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与时
金融家席德柄之女
席与时(1930年-?),民国名媛,出生于上海席家花园,为中国近代著名金融家席德柄之女,排行第六,时称席家六小姐。
抗战期间前往美国后,在南浔区望族张氏家族在美国破产、最困难之时嫁给了该家族的张南琛(其二叔公为民国元老张静江)先生。在美国期间,实现了童年时的理想和誓言,热情致力于盲人儿童的教育,深得美国校方和社会的好评。
人物生平
席家花园
上海东平路1号的席家花园.原是一处占地三亩多的老式花园洋房,楼高三层,红顶黄墙,内部装潢非常讲究,凡是有木质装饰的地方都有精美的砖雕。小楼底层的南部有一道漂亮的内廊,中间突出.两侧向北收敛,两根乳白色的大理石柱一左一右,非常典雅。从内廊望出去,是一片宽阔平整的草地,草地上散置着休闲的遮阳伞、小巧的竹椅竹凳、孩子们的玩具,还有一个网球场,朋友们来了拉上网子就可以打球。
这个地方现在以席家花园酒家旗舰店闻名海内外。尽管小楼南部的花园和草地已经荡然无存,只剩下一栋小楼,而且原先窄小的后门现在成了大门。规模远不能与当年相比。但是冲着席家的名声以及本帮菜肴.每天宾客还是不少。
不少市民以为这是20世纪40年代中国银行总经理席德懋的老宅,因为最初席家花园酒店的广告上就是这么说的。其实他们弄错了一个字,不是席德,而是席德柄(又写作席德炳,1892-1968),是席德懋的弟弟。
席德柄虽然名气不如他哥哥大,但也是民国金融界的重要人物。他早年留学美国,是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工科学士。功课极好,毕业考时是同届毕业生中的第一名。但是他回国后长期从事财税、金融工作。曾任北洋政府时期的财政部秘书、江海口内地税局副局长、江汉关监督、中央造币厂厂长、复兴贸易公司总经理.抗战胜利后还担任过上海阜丰而粉厂(即解放后的上海面粉厂)总经理,其中任中央造币厂一厂长时间较长.因此在民国金融界也颇有影响。
席德柄之所以留学读的是工科。而回国后干的却是金融,这大概与他们席家的金融地位和经营传统有很大关系。他出生于洞庭东山席氏家族,这个家族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金融家族和买办家族。出了一大批很有影响的银行家和实业家。被称之为银行界的洞庭湖帮。近代中国最大的外资银行汇丰银行的买办席正甫,就是席德柄的祖父。
席德柄的哥哥席德懋金融界更显亮眼。他是科班出身的金融家(英国伯明翰大学商科硕士,与徐新六、胡盂嘉是同学),回国后先是自营国际汇兑,又出任华义银行买办。北伐战争后进人国家银行,被财长宋子文依为臂膀,任业务局局长、汇兑局总经理。
1948年任中国银行总经理,不过席家兄弟与宋家还有一层亲戚关系。即席德懋的小女儿席梅英嫁给了宋子文的弟弟宋子良。因此席家花园所处的环境就很有讲究了,是上海人心目中顶级的家居地段。况且与东平路9号的爱庐(蒋介石宋美龄的别墅)是近邻,与宋子文的豪宅(岳阳路145号)也相距不远,周围环境幽静,绿树成阴,化园挨着花园。法租界公董局的总董白宫和著名的洋大人司比尔门的豪宅,都在这一带。
席家姐妹
席德柄的夫人是湖州市双林镇黄家的小姐黄凤珠(黄家是双林大户,黄家祠堂旧址现在仍在),天生一副江南美女身段。他们有八个孩子,一男七女,唯一的儿子叫席与文,长得像父亲,长脸,而七个女儿都像母亲,个个出落得如花似玉。所以席家花园里不仅老太爷席德柄出名,他家一群漂亮的小姐们名气也不小。她们大多都在市西女中读书,抗战之前家里有汽车接送。周一早晨送去,下一周的周六再接回来.每两周才能回家一次。那时用汽车接送孩子读书的人家并不少,但是从一部车子上接连跳下一群花枝招展的小姐的人家并不多。
席家小姐都出生在席家花园里,抗战前她们一家过着十分平静的生活。父亲上班,她们上学.母亲在家料理家务。家里有五个佣人,有司机、园丁、厨师、门卫和一个女佣,一般家务事并不很费心。她们经常在周日跟着母亲乘车上街购物。在秋冬季节,她们总是一身漂亮的羊毛衫,那是她们的母亲亲手编织的。母亲手很巧.能变出很多商店里没有的花样。她是中西女中第一届毕业生,英语很过硬,在翻阅外国报刊时,就刻意留心报上明星们的穿着,尤其是童星秀兰·邓波儿的穿着,慢慢就会照样子用毛衣针编织出来。她用自己的爱心。使女儿们出门的时候。一个个总是鲜亮无比,让人眼前一亮。
席与时是席家六小姐,这是男女“混排”的叫法。如果光算女儿,她是老五。她长得比姐姐们更像母亲,圆圆的脸。皮肤白皙.一对大眼睛总是流露着温柔和同情心,初相识的朋友.还以为她是一个弱不禁风、随时会哭的小女孩。其实,她性格中还有非常沉稳、内向、坚强的一面。她喜欢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而不大喜欢出头露面,有着外柔内刚的特性。她在读小学的时候就萌发了一个志向-将来长大了一定要当老师,而且要当瞎了眼的小孩子的老师!这个志向的产生,与小时候在上海的一段经历大有系。
席家小姐跟许多老上海一样。喜欢吃老大房的苏式甜点心。家里汽车有事外出的时候.她们就乘黄包车去老大房.抗战爆发后他们的父亲去重庆市,家里没有汽车了,就更多地仰仗黄包车。可是点心买好后常常会遇到令人扫兴的情况一当她们手捧着点心纸包,高高兴兴准备上车的时候,冷不防从旁边窜出一帮小叫化子,上来就把她们的点心抢走了!席与时先是感到害怕和惊奇,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遇到几次以后她渐渐明白了。那些穷孩子个个衣不蔽体,看来的确是饿极了,就渐渐原谅了他们,不仅不憎恨,反而产生了同情心。尤其看到有些瞎了眼的小孩在路边乞讨的时候。总是忍不住要掏出一点零食给他们吃。那时她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孩子会到这种境地,他们的爸爸妈妈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没有人来管他们?
