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以不遵守社会规范和漠视或侵犯他人权利为特点的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是以不遵守社会规范和漠视或侵犯他人权利为特征的认知情感行为模式,该模式也被称为心理病态、社会病态或逆社会型人格障碍,DSM-5将其归入B类人格障碍。常见于乙醇使用障碍的男性及物质滥用诊所、监狱或其他司法环境。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是遗传及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如父母离异、父爱或母爱剥夺,儿童不能发展人际之间良好的温暖、热情和亲密无间的关系,不能发展对他人的同理心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患病率为1%~4%,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性是女性的3~5倍。该病主要表现为对他人感受漠不关心、缺乏责任感、对挫折的耐受性极低等,诊断主要依据病史进行,并采用临床访谈、标准的评估、自评问卷等手段辅助诊断。如国际性格障碍检查、人格障碍临床定式检查、人格障碍诊断问卷等。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治疗需要在全面了解病情、成长经历、家庭环境、教养方式、社会和心理环境的基础上,制订个体化的治疗策略。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合理的教育和训练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治疗的三种主要模式。该病形成于早年。因此,强调从幼年开始培养健全的人格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发生的预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反社会人格的研究开始于1806年法国精神病学家菲利普·皮内尔(Pinel)的报告。1904年,德国精神病学家埃米尔·克雷佩林(Kraeplin)使用了 “精神病态人格”的概念。1968年,美国精神病学会修订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2版首次提出了“反社会人格”的术语。后在《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各种版本中继续沿用了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概念。
病因及发病机制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是在大脑先天性缺陷的基础上,遭受环境有害因素的影响而形成。
生物学因素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与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密切相关。双生子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性格障碍的同病率高达67%,异卵双生子的同病率则为31%。寄养子研究发现,有遗传背景的寄养子成年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仍有较高的人格障碍发生率。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行为特征具有攻击和冲动的特点。双生子和收养子研究发现,攻击的遗传可能性在成人中为44%~72%;罪犯中染色体畸形呈XYY核型者的比例超过普通人群;调节神经递质如儿茶酚胺、单胺氧化酶A和神经肽活性的有关基因的多态性及等位基因变异与冲动攻击行为相关。一项研究显示,单胺氧化酶A基因多态性与反社会特质相关,这种特质包括攻击行为,但是仅仅当有儿童期虐待时才相关。这表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可能是遗传及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神经生化因素
杏仁核过度反应、前额叶抑制降低可能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冲动攻击性阈值较低相关。一般性脑损伤不会导致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皮质激活水平过低亦被认为可能导致了患者的缺乏恐惧感、对惩罚不敏感,以及追求危险行为等症状特征。
病理生理因素
脑电图研究证明,性格障碍者的双亲中,脑电图异常率较高。50%人格障碍者的脑电图发现有慢波出现,与儿童脑电图近似。有学者认为人格障碍是大脑发育成熟延迟的表现。大脑皮质成熟延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冲动控制和社会意识成熟延迟。感染、中毒、孕期及婴幼儿的营养不良,特别是缺乏充分蛋白质脂类维生素的供应,出生时或婴幼儿时的脑损伤和传染病,病毒感染等可能是大脑发育不成熟的原因。人格障碍者到中年以后情况有所改善,可能是大脑皮质成熟程度增加的结果,这与临床观察相一致。
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童年生活经历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幼儿心理发育过程中的重大精神刺激或生活挫折对幼儿人格的发育存在不利影响。如父母离异、父爱或母爱剥夺,儿童不能发展人际之间良好的温暖、热情和亲密无间的关系,不能发展对他人的同理心,可能会形成反社会型人格。
