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中乡
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下辖乡
法中乡位于沁源县县东南部,乡名取自原抗日烈士张法中之名,是连接长治市和沁源县城的战略中转腹地。全乡东依屯留区,北交沁县,南接安泽县,西抵县城,是全县的重点农牧基本地乡,省级家庭牧场示范乡,全省天保工程家庭托管制的起源乡。
全乡辖16个行政村,86个自然村,2350平方公里。全乡居民来源以山东省河南省等九省七十六县市移民为主,民风淳朴,是县志记载上两次农民起义的发源地。全乡耕地面积2.04万亩,林地8.16亩,森林覆盖率66%,牧坡19万亩,年均生产粮食1322万公斤,年大牲畜饲养量达余头。全乡交通通讯便利,村村通油(水泥)路,自然村通公路。全乡野生资源和光热资源丰富,黄芪、柴胡等中药材达80余种,并盛产优种玉米和无公害绿色谷子、大豆。
现况
法中乡目前有全县标准最高的、
全封闭海外博爱双语小学和市级龙头企业青龙山庄野生资源公司,年产值逾亿元,绿色产品大枣、小米、黄花菜,享誉上党。
规范建设
法中乡工会联合会在县中华全国总工会及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工会一班人,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六好”乡镇工会为目标;以扩大工会覆盖面,增强工会凝聚力为抓手;组织起来,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工会联合会在工会规范化建设、发展会员、劳动力转移、开展劳模竞赛、送温暖活动中,做了大量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基础建设
1、健全组织,工会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女职工委员会“三委”班子全部健全,并积极发挥作用。
2、挂牌运行,制做了工会联合会牌子,工会主席办公室牌子。工会办公室牌子,职工活动室牌子,职工之家牌子,刻制了工会联合会印章和工会财务专用章。
3、乡工会按照服务群众深入,积极推动经济发展的要求,支持和引导全乡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并对200余人剩余劳动力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技能培训和基本知识培训,到现在为止在县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支持和帮助下,在乡工会的努力下,已转移劳动力1500余人。主要分部在餐饮业、家政服务业、建筑等行业。每年为该乡拿回2000余万元的收入。
4、购置设施,工会一班人,想为职工所想,心为职工所系,在经费较为紧张的情况下,购置了象棋、书籍,建起了图书阅览室和职工活动室,大大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同时也得到了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县总史主席检查该乡工会联合会工作后,他很高兴,肯定了该乡工会的做法,并投资9000余元为该乡工会购置了新乒乓球台案,配置了微机,乡党委拿出3000元,为工会制作了版面、购置了沙发、办公桌椅等办公用品,使乡镇工会规范化建设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5、建立档案,一是对全乡的劳动力转移人员和待转移人员建起了流动档案,一人一卡,对转移人的基本情况、转移地点、从事职业、长期工、季工、特长等都进行了详细的登记,并跟踪服务;二是建起了工会会员实名登记档案;三是建起了树劳模实名登记档案;四是建起了困难职工实名登记档案。
会员发展
工会一班人在做到乡机关、学校、企业员工99%入会的同时,积极发展个体工商户入会,在工作中有的个体工商户不理解,不参加,经过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的做工作,使他们自愿地加入工会组织,到现在为止已发展个体工商户30名,我们决心把全乡的个体工商户全部组织入会。工会要做到维护个体工商户的合法权益,让他们合法经营,努力培养积极分子,为全乡的经济振兴做出贡献。目前全乡工会会员达到200人。
开展竞赛
工会联合会在全乡大力开展向劳模学习,塑劳模形象为主题竞赛活动,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中塑典型,造氛围,奏响时代强音,在浓厚氛围的感召下,出现了一批不计个人得失,认真践行“三个代表”,为该乡的经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的先进人物,如勤奋工作,任劳任怨的李建东,带头奉献,积极投身光彩事业的青龙山庄经理唐银慧,他们为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了好头。
扶贫济困
今年元月份,个体工商户会员杜晋刚因白血病,家里无钱无法医治,工会联合会号召会员献爱心,为白血病患者捐款,在短短的五天内,捐款3000元,送到患者手中,青龙山庄公司积极投身光彩事业,为董家学校和乡中学捐款20000余元,为北道沟30户贫困户送去了白面和食油。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实施献爱心工程,坚持经常化,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努力。
农民增收
乡工会根据乡党委年初提出的工会联合会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引导和支持全乡剩余劳动力转移,努力实现农民增收的意见,乡工会组织“三委”成员,分头深入17个行政村,对已外出的农民工和待出农民工,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对已外出的农民工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登记,对待出农民工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专业特长、求职意向进行了登记,一个一卡,全部建起档案,在健全档案的同时,对待出农民工和过年返乡的农民工进行了为期6天的技能和知识培训,提高了外出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改善了该乡外出务工人员“只能干粗活,工资收入低”的弊端。截止目前,全乡农民工转移2000余人,每年可为我乡增收2300余万元,实现了全乡人民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的新气象。
