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属于中国十大古典名曲之一。
这首曲子出自《列子·汤问》的一个典故:传说先秦的琴师
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
锺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弹,就有了高山流水之曲。
另有如今传世同名古筝曲《高山流水》实际上是流水中的《流水》段。
创作背景
《高山流水》的最初记载为战火连年、诸侯之间相互称霸、人才辈出的
春秋时期。
这个故事发生在湖北武汉汉阳龟山下的长江岸边,无论是从《列子·汤问》中记载的伯牙与子期的典故,
《吕氏春秋·本味》都阐述了一个事实;该故事产生在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的中华大地周天子已经成了摆设,中层的诸侯连年征伐。但同时这个时期也是中国人思想的一次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相互激荡,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可以说是中华文化基因的集中创制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文化基因作为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素长期影响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诞生了一批经典,古曲《高山流水》就是在这样的时代下出现最初的原型。
《高山流水》之所以能被春秋战国的诸子典籍多次记录转载,是与当时“士文化”的背景分不开的。先秦时代百家争鸣,人才鼎盛。很多士人国家观念淡薄,并不忠于所在的诸侯国。这些恃才之士在各国间流动频繁,不仅仅是春秋时期,千百年来几乎度大部分读书人都是渴望遇到明主一展所学,所以千百年来引起无数人的共鸣当在情理之中了。
创作过程
《高山流水》的创作最早源于《
》记载的典故,传说伯牙善鼓琴,
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后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后来这个故事和曲子被不断传载,。
关于《高山流水》的曲子记载,到了
唐朝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两支
古琴曲《高山》和《流水》。
明代
的《
神奇秘谱》对此做了精当的诠释:“《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一直到宋代才把《高山》 分成四段,《
流水》分成八段。
目前流传的这一琴曲,尽管 有着多种传谱和不同的流派风格,但是都有着相似的主题 或旋律因素,可见它们是同一源流。
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川派琴家
四川传播琴艺,明清以来多种琴谱中以清代
唐彝铭所编《天闻阁琴谱》(1876年)中,所收川派琴家张孔山改编的《流水》已经成为当代琴人的必弹曲目。
琴曲《
》正是历代琴 家不断加工、再创造的成果。曲中那灵活多变的发展手法, 表明了创作者们不仅对生活有着深刻的感受,而且对艺术 技巧有着自如的驾驭能力。
先生演奏的《
流水》曾被录入
太空探测器“旅行者一号”的金唱片,并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茫茫宇宙寻找人类的“知音”。
相关人物
伯牙
所著《
》篇有:“伯牙善鼓琴。”也就是
琴艺较高。《荀子·劝学篇》中曾讲“伯牙鼓琴而六马仰斜”。《琴操》记载:伯牙学琴三年不成,他的老师成连把他带到东海蓬莱山去听海水澎湃、群鸟悲鸣之音,于是他有感而作《水仙操》。
钟子期