教养方式不当也是人格发育障碍的重要因素。父母对孩子粗暴、放纵溺爱、过分苛求等,对人格发育均有不利影响。另外,父母的酗酒、吸毒、偷窃、淫乱、本身有精神疾病或性格障碍及犯罪记录等对儿童起到了不良的“示范”作用。在有成员患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家庭中,男性更多地患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和物质使用障碍,女性则更多见躯体症状障碍。不良成长经历可能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患病率为1%~4%,在酒精滥用的男性,以及监狱、物质成瘾治疗机构或其他司法环境中的个体患病率可高达70%。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男性是女性的3~5倍。常始于儿童或青少年早期并持续到成年。有研究发现,18~30岁的患病率为2.3%,而65岁时患病率低于0.05%。在年轻、受教育水平较低以及有过不良成长环境的人群中,该病的罹患危险更高。
临床表现
临床特征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主要表现为:
①对他人感受漠不关心,往往缺乏正常的人间友爱,骨肉亲情,对家庭亲属缺乏爱和责任心,待人冷酷无情;
②缺乏责任感,无视社会规范与义务,经常违法乱纪;
③尽管建立人际关系并无困难,却不能长久地保持;
④对挫折的耐受性极低,微小刺激便可引起攻击,甚至暴力行为;
⑤无内疚感,不能从经历中特别是从惩罚中吸取教训;
⑥易迁怒他人,或者当他们与社会相冲突时对行为作似是而非的合理化解释。
品行问题
该病患者往往在童年或少年期(18岁前)就出现品行问题,如:①经常说谎、逃学、吸烟、酗酒、外宿不归、欺侮弱小;②经常偷窃、斗殴、赌博;③故意破坏他人或公共财物;④无视家教、校规、社会道德礼仪,甚至出现性犯罪行为;或曾被学校除名或被公安机关管教等。
违法犯罪
反社会型人格和违法犯罪具有较密切的关系。罪行特别严重、作案手段残酷、犯罪情节恶劣的犯人中有相当比例属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30岁以后常有所缓和,但难以和家庭成员建立持久、尽责、热情的关系。
检查诊断
诊断原则
该病主要依据病史进行诊断,应尽可能从多方面采集病史资料,并采用临床访谈、标准的评估、自评问卷等手段辅助诊断。诊断要点如下:
1.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没有明确的起病时间,不具备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过程。
2.不是由广泛性大脑损伤或病变以及其他精神科障碍所直接引起的,一般没有明显的神经系统形态学病理变化。
3.人格显著、持久地偏离了所在的文化环境应有的范围,从而形成与众不同的行为模式。这一异常的行为模式是持久的、固定的、泛化的,不局限于精神疾患的发作期,并且与个人及社会的多种场合不相适应。
4.主要表现为情感和行为的异常,个性上有情绪不稳、自制力差、与人合作能力和自我超越能力差等特征,但其意识状态、智力均无明显缺陷,一般没有幻觉和妄想,可与精神病性障碍鉴别。
5.一般能应付日常工作和生活,能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社会对其行为的评价,会感到痛苦,或导致其人际交往、职业和其他重要功能受损。但不会为自己适应不良性行为焦虑,一般没有求治的愿望。
6.各种治疗手段效果欠佳,再教育效果亦有限。
在不同的文化中,需要建立一套独特的标准以适应其社会规则与义务。通常要求存在至少三条临床描述的特点或行为的确切证据,才能诊断。
该病一般早于大多数精神疾病,它的存在对疾病的病程、治疗,甚至一些精神障碍的发病都有重要的影响。诊断精神疾病的同时进行人格诊断,有利于治疗的选择。因此DSM和ICD疾病分类都建议多轴诊断。该病在儿童后期或青春期出现,持续到成年并渐渐显著,因此在儿童和青少年期不应做性格障碍的诊断。
诊断标准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在ICD-10中被称为社交紊乱型人格障碍,其表现如下:
1.对他人的感受漠不关心。
2.全面、持久的缺乏责任感,无视社会规范与义务。
3.尽管建立人际关系并无困难,却不能长久地保持。
4.对挫折的耐受性极低,微小的刺激便可引起攻击,甚至暴力行为。
5.无内疚感,不能从经历中特别是从惩罚中吸取教训。
6.很容易责怪他人,或者当他们与社会相冲突时对行为作似是而非的合理化解释。
伴随的特征中还包括持续的易激惹、儿童期及青春期品行障碍,尽管并非总是存在,如果有则更进一步支持该诊断。
临床评估
若考虑患者存在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应根据尽可能多的资料进行评估,通常需要与患者面谈一次以上,或通过知情者了解有关情况或信息,从而评估患者的人格特征。
临床晤谈
临床晤谈是传统的经典临床检查方法,通过直接向患者提问或知情者了解有关情况和信息,评估患者的人格特征。此法简单实用,但个人经验和主观影响作用较大,可能的原因是患者缺乏自知力,不能感知到该病对自己和他人生活的影响,否认自己的负性特点。基于知情者提供的信息所做出的评定一致性较高,因为知情者可以对患者人格特征做出较为客观的描述。
评估
1.生活安排:如何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特别是闲暇时间是独居在家还是外出会友?有什么兴趣和爱好?
2.社会关系:与上级、同级和异性的相处情况如何?是否容易获得友谊?有无值得信赖并保持持久友谊的朋友?
3.情绪状态:通常情绪是愉快的或是忧郁的?是稳定的或是易变的?如易变,持续多久?变化是自发的还是与环境有关?如有不满情绪,是流露出情感还是加以掩饰?
4.性格:性格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患者概括说出自己是怎样的人,许多人可能难以描述,则可用提问来帮助。例如,你的为人是严格的还是宽厚的?随和的或爱操心的?刻板的或灵活的?你感到自己值得被人喜欢,有信心和有能力吗?你是否过分关注别人的意见或者因被人拒绝而感到受了伤害?一些人格特质如多疑、嫉妒和缺乏信任等往往不为患者本人觉察到,需借助于知情者,询问他们,被检查者是否易于激动而与人争吵?行为是否具有冲动性?被检查者是否关心他人?倾向于寻求别人的注意吗?自己的感觉是否依赖他人?
