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叶稠李(学名:Padus maackii (Rupr.) Kom.)是蔷薇科
稠李属植物,落叶小乔木,高4-10米;树皮光滑成片状剥落;老枝黑褐色或黄褐色,无毛。叶片椭圆形、菱状卵形,稀长圆状倒卵形,长4-8厘米,宽2.8-5厘米。
总状花序多花密集,长5-7厘米,基部无叶。在中国分布于
黑龙江省、
吉林省和
辽宁省。生长于海拔950-2000米的阳坡疏林中、林边或阳坡潮湿地以及松林下或溪边和路旁等处。喜湿润士壤,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强。
腺体;托叶膜质,线形,先端渐尖,边有腺体,早落。总状花序多花密集,长5-7厘米,基部无叶;
花梗长4-6毫米(栽培标本有的可达1.5厘米),总花梗和花梗均被稀疏短柔毛;花直径8-10毫米;萼筒钟状,比萼片长近1倍,萼片三角状
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边有不规则带腺细齿,萼筒和萼片内外两面均被疏柔毛;花瓣白色,长圆状倒卵形,先端1/3部分啮蚀状,基部楔形,有短爪,着生在萼筒边缘,为萼片长的2倍;
雄蕊25-30,排成紧密不规则2-3轮,花丝长短不等,着生在萼筒上,长花丝比花瓣稍长;
雌蕊1,心皮无毛,柱头盘状或半圆形,花柱基部有疏长柔毛,和雄蕊近等长。
核果近球形,直径5-7毫米,紫褐色,无毛;果梗无毛;萼片脱落;核有皱纹。花期4-5月,果期6-10月。
分布于
朝鲜、
俄罗斯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
黑龙江省(
小兴安岭、
完达山、
张广才岭、老爷岭山区)、
吉林省和
辽宁省。生长于海拔950-2000米的阳坡疏林中、林边或阳坡潮湿地以及松林下或溪边和路旁等处。喜湿润肥沃土壤,又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抗病力强,耐寒。
7-8月果熟时及时采收,过晚果实脱落。采收后的果实可堆放,待腐熟变软后捣碎,用水漂洗出果皮与果肉,晾干后去杂即可得到纯净果核,生产上即称为种子,种子需置于低温条件下干藏。种子千粒重14克,7.2万粒/
千克,发芽率65%。
于秋末冬初,将种子浸入40℃1%
碳酸氢钠(或其他生活用碱)
水溶液中浸泡2小时,同时搅拌并用手揉搓种子,自然冷却,淘净种子,再换清水浸种5昼夜,每昼夜换水2次(早、晚),捞出略控干,用0.4%的
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2小时后,把种子捞出淘净,略控干,混入3倍体积的干净湿河沙中,拌匀,装入透气容器内,置于10-15℃温度下摧芽20天,保持60%的湿度。20天后转入室外阴凉处自然冷冻,保持60%的湿度,次年春季天暖后,勤翻动,保持种沙湿润,60-70天左右开始裂口,至1/3种子裂口时即可播种。秋播亦可。
播种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壤土、沙壤土地块,提前进行秋整地,春播前10天左右施肥和耙地,然后
作床。苗床长30-40厘米,床宽100-110厘米,步道宽30-40厘米,苗床高15-20厘米,床面耙细整平,然后浇一次透水,待水渗透、床面稍干时即可播种。播种采用床
面条播或撒播方法,播种量25克/平方米,10
千克/亩,覆土厚度1-1.5厘米,镇压后浇水,床面再覆盖细碎的草屑、
松针或木屑等覆盖物,保持床面湿润。
播种后要始终保持床面湿润,种子播后15天左右即能发芽出土。当苗木长到1.5-2厘米高时即可进行第一次间苗,留苗250株/平方米;当苗木长到3-4厘米高时就可定苗,留苗150株/平方米,定苗后要及时浇水。苗期浇水要本着次多量少的原则,进入8月份不旱不浇,浇则浇透。为了预防苗期真菌性病害,在苗木出土1个月内,每周喷施1次0.5%的
波尔多液。生长期从真叶长出到生长盛期,应追2-3次氮肥。以后还要适时除草和松土。当年苗高80-120厘米,地径5-8毫米以上,产苗量6万株/亩。
选择地势平坦、
土层深厚、土壤湿润肥沃、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地块作为大苗培育地,在前一年的秋季进行整地施肥,作垄,垄宽70厘米。次年春季当土壤融化到20厘米深时开始隔垄定植1年生苗木,株距120厘米,苗木要扶正踩实。栽植前对苗木根系进行修剪,保留根系长12-15厘米。空垄可用于栽植
红皮云杉、
青杄等耐阴常绿树种苗木,苗高20-30厘米,株距120厘米。斑叶稠李苗木定植1年后,苗高可达2米,可在次年早春对苗木进行定干,定干高度在100-120厘米,也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定干高度。1年生苗木定植3-4年后,苗木分枝点粗度可达5-8厘米,苗高达4-5米,即可出圃栽植。在大苗培育过程中,每年都要在5-7月间进行2次除草、松土和追施氮肥,促进苗木健康生长。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防治。从苗木定干后的第二年开始,每年还要对苗木进行适当的修剪,主要是缩剪影响苗木冠型发育的大侧枝和剪除分枝点下部所有侧枝、萌枝。
观赏:斑叶稠李是
东北地区乡土树种,其树姿优美,树皮亮黄色,十分鲜艳,观赏价值高,宜孤植、丛植、列植或片植,作为庭院树、行道树及街心绿地栽培,具有观赏价值。在园路、街道和墙边可列植,在庭园、公园和广场内可孤植、丛植或片植,也可植于林缘、坡地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