,名徽,字子期。春秋楚国(今湖北汉阳)人。 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重担、拿板斧的樵夫。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汉阳知县华某并立碑,“文化大革命”中被毁。 1980年修复。墓为圆形,封土高1.5米,底径8米,环以石垣。碑高1.5米,宽0.7米,上刻“楚隐贤钟子期之墓”。1987年在墓前修建知音亭,钢筋混凝土结构,方形,四柱,歇山式顶,底周除正面外皆置栏杆。墓与亭
坐北朝南,背山面湖。山上
松柏葱茏,山下芳草碧翠,湖面绿波粼粼,湖畔流水潺潺,凤鸣水声,宛若琴音。
演奏流派
《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种谱本,有多种谱本,有琴曲和筝曲两种。
琴曲
《琴学初津》
后记
是
所作,音节最古,其意巍巍洋洋,不可拟测者也。全在停顿得宜,气韵自然,调达抑扬高下,意味无穷,指下节奏良非易之。曲本一操,元人分而为二,兹与春草堂,自逺堂,蕉庵诸谱参,始能得其一统,上八段乃高山,下七段系流水,意虽似别而题神立体,气韵起承一无差异。今复其原体而并合之,并无脱失神激夺抗音之弊,何必使之离散而分两曲哉。
《松声操》
歌词
《高山
》在
天宝以前本为一曲,在唐朝期间分为《高山》、《流水》二曲,皆不分段。随着明清以来琴的演奏艺术的发展,《高山》、《流水》有了很大变化。《高山流水》的乐谱最早见于明朝
《神奇秘谱》,归入《太古神品》中,其解题曰:“《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来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高山》短些,《
》长些,都不分段,所辑很可能是唐代的曲谱,指法也确有晚唐和宋初的痕迹。
明清以来多种琴谱中以清代唐彝铭所编《天闻阁琴谱》(1876年)中所收,川派琴家
改编的《流水》尤有特色,增加了以“滚、拂、绰、注”手法作流水声的第六段,又称“七十二滚拂流水”,以其形象鲜明,情景交融而广为流传。据琴家考证,在《天闻阁琴谱》问世以前,所有琴谱中的《流水》都没有张孔山演奏的第六段,全曲只八段,与《神奇秘谱》解题所说相符,但
张孔山的传谱已增为九段,后琴家多据此谱演奏。近代琴家
将《天闻阁琴谱》中的《高山》《
》二曲揉合成一曲而闻名
界。
历代琴谱列表
古筝曲
《高山流水》作为古筝曲,最普遍的是三个版本,一个是
筝派,一个是
筝派,还有一个就是河南筝派。之所以是三个版本,是因为曲调完全不同,而不是演奏技法的不同。
山东筝派
“齐鲁大板”的山东筝派。主要形式为《高山流水》是《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四个小曲的联奏,也称《四段曲》《四段锦》。
河南筝派
河南派的《高山流水》则是取自于民间《老六板》板头曲,节奏清新明快,民间艺人常在初次见面时演奏,以示尊敬结交之意。
“武林逸韵”的浙江筝派借鉴、学习、融汇了
、
、
乃至西洋乐器的演奏技法,浙江筝中“摇指”的运用是以大指作细密的摇动来演奏,其效果极似
长弓的演奏。严格来说,这是在其他流派的传统筝曲中所没有的,
浙江筝的“摇指’则显示了它自身的特点而有别于其他流派。
演奏技巧
琴曲演奏
古琴曲《高山流水》的音乐技巧主要包括了“散音” “泛音”和“按音”三种。 其中,“散音”是用来表现乐曲委婉幽远的意境,如用它表现在山间静听流水,或在高山之上观瀑,又如,用它来表现月夜琴声;“泛音”则是用来表现乐曲悠扬平和的意境,如用它来表现山间明月,高山之巅, 使人产生联想;而“按音”则是用来表 现乐曲中的高潮部分的,比如,用它来表现高山飞瀑的气势磅礴。
《高山
流水》 是一首典型的泛音琴曲,运用了多种演奏技法和音乐材料,既有丰富的旋律线条和旋律变化,又有细腻柔和的乐句。它所使用的泛音丰富多样,音色圆润。在演奏技巧方面,主要运用了手指的揉弦、按弦、 泛音、滑音以及各种复杂多变的技法。在音色处理方面,《高山流水》主要运用了泛音、按音和滑音三种表现手法,这些手法既丰富了乐曲内容和感情色彩, 又增强了乐曲的表现力。
此外,乐曲中采用了空弦技法,来表现“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描绘了一幅美丽、深远、清幽的山水画。 散板、快板、慢板、急板、散音等不同节奏型的音乐的采用,描绘了高山耸立、 瀑布飞泻、草木茂盛、泉水潺潺等景象。 大量运用的泛音和颤音渲染清幽静谧之感的同时,也表现古代文人雅 士对自身品行和生活情趣的追求。
