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宫变,发生在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是宫女们意图杀死
朱厚熜的一次事件。由于此事发生在嘉靖壬寅年,所以称之为壬寅宫变。
嘉靖年间,明世宗朱厚信奉
道教,采取宫女经血炼丹,因长期服用,导致性情暴躁,从而苛待宫人。关于宫变原因,史书无明确记载,仅记载嘉靖二十一年十月十九日(1542年11月25日)晚,十六位宫女们趁朱厚熟睡,分别制住了朱厚璁的躯体,同时用绳紧勒他的脖颈,但由于绳子打成了死结,没能让朱厚璁立马毙命。而宫女张金莲见情形不妙,便前去报告了
孝烈方皇后。方皇后赶到,命人抓住宫女,并召请太医。
朱厚熜在太医
许绅的治疗下,次日便告好转。方皇后则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当晚侍寝的
曹端妃也参与其中,她一同报告给了朱厚璁。朱厚璁下谕将参与此事的宫女
杨金英、苏川药、杨玉香、邢翠莲等及
、曹端妃一同凌迟处死。但在《明史》中又记载,朱厚璁后来查明曹端妃为方皇后趁机陷害,实际没有参与其中。
学者林延清认为“壬寅宫变”是嘉靖朝政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朱厚璁自宫变后长居西苑,他认为是上仙助他死里逃生,愈加笃信道学,频繁在宫中举行斋醮仪式。将朝政事务交由大臣
处理,严嵩把持朝政,致使嘉靖朝的社会矛盾和危机日益尖锐。
事件背景
正德十六年(1521年),
朱厚熜以
堂弟的身份登基称帝,按皇家传统,需要尊明武宗的父亲
为父亲,称自己生父
朱祐杬为
叔父。但朱厚璁却想追封兴献王为“皇考”,甚至是皇帝,也不愿意将自己过继给明孝宗。朝臣为此分成两派,一派以内阁首辅
杨廷和为代表的当朝权臣们,另一派则是朱厚璁及支持他的臣子们。众多官员被押入诏狱刑讯,十六人被杖打至死,多位官员被贬,史称此次事件为“大礼议”。嘉靖三年(1524年),朱厚璁不顾朝臣反对,追尊生父兴献王为兴献帝,改称明孝宗为“皇伯考”。
执政中期,他开始信奉
道教,需要采取青年宫婢的
经血烧炼“
”供他食用,为了收取经血,宫婢们需要服食一些催血的药物,有
甚至丧命的危险,而为了此事不外扬,甚至会杀害她们。又因为长期服用药性燥烈的丹药,朱厚璁变得喜怒无常。
朝鲜《中宗大王实录·卷九十九》记载,宫人稍有过错,朱厚璁便会施以惩处,因此殒命者多达二百人。
事件过程
嘉靖二十一年十月十九日(1542年11月25日)夜里,朱厚璁睡在宠爱的
曹端妃宫中。失宠的
王宁嫔与宫婢
杨金英、苏川药、杨玉香、邢翠莲、姚淑翠、杨翠英、关梅秀、刘妙莲、陈菊花、王秀兰、张金莲等十几人聚在东稍间,她们事前已经用多根细料仪仗花绳,搓成一条。待到夜里点灯时分,王宁嫔与众宫女说道:“咱们下了手罢,强如死在他手里!”随后,王宁嫔与一众宫女潜入其中,
朱厚熜当时正处于熟睡状态。 先是杨金英递根粗绳给苏川药,苏川药又将拴绳套递给杨金英。邢翠莲将一块黄绫抹布递给姚淑翠,并按住朱厚璁的前胸。姚淑翠负责用抹布蒙住朱厚璁的脸,边紧紧掐住他的脖子。王槐香按住他的上身,苏川药和关梅秀分别按住左右手,刘妙莲、陈菊花分别按着左右腿。待
杨金英拴上绳套,姚淑翠和关梅秀二人便使劲去拉绳套。
朱厚璁于睡梦中被惊醒,开始拼命挣扎,杨金英变得慌乱起来,绳套被打成死结,怎样都拉不紧,
便没能死成。宫女张金莲见情势不妙,便出去报告了
孝烈方皇后。方皇后立即赶来,还被姚淑翠打了一拳,她解开
朱厚熜脖子上的勒绳,并马上让人召来御医。宫女们见事情不成,四散逃窜,王秀兰让陈菊花吹灭烛火,总牌艾芙蓉将其点上,徐秋花、郑金香又把灯扑灭。艾芙蓉便叫来了管事的,将这些宫女一并抓住,被
锦衣卫逮捕关押。此年为壬寅年,又在后宫发生,时人及后世称之为“壬寅宫变”。
事件结果
朱厚璁虽没有当场毙命,但因惊吓过度,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太医们都害怕治不好会得到处罚,不敢用药。只有太医院使
