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林镇是浙江省湖州市
南浔区下属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名镇,也是江南水乡著名的古镇之一。根据附近洪城和花城古文化遗址的考证,早在三、四千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在汉唐时期,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名为东林的村落。
南宋时期,随着北方商贾随宋室南迁,他们聚居于此,因此双林镇又被称为商林。明永乐三年(1405年),双林镇与西林村合并,更名为双林镇,并一直沿用至今。双林镇位于南浔区中部,东邻南浔镇和练市镇,南接善琏镇,西南与石淙镇相邻,西接和孚镇,北与旧馆镇和吴兴区织里镇接壤。镇人民政府距离南浔城区约11.9千米,行政区域面积为99.6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双林镇的
户籍人口为66851人。双林镇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水网密布,盛产丝绸、鱼虾等。镇内的街道民居沿东、西市河兴筑,河上桥梁分布密集,其中万元、化成、万魁三桥最为著名。双林镇也是一些文化名人如
梁希、
徐恩曾、
丁是娥、
费新我等的家乡。2019年1月,双林镇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而在2019年10月,双林镇又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历史沿革
解放前
据
南浔区境内发现的洪城、花城、上石等古文化遗址证明,早在
新石器时代,
原始社会氏族部落就在此繁衍生息。历史上,南浔隶属关系变化很大。相传夏禹治水,划天下为九州,南浔辖域隶属扬州。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吴、越、楚。公元前333年,楚以此为春申君黄歇之封邑,始建城县,南浔辖域隶属菰城县。秦灭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会稽郡,下设乌程、由拳等县,今区境属乌程县。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分乌程县东乡置东迁县,县治在今旧馆。南朝宋元徽四年(公元476年),东迁县改名东安县,次年仍复名东迁县。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东迁县并入乌程县。宋太平兴国7年,分乌程县东南15乡置归安县。民国元年(1912年),乌程、归安合并为吴兴县,今南浔辖域隶属吴兴县。
解放后
1949年5月2日,南浔解放,今南浔辖区隶属吴兴县。1981年1月,撤销吴兴县,改称湖州市。1983年7月,撤销嘉兴地区,湖州市改为省辖市,建立城、郊两区,南浔隶属湖州市郊区。1988年11月,撤销湖州市城、郊区建制,实行市管县又直接领导原城、郊区所属乡镇、街道的体制,南浔辖区各镇直属湖州市。1993年9月,湖州市区下设城区、南浔区、菱湖区3个区工委。今辖区内南浔镇、练市镇、双林镇、善琏镇、旧馆镇属南浔区;菱湖镇、和孚镇、千金镇、石淙镇属菱湖区。2003年1月,根据国务院(国函(2003)2号)和省政府(浙政发(2003)2号)文件精神,湖州市撤消城区、南浔区、菱湖区三个区委、区管委会,设立吴兴区、南浔区两个市辖区。南浔区区委、区政府驻南浔镇,辖南浔、双林、练市、善琏、旧馆、菱湖、和孚、千金、石淙9个镇和南浔经济开发区。
地理环境
根植于
水环境中的双林古镇是一种介于乡村和城市之间的人类聚集地和经济网络空间。虽然在历次城市建设中已对古镇区进行了较多的改造,但旧镇址未变,区内还仍然保留着江南水乡城镇特有的水网体系、街巷格局和传统建筑风貌。穿镇而过的东、西市河,沿河而建的米行、港北埭、西荡埭、坝桥埭和木匠埭,河街旁的油车弄、财源弄、九思弄以及永平里、天成里、陆府前等古巷民居构成了古镇区空间的基本框架,依然较完整的体现出江南水乡古镇“
天人合一”的环境特色,散发着原汁原味的生活气息和各种历史文化信息。
在双林古镇区中,以“三桥”为代表的桥文化景观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品位。据《东西林汇考》记载,历史上曾有桥125座,其中始建于宋代4座,元代1座,明代13座,
清代35座。虽经沧桑变迁,大部分已废墟湮没,但至今仍不失为“江南古桥留存集中区”(《中华文物古迹旅游*古代桥梁》之语),仅镇区尚有21座之多。其中镇北的万元、化成、万魁三桥始建于明代以前,均为市级文保单位。桥长50米左右,且空间水平相距不到360米,为
江南仅有。
双林三桥在省内乃至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见载于茅以升《中国古代桥技术》和徐望法《浙江古代道路交通史》等权威专著,并配以图文说明。三桥造型壮观挺拔,并列鼎峙,气势雄伟,近视依依相望,远眺层层相叠,有姐妹之称,又有凤凰尾之说。三桥结构巧妙,工艺精湛。桥上构件实用而美观,具有较高艺术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此外,镇区尚存的望月(市级文保单位)、虹桥(市级文保单位)、金锁、耕坞、永丰、镇安、积善等桥也各有特色。它们和河道及两岸传统民居配合,波水桥影,虚实相映,瑰丽多姿,构成了独特的水乡古镇景观视廊。而有关桥名、桥记、桥联、桥诗、桥俗及口承传说,组成了桥的可视性与非可视性文化景观。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历史的见证,
古桥已成为双林镇的地域标志和文明进步的象征。双林物华天宝,丰产富饶。双林绫绢被誉为“东方丝织工艺”的奇葩,其生产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正是绫绢业的发展,使双林很早就成为江南水乡著名的商埠巨镇。古镇区尚存的北栅码头和区内老绢巷、旧绢巷、新绢巷和墨浪河、织漩漾等因绢而称谓的街区、地块,以及现今仍然还在生产经营的民间作坊、工厂,都显现了双林丝文化的底蕴和脉络。
双林钟灵秀,名人荟萃。在古镇区内至今还保留有
清代爱新觉罗·旻宁六年(1826)平定新疆张格尔叛乱、时任兵部职方司郎中
姚学塽;清代官授户部郎中、精通天文数学的
江苏巡抚徐有壬;有新中国第一任林业部长、中科院学部委员林学家
