了格吕克大部分诗集中的作品,是格吕克诗歌翻译发表规模最大的一次,同年9月,《诗选刊》“译林”栏目推出柳向阳译作《露易丝•格丽克诗选》,次年柳向阳又翻译了格吕克5首诗歌,并以《露易丝•格丽克》为题发表在“译林”第二期,并在之后的几年里陆续对格吕克诗歌进行翻译发表。除柳向阳、周瓒和彭予外,范静、舒丹丹、毛凌滢、殷晓芳等译者也对格吕克诗歌进行了翻译。
2016年,世纪文景“沉默的经典”系列第二辑推出路易丝•格吕克诗集中译本《月光的合金》《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收录柳向阳和范静晔的译作,并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格吕克的诗歌开始正式走进大众视野。其中《月光的合金》收录了格吕克的《野鸢尾》《草场》《新生》《七个时期》四本诗集,是其成熟期的重要作品;《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则完整收录了格吕克的《阿弗尔诺》和《村居生活》两本诗集,此外还另外精选了格吕克早期五本诗集《头生子》《沼泽地上的房屋》《下降的形象》《阿基里斯的胜利》《阿勒山》中的部分诗歌。
创作特点
主题思想
死亡意象
路易丝•格吕克的诗歌中往往出现十分复杂的死亡意象,而她的死亡观的形成,不仅受到希腊神话、威廉·叶芝约翰·济慈、布莱克等经典作品和伟大诗人的影响,也来源于私人体验和死亡美学,独特的死亡观使格吕克的诗中很少出现幸福的结局。格吕克于2006年发表的《阿弗尔诺》中,讲述了冥后珀尔赛福涅被冥王哈德斯绑架并强迫结婚的爱情故事,她在诗中宣告了女性自觉或不自觉的在父权和婚姻制度下的痛苦,通过对死亡及其相关故事的描写展现出自己对死亡的思考,指出精神上的消亡较之肉体上的死亡更加可怕。
孤独意识
路易丝•格吕克的诗歌经常触及妇女问题,在写作过程中往往从阴暗的方面与预感的角度来写,她的诗作中体现出浓厚的失落与孤独意识,收录于诗集《阿勒山》中的《幻想》一诗将死亡素材与自身经历结合在一起,用简单的语言探讨了一次家庭的变故,在诗歌的第四节,格吕克转入了诗中主人公内心的描述,即便房子里挤满了人,也无法弥补主人公生活的空白,反而使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她仍然要面对失去至亲的痛苦。格吕克通过平时观察结合自己的经历,预感了每个人死亡后发生的事情,以及对生者的影响,整首诗充斥着悲伤和孤独的气息。
女性成长
路易丝•格吕克诗歌具有鲜明的女性书写特征,两段婚姻对她而言都是刻骨的经历,其诗集《新生》作为离婚后发表的作品,始终贯穿着逝去的爱情、情感的死亡以及心灵的重生等主题,描绘了格吕克如何摆脱经历失败婚姻后的悲伤与孤独,最终走上新生的道路。除此之外,格吕克在诗中往往赋予女性人物优先话语权,通过改写神话实现对传统观念的颠覆,表达对女性独立、自主以及男女平等的期望。
艺术风格
路易丝•格吕克的诗歌普遍篇幅较短,遣词造句凝练,前期作品往往具有超现实主义的元素,但后期作品摒弃了之前抽象的比喻,改用朴素的意象,更注重理性的思考和哲学的思辨,打破了以往“自白派”和“学院派”的界限,有评论家认为格吕克的诗可以使人在堕落的世界中得到抒情的美学体验。
作为后自白派歌的延续和发展路向之一,格吕克诗歌风格的形成受到其导师坦利•库尼兹的影响,在她的第一部诗集《头生子》中,许多人物都使用第一人称,自传色彩浓厚,但到第二部诗集《沼泽地上的房屋》里,格吕克开始将神话典故与自白风格结合,逐渐走出单纯受”自白派“影响的写作风格,走上“后自白诗”道路,开拓了新的诗歌艺术。和大多数女性诗人注重感性的诗歌风格相比,格吕克诗歌往往在看似平实的表达中蕴含着一份沉重,她曾表明自己受惑于省略、秘而不宣、暗示、雄辩与从容的沉默,这些使得她在诗中充分发挥隐喻作用,通过日常意象赋予诗中事物灵性,从而传递出哲理。
格吕克诗歌中展现出其独特的诗歌声音。词汇,语言,言语,节奏,都极富个性。她诗的语言,就像剔得干干净净不留一丝渣屑的骨头,乍一听,质朴无华,散发着丝丝冷气;细细品味,自有一丝暖意悄悄升起,驱散先前的寒凉,更有一种如银针直刺痛点而不亦舒畅哉的力量。译者彭予认为格吕克的诗使用的是一种朦胧,甚至支离破碎的风格,冷峭、幽密、笔调细腻,具有内在凝聚力和艺术原生美。同时格吕克的诗歌注重口语化,她往往将内心情绪蕴含于无言简洁而又暗示静默的词语中,如《野鸢尾》中:“在我受难的尽头/有一扇门。”同时格吕克认为情感的诉说不能拘泥于一种声音表达,许多尖锐的思想和残酷的真相必须借由权威的叙事者之后诉说,因此她采用诗歌人格的方式进行创作,神话、传说、甚至花草树木都被她作为诗歌的言说者。
获奖荣誉
作品获奖
个人荣誉
人物评价
瑞典文学院在授予路易丝•格吕克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理由中称,格吕克用无可辩驳的诗意般的声音和博素的美使个体生存状态有了普遍性。
美国诗人伊丽莎白•多德将路易丝•格吕克定义为“后自白派”诗人,评价她的文字风格有着古典主义的特质。
译者柳向阳认为路易丝•格吕克的诗像锥子扎人,让人第一次读来就非常震惊。
作家赵松认为路易丝•格吕克有着能将微不足道的瞬间转化为繁茂的神秘花园的能力。
人物轶事
获诺奖后“恐慌”
早在获奖之前,格吕克的诗歌就已经进入中国,当浙江大学教授向她写信寻求授权时,格吕克很快在回信中表示同意,并且未曾提到需要收取的版权费用。2020年10月,路易丝•格吕克在得知获诺贝尔文学奖后表现的十分淡然,并称那天只是一个普通清晨的开始,更是在之后的媒体采访中表示,得知获奖之后的第一想法是担心以后不会有作家朋友。
独特的文学观
格吕克典型的创作有着“合金般质地”的语言风格,总是带着冷峻和克制。然而,有别于纸面上音乐的形象,她会在朗读诗歌时模仿马叫,也喜欢放声大笑。幽默本身也成了她风格更新的武器。格吕克说,她总是尝试“让更多声音掉落到纸面上”,以便随时可以换档。她喜欢这样的诗:以为在读一首诗,其实在读另一首,又在读第三首,“每个句子本身都不是从前句推导而来。
参考资料
露易丝·格丽克与阅读的政治.中国作家网.2023-09-12
Louise Glück.HUMANITIES.2023-09-13
格丽克的个人古典主义之美.中国社会科学网.2023-09-13
Louise Glück Nobel Lecture.nobelprize.2023-09-13
月光的合金.豆瓣.2023-09-13
在疯狂的边缘.豆瓣.2023-09-19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家庭背景
早年经历
写作生涯
问鼎诺奖
人物逝世
人物关系
主要作品
中文译作
创作特点
主题思想
死亡意象
孤独意识
女性成长
艺术风格
获奖荣誉
作品获奖
个人荣誉
人物评价
人物轶事
获诺奖后“恐慌”
独特的文学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