筝曲演奏
山东筝派演奏的《高山
流水》是该曲的筝曲代表之 一,该版本由《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四个小曲的联奏组成,因而也称《四段锦》。山东筝派演奏中,大指使用十分频繁,以右手大指小关节连续快速 “托劈” 的演奏,和大指连“托” 的下花指居多。 左手吟揉按滑,配合右手的弹奏,演奏风格纯朴古雅。
第一曲《琴韵》由右手连“拖”和左手较缓慢的“按滑”开启。此曲着重左手的演奏,在保证上下滑音音准的基础上,强调左手按弦频率的缓急和应有的韵味。右手则应注意触弦时音色的自然和明亮,以及其力度的变化。在演奏中,左手的揉弦和旋律中的级 进音程,是在模仿
古琴古朴、深沉的韵味。
第二曲《风摆翠竹》突出了山东筝曲的演奏特点,运用了较多右手大指小关节“托劈”技法,右手要求发音清脆、
颗粒性强、节奏均匀,好似在模仿翠竹摇曳时发出的“沙沙”响声,配以左手的揉弦和点音,仿佛翠竹摇曳的形态尽显眼前。此曲反复两遍,第二遍在旋律和节奏上并无变化,只是运用了速度和情绪来推动乐曲,与第一遍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曲 《夜静銮铃》运用右手有力的 “抹托”、“勾托”及连续“托劈”等技法,配合左手按音和揉弦,且节奏时而急速时而缓慢,给人以深沉的音乐感觉,宁静而不凝重,描绘了万籁寂静的夜晚画面。第四曲《书韵》的演奏技法以右手大指 “连托”和食指 “连抹”为主,在弹奏时,大指“连托” 音色自然,速度均匀、连贯,既不能出现断音,也不能使声音起伏落差突兀,仿佛是在描绘流水连绵不绝的灵动。右手在中、高、低音区来回游走,旋律跌宕起伏,模拟古人朗读诗书的声调。在尾声部分,右手大指“托劈”富有爆发力,左右手抓弦音色要较为浑厚,将高山耸立的气势自然地描绘出来。此曲演奏时,刮奏时的流畅和抓弦时的音色与力度互相和谐,将高山巍峨的雄姿和流水连绵不绝的灵动统一起来。
作品鉴赏
《高山流水》分为,《高山》和,《流水》。《高山》琴曲表现出山岳的峥嵘巍峨的高峻之美、悬崖峭壁的险峻之美、重峦叠嶂的繁复之美、峰峦谷的幽深之美、晴峦积翠的苍翠之美、霞起群峰的缥缈之美。人们听《高山》,眼前或浮现出巍巍山岳、或浮现出峨峨高峰,或浮现出绵绵叠嶂、或浮现出重重层峦。让人领略到一种巍峨磅礴、高古旷远之美。
此曲后世流传的版本主要是川派琴家
张孔山改编的古琴曲《流水》,因此,这里仅将其中的这一部分作一分析。《流水》充分运用了古琴的“泛音、滚、拂、绰、注、上、下”各种指法,描绘了流水的种种动态。抒发了志在流水,智者乐水之意。
第一段:引子。旋律在宽广的音域内不断跳跃和变换音区,虚微的移指换音与实音相间,旋律时隐时现,描绘出一幅“高山之巅,云雾缭绕,飘忽无定”的充满诗意的画面。
第二段:清澈的泛音,活泼的节奏,犹如“琮琮 ,幽涧之寒流;清清泠,松根之细流”。息心静听,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第三段:是第二段的移高八度重复,不同之处是它省略了第二段的尾部。
第四段、第五段:旋律婉转起伏,似清泉出峡谷,汇入江河,一泻千里。
第六段:先是跌宕起伏的旋律,大幅度的上、下滑音。接着连续的“猛滚、慢拂”作
流水声,并在其上方又奏出一个递升递降的音调,两者巧妙的结合,真似“幽泉出山,风发水涌,时闻波涛,已有
蛟龙怒吼之象。息心静听,宛然坐危舟、过巫峡,目眩神移,惊心动魄,几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万壑争流之际矣”。
第七段:在高音区连珠式的泛音群,先降后升,音势大减,令人联想到水天之际的粼粼波光。恰如“轻舟已过,势就倘佯,时而余波激石,时而旋 微沤”。
第八段:变化再现了前面如歌的旋律,并加入了新的音乐材料。稍快而有力的琴声,音乐充满着热情。段末流水之声复起,令人回味。
第九段:颂歌般的旋律由低向上引发,富于激情。段末再次出现第四段中的种子材料,最后结束在宫音(do)上。
第八段、第九段两段属古琴曲结构中的“复起”部分。尾声清越的泛音,使人们沉浸于“洋洋乎,诚古调之希声者乎”之思绪中。综观《流水》,由静而动,由缓而疾,由婉转到跌宕,由点滴到浩荡,在力度和节奏的澎湃中,大自然的情景与人的情感在此达到了高度的交融。