梁希;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当代左笔书法家
费新我等名人故居,以及
刘基、
徐渭等历史人物在双林留下的史迹和口承传说,也都丰富了古镇区的旅游资源。
南浔区位于长三角腹地,东接
苏州市吴江区,南连桐乡市、
德清县,西接
吴兴区,北濒
太湖,区位优势独特,是
湖州市接轨
上海市的前沿阵地。
318国道和
湖盐公路贯通全境,京
杭运河和长湖申航道穿境而过,距离上海、苏州、
杭州市等大城市均为100公里左右。区域内,正在建设
申苏浙皖高速公路、
申嘉湖高速公路及规划建设湖州至嘉兴乍浦铁路。
南浔区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平原,地势较低,平均在海拔5米以下。境内河流纵横,湖泊密布,地形平坦,仅有数座海拔百米以下的小山。土壤主要为冲积土和
水稻土。
南浔区处于中低纬度,属
亚热带温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无霜期240天左右。一般年份初霜约在十一月中旬,终霜约在次年三月中旬。年平均气温15.7℃左右,历年来年平均温度最高为17.5℃,最低为15℃。气温以每年一月最低,平均气温为3℃左右,极端最低气温-9.5℃;每年七月最高,平均气温为33℃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9℃。年日照时间平均1838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为41.4%。年平均降雨量为1231.5毫米,年降雨日为142—155天。通常情况下,一年中有两个较集中的降雨过程。在春末夏初,有长达一个月之久的梅雨季节;在夏秋之交受季风影响,常有大雨或暴雨,年降水量的70%集中在4—6月和8—9月之间。
南浔区土地总面积105.94万亩,其中耕地41.22万亩,占38.91%;内陆水域12.83万亩,占12.11%;林业用地16.22万亩,占15.31%;其它用地35.67万亩,占33.67%。
南浔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具有独特的水乡古镇风貌、别具一格的江南园林、中西合璧的精美建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清单。
南浔镇是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国文明镇和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南浔历来名人辈出,早在宋、明、清三代就有
进士41名,有着“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称。近代涌现了中国最大的丝商群体“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黄狗”。现当代,名人有
中国国民党元老、西湖博览会创始人
张静江,清末民初四大藏书家之一
刘承干,
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
张石铭,著名报告文学家
徐迟,著名书法家
沈尹默、
费新我等,还有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卢良恕、“
两弹一星”总设计师
屠守锷等8位南浔籍“两院”院士。
南浔区物产丰富。有中国著名的菱湖淡水鱼生产基地,有名甲天下的
辑里湖丝,有技艺精湛被誉为文房之宝的
善琏镇湖笔,有“轻如朝雾、薄如蝉翼”之称的双林绫绢等传统名特产品。
行政区划
区划
历史上镇分东西南北四栅。
清代,镇外乡村分镇东、镇东南、镇南、镇西南、镇西北、镇北6 个区块。1912 年, 第四区,包括镇区和谢村乡。1928 年,双林镇区为南、中、东北、西北4 个里。1931 年,里改镇,村改乡。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行保甲制,镇分十保。解放后至1999 年,镇境包括镇区和苕南、镇西、莫蓉3个乡(镇) ,其间1993 年10 月若南乡( 15 个村)并入,1999 年10 月镇西镇(18个行政村)、莫蓉乡( 17 个村)并入,镇辖12 个居委会、50 个行政村。2001 年5 月,镇区改设5个社区居委会。2002年4 月,行政村调整为33 个。2020 年12月,南浔区成立东迁街道、
旧馆街道,双林镇北面的
西阳村、坞仁村、三田漾村划入东迁街道,双林镇下辖行政村调整为30个。
社区
1952 年春,沿用民国十保区域,组成
虹桥港、章家弄、木匠埭、港北埭、竹筠弄、新街、米行埭、金锁埭、下横街、上横街10 个居民委员会(简称"居委会" ) ,配合选举称"第×
选区",依次亦称"第×居委会" 。1973 年9月,重组虹桥、爱国路、木匠埭、港北埭、竹筠弄、新街、永庆巷、金锁路、闵家巷9 个居委会(依次为第一至第九居委会)。1993 年10 月增设和睦新村居委会, 1999 年10 月增设板桥新村、虹桥新村2 个居委会,共12 个居委会。2001 年5 月,在12 个居委会基础上成立爱国路、新街、和睦、虹桥、板桥5 个社区居委会。同时,设双林镇街道办事处,初驻塘桥弄, 2010 年移驻镇政府大楼。
村落
清代,镇东4 个村29 个村落、镇东南2 个村34 个村落、镇南6 个村35 个村落、镇西南7 个村63 个村落、镇西北6 个村43 个村落、镇北8 个村70 个村落,共33 个村274 个村落。村落多有变化。人民公社化时,成立生产大队, 1980 年镇境有49个大队、423 个自然村,其中带南公社14 个大队( 199 个生产队)、156 个自然村,镇西公社18 个大队( 158 个生产队)、131 个自然村,莫蓉公社17 个大队( 169 个生产队)、136 个自然村。1984 年大队改村. 1986 年新设立镇南村,原自然村数量不变。至2002年年底,镇境有显洪、跳家墙、东双林、岂山野、邢窑、后坝、黄泥兜、西阳、坞仁、三田漾、镇南、水产、漾滩、赵家兜、新丰兜、曹桥、周家兜、
土山、千亩墙、勤裕、黄龙兜、倪家滩、雉头、吴家庄、桶兜、七星桥、花盘兜、儒林、花城、向阳、俞家域、华桥、莲花兜33 个行政村、558 个自然村。其中,苕南片12 个村、209 个自然村,镇西片11 个村、184 个自然村,莫蓉片10 个村、165 个自然村。
人口民族
人口
2005年末
户籍人口49.36万人,其中男性24.69万人,女性24.67万人;非农人口11.49万人,比上年增加0.6万人。随着
