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院落
中国的传统合院式建筑
二进院落是中国传统合院建筑的基本格局之一,是在一进院落的基础上,沿纵向扩展而形成的。 四合院由一进院落扩展为二进院落时,通常是在东西厢房的南山墙之间加障墙,将院落划分为内外两重。障墙合拢处设二门,以供出入。
二进院落最早诞生于中国西周时期,中国已知最早的四合院实例——出土合院建筑遗迹即为两进院落。汉代以后的魏、晋及南北朝时期,合院式住宅形式逐步成为主流并演变出多种形式,从三面围合到四面围合,口字形的一进院落逐步发展出日字形的二进院落。
合院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空间原型。二进院落作为合院式建筑形制之一,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二进院落的代表建筑有余叔岩故居故宫景仁宫等。
历史变迁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史传巢氏是人类原始巢的发明者和巢居文明的开拓者,巢居又称为“树上居”。随后睡着生活生产方式的发展,逐步演变出穴居。伴随着军事和农业生产扩张,古人的生活居住区域不断扩大,在南方由于气候潮湿,宜居的山洞较少,穴居的居住形式逐渐被巢居而取代,也是“穿斗式”木结构的主要渊源。而北方原始民居从半地穴式发展为地面建筑。夏商时期,民居已初具社会形态,在商代已经逐渐形成以氏族或家族为单位分片聚居的生活形式。周代出现了“前堂后市”的房屋群落形式,这也是合院式住宅建筑的雏形。中国已知最早的四合院实例是出土的两进院落建筑遗迹即属于该时期。汉代以后的魏、晋及南北朝时期, 随着社会的动荡和发展, 合院式住宅形式因其特有的属性逐步成为主流并演变出多种形式,从三面围合到四面围合,口字形的一进院落逐步发展出日字形的二进院落。
建筑特征
建筑条件
传统建筑中,气候适应性的影响尤为明显。气候和地域等物质因素造就了地方特色和当地人的生活习俗,这种特色和习俗也同样反映在传统民居中,包括建造技术、材料、空间组织方式等。中国北方地区在气候区划中多属于温带季风或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主要特点为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风向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合院建筑具有良好的气候适应性,合院民居是中国北方劳动人民为了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所建造的一种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北方的合院民居以砖石结构和木质结构为主。
布局特点
对称轴线
中国传统合院建筑中,”轴线“是组织单体建筑、构造居住空间秩序的控制线。在二进院落空间组合布局中,强调”轴线“对称,以传统的中轴控制院落的发展和群体合院的空间层次。事实上,轴线并非客观存在,而是空间组织内部结构的潜在逻辑线。在中国北方的合院二进院落中,轴线往往是不连续的,在中心位置会用房子、垂花门等将轴线打断,分隔成相互独立的两进“轴域”。其中, 布置在轴线上的房屋为长辈居住的正房, 规格最高, 朝向最好;晚辈的房间位于东西两侧厢房,长子住东厢房, 次子住西厢房, 体现东为贵之意;未婚女子住内院,以体现封建社会家庭中长幼、尊卑有序,内外、男女有别的伦理秩序。
递进流线
流线指的是人在建筑空间中被引导的或可能发生的活动轨迹。流线联系着院落中各个主从单元空间, 形成迂回曲折的形态。对于合院来说,古代工匠在长期实践中将流线在轴线基础上灵活地使用脱离、打断、迂回、错位等做法,使得二进院落形制虽统一,但在空间性质变化的转折上各有不同,人群视线和活动的安排别具匠心。
实用特点
院落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房方向的房屋各自独立,东西厢房与正房、倒座的建筑本身并不连接,且正房、厢房、倒座等所有房屋都为一层,没有楼房,连接这些房屋的只是转角处的游廊。这较为宽敞的院落布局取决于自然条件,北方气候寒冷,较矮的房屋有利于保暖,宽敞的院落有利于采光。
空间配置
中国古代建筑的庭院和建筑物的配置大部分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用横轴线与纵轴线将建筑物空间左右对称地分离开来。二进院落即在复合型四合院沿着中轴线排列着两个院落。在东西厢房的南山墙之间加障墙,将院落划分为内外两重,隔墙和正房、东西厢房围合成内院;隔墙和南侧的倒座放以及两侧的屏门围合成外院, 障墙中间设二门以供出入,外人一般不进入内院, 除非地位显赫的人或是亲戚朋友。一般在二进院落中,二门多以屏门形式出现,内院中不设抄手游廊。
垂花门
垂花门是合院外院和内宅的分界。古时人们常说的“大门不出, 二门不迈”, 其中“二门”即指垂花门。它一般设在四合院的主轴线上,位于外院北侧正中,建在三层或五层的青石阶上。垂花门有两种功能:一是防卫功能。白天开启,供家人通行;夜间关闭。二是屏障功能。在垂花门内一侧的两根柱间再安装一道屏门, 除了婚丧嫁娶时,其他时间屏门都是关闭的,人们进出二门时走屏门两侧的侧门到达内院,这种功能充分起到沟通内外宅,又严格划分空间的作用。垂花门平面共有四根柱, 空间上是占天不占地,这也是它的特色。
廊在中国传统空间中应用广泛,合院中的廊道一般围绕内院展开,连接正房、厢房的檐廊形成环廊。环廊由檐廊和游廊组成,檐廊是指正房和厢房前面的出廊,属于建筑的一部分;游廊是指沿墙设置的廊 (抄手游廊) 和连接厢房与厢房的走廊 (穿山游廊) 。垂花门两侧沿墙设置抄手游廊,墙面上设置的什锦窗,外院人可以依稀看见游廊内的场景。
倒座房
倒座房位于宅院的前部、大门以西。后檐墙临街,一般不开窗或开小高窗,且有露檐、封护檐之分。靠近大门的一间多用于门房或男仆居室,面对垂花门的房间供来客居住,倒座的西部常用墙和屏门分出一个小小的跨院,内设厕所,大门以东的小院为塾。