还不到十岁的席与时就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当老师,不仅要当盲童老师,还要办一所盲童学校。叫街上所有的瞎眼小孩都到她的学校里来念书!让他们也过上开开心心的日子。这个誓言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成了她的生活目标。
星散四方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席家到了席与时这一代已富了四代。她们原先生活很优裕、体面,无忧无虑,不必去想读书和娱乐之外的事情,可是1937年日本鬼子侵入上海市后,她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麻烦越来越多,甚至不断有噩耗传来。
抗战期间父亲到重庆市去了,哥哥席与文赴美国留学,母亲带着她们姐妹留在上海。这期间上海的形势越来越紧张,日本人的势力已经渗透到租界里来了,社会治安也很不好。当时席家的大小姐已经病逝,其余的女儿只有老三席与昭已经出嫁,其他的仍在读书。其母为女儿的安全和前途考虑,千方百计托人,把她们送到美国去读书,那正是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前夕。首先安排上船的是年龄大些的席与明和席与萱。
谁知她们走了不久.就传来一艘美国邮轮在夏威夷海边被炸的消息,日本人跟美国人开战了。那时信息很不灵通,无法知道被炸的究竟是哪一艘船。席家人心急火燎,按照行船的日期推算,认为两个小姐一定是遇难了。这个消息对她们的母亲是个致命的打击。顿时瘫软下来,吃不下,睡不着,身体大亏。后来虽然明白了被炸的并不是与明、与萱乘的那艘船,但是母亲的身体已经无法康复了,加上战时药品紧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医治,最后竟患伤寒去世了。那时席与时只有十二岁,正在读初中一年级,席与景和席与韵都还是小学生。
这时席家花园里只剩下三个小女孩儿,年仅十二岁的席与时成了大姐姐了。她们与三姐、三姐夫料理完母亲的丧事。不忍心天天从母亲居住的门口走过,就住到三姐席与昭家去了。三姐夫张长春是个非常热情、豪爽的男子汉,二话不说接纳了三个小姐妹。
可是这样暂时平静的日子也不长久。几年后抗战胜利了.她们好不容易盼到父亲回到上海市了。尽管父亲不再担任中央造币厂的厂长和复兴贸易公司的总经理。而是在一家著名的私营企业----上海阜丰面粉厂(中国第一家面粉厂,创办于1898年)当总经理,毕竟一家人可以团聚了,她们可以回到久违了的席家花园了。但是她们又面临了一个新问题-她们必须要面对一位新的母亲(席德柄于妻子去世后娶欧阳姓为继室)。更加令她们悲痛的是,她们最小的妹妹席与韵,有一天突然间不在人世了!那是一场五死二伤的惨剧—1948年3月29日席与韵跟父亲、后母以及其他亲戚朋友一起乘车去常熟市春游,车行到太仓县境内,不幸发生了车祸。车上人五死二伤,
面对这一系列突如其来的变故,天真烂漫的席与时渐渐变得成熟了。她逐渐明白了。社会简直是个不可探底的“魔幻世界”,富贵荣华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生活的路不会永远风和日丽.要想成为生活的强者,就必须坚强起来,勇敢地面对现实,闯自己的路。
1948年,父亲把她和妹妹席与景送到了美国,她们分别进入高等院校读书.从此离开了席家花园。父亲很快也退休来到了美国,与陈立夫等当年的党国大员一起,在纽约郊区经营一家小农场。他们在大陆的房子等固定资产无法带出,家中经济后盾自然不那么坚实了。尽管手中有很多阜丰面粉厂的股票,但是远在美国,后来也都成了没用的东西-她就必须以新的姿态投入未来的生活。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席家花园
席家姐妹
星散四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