南浔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进入南浔区的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人口变动
2005年,全区
计划生育率为98%;出生人口2973人,全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登记、验证)率达到了95%以上,宣传品进村入户率和育龄群众满意率均达到了90%以上。
人口素质
南浔区人口整体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全区具有各种文化程度的人口占人口总量的99.5%以上,全区每万人中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691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有192人,
就业状况
2005年末,全区共有从业人员达29.17万人,其中国有单位从业人员1.01万人,占3.5%;集体单位从业人员1.32万人,占4.5%;“三资”、私营等其他经济单位从业人员26.84万人,占92%。
2005年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成效明显,全区净增城镇就业岗位8510个,帮助6087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困难人员2096名),开发社区就业岗位882个,培育
服务型企业6家,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
2021年,
湖州市各乡镇(街道)常住人口数据公布,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 ,双林镇常住人口为68083人。
经济
综述
2005年,全区实现
地区生产总值115.14亿元,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13.06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70.3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1.71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11.34∶61.12∶27.54;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60.2亿元;财政总收入9.7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06亿元;合同利用外资2.7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亿美元,实到区外内资21.27亿元;完成自营进出口总额3.23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2.5亿美元。
2014 年,镇
国内生产总值48.73 亿元,其巾
第一产业3.08 亿元、
第二产业30 .44 亿元、第三产业15.21 亿元。镇工农业
总产值242 .4亿元,其中工业237 亿元、农业5 .4亿元。自营出口产品交货值2 .65 亿美元, 其主要产品有续绢、服装、不锈钢管、
漆包线、
磨料等。2014 年,镇财政总收入40104 万元,财政预算收入(可支配财力)15947 万元, 总支出实际执行数15947 万元,其中一般
公共服务支出1750 万元、教育支出6089 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662 万元,其他支出4446 万元。
第一产业
南浔农业以畜禽、水产、粮油、蚕桑、蔬果、苗木为主导产业,是省级粮食生产先进县区,
浙江省的畜牧业大区。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效益农业、特色农业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基本形成了“金兔”、“银湖羊”、“香大头菜”、“温氏鸡”等四大特色农产品及温氏肉鸡养殖业、
练市镇裘皮
加工业、菱湖
家鱼加工业三大规模特色农产品基地,“
农家乐”、“渔家乐”等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势头强劲。2005年全区实现农业
总产值22.95亿元。全区已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4家,年销售额1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161家,加工农产品销售额收入达到27亿元。建成无公害
农产品生产基地46个,面积达到25万亩,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48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4个,面积8万亩。引用农产品生产标准10项,无公害农产品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主流。
1950 一1951 年前实行
土地改革。出行互助组, 1954 年初开始试办初级
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 年冬实现高级社会化, 1958 年10 月成立双林人民公社。1978 年后,实行生产
责任制。1982 年,在南公社党委书记忱阿鼎率先在三田漾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周边5 个公社先后实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98 年下半年开始第二轮承包,以后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 年为核心内容, 1999 年年底核发
浙江省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证。2010 年,农村家庭承包经营16635 户、耕地56631 市,其中效益农业1226 户、20177.5 亩。至2014 年年底,实行规模经营耕地34827 亩,同年完成农村
固定资产投资15 亿元。
