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邻
五华县歧岭镇,西接附城镇,南连
通衢镇,北临
铁场镇,距龙川县城17千米,205国道和
梅河高速公路贯穿东西两翼, 总面积68.93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有户籍人口24177人。
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废都,设登云约。民国时期,设登云乡,属鹤市区辖。1959年,隶属通衢人民公社。1987年,撤区设登云镇。 截至2020年6月,登云镇下辖1个社区和7个行政村。 登云镇景点有蓝关遗址等。
017年,登云镇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产值5.95亿元,同比增长11%;工业总产值4.73亿元,同比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3.43亿元,同比增长16%;农业总产值1.09亿元,同比增长14.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9万元。
历史沿革
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废都,设登云约。
民国时期,设登云乡,属鹤市区辖。
解放初,属第三区。
1958年,属鹤市公社。
1959年,隶属通人民公社。
1978年,析置登云公社。
1983年,撤社设区公所。
1987年,撤区设登云镇。
自然资源
折叠矿产资源
矿产蕴藏丰富,主要有
碳酸钙、白沙土和
金矿。其中石福村、双桥村的石灰石储量丰富,质地优良,可烧石灰,制优质水泥、复粉、石米等。
折叠水电资源
水电资源丰富,镇内有
韩江支流
鹤市河流经本镇,镇内还建设有两个自来水厂,可供5万人生产生活用水;装机容量4000千瓦时的石来口电站就建设在境内,镇村还办有容量合500千瓦时的小水电,境内还建设有1.05万伏的变电站,电网密布,水电资源极丰富。
折叠农产品
农产品丰富:本镇历来是粮果生产基地,镇内有三个千亩优质稻生产示范基地;一个5千亩的水果基地(主要种植
奈李、无核柿);一个农业龙头企业(以养猪、
养鱼为主);境内还建设有一个县属水果
加工厂。
折叠编辑本段经济概况
工业园建设:镇建设有三个工业园,其中蓝关工业园已投入使用;大坪工业园(205道边)已完成了10万平方米的"三通一平"工作,虚位以待企业进驻;高速公路互通带近千米工业走廊正在落实建设中。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6月,登云镇下辖1个社区和7个行政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登云镇,位于龙川县东南部,东邻
五华县歧岭镇,西接附城镇,南连
通衢镇,北临
铁场镇,距龙川县城17千米,205国道和
梅河高速公路贯穿东西两翼,总面积68.93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矿产蕴藏丰富,主要有
碳酸钙、白沙土和
金矿。其中石福村、双桥村的石灰石储量丰富,质地优良,可烧石灰,制优质水泥、复粉、石米等。
水电资源丰富,镇内有
韩江支流
鹤市河流经本镇,镇内还建设有两个自来水厂,可供5万人生产生活用水;装机容量4000千瓦时的石来口电站就建设在境内,镇村还办有容量合500千瓦时的小水电,境内还建设有1.05万伏的变电站,电网密布,水电资源极丰富。
人口
截至2019年末,登云镇有户籍人口24177人。
2020年末,登云镇总人口有2.57万人,常住人口1.78万人。
经济
2020年,登云镇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产值7.18亿元,同比增长3%;工业总产值5.73亿元,同比增长2%;固定资产投资4.33亿元,同比增长1%;农业总产值1.54亿元,同比增长1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7万元,同比增长22.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0年,登云镇有初级中学1所,完全小学1所,小学教学点2个,幼儿园3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在校中学生372人、小学生1125人;中学专任教师52人,小学专任教师78人。
文体事业
2020年, 登云镇完成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8个村居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建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9支,志愿者171人,开展志愿活动35次,服务群众7000人次,组织开展文艺汇演等文体活动16次。
社会保障
2020年,登云镇全面落实低保、城乡特困人员、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提标政策和残疾人“两项补贴”、老年人优待等政策。是年,全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1.8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608人,享受养老待遇3400人。全年发放救济款8.1万元,临时救助57人,医疗救助69人;办理农村合作医疗补助323人次,发放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近100万元。组织参加各类就业招聘会600人次,组织劳动技能培训140人次,发放各类就业培训宣传资料1.4万份。扎实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完成130多位退役军人优抚对象年审工作。
风景名胜
蓝关,又名丫顶关,位于龙川、
五华县交界处。此处地势险要,两峰的山丫间有6千米长的小道,是历代臣所经之道。
天宝大历年间(766—779年),宰相
常衮被贬
潮州市,沿蓝关过岐岭,故此岭叫丞相岭。相传
李纯元和十四年(819年)春,诗人、文学家
韩愈被贬为潮州
刺史。后人为纪念这位诗人,在蓝关岭上建有韩公祠和茶亭各1座,祠内有文公
塑像。建国初期,因建官汕公路,祠亭被拆。
人文
方言
登云镇通行客家话。
特产美食
登云镇除有
南华李、
油桃、脐橙等土特产外,主要有竹器编织,如竹箩筐、竹笠、竹花篮等。其中竹花篮曾被外贸局收购出口。
交通
东接
梅州市,西联惠州的205国道横贯本镇;距华南最大的货运
编组站—
龙川站仅15公里;2005年通车的梅(州)河(源)高速公路途经本镇四个村,并在新街村大坪设一互通口与205国道连接;镇开的樟石公路沟通南北,各村之间互通村道大多实现硬底化建设。
著名人物
叶卓(1891—1930.10),原名叶卓庆,东山村人,“五四”运动期间接受了反帝反封建思想,参加过省港大罢工,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他积极支持他大哥叶元庆建立东山农会。"四·一二”事变后,又组织工人
赤卫队保卫工会。
广州起义前夜,任五、兴、龙工人组织团的团长。同年,奉命回乡组织农民武装;同年11月,成立中共东北桥支部,任书记。民国十七年(1928年)春,配合东江大暴动,任龙川革命委员会委员,失败后,参加梅县暴动,后调中共东江特委工作;同年4月,广东工农革命军百余人由
刘光夏率领进军霍山大乙岩举行协商会,成立五、兴、龙临时工作委员会,叶卓任书记。民国十八年(1929年)1月,中共龙川县委在赤光回龙大肚成立,叶卓任临时县委书记。民国十九年(1930年)10月在龙母因叛徒出卖被捕遭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