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是审计机关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监督行为,旨在确保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有效性。这种审计是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活动进行监控的重要工具,也是中国审计监督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对象不仅仅是建设单位,还包括整个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的技术经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多个部门和单位参与其中,如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金融机构、建设单位的主管部门等。这些单位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每项工作都成为审计的对象。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任务在于保障党和国家制定的投资建设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财经纪律的有效实施,监测各部门和地区执行建设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的情况及其成果,积极参与投资宏观调控,完善投资体系,调整投资结构,减少投资浪费,提升投资效益。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内容涵盖三个主要阶段:前期审计、在建期审计和竣工后审计。此外,审计还涉及
基本建设投资审计、技术改造投资审计以及其他投资审计等多个方面。审计的专业特征包括投资建设技术审计、财务审计、经济审计及管理审计等。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特点包括审计内容的宏观性、审计时间的连续性、审计对象的广泛性以及
审计目标的层次性。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主要依据包括特定时期的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中央和地方及主管部门的法律法规、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制度、国家有关基本建设活动和技术经济指标,以及相关的理论基础。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面临一些挑战,包括对投资项目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审计较多,而对效益审计的关注不足。审计人员较少将审计扩展至效益审计,因为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市场的混乱和违法行为导致审计人员更多地专注于真实性、合法性的审计。此外,审计往往集中在事后,而在事前介入和事中控制方面不足。投资决策论证体系不健全,使得审计人员难以对投资项目的选择产生影响。审计人员队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不合理,尤其是缺少熟悉工程和法律的复合型人才。审计实践中的主观判断多,审计风险难以有效控制,因为缺乏具体的准则和指南。审计通常局限于个别问题,未能充分发挥为政府宏观决策和管理服务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