临床定式或半定式量表测查
指与患者面对面会谈,通过临床晤谈的技巧,按照定式测查工具,检查和询问患者是否符合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应给予患者比较宽松的环境,同时还允许检查者在和知情者(配偶/父母等)交谈中收集有用信息,通过患者及知情者的描述,有助于澄清含糊不清的问题,而且可以避免直接提问所致的防御性回答,从而获得丰富的诊断信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检查工具包括国际人格障碍检查(IPDE)、人格障碍临床定式检查(SCID-Ⅱ)、人格障碍晤谈工具(PDI-Ⅳ)等。
自评量表
临床上对于自陈式调查表的可靠性有争议,可作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筛查工具。常用的自评调查表包括: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性格障碍诊断问卷(PDQ-Ⅳ)等。
风险评估
可用自杀态度问卷、Barratt冲动量表评估患者自杀或者冲动的风险。
相关检查
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例如血尿便三大常规、生化、甲状腺等内分泌功能、脑电图、头颅CT/MRI等,排除躯体疾病所致的人格改变可能。
鉴别诊断
自恋型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障碍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一样,都存在固执、肤浅以及缺少同情心,但是自恋型人格障碍没有冲动、攻击以及欺骗的特征,而且通常没有童年期品行障碍或成年期犯罪行为的历史。
边缘型人格障碍
与边缘型人格障碍相比,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情绪相对更稳定,攻击性会更多。
治疗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多缺乏自知力和自我完善能力,故一般不会主动就医,往往在环境或社会适应遇到困难,出现情绪、睡眠等方面的症状时才会寻求治疗或被他人要求治疗。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治疗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其主要治疗方法是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促进人格重建,使其逐渐适应社会。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治疗需要在全面了解病情、成长经历、家庭环境、教养方式、社会和心理环境的基础上,制订个体化的治疗策略。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及合理的教育和训练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治疗的三种主要模式。一般认为,上述三种治疗模式的结合可能更有利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康复。主要治疗原则包括:①尽早确诊,及时进行系统且长期的治疗;②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③对近亲属的健康宣教、心理支持、家庭治疗等。
药物治疗
一般而言药物治疗难以改变人格结构,但在出现异常应激、情绪反应和短暂精神病症状时少量用药仍有帮助。药物可以改善因人格异常导致的适应不良引发的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或精神病性症状。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抗焦虑药等对该病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焦虑、抑郁、情绪不稳、人格解体及社会隔离等症状有改善作用。制订药物治疗计划时应检查患者有无共患其他疾病,是否需要采取门诊联合治疗或心理病房住院治疗。药物治疗的剂量和疗程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心境稳定剂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情绪变化较大,常有冲动和自我伤害行为,故心境稳定剂、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控制冲动行为和愤怒情绪有明显的作用,与抗精神病药相比,心境稳定剂对该病患者恢复整体功能的积极作用更明显。
抗抑郁药物
主要用于改善抑郁、焦虑情绪,减少患者对拒绝的敏感性。常用药物如氟伏沙明氟西汀盐酸舍曲林片等。
抗癫痫药物
抗癫痫药物可以用来控制冲动行为,特别是对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脑电图有异常波幅的患者。
抗焦虑药
比如苯二氮类药物有助于缓解激越、焦虑和睡眠障碍等症状,常用药物如氯硝西泮、劳拉西泮等。
心理治疗
考虑到药物治疗的局限性,心理治疗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治疗的主要策略。心理治疗一方面创造真诚、共情、积极关注的治疗关系,提供支持和理解,另一方面帮助其认识人格问题的根源和影响,鼓励其改变适应不良的认知和行为模式,促进其人格重建,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极少主动寻求心理治疗。对该病进行心理治疗的意义更大。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治疗、辩证行为治疗、支持治疗等。从治疗形式上可分为个别治疗、夫妻治疗、家庭治疗和团体治疗。团体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提升社会化功能和发展适宜的人际关系
教育和训练
合理的健康宣教可以帮助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认识自身的个性缺陷,提高自知力。针对性的训练有助于帮助他们改变病态的认知与行为模式,并强化其积极的变化。