总之,今年以来,在乡工会、“三委”、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工会联合会规范化建设取得了一定进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严格执行工会的各项制度,努力把我乡工会建设成为党委政府重视、组织网络健全、履行职能规范、指导基层到位、服务群众深入、积极推动经济发展的“六好”乡镇工会,为建设和谐法中、小康法中做出积极的贡献。
建置沿革
法中乡位于沁源县东南部,全乡东与屯留区沁县交界,南与安泽县相连,西接沁河镇,北与交口乡接壤,总面积225平方公里。1956年前实行区、乡建制。1956年后撤区建乡,设立乡政府。1958年撤乡建社,全县成立了10个政社合一的大人民公社。1980年取消公社革命委员会,恢复原称。1984年,进行撤社建乡改革,建立了乡人民政府。2001年2月,根据上级批示,将柏木乡并入法中乡,设立新的法中乡。下辖友仁、支角、马西、桑凹、董家、上湾、法中、南沟、冯村、周家沟、柳湾、麻坪、柏木、水泉、南庄、三条栈、石板庙共17个行政村,含88个自然村。
环境资源
环境资源
法中乡人口居住分散,自然村较多,地势开阔,土质肥沃,全乡2971户,农业人口8391人,非农业人口316人。耕地面积24199亩,林地面积81553亩,森林覆盖率68%。土壤属于褐土,年平均气温8.6℃,有效积温2752℃,无霜期130—170天,海拔985—1470米,年均降雨量605㎜。
交通
该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连接长治市沁源县县城的战略中转腹地。省干线公路汾屯线横贯本乡。
工会登记表
新农村建设
全方位、多角度地拉动新农村建设。
一是召开乡党政领导班子会定目标,并将目标分解细化到人,实行一把手负总责,人人肩上挑担子,个个头上有任务,要求“事无巨细,必先事必躬亲”。二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规划先行。在谋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布局时,紧扣新农村建设“345567”工程,在农业龙头企业青龙山庄野生资源有限公司的带动下,继续推行“公司+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重点发挥我乡的畜牧大乡优势,推行“部门帮、农户养、公司销”的成功养殖经验,将全乡的畜牧产业做大做强。强调以稳步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三是针对新形势,结合新目标,创新工作路子。首先寻求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对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土地征用、资金困难等问题合理把握,积极应对。积极与帮扶单位联系,寻求帮助。并动员全乡在外工作人员积极为全乡的新农村建设谏言献策。四是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努力实现机关工作作风与干部精神风貌的转变,进一步创优工作环境,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
目前,全乡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正稳步推进:示范村法中村投资10万余元在街道两侧安装了路灯,街道硬化及“户户通”水泥路等工程已全面铺开;整治村董家村、柳湾村、冯村三村的残墙断壁已全部拆除,“生态甲烷”工程逐步推广;推进村在环境卫生的整治中妇女同志走在了前面。全乡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建设新氛围。
经济发展
2010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6187万元,财政税收完成12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88元。在农业调产上,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结合本地实际,建设了四大园区。即:小杂粮种植园区、肉牛养殖园区、优质谷子种植园区、科技含量高的优质高产玉米科技种植园区。同时,一是根据市场需求,通过订单形式,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紧紧依托种植示范户,辐射和带动种植能手,通过大户带能手,能手帮农户,充分调动起农民调产的积极性;二是从畜禽肉蛋的价格行情看,借助项目优势,形成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养殖规模,采取基地养殖、大户养殖、家庭养殖等形式,让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三是通过园林村建设,形成远山有林、近处有树、身边有景的宜居环境。四是利用荒山围栏放养野猪、放养家鸡、采集山货,充分利用了林下资源,使其转化为增加农民收入的资本。
社会状况
2002年全乡实行了村村通,至今80%的农户实现了“户户通”;全乡90%的住户可以接收到40个电视频道。辖区内建有小学6所,卫生院1个。全乡实行了村级卫生所全覆盖,村村有卫生所。100%的农民参加了医疗合作,村村有农家书屋、有文化活动中心、有基层组织建设活动阵地。至2010年有全县标准较高的、全封闭海外博爱双语小学和市级龙头企业青龙山庄野生资源公司,年产值逾亿元,绿色产品小米、大豆、黄花菜享誉上党。古迹有水泉村的砖塔、柏木村出土的昙方云等造像碑。
参考资料
建置沿革.长治市情网.2013-08-19
目录
概述
现况
规范建设
基础建设
会员发展
开展竞赛
扶贫济困
农民增收
建置沿革
环境资源
环境资源
交通
工会登记表
新农村建设
经济发展
社会状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