黄花梨
南浔区双林镇吴家庄村过去只有“粮仓”,几千亩地种的全是庄稼。上世纪80年代初,一个叫张林宝的种梨能手带着他的黄花梨来到该村,终结了这里单纯种粮的时代,随之而来的是400多亩“双晶”梨和多位“梨王”的诞生。如今,打开视野的吴家庄人又在占地100亩的棚子里种起了蘑菇,这支瞄准海外市场的“蘑菇军团”一年就创造了数百万元的产值。用地越来越少,效益却越来越好,吴家庄农业结构调整凸现“精致化效应”。
第二产业
2005全部工业企业(包括
个体工商户)总数达到12337家,实现工业
总产值721.8亿元,增长21.7%;经济总量占全市31.3%,继续位居全市第一;实现销售收入697.2亿元,增长22.2%;实现
工业增加值64.7亿元,增长14.4%;实现利税总额36.6亿元,增长19.9%;其中实现浙江双林镇利润23.6亿元,增长21.7%。全区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产业优势,六大优势产业占到工业经济总量的61.4%。“久立”荣获了国家驰名商标。有7家企业荣获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有25家企业荣获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全区已形成新型纺织、机械电子、新型建材、医药化工、皮革及其制品、金属冶炼等六大优势产业和木业、
电磁线、电梯、皮革、精细化工、毛纺、
磨料磨具、
生丝织造、
湖笔、商标织带等十大块状特色产业。特种电磁线生产基地被命名为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努力打造“中国实木地板之都”,南浔木业被列入
浙江省区域支柱产业重大科技攻关试点区。
解放初期,有发山、碾米等行业。除传统结细行业外, 20 世纪70 80年代,有国营粮油、酿酒、压敏胶带、食品及
二轻工业中塑料、仪器仪表、
电瓷、制等行业。90 年代初. 乡镇企业成为工业上体‘ 1993 年后发展企业集团。1997 2002 年,经同有、集体企业转型改制,逐步发展为
民营企业,其中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6 家、
上市企业1 家。2010 年, 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15 家, 其中1 0 亿元以上的2 家。20 1 4 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18 家,其中25 亿元以上的有"久立"和"先登2 家。2005 年1 月,成立工业功能区,规划面积350 万平方米。2006 年获湖州市政府认定, 2008 年成为市级示范工业功能区。区内主要产业有
不锈钢材料及具制品、
磨料磨具、新型纺织和服装等. 落户企业56 家,其中"久立““先登””" "双狮"
林昌木业"等为
中国驰名商标。至20 1 0 年,镇境形成以大tR l羽企业为龙头,集不锈钢竹产业和
有色金属川E业、传统和现代相结合
纺织业、服装加工和自主服装生产、毛纺系统加工、特色磨共
磨料生产、以链条为代表的机械标准件产业、建材业等为一体的特色产业体系。2010 2012 年. 推进
金属材料产业同建设、纺织服装产业同建设,拉开功能区框架.实施58 个工业项目. 其中1000 万元以上的44 个。"久立"年产2 万吨输送用大口径管道及组件、"中力"年产4000 吨朽油炼化大口径
不锈钢无缝管 J下工建设。2014 年,工业
总产值237 亿元。至2015 年初,新开工的六大工业项目总投资9.8 亿元.其中丽象木业3 亿元、技鸣电工1. 5 亿元、中云机械1.5 亿元、林吕机械l. 5 亿元、新京旅电子1 .5亿元、五兴达纺织0.8 亿元。
第三产业
南浔区是省级旅游区。2003年,
南浔古镇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贡献奖”,2004年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评定,2005年南浔古镇相继获得了中国十大魅力名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国家级文明镇等荣誉称号。
善琏镇被评为“中国湖笔之都”。含山蚕花节被列入“中国民间艺术游”系列活动。
菱湖镇的“
桑基鱼塘”被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誉为中国唯一保存完整的传统养鱼生态农业模式,被评为全国旅游资源最高等级——五级标准。2005年,全区共接待国内游客248万人次,同比增长37%;实现门票收入1500万元。
商贸流通业持续快速发展,全年实现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7亿元,同比增长15.2%以上。实现商贸业增加值10.46亿元,同比增长16%左右。连锁企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全年连锁经营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浙江南浔建材市场被评为中国商品市场最具竞争力50强市场。
传统绫绢业
双林绫绢被誉为"东方丝织工艺之花" 。绫绢是绫与绢的合称,"花者为绫, 素者为绢" 。生产工艺独特、精湛,历史源远流长,广泛用于书画装裱、装饰工艺、
工艺美术、外贸旅游等方面。一向注重传统工艺继承、发展,其中耿绢具有明清特色,
故宫博物院选其用于古画复制. 是中国服饰文化、工艺美术文化、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 994 年, "汉贡"牌花绿获第五届亚太博览会金奖, 被评为
浙江省优质产品。
荣宝斋、上海
朵云轩、
杭州西泠印社有限公司等全同400 多家文化15画单位都采川1双林结绢作装禄。1994 年, 有纺织机210 台, 从业人员800 余人,年产330 多万米。2000 年2 月,双林绫绢厂重组成立湖州丝得莉双林绫绢有限公司, 2013 年2 月更名为湖州云鹤绫绢有限公司。主要绫绢企业还有天工绫绢厂、双林邢窑绫绢厂、康明绫绢厂、天强绫绢工艺品有限公司、湖州双林赛英绫绢有限公司, 其他绫绢厂和机户有建锋、双凤、七星、间、天一、神笔等。至2014 年年底, 有纺织机350 多台, 从业人员600 人,年产1000 万米
特产绫绢
清代 绢市集于旧绢巷、新绢巷; 清末, 镇上有大小绢庄20 余家;
清明节至民国初,经营绫绢丝绸类门市48 家, 仅
