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号着陆器,是由
美国航天机器人技术公司(Astrobotic Technology Inc)生产开发的着陆器。
“游隼”号着陆器由五个引擎驱动,高6.3英尺(1.9米),宽8.2英尺(2.5米),最终有效登月载荷将多达585磅(265公斤)。运送11台
美国航空航天局有效载荷以及其他国家商业伙伴的有效载荷。着陆器不会载有人类,旨在研究月球环境,为未来的
阿尔忒弥斯载人任务作准备。“游隼”号着陆器携带的有效载荷包括用于研究月球水和月球表面辐射的
传感器等多种科学仪器,旨在帮助美国航天局在将宇航员送上月球表面之前发展探索月球所需的能力。
当地时间2024年1月8日凌晨,搭载“游隼”号着陆器的“火神”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这是
美国自1972年以来,首次开展登月任务,也是美国私营企业首次挑战登月任务。1月9日,由于推进系统故障、
推进剂泄漏问题,“游隼”号着陆器已无法实现月球“软着陆”。美国东部时间1月18日16时04分,“游隼”号着陆器被地面操控再入大气层,已在南太平洋上空自毁,宣告任务终结。
2019年,
美国航空航天局提倡把宇航项目的设计、研发和运行等环节外包给私营企业。航天局局长
吉姆·布里登斯廷希望借助这一手段使航天局成为近地和登月航天市场的消费者之一,以便为更深入的太空探索铺路。
生产“游隼”号着陆器的航天机器人技术公司(Astrobotic Technology Inc)于2008年创建,总部位于
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是美国航天局首批月球着陆器承包商之一。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由
美国防务承包商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
波音公司共同创建。这次发射是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月球商业运载服务计划”和“阿耳忒弥斯”登月计划的一部分。
2019年5月,航天机器人技术公司5月获得美国航天局合同,金额7950万美元(约合5.6亿元人民币),将用着陆器搭载包括美国和
墨西哥等多个国家合计28件荷载,目标于2021年7月,“游隼”号着陆器登陆月球东北部的大型陨石坑“死湖”(Lacus Mortis),运输来自8个国家的28个有效载荷。这是“游隼”号着陆器的第一次任务。同年8月19日,
美国航天机器人技术公司和联合发射联盟公司宣布,2021年向月球发射机器人着陆器。
2022年,“游隼”号着陆器预计发射时间更改至2022年6月,计划搭乘火神运载火箭(Vulcan VC2S)从
卡纳维拉尔角升空。11月14日,美国联合发射联盟宣布其最新型“火神”运载火箭的首次认证任务 (Cert-1) 定于2023年12月24日实施。但由于“湿彩排”的
推进剂储箱测试未能全部完成,首飞时间改到2024年1月。
美国东部时间2024年1月8日凌晨2点18分38秒,“火神”火箭从
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太空军基地发射升空。在火箭发射近一个小时后,“游隼”号着陆器和火箭上级成功分离,火箭的开发商,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
波音公司合资成立的美国联合发射联盟随即宣布本次发射任务获得成功。这是
美国自1972年以来,首次开展登月任务,也是美国私营企业首次挑战登月任务。同日,在“游隼”号着陆器发射升空7小时后,开发商
美国航天机器人技术公司(AstroboticTechnology)表示,“游隼”号着陆器在与火箭分离后不久进入安全运行模式,但此后推进系统出现故障,“游隼”号着陆器无法稳定地面向太阳,对“游隼”号着陆器在月球表面“软着陆产生影响。
2024年1月9日,美国航天机器人技术公司通报称,考虑到
推进剂的泄漏问题,“游隼”号着陆器已无着陆月球机会。1月13日,美国航天机器人技术公司表示,“游隼”号着陆器动力系统工作正常,正飞向地球,并会在大气层中烧毁。美国东部时间1月18日16时04分,“游隼”号着陆器被地面操控再入大气层,已在南太平洋上空自毁,宣告任务终结。
“游隼”号着陆器计划运送11台
美国航空航天局有效载荷,包括激光后向反射器阵列(LRA)、精确测速测距导航多普勒激光雷达(NDL)、着陆器所致月壤表层变化探测仪(SEAL)、月表光伏探测仪(PILS)、线性能量转移
光谱仪(LETS)、近红外挥发物光谱仪系统(NIRVSS)、月表挥发物试验质谱仪(MSolo)、月表挥发物离子阱质谱仪(PITMS)、中子质谱仪系统(NSS)、月表中子测量仪(NMLS)、
磁通量门磁强计(MAG),还携带来自其他国家商业伙伴的有效载荷。旨在帮助
美国航空航天局在将宇航员送上月球表面之前发展探索月球所需的能力。此外,“游隼”号着陆器还运送
脱氧核糖核酸和火化遗体进入太空,并将
珠穆朗玛峰的一部分运送至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