内外院
倒座与正房、厢房之间有垂花门相隔,门内门外形成内院外院,其空间的等级不同,尤其是内外分明,妇女不能随便到外院,客人不能随便到内院。《礼记·内则》曰:“礼始于谨夫妇。为宫室,辨内外,男子居外,女子居内。深宫固门,寺守之,男不入,女不出。”对应于此,中国传统建筑中住宅营建的原则为“辨内外”,即划分内与外不同的居住空间,并要求人们在不同的伦理环境应对不同的行为举止。
厢房和耳房
位于正院里东西两侧为厢房,耳房是厢房的陪衬, 尺寸也比厢房小,一般用来做仆人休息或厨房、车房之用,地位明显低下。二者在平面尺度上要躲闪避让正房。
代表建筑
二进院落一般属于小型四合院,占地面积般较小,东西宽度不过十五六米,南北深不过二三十米。但也有规模较大、格局比较讲究的。
余叔岩故居
余叔岩余三胜之孙,余紫云之三子,名第祺,又名余小云。光绪十六年(1890)生于北京,1943年病逝于北京。京剧“新谭派”的代表人物,“余派”创始人。余叔岩故居,位于北京市宣武区椿树上头条,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宅为一主二次并列式,主院居中,是一座二进院落,东西两侧各一座附院。东侧的附院也是二进,分别与主院相通。西侧附院经改建已非原貌,现仅剩中院和东附院,变成一主一次的形式了。
故宫景仁宫
景仁宫,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长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景仁宫。清代沿用明朝旧称,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爱新觉罗·旻宁十五年(1835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先后修缮。
景仁宫为二进院,正门南向,名景仁门,门内有石影壁一座,传为元代遗物。前院正殿即景仁宫,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檐角安放走兽5个,檐下施以单翘单昂五踩斗,饰龙凤和玺彩画。明间前后檐开门,次、梢间均为槛墙、槛窗,门窗双交四菱花槅扇式。明间室内悬乾隆御题“赞德宫闱”匾。天花图案为二龙戏珠,内檐为龙凤和玺彩画。室内方砖地,殿前有宽广月台。东西有配殿各3间,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檐下饰以旋子彩画。配殿南北各有耳房。 后院正殿5间,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檐下施以斗栱,饰龙凤和玺彩画。两侧各建耳房。殿前有东西配殿各3间,亦为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檐下饰旋子彩画。院西南角有井亭1座。此宫保持明初始建时的格局。   
景仁宫明代为嫔妃居所。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康熙帝生于此宫。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和硕裕亲王爱新觉罗·福全丧,康熙帝为悼念其兄,再次于此宫暂居。其后此宫一直作为后妃居所,爱新觉罗·弘历生母孝圣宪皇后咸丰婉贵妃光绪帝珍妃均曾在此居住。
文化内涵
儒家思想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礼”和“中庸”,反映在建筑上是伦理、均衡和对称。二进院落和合院空间构成的核心理念相同,即”择中而居“,也是儒家哲学追求“中正”、“仁和”思想, 讲究“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的体现。围合四周的建筑门窗均朝院落开启, 构建以院落为核心的功能空间, 以统率和控制四周房屋和其他从属院落空间, 形成典型的“内向聚合”的居住形态。
道教文化
道教文化反映在建筑上是“五行”和“阴阳”,主要体现在建筑的布局结构与装饰。如院落在装饰上的琉璃瓦(灰、黄、红、绿、青、蓝、紫等各种颜色)、土瓦、斗拱、飞檐、贴脸、花窗、柱、梁、廊、雕(石、砖、坭、木等各种雕刻)、绘画、图案、书法、色彩、牌(门)楼、盖(金字)顶、吉祥物等。
保护传承
合院作为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空间原型,是传承中华文脉的载体和关键所在,其较高的建筑覆盖率、较强的气候适应性、内聚而居的社会交往性在住宅建设中具有较突出的应用价值。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人涌进城市。传统合院已无法满足现代生活需求。一方面,对于传统合院二进院落点位进行保护,如中国北京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到老城整体保护十大重点,特别提到“保护老城原有棋盘式道路网骨架和街巷胡同的格局”“保护北京特有的胡同-四合院传统建筑形态,老城内不能再拆除胡同四合院”。另一方面,许多建筑公司致力于新中式合院的设计,并将这一理念发展到南方。
参考资料
..2023-11-09
..2023-11-09
..2023-11-09
..2023-11-09
..2023-11-09
景仁宫.故宫博物院.2023-11-09
..2023-11-09
..2023-11-09
..2023-11-09
..2023-11-09
..2023-11-09
..2023-11-09
..2023-11-09
..2023-11-09
四合院的垂花门.北京市人民政府.2023-11-09
目录
概述
历史变迁
建筑特征
建筑条件
布局特点
对称轴线
递进流线
实用特点
空间配置
垂花门
倒座房
内外院
厢房和耳房
代表建筑
余叔岩故居
故宫景仁宫
文化内涵
儒家思想
道教文化
保护传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