包头市制盛时销达10 万余匹。 至20 世纪90 年代, 常年经营30多个品种、100 多种花色, 销往全同国 出口
美国、
德国以及东南亚各国。湖州州云鹤双林绫绢有限公司在双林绫绢厂基础上重组资产, 更新设备,绫绢质量不断提升. 研发成功古花绫、古耿绢, 如
故宫专用耿绢,
日本专用疙瘩绢、鬼经、鞋子织. 韩工专用生绢等。1 9 94 年销用300 万米以上. 20 14 年销量近1000 万米。
社会
城乡规划编制
进一步深化细化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了
南浔区城区浔东、浔西分区规划,并经市政府批准;编制完成了南浔城区浔东、浔西四个片区
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覆盖率达到100%;编制完成了
南浔镇城市总体规划战略发展及
概念设计、南浔城区
水系、绿地等专项规划;组织编制了南浔历史文化保护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南林路道路两侧
景观设计;组织修测了南浔中心城区
地形图;编制完成并经区政府批准了10个村庄建设规划。
城乡规划管理
加强村镇规划管理,全年发放“一书二证”385件、“一书一证”657件,实施了
南浔区城区建设规划联审制度,进一步推行了“阳光规划”。
村庄环境整治继续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活动。
南浔镇横街村、练市镇练南村、水口村、
千金镇朝阳村、和孚镇长超村、善琏镇含山村等6个村被命名为省级示范村。村庄环境整治新增受益自然村216个,人口30219人,累计受益自然村1915个,累计受益人口262878人,受益面达到了64.4%。完成了南浔镇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同时,以“文明家庭”、“绿色家庭”为抓手,组织开展了长效管理工作“回头看”,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
基础设施建设
1、
南浔古镇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投资1195万元,完成了南东街复线建设;投资154万元,完成了青平桥辅道建设;投资100万元,进行了便民路大修;投资560万元,完成了古镇主出入口停车场建设。
2、
南浔区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886万元,完成了人瑞路、泰安路改造和污水管网铺设,新增景观道路3345米;完成了投资概算2.52亿元的南浔五桥、外环东路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和专家审查。同时,完成了南浔消防站的土建、装修和移交使用。
3、
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南浔、
练市镇、双林、
菱湖镇四个
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南浔污水处理厂在8月份由市
建设局移交该区后,加快工程建设进度,于12月份建成并投产。练市污水处理厂基本完成了主体工程建设,污水管网铺设完成计划75%以上。双林、菱湖污水处理厂均基本完成项目建设前期准备。
城市管理通过省级文明示范城区创建、夏季环境大整治,以及文明示范路创建等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城市管理。一是加强卫生保洁工作,全面施行主干道18小时清扫保洁、市河12小时保洁制度,更新了主要街道
垃圾桶,并实行了垃圾桶清洗保洁制度。二是实施生活垃圾袋装化,从9月20日起在
嘉业路、泰安路、南林路、适园路、同心路、万顺路等路段率先实行了垃圾袋装化,并增设果壳箱400只,取消了垃圾桶。三是强化城市监察管理,通过示范路管理、集中整治等活动,共查处各类违法(违章)案件1395起,占道经营、车辆停放、户外广告设置进一步规范。
市政维护
南浔区城区全年共投入资金580多万元,修复砼路面2050平方米、维修
沥青路面18750平方米、疏通下水道32300米、增添、更换窨井盖板318只,增设护树圈85只。改善了环卫基础设施,南浔城区改造新建公厕14座,并强化了公厕保洁力度。
绿化管理
新增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加强了公共绿化的养护管理,并做好节日和重大活动期间的鲜花摆放,路灯亮灯率保持在98%以上。
交通基础建设
1、通村公路:全面完成了130条317.5公里“康庄工程”建设任务,提前二年实现了村村通等级公路目标,建成237个港湾式停车场,公交车通村率达到了96%。
2、“三路”改造:完成了菱新公路、三新公路和墙莫公路的土
路基建设,启动了菱新公路部分路段路面和桥梁建设。。。。
文化事业
围绕建设文化大区这个目标,抓文化队伍建设,抓制度化管理,以开展群众文化“十百千工程”为契机,以农村文体建设年为抓手,创建省级文明城区,不断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2005年,区社发局被评为“浙江省全民健身活动月”先进单位。加强文体市场管理,全年检查文化经营场所1714家次,取缔非法经营户61家,有效地规范了文化市场经营行为。
启动
南浔区群众文化活动“十百千工程”。全区共开展文艺精品演出活动2次,广场文化活动40场,群众文化活动260场,放映电影2272场,区社发局组织举办文艺活动13次。配合
南浔镇参加
中国中央电视台“2005年度中国魅力名镇”展示第二轮评比,经过加工提炼的
和孚镇特色文化节目《渔家乐》打击乐,在北京农业电影电视制作中心演播室登台亮相,既展示了南浔区的特色文化成果,又为南浔镇顺利入围“中国魅力名镇”赢得了关键的一分。2005年,还创作和演出了
说唱《美啊,南浔》、
越剧小戏《桃子熟了》、小品《明天就要结婚》等一批新节目。第三届
湖笔文化节期间,组织《湖州风情》广场文艺
南浔区专场演出,有2个节目得奖。越剧小戏《两把钥匙》获
浙江省乡镇文艺调演创作金奖、演出银奖。
历时5个多月,开展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工作,培育民族民间艺术产业基地。先后访问36位民间艺术直接传人和代表人物,通过走访、座谈、交流,记录了近万字的普查笔记,拍摄了122张照片,250分钟的原始录像。根据普查资料进行整理筛选,最后形成9套文本及声像资料上报,得到市