预防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早期预防和识别并减少危害行为的发生尤为重要。该病形成于早年。因此,强调从幼年开始培养健全的人格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发生的预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父母给予子女充分的关爱和呵护,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生活、居住、学习和人际环境,使儿童远离精神创伤,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人格的不良发展。当儿童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时,应及时了解、关心,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早识别、早干预危险行为需要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社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长期照顾患者的家庭成员等的密切配合。一是患者的法定监护人在观察到患者有激烈的情绪反应并可能有极端行为时,应在疏导患者情绪的同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并及时就医。在患者就医后应尊重患者,法定监护人要向专业人员学习,积极参加专业机构组织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家属的团体治疗,学会如何与患者更恰当地交流,法定监护人应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二是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和社区等机构密切配合,提供长期而稳定的服务和管理。及时了解患者的人格特点,动态监测攻击和自杀风险,提供心理支持、临床治疗和危机干预等综合措施。
预后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一种稳定的思维、情绪和行为的异常状态,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可以常年保持不变,甚至持续终生。即使进行治疗,改变也并非易事。仅少数患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缓解。因此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治疗效果有限,预后欠佳。
历史
反社会人格的研究开始于1806年法国精神病学家菲利普·皮内尔的报告,皮内尔报告了一个男子“由于被一女子以言语激惹,而将该女子投入井中”的案例。他将这种病态行为归入当时的精神病学分类之中,称之为“不伴妄想的躁狂症”。1835年,英国精神病学家普里查德(Prichard)提出了“悖德狂”的概念来描述类似的情形。1876年,意大利精神病学家、犯罪学龙勃罗梭(Lombroso)在其《犯罪人论》一书中提出了“天生犯罪人”的概念,并且认为这些人大多是悖德狂者,或者称之为“道德卑劣”者。在Prichard和Lombroso等人的影响下,一些学者对这类人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并对其特征进行了描述。
1884年,俄罗斯精神病学家巴林斯基在对犯人进行司法精神病鉴定时使用了“精神病态”这个词,他认为,这个罪犯未发现有精神病,但他也不是正常人,而是一个精神病态者。精神病态过去在广义上使用,其含义与广义的病态人格及性格障碍相同。后来,精神病态一词逐渐在狭义上使用,专指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这种狭义的精神病态概念,得到了英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学者的赞同。也有人认为精神病态是反社会型人格的一种亚型。1904年,德国精神病学家埃米尔·克雷佩林使用了 “精神病态人格”的概念,这个概念由施耐德(Schneide)以其为名发表专著后得到进一步的确认。
20世纪上半期,精神病态人格这一概念比较流行,但是,这个概念含义极广,凡是难以确诊为某种精神异常者,均归为“精神病态人格”。1952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制定了《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1版,以“社会变态人格"的分类术语替代了当时广泛流行的“精神病态人格”。这样做虽然把精神病态人格中妨碍社会公德的类型分离了出来,但“社会变态人格”这一概念除了反社会人格外,还包括各种性偏离、酒精滥用和药物滥用者,内容仍然很宽泛,在实质上与传统术语“精神病态人格”仍然很近似。
1968年,美国对《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1版进行了修订,在第2版(DSM-Ⅱ)中首次提出了“反社会人格”的术语,同时废弃了“社会变态人格”以及“社会变态”的概念。在DSM-Ⅱ中,反社会人格被归入了性格障碍一大类中。反社会人格与其他9种人格障碍并列,不仅具有各类人格障碍的共同特点,而且有其固有的特征:与社会经常发生冲突,不能忠诚任何个人、团体或社会职守;自私、冷酷、不负责任;没有悔过感,不能从失败或惩罚中吸取教训;情感不稳定等等。后在美国精神病学会修订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各种版本(DSM-III,DSM-IV,DSM-IV-TR)中继续沿用了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概念。在《国际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10版(ICD-10,1992)中,则以“社交紊乱型人格障碍”来替代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相关文化
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是2020年6月20日在韩国播出的一部电视剧。该剧展现了患有孤独症等精神类疾病人物的内心,剧中男女主角都曾在童年时期遭遇过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这也是韩剧《好医生》之后再度聚焦自闭症人群。剧中儿童作家高文英就是一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患者。
涉过愤怒的海》是2023年11月25日在中国内地上映的一部电影。影片改编自作家老晃的同名小说,以金丽娜客死日本为开端,牵扯出反社会型人格的嫌疑人李苗苗。影片通过对不同人物行为的刻画,向观众揭示他们的心理病态和人格复杂性,由此揭开了现实世界中那些我们可能司空见惯的情感关系背后的人格扭曲和人性自私。
目录
概述
病因及发病机制
生物学因素
遗传因素
神经生化因素
病理生理因素
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临床特征
品行问题
违法犯罪
检查诊断
诊断原则
诊断标准
临床评估
临床晤谈
评估
临床定式或半定式量表测查
自评量表
风险评估
相关检查
鉴别诊断
自恋型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
治疗
药物治疗
心境稳定剂
抗抑郁药物
抗癫痫药物
抗焦虑药
心理治疗
教育和训练
预防
预后
历史
相关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