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SchoolofenvironmentandecologyofXiamenUniversity)是厦门大学
二级学院。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于2011年3月30日成立,是在原海洋与环境学院的环境与工程学科和生命科学学院的生态学科基础上组建而成。
根据2017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设环境科学系、生态学系、环境与生态工程系3个教学系,设有3个本科专业,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教学科研系列教师67人。
历史沿革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环境学科可追溯至成立于1982年的
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学科可追溯至1922年
陈嘉庚先生亲自设立的
植物学和
动物界两科。
1950年,学校筹建亚热带植物研究所,何景教授兼任所长。
1980年,在植物学、动物学专业招收生态学方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1987年,动物学获得首批国家级重点学科(含生态学)。
1991年,设立生物学(含生态学)博士后流动站。
1993年,生物学(含生态学)获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生物学人才培养基地。
2002年,招收生态学专业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同年,获批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生物学培养基地(含生态学),并成立
厦门大学湿地与生态工程研究中心。
2006年,获批福建省高校
亚热带湿地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2007年12月,获批水生生物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含生态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获得批准建设。
2010年8月,获批福建省滨海湿地保护与
生态恢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月,列入国家生物学拔尖人才培养试验计划(含生态学)。
2011年3月,环境与生态学院成立。8月,获批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1992年,整合我校海洋学系、化学系、生物系和分析测试中心等单位的相关研究力量,在原环科所的基础上成立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开始招收海洋生物
地球化学、环境化学和环境毒理学等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1994年,设立环境科学硕士点。1995年,设立环境海洋学博士点,成立厦门大学海洋生态环境国家教委开放研究实验室;1996年,更名为环境科学博士点,以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和海洋学系为支撑单位,
厦门大学与福建省政府共建海洋与环境学院。
2000年,成立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招收环境科学方向的本科生,成立中国第一个由国家和地方联合共建的教育部、
福建省海洋环境科学联合重点实验室。
2003年,获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同年,与
旧金山大学合作设立中国第一个环境管理类国际联合培养项目-中-美环境管理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
2005年3月,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获科技部批准建设。10月,
厦门大学海洋与海岸带发展研究院成立。
2007年,
环境科学获批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同年,获批设立海洋事务国际硕士专业。
2011年3月,在原海洋与环境学院的环境学科和生命科学学院的生态学科基础上组建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8月,获批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2012年9月,学院搬迁至
厦门大学翔安校区环境与生态学院大楼。
2015年10月,水环境健康与安全协同中心获批
福建省第二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根据2017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设环境科学系、生态学系、环境与生态工程系3个教学系,设有3个本科专业。
师资队伍
截至2017年11月,学院有教学科研系列教师67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30人,助理教授5人。其中双聘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万人计划”入选者1人、“
闽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
厦门大学特聘教授3人、科技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
福建省教学名师1名、福建省百人计划(长期)5人、福建省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2人、福建省特支人才“双百计划”入选者3人、福建省引进高层次人才3人、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11人。另有厦门大学讲座教授5人、福建省百人计划(短期)1人。有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和教育部创新团队各1支(与海洋与
地球学院联合组成)。学院行政管理团队16人(含团委),工程技术系列人员25人,实验室自聘工程技术人员48人,博士后14人。
学科体系
学科建设
根据2017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个,2个
福建省重点学科。
2008年,学院
环境科学在全国学科评估中名列第九;2012,生态学在全国学科评估中名列第十。根据“WebofScience”ESI统计,从2012年开始,学院环境与生态学科进入该学科领域研究机构全球排名前1%。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根据2017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1个国家级科研平台,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以及3个校级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
国家级科研平台: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海洋与
地球学院共建)。
省部级科研平台: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海陆界面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滨海湿地保护与
生态恢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水环境健康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校级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海洋与海岸带发展研究院、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环境影响评价中心。
教学建设
根据2017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1个福建省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福建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有13个PI科研实验室、2个野外研究平台、1个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实验室、1个可控温室并拥有完善的
动植物标本馆,并在福建武夷山、
南靖县等地建立了实习基地。
福建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环境科学。
科研成就
2012-2015年,学院承担国家及省市各级科研项目140余项,争取的科研经费超1.6亿元;其中,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藻水源地供水卫生保障
羟基自由基氧化技术研究与示范”,承担或参与承担国家“973计划”课题5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9项,牵头承担了“封闭
海湾典型生境物理修复和
生物修复的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东南沿海半封闭海湾生态系统对
人类活动干扰的响应评价、生态重构技术及示范”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项,参与承担9项;参与其他部委公益性专项4项。
2012年-2015年,学院教师在环境、海洋及生态学科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SCI/EI等研究论文400余篇;荣获省部级各项科研奖励7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项。
2017年1月,学院
白敏冬教授课题组的“基于
羟基自由基高级氧化快速杀灭海洋有害生物的新技术及应用”项目,被授予国家技术发明
二等奖。
学术交流
根据2017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与
隆德大学工学院、
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理学院、
马里兰大学农学与自然资源学院、
香港大学生物科学学院、台湾大学环境工程学研究所、台湾中山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
台湾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化学与生态研究所、台湾中央大学水文与海洋研究所、环境变迁研究中心、台湾
宜兰大学环境工程系、台湾云林科技大学环境与安全卫生工程系、
台湾中兴大学全球变迁研究中心、台湾东海大学
热带生态学与
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等签署合作协议,开展学生交流、科研合作等。
文化传统
院徽
院徽中心以环境和生态两个英文单词“Environment”和“Ecology”的首字母“E”共同组成,紧紧相连,象征着学院以环境学与生态学为学科建设基础,相互交叉、相互融合,携手前行,展望美好发展前景。“E”似书本造型,坚实大方,体现学院扎实严谨、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蓝色底版象征广阔天地,既寓意环境生态科学研究的宽广领域,也揭示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伟大目标。
校园环境
校园活动
根据2017年12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举办了“
哆啦A梦与舞蹈王国”第五届假面舞会等文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了重走长征路,践行新思想等实践活动,组织教职工参加了学校第18届教职工运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