许绅冒死开药,朱厚璁于早晨七八点钟服下,下午二、三点钟忽然发生声响,随后吐下紫血数升,四、五点钟时能够说话,又接连服下三、四剂平气活血的药,才转危为安。事后,许绅因救治有功,升为
太子太保,但不久便因在此事中受到惊吓而死。
朱厚熜处于昏迷状态时,宫变事件便交由
孝烈方皇后处置。方皇后亲自审讯参与弑逆的宫女和宁嫔,司礼太监张佐等在内堂就坐。宫女们在严刑拷问下,供出整个作案过程,表示
王宁嫔为主谋。随后,方皇后拟奏告知病中的朱厚璁,谋逆者共有十六人,
杨金英与苏川药、杨玉香、邢翠莲、姚淑翠、
杨翠英、关梅秀、刘妙莲、陈菊花、王秀兰亲自实施了罪行,另有徐秋花、邓金香、张春景、黄玉莲为同谋者,张金莲则事情败露才前来禀报。
曹端妃当时虽不在场,却也参与其中。
朱厚熜尚在病中,随后下诏,表示不分首犯、从犯,一律凌迟处死。涉事宫女皆查抄家产,查出族人中有所参与的一起诛杀。 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1542年11月27日),众宫女被拉到西安门外四牌坊的西市行刑,她们的家族中有十多人被杀,发配为奴者二十多人。
朱厚璁清醒后,认为曹端妃参与此事有蹊跷之处,便叫来参与审理的张佐仔细询问。张佐将曹端妃在审理时、及行刑时哭喊冤枉的情形以及
王宁嫔如何攀扯尽数告知朱厚璁,朱厚璁分析认为是王宁嫔故意选择在端妃宫中行逆,嫉妒曹端妃得宠的
孝烈方皇后则顺势下手,将无辜的曹端妃判定有罪,还残害其家人。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一月二日,
朱厚熜在大臣
严嵩的建议下昭告天下,表示自己的身体已经恢复。嘉靖二十六年十一月(1547年),宫中失火,朱厚璁率众人前往露台祈祷,特地放出诏狱中的三位臣子,却对中官营救皇后的请求置之不理。方皇后因烧伤严重,十几天后死去。此后,朱厚璁再不踏足
乾清宫,采取
经血的对象也从年青女子换成八至十四岁的童女。
事件评价
明代史学家谈迁评价:壬寅西宫之变,从古至今都没有。史书说这是宫婢们谋划已久,但她们不过是心有怨气。明世宗连妻子都苛待,这件事情的发生都是他咎由自取。
现代历史学者林延清评价:壬寅宫变尽管最后未获成功,但她们不畏强暴,敢于抗争的精神却彪炳史册,受到后人的崇敬。
现代学者刘玉评价:没有子嗣, 被宠幸者又不能因宠幸而进封, 自然是怨声载道。再加上世宗本人喜怒无常, 处罚手段残忍, 宫人时刻惊惧在心, “命在旦夕间” , 故而反抗似乎也成了一种必然的选择。这也是为什么参与宫变的
宫嫔“诸婢为谋已久” , 正是嘉靖朝后宫这种恶劣的环境才会应引发这种激烈的宫变, 这与其客观环境是相符合的。
现代学者
柏桦评价:由于“壬寅宫变”的案审理不是依照正常的司法程序进行,与案件相关的人证供词也没有公布于众,所以人们不知道案发的具体原因,再加上宫廷事秘,统治者有意掩饰,则难免疑点百出,这就给各家的猜测提供了依据。
事件影响
壬寅宫变对嘉靖朝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在宫变发生的第二天,
朱厚熜便离开了大内,长居西苑的
永寿宫。为了休养身体,潜心修道,他开始拒绝上朝视事,从嘉靖二十一年十一月(1542年)到嘉靖四十五年(1566)十二月的二十四年时间里,朱厚璁总共只面见了三次朝臣。甚至连祭祀天地、宗庙等朝廷重大典礼都逐渐开始称病不往,交由官员代行主持。
朱厚璁认为自己能从宫变逃生,是信奉
道教的缘故。他由此愈发崇信道教,频繁在宫中举行斋醮仪式。他还将朝政与道术联系起来,每当前线有军功传来,他都归功于有上仙相助,并举行告谢典礼。嘉靖二十六年十一月(1547年)宫中发生火灾,
朱厚熜声称在火中听到了有人呼喊被抓的
杨爵等三人是忠臣,便下旨释放了他们。
其次,是嘉靖朝出现了严嵩专权的局面。朱厚璁躲进西苑后,日日祈求长生,虽然依旧通过批阅奏章,掌握着朝政大权,但朝廷的日常事务则需要一个对他忠诚的大臣来处理。善于迎合的
严嵩因此得到重用,他与其子
严世蕃总能摸清朱厚璁的诏谕,并准确给予答复。他们利用朱厚璁不愿面见其他阁臣的优势,把控朝政,控制官员任免升迁,借此收受贿赂。嘉靖朝的社会矛盾和危机日益尖锐,壬寅宫变是嘉靖朝政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事件争议