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的充分肯定。其中善琏湖笔被推荐申报浙江省重点民间艺术产业基地,同时成功申报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列入保护名录。
菱湖镇灯谜、
善琏镇湖笔参加
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保护成果展。配合市文保所完成荻港名人陈列室的布展工作。
制订南浔区《关于开展农村文化体育建设年活动实施意见》,明确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对照省级“东海明珠”工程复评要求,完成20个农村文体俱乐部建设,培育文体示范户60个;挖掘发现了
和孚镇的《渔家乐》、《采菱舞》,千金镇的民间剪纸队,练市镇的船拳表演队、舞狮队,菱湖的马灯队、女子舞龙队等8支文体特色团队。
全区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嘉业堂藏书楼和
张石铭旧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2个。另有重点保护古桥73座,一般性保护古桥69座,文物保护点7处。教育
南浔区地处
湖州市东南郊,与
嘉兴市、
苏州市交界,素有“人杰地灵,物阜民丰”的美誉,尊师重教之风兴盛,教育的历史基础良好。
教育
2005年,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的
素质教育,以全面推行学生成长导师制为载体,切实加强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促进教育协调、均衡、快速和优质发展。全区现有市属
高中4所;区属初中19所,小学21所,完小(教学点)1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2所,民工子女学校4所,幼儿园29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9所(含中等职业学校2所)。全区初中、小学在校学生人数分别为19868人和32632人,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11336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含中等职业技校)在校学生人数1561人。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达到3437人。全区十五年基础教育各项指标达到或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以上,在成为省第三批教育强区和9个镇均成为省教育强镇的基础上,菱湖镇创建成为第一批市示范性教育强镇。
全区初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分别为19868人和32632人,在园幼儿11336人。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共3457人,其中中学教师1180人,小学教师1596人,成校教师44人,幼儿教师618人(其中公办58人)。省特级教师2名,省教坛新秀4名,省优秀教师9名;市教学明星、教学能手、教坛新秀55名。现有离退休教职工1008人,其中离休干部3人,退休、退职教职工1005人。本年度共减少在编教师123人,其中调出37人,辞职11人,死亡1人,退休74人。根据学校师资需求情况,聘用应届毕业生80人,区外调入7人,安置随军家属1人,共增加教师88人。与上年度相比,净减少教师35人。并根据教师本人申请,经学校同意,为16名教师办理了
离岗退养。教师数量已基本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学校人事管理制度开始由教职工聘任制转向聘用制。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巩固提高十五年基础教育的普及成果。全区3—5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5.3%,在城镇幼儿园积极探索0—2周岁早期教育并推行托幼一体化教育模式的试点。全区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100%、99.88%,小学、初中巩固率分别达到100%、99.9%,小学毕业升初中率为100%,初中毕业生升
高中段比例达到91.17%,其中普职比为1:0.95。“三残”儿童入学率达100%。17周岁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到99.53%。全区提前实现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的目标。南浔区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第三批“
浙江省教育强县”荣誉称号。
全区有成校9所,其中省级示范成校3所,省一级成校2所,省二级成校4所,占地89.03亩,校舍
建筑面积16965平方米,新添设备22.3万元。在编教职工44人,其中
大学本科23人,专科18人,学历达标率93.2%,兼职教师110人。以项目为载体,农科教结合,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全区围绕省、市、区级11个项目,开展各类培训达3483人,项目实施总面积达49490亩,推广面积58880亩,成校自有实施基地2个。全区乡镇成校年培训总量89283人,占劳动力总数的36.21%。
全区中小学当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2871.6万元,竣工校舍
建筑面积20455平方米。中小学当年投资454万元,用于教学条件装备、改善办学条件。全区累计已有20所学校建起了校园网络;中心小学及中学都拥有一个以上的
多媒体教室;
计算机拥有量已达4258台,机生比初中为1:10.3、小学为1:14.04;中小学图书藏量达到148万册,生均图书初中为31.2册、小学为26.4册。
