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杨达参加
江门市五县市文艺汇演,之后成为广东民间音乐团(现广东音乐曲艺团有限公司)的专业民歌手。曾为毛泽东主席演唱开平民歌《主婢望月》。次年与
黄俊英开始合说
相声。20世纪70年代初,杨达到
海南岛跟随
马季、
唐杰忠学习。1978年,杨达与黄俊英表演的相声通过电台的播送,在港澳地区引起很大反响。1983年5月,杨达与黄俊英、林运洪一起成立了广州相声艺术团。
2000年,杨达正式退休离开舞台,随即在广州大沙头开了一家摄影器材公司。他的摄影作品《玉瓶梅》在中国第十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展出,而《林中双凤》则入选香港大众摄影会24届国际沙龙。
杨达长期与
黄俊英合作,被誉为
广州市一对“开心果”“最佳拍档”。他经常应邀赴港澳及海外演出,出版有多款音像制品。代表作有《生死恋》《广州话趣》《阿茂阿寿》《打破常规》《比你高一点》《借电话》等。曾被推选为“广州市相声艺术学会”会长。他素有“千面笑匠”之称,与黄俊英、
卢海潮等人并称为七大“羊城笑星”。
杨达祖籍开平
塘口镇,1935年出生于开平
赤坎镇。因全家人都喜欢音乐,年幼的杨达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开始学习音乐。
1957年,杨达参加
江门市五县市文艺汇演。他的表演吸引了佛山艺校、
广东音乐曲艺团、广州市粤剧团等团体的注意。在前辈们的指导下,成为广东民间音乐团(现广东音乐曲艺团有限公司)的专业民歌手。他曾为毛泽东主席演唱开平民歌《主婢望月》。这一时期,杨达除了唱民歌外,还曾在“北艺南移”方面下工夫,开始移植某些外地
曲艺形式,用以丰富
广东省曲艺的表演,此中包括莲花落、花碟、金钱板、评书及
相声等。
1958年,杨达与曲艺演员关楚梅表演的相声《维生素》受到好评,之后与
黄俊英开始合说相声。他们尝试用广州方言合说相声,杨达表现稳重,多做逗哏;黄俊英反应快,多做捧哏,两人一起讨论剧本,在不断修改的基础上根据观众的反应进行调整。他们相声中的“岂有此理”口头禅,让很多人跟着学。相声《打破常规》中“我中意食鸡肶(
鸡腿)捏,你中意食鸡屎忽(鸡屁股)等段子,很受观众喜爱。其中“斗歌”等段子,收进了《羊城笑星——广东相声作品选》一书。,杨达与黄俊英巧妙地将很特别的
粤语语气助词合在粤语相声《广州话趣》里,效果很好。
20世纪70年代初,杨达到
海南岛跟随
马季、
唐杰忠学习,在表演马季写的《
友谊颂》时,根据粤语的特点进行改编,演出后观众反映很好。1978年,杨达与
黄俊英表演的
相声通过电台的播送,在港澳地区引起很大反响。
1983年5月,杨达与黄俊英、林运洪一起成立了“广州相声艺术团。”同年,“
广州市相声艺术学会”成立,杨达被推选为会长,黄俊英则担任“广州相声艺术团”的团长,在两人推动下,粤语相声快速发展。他素有“千面笑匠”之称。杨达也与黄俊英、
卢海潮等人并称为七大“羊城笑星”。1985年和1986年,先后两次随团到
香港特别行政区演出,使方言相声第一次登上香港艺术中心和大会堂这样的“大雅之堂”。1987年,随团赴美、加两国的十个城市演出。
20世纪90年代,杨达率先在文化公园办起了个人摄影展。2000年,杨达正式退休离开舞台,随即在广州大沙头开了一家摄影器材公司。他的摄影作品《玉瓶梅》在中国第十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展出,而《林中双凤》则入选香港大众摄影会24届国际沙龙。2012年8月24日至25日,参加
黄俊英《笑满岭南六十年》表演艺术欣赏会,与老搭档一起表演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