相对精彩的片段
川派琴家张孔山改编的《流水》中新增加的第六段,确是一段情、技均发挥到了极致的气象万千、惊心动魄的千古绝响——此等感受、此等音乐,恐怕也只有亲历过三峡之川派琴家才能产生、才能创作、才能演奏出的。
《流水》被誉为“中国第一名曲”。《流水》琴曲表现了流水的萦回之美;表现了幽涧寒泉汩汩流淌的幽逸之美;表现了流水澄江如练,平静悠缓之美。人们听《流水》琴曲,眼前浮现的流水或清清泠泠,或潺潺湲,或琮琮铮铮,或浩浩汤汤。既奔腾激越又悠远飘逸。
作品影响
据传
与
分别后不久,钟子期英年早逝, 伯牙听说后专程到子期墓前悼念。认为世无知音,便摔碎
,终身不再弹奏古琴。 后人为纪念高山流水遇知音的
、钟子期的千古 高谊,便在汉阳龟山西麓、月湖东边修建了一个琴台(“琴 台”本意是“琴桌,用以架琴者。”后来引申为与琴有关的 建筑。作为建筑的琴台在我国有多处,如宓子贱琴台、司马相如琴台等。
而汉阳“琴台”是用于纪念俞伯牙、
的建筑,
始建,又名“伯牙台”。内有“伯牙台”“琴 堂”“高山流水馆”“印心书屋”等建筑。“琴台”二字为北 宋大书法家
所书。)汉阳琴台有很多书写
、
的 楹联,如:“一客荷樵,一客抚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高 山流水逢知己;空竹文琴传钟伯。”
流传千年的“知音”故事,不仅在武汉留下了钟家村、琴断口、古琴台等地名,也流淌在琴台国际音乐节的悠扬乐声、
长江“知音号”的璀璨灯火中。如今,随着月湖片琴台中央文化艺术区场馆提档升级,起源于国家级非遗项目“伯牙子期传说”的“知音”文化深入城市肌理。明万历年间的古琴台,清光绪年间的“楚隐贤钟之期之墓”。这些建筑物遗存到今天,已列为省级重点文物受到保护。
由于《高山流水》琴曲又与"琴仙"
和高人钟子期的千古高谊联系在一起,它又成了"知音""知己"的代名词,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中国文化符号.历代赞颂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琴曲以及"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文艺作品很多,如诗、词、曲、文、赋、绘画、音乐、书法、雕塑等,不胜枚举.后人更是用诗词以表达对俞伯牙和
知音高深友谊,唐宋以后就出现了不少类似的诗词。
当时高深意,举世无能分。
钟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
尔其保静节,薄俗徒云云。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作品评价
朱权在介绍曲谱题解的时候写道:“《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后来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
《警世通言》收录的《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中,冯梦龙曾经对《高山流水》有过这样的评论:“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
《高山流水》存艺术表现上具有简约之美,在一些细节的部分又可见创作者的求精求新,创作者借紫砂壶之独特气质,运用精湛的工艺向人们讲述了这一故事,展现了紫砂壶工艺之巧妙,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感。
这首曲子以抒情性的曲调 为主,模拟性的描写为辅,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形象描写了涓涓流动的山泉和小溪,刻画了洋洋流水奔 腾入海的壮观景象。把富有无限生命力的自然现象人格化了,实际上是人们崇高感情的升华,表现了一种胸襟 开阔、百折不回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