全区教育经费总收入18212.9万元,比上年16035.6万元增加2177.3万元,增长13.58%。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4313.1万元,占总收入的78.58%,比上年增长12.13%,其中,预算内教育经费10260万元,占教育经费总收入的56.33%,比上年增长6.90%;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3966.4万元,占教育经费总收入的21.77%,比上年增长28%;校办企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86.7万元,占教育经费总收入的0.5%,比上年增长23.5%;社会捐资办学135.8万元,占教育经费总收入的0.75%,比上年减少1.73%;事业收入2303.3万元,占教育经费总收入的12.64%,比上年增长23.38%,其中:杂费收入1458.4万元,占教育经费总收入的8%,比上年减少9.3%(原因:2005年比2004年减少学生4969人);其他收入1460.7万元,占教育经费总收入的8%,比上年增长15.29%。全区预算内教育经费增长高于地方经常性财政收入的0.4个百分点;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为207.27元,比上年增长6.93%。初级中学生均教育经费支出3164.9元,其中生均公用支出397元。预算内生均教育事业费支出为1807元,比上年增长17.9%,其中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178元,比上年增长8.2%;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支出2881.1元,其中生均公用支出363.1元。预算内生均教育事业费支出为1709.6元,比上年增长18.61%,其中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90.4元,比上年增长35.53%。
体育
全区体育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围绕"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个主题,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群众体育、
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主要以全民健身为核心,通过狠抓群众健身场地建设、加强体育社团管理、开展经常性群众体育活动,促进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发展。
全区安装落实体育健身路径17条,新增乒乓球、
篮球架等体育设施各21付,合计投入41万多元。
南浔镇顺利通过
浙江省体育强镇创建验收。为纪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10周年,区社发局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举办庆三八“圣船杯”太极拳(剑)、健身操比赛等群体活动。组织参加了由
浙江省体育局主办的环
太湖体育圈暨
杭嘉湖平原片全民健身活动展示,全区获得组织奖和两个第三名的好成绩。举办了两期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暨嗒嗒球培训班,共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86人,代表
湖州市参加了浙江省举办的嗒嗒球比赛,并获得了全省乡镇组第七名的好成绩。在湖州市首届“划菱桶”比赛中,
南浔区选送的三个参赛队分别获得了团体第三名、第四名、第五名,男子个人获得全市第五名、女子获得全市第二名、第三名的好成绩,区社会发展局获得了组织奖。成立了国民体质监测小组,分别在南浔中心幼儿园、菱湖人民医院、和孚镇长超村等单位实施完成了全区1080人的国民体质监测任务。
南浔镇潘明被评为全国全民健身先进个人;周念非被评为
浙江省健身气功工作先进个人。成立了南浔区老年人体育协会,成功地举办了首届环
太湖老年人体育论坛、书画展、文体展示三项活动,来自苏、锡、常、嘉、湖五个城市400多人云集南浔进行活动、交流;南浔镇老年人体协在2005中国?南浔旅游节期间的演出赢得了好评。
医疗卫生
全区9镇1开发区221个行政村全部开展了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参加农民37.5万人,占全区农业人口总数的96.92%。年度合作医疗资金共1837.54万元,其中:农民个人出资937.95万元,区财政补助300.144万元,镇财政补助224.27万元。到12月31日止报销受益率达13.62%,其中:区大病统筹报销7417人,报销金额955.96万元;各镇小额报销受益人数43681人次,报销金额202万元;开展合作医疗困难群众救助两期共200人,发放救助款197万元。
2005年卫生工作以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和建立完善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重点,不断提高农民的健康保障水平;以医院创等达标和推行
无偿献血联动机制为载体,进一步提升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以提高对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和对区域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为抓手,全面构建公共卫生体系,促进各项卫生事业新发展。
2005年,全区共破获
刑事案件2268起,其中现行案件1628起,比2004年分别上升7.44%、7.74%。发生的9起“七类案件”全部破获。共刑拘638人,逮捕576人,移送起诉701人。与2004年同期相比,刑拘、逮捕、移送起诉数分别上升16.42%、15.43%和17.22%。把黑恶势力犯罪、杀人等严重刑事犯罪和“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作为全区刑侦工作的主攻方向。继续强化“命案必破”理念,及时侦破现行命案。先后成功侦破“2.20”、“3.27”、“4.07”三起凶杀案,将
