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组建的基地
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是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为依托单位,定位于建成世界一流的基础前沿科学中心和物质科学研究基地。
2017年11月21日,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获科技部批准组建。2023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白雪冬研究员、王立芬副研究员团队,通过发展原位冷冻电镜,借助像差矫正透射电子显微镜和低剂量电子束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以分子级分辨率观测冰的生长结晶过程,并原位表征结构的演化。
截至2020年,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在学科方向上聚焦凝聚态理论与模拟、量子功能材料与低维结构、新奇量子现象探索、凝聚态物理极限探测、凝聚态物理前沿交叉与应用等5个重点领域,整合了超导、磁学、表面物理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凝聚态理论计算等6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的优势科研力量,拥有15名两院院士、38名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该中心获得过各项国家科技奖26次,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9次。
组建背景
国家研究中心是适应大科学时代基础研究特点的学科交叉型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基础研究和创新能力建设,依据《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的任务要求,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国家研究中心组建工作。根据专家论证意见,经研究,决定批准组建北京凝聚态物理等6个国家研究中心。
历史沿革
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为依托单位,于2017年11月21日经科技部批准组建,前身为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2018年,中心取得了非磁性拓扑材料数据库的建立、铁基超导体埃托雷·马约拉纳束缚态的发现、首辆钠离子电池老年代步车问世等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优秀成果。按照工作计划,完成了科技部组织的对中心建设运行实施方案的论证会,明确了中心架构,合理配置资源,完善了管理运行制度,圆满完成了第一年的工作目标。截至2020年,该中心在学科方向上聚焦凝聚态理论与模拟、量子功能材料与低维结构、新奇量子现象探索、凝聚态物理极限探测、凝聚态物理前沿交叉与应用等5个重点领域,整合了超导、磁学、表面物理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凝聚态理论计算等6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的优势科研力量,拥有15名两院院士、38名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021年,国家研究中心凝聚态理论与模拟研究部取得了“多能带非厄米系统奇异点的普遍定义和二维非厄米奇异点及恩里科·费米点的Nielson-Nanomiya定理”、量子功能材料与低维结构研究部取得了“实验上实现了磁畴壁拓扑结构及其调控”、新奇量子现象探索研究部取得了“准二维笼目超导体AV3Sb5中丰富奇特的物理性质和微观机理”、凝聚态物理极限探测研究部取得了“自主研制无液氦稀释制冷机”、凝聚态物理前沿交叉与应用研究部取得了“基于材料基因工程发现材料非晶形成能力的判据”等一系列突破。
2022年1月15日,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建设运行管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召开。
管理团队
科研成就
由王如泉副研究员带领的实验小组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成功实现了87Rb的玻色-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凝聚(BEC)。这是继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北京大学,中科院武汉物理数学所和山西大学之后的国内第五台BEC实验装置。 
2014年底,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方忠团队首先理论预言了化家族材料是外尔半金属,随后国内外多个研究组开始了竞赛般的实验验证。次年年初,陈根富小组很快便制备出高质量样品,丁洪小组也迅速在实验中观测到砷化钽晶体中的外尔费米子行为。2017年,石友国和进行理论预测的翁红明、实验验证的钱天分工合作,3个小组无缝对接,在世界其他小组之前观测到一种打破常规分类的新型费米子——三重简并费米子,为固体材料中电子拓扑态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2023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白雪冬研究员、王立芬副研究员团队,通过发展原位冷冻电镜,借助像差矫正透射电子显微镜和低剂量电子束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以分子级分辨率观测冰的生长结晶过程,并原位表征结构的演化。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表面实验室SF9组吴克辉研究员/陈岚研究员课题组在硼烯合成制备研究中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积累,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包括首次获得单层硼烯(Nature Chemistry 8, 564 (2016))和硼烯纳米带(Physical Review Materials 1, 021001(R) (2017)),制备出蜂窝状结构(Science Bulletin 63, 282(2018))和准一维链状混合相的硼烯(Advanced Materials 32, 205128 (2020)),并进一步在2022年成功制备出高质量稳定的双层硼烯(Nature Chemistry 14, 25(2022))。
目录
概述
组建背景
历史沿革
管理团队
科研成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