宫变原因
关于“壬寅宫变”的起因,史书无明确的记载,后世史学家则众说纷纭。
第一种说法认为此次宫变是由内宫太监
高忠所主导,《世庙识余录》记载:“内宫监太监高忠,尝以事旨,系内狱,寻被释,无 何,即有宫婢之变。上甚疑之。”但文章《“壬寅宫变”的地点、起因和事后》认为高忠忤旨、欺罔都没被杀害,还参与了此次案件的处理。此文认为仅靠高忠一人的力量很难发动这么多宫女为其牺牲,且杨金英等十几位宫女在后续审问中,都没有透露出丝毫相关信息,高忠所主导的说法不能成立。
第二种说法认为这是“大礼议”事件的延续,
教授表示有人推测这是政治斗争的失败者所主导的事件,他们想要利用
妃嫔除掉
朱厚熜。但这种说法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
第三种说法认为是朱厚璁性情暴虐,宫女们害怕哪天犯错被杀,又或者被催血而死,所以发动宫变。朝鲜来使中国时,眼见宫女行刑,在《中宗大王实录》中表示“宫女们蓄怨积苦,发此凶谋”。
著《 嘉靖皇帝传》、何宝善著《嘉靖皇帝朱厚熜》都持此说。
第四种说法认为是宫闱争宠导致的,
著《 嘉靖皇帝传》表示,
王宁嫔因嫉妒
受
宠爱,对其恶语交加,遂被罚去采集露水。
与其他被罚宫女相识,她们由此密谋,试图趁
朱厚熜熟睡时,将其勒死。
发生地点
宫女们到底在何处行刺,有在
乾清宫以及在曹端妃寝宫两种说法。嘉靖朝的刑部官员张合著《宙载》写:“这群逆婢并曹氏、王氏合谋弑朕于卧所”。意指朱厚璁的住所,即乾清宫,文中还记载朱厚璁看折、进膳等日常活动都在乾清宫的暖阁中活动。但《
万历野获编》载:“是夜上寝于端妃所”,《明史》载:“帝宿端妃宫。”都表示当夜朱厚璁宿于
曹端妃宫中。文章《“壬寅宫变”的地点、起因和事后》认为,若是在曹端妃宫中,曹端妃何以对宫女们闹出的动静一无所觉,所以很有可能是发生在
乾清宫,曹端妃则已返回宫中。但明清史学家
经过研究发现,乾清宫内暖阁有九个房间,各个房间各有楼梯相通,共放置二十七张床。
妃嫔侍寝时,不会有其余宫女、嫔妃进入,外人很难知晓皇帝睡在哪张床上。他认为也许是
跑到嫔妃住处过夜,结束后回到暖阁,此时进御的妃嫔便能知道朱厚璁所在何处。而
当夜可能就是侍奉的妃嫔之一,毕竟首犯
便是她的宫女。但又是如何支走
,便不得而知。
端妃是否为共犯
端妃是否为共犯,在史学界存在争议。由于“壬寅宫变”发生在二十日凌晨,当天刑部便接到旨意于次日将犯人处决。朝野大多人都认为是
孝烈方皇后为了除去得宠的曹端妃,才趁朱厚璁没有完全醒转颁布的圣旨。如明人
何乔远著《
名山藏》:“帝愈曰:曹妃我所爱,岂宜生此心,冤之。”明人
谈迁著《
》:“时上噤,心知端妃冤,不能救也”。清编《明史》:“时帝病悸不能言,后传帝命收端妃、宁嫔及金英等悉砾于市。然妃实不知也。久之,帝始知其冤。”但在《
万历野获编》中,对
曹端妃是否清白持保留态度,书中表示此乃宫闱秘事,无法查清。而
教授认为,太医
许绅的
传记表示,
朱厚熜于宫变第二天下午便脱离危险,有足够的时间营救曹端妃。
二妃行刑何处
关于曹端妃、
王宁嫔在何处行刑,史学家们对此有不同的看法。相关史料中记载她们在街市行刑,如《明史·孝烈方皇后传》记载:“宫人谋逆伏诛,端妃曹氏、宁嫔王氏于市 ” 。《明世宗实录》在罗列宫女们姓名之后,说 “ 不分首从,悉磔于市”。但在《
万历野获编》记载的世宗圣旨中:“这群逆宫婢
杨金英等,并王氏,各朋,谋害杀朕于卧所······”,并没有出现
曹端妃,
也属于“并”的行列。刑部所公示的犯人名单中:“当将重犯杨金英等,共十六名······”更没有出现曹端妃、
王宁嫔。她们作为皇帝宠幸过的妃子,赤身裸体地在街市行刑,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少见的。学者
柏桦认为两位妃子的行刑地点成谜。也有
著《 嘉靖皇帝传》,赵中男主编《明代宫廷政治史》认为是在宫中的某处秘密地点执行的。
相关轶事
《
万历野获编》记载,在宫女们行刑之时,北京城有三四天,都笼罩在漫天大雾中。时人认为这是发生了冤案,而受冤的正是
曹端妃等人。
影视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