犯罪嫌疑人一一抓获归案,现行命案侦破率达100%。继续强化对多发性侵财案件的侦破力度,掀起了一场以“两抢一盗”为重点的多发性侵财犯罪打击战役,形成全面围剿“两抢”犯罪分子的严打高压态势。与此同时,以开展严厉查禁赌博违法犯罪活动专项整治行动为载体,加大了对重大赌博案件的查处打击力度,查处赌博案件214起,其中省督案件2起,万元以上赌博案件54起。以“遏制毒品来源、遏制毒品危害、遏制新吸毒人员滋生”为目标,广泛发动,全面打响禁毒人民战争,侦破贩毒案件3起,吸毒案件9起,共抓获各类涉毒违法
犯罪嫌疑人20名,共收缴毒品海洛因13.8克,K粉18.3克,
摇头丸131粒。以严厉打击严重经济犯罪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重点,加大了对偷税骗税、职务侵占、金融诈骗等严重经济犯罪案件的侦破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经济犯罪。2005年经侦部门共破各类经济案件13起,追缴经济损失1085.42万余元。
居民收入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87元,增长15.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346元,增长14.5%。
推进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投入资金168.52万元,改造25户面积达6781平方米。最低生活保障
2005年全区有城镇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象1229户1747人(含家婚知青500人),农村低保对象2342户4765人,低保人数占全区总人口的1.32%。共发放低保金604.3万元,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
社会保险
2005年,社保覆盖面和保障能力稳步提高,企业基本
养老保险新增参保11040人、净增2176人,
失业保险新增参保3785人,
工伤保险新增参保8210人。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全区累计落实参保13902人。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
养率达到91.7%,超过省定目标近11个百分点。
社会福利事业
2003年,区政府专门出台了《南浔区人民政府关于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工作步骤和有关要求。各镇都按要求制定了敬老院的改、扩建计划和具体的集中供养实施方案。2005年,全区628人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已经完成集中供养576人,集中供养率达91.7%,其中
善琏镇达100%。完成南浔敬老院(福利院)建设任务,总建筑面积8867平方米,建筑单体6幢,
绿地率40%,拥有床位200只,总投资1200多万元。
邮政
南浔邮政中心支局:2005年3月底,南浔邮政支局变更为南浔邮政中心支局。南浔中心支局下辖5个支局,邮电所16个,代办邮政所1个,担负全区邮政通信畅通的任务。共设邮路67条。
2005年,全区邮政职工扎扎实实地开展企业效能建设活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调整为主线,以效益为目标,创新破难,突出抓好函件、
速递和邮政金融等业务,同时履行邮政普遍服务的义务。全区共计完成业务收入1144.6万元,年末储蓄余额为1.88亿元。中心支局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拓展为民服务的项目。开设了代办保险、电信、代收话费、电费等新业务。还结合古镇旅游,宣传魅力
南浔镇,制作南浔风光明信片6万张,为企业、学校、机关制作形象邮册5000册。
2005年在确保党、政、军机关通信安全与畅通的前提下,中心支局还每天派专车专人接送机要文件共1934件。
通信
1、湖州电信南浔分公司:南浔电信分公司下辖5个支局和17个邮电所。南浔电信充分发挥企业综合优势,将政府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农村信息化作为“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的重要内容。同时,为打造“数字南浔”提供全方位的支撑和保障。
2、浙江移动南浔分公司:2005年,南浔移动分公司按照“齐心协力,加强执行,精细管理,再上台阶”的工作思路,不断开拓,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分公司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全球通”、“金卡
神州行”、“神州行”等品牌已家喻户晓,特别是针对年轻一族的客户品牌“
动感地带”,受到了年轻人的推宠。向广大移动用户提供了数百项的相关业务和服务,并逐步实现服务网络化与电子化。营业厅除了传统的面对面服务外,还提供了网上营业厅、电话营业厅及短信空中营业厅,提供了手机免费维修服务,手机信用卡,手机
空中充值等多项服务。还推出了“品牌零钱袋”。
3、
中国联通南浔区分公司:南浔联通分公司自2003年8月成立以来,在双林、
菱湖镇、
练市镇、东迁等地设立了乡镇区域中心,为南浔广大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2005年在市场上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网络实现全覆盖。全区已建
基站近百座,通信业务增长率、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133移动精品网络,193长途通信网,17910/17911IP电话,数据通信网,165互联网。
中国联通南浔分公司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内部管理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分公司先后被评为:“区级文明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市级青年文明号”、“区级十佳示范窗口行业”、“市级消费者维权先进单位”、“巾帼文明示范岗”等荣誉称号。
代表人物
获得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