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或有时攀援,或多少藤状
多年生草本,灌木状草本或
亚灌木。
根状茎木质。茎在花期下部通常无叶,上部具叶或花序基部具莲座状叶。叶不分裂,具柄或无柄,有时基部有耳,宽卵状心形至狭长圆状
披针形,通常不分裂,稀羽状分裂,边缘通常具尖锯齿或齿,羽状脉,稀离基三出脉。
头状花序少数至多数,排成顶生,或腋生兼顶生,疏至密简单或复
伞房花序,或排成狭至宽多数聚伞状圆锥花序,具异形小花,辐射状或盘状,或具同形小花,盘状,直立或斜升,具花序梗或有时近无梗。总苞钟状或圆柱状,具外层苞片;花托平;总苞片(2一)4—5,或7—8,或10—15,离生,草质至革质,具干膜质边缘,边缘小花舌状或丝状,
雌性,1—10(一20)或无,舌片黄色,明显或不明显,有时极小,(1—3一)4(一6)条脉,顶端具2—3(一5)细齿,稀无齿;
管状花1至多数,两性,花冠黄色,有时淡黄色或乳白色;檐部漏斗状;裂片5。花药线状长圆形或线形,基部通常具明显的长为花药颈部l/3至2倍的尾,稀具长仅达颈部1/4的尾部;花药颈部杆状至近圆柱状,粗,向基部几不至明显增大,两侧具增大的基生
细胞;花药内壁
细胞壁增厚少数至多数,辐射状排列,细胞通常短。花柱分枝顶端截形或凸,两侧被短至长乳头状毛,中央有较长的束状乳头状毛。瘦果圆柱形,具肋,无毛,或稀被柔毛;表皮细胞平滑,具条纹或乳头状突起。冠毛毛状,同形,白色,禾秆黄色或变红色。
约54种,除苍术叶合耳菊S. atractilifolia (Ling) C. Jeffrey et Y. L. Chen产于 我国
贺兰山外,全部种类均分布于中国喜马拉雅地区。在中国已知有43种。主要集中于西南部山区。
C. B. Clarke把此属置于
千里光属Senecio中作为该属的一个
亚属。但他曾在其论著《印度菊科植物》(Compositae Indicae, 1876)的一文中曾指出“Synotis看来比
菊三七属Gynura,Notonia以及为Bentham采用的Senecioneae族的大部其他的属是更好的属,它具有独特的外貌,明确的分布区和明显的区别特征,具尾的花药。”作者曾对本属进行分花的显微形态和瘦果解剖学的研究。此属花药基部具明显的尾部,颈部粗,柱杆状向基部通常增大;花药内壁
细胞壁增厚辐射状排列;花柱分枝顶端通常具较长,中央长束毛的乳头状毛,以及瘦果解剖学上的特征和它特有的分布区。因此它成立成为一个独立的属是完全必要的。本属的一些种类与藤菊属Cissampelopsis (Bl.) Miq.比较近似,但本属为直立或稍藤状
草本或
亚灌木;叶无基部增粗,旋卷的叶柄等,与后者完全不同。两者的分布区也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