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敬亭
革命烈士,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员
高敬亭(1907年8月12日-1939年6月24日),原名高志员,男,汉族,出生于光山县(今新县),中国共产党早期军事将领。
中国工农红军时期作战英勇,曾任红二十八军政委。后任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员。1939年6月24日,高敬亭在安徽省肥东县青龙场被错杀。1977年4月,中央军委为高敬亭平反。1983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高敬亭为革命烈士。
人物生平
1907年8月12日,高敬亭出生在河南省光山县一个农民家庭。他的祖籍是湖北红安县。清末时,全家迁到河南光山县谋生。
高敬亭2岁时丧母,跟祖母长大。10岁入私垫读《四书》《五经》等。 16岁辍学跟父亲下地干活。他吃苦耐劳,为人正直,接受北伐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影响,受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启蒙教育。
1927年11 月黄麻起义爆发,令他深受鼓舞,在本村组织起农民自卫队,任队长,支援黄麻起义武装斗争。不久地主反动民团在他家搜出革命标语传单,把他父亲带走活活打死,烧了他家房子。他满怀强烈的愤怒深刻的阶级仇恨,毅然投身革命。1928年春,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在光山柴山堡开始游击活动,成立弦东区工作委员会,他为委员。
1929年3月,高敬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9月底弦东区第一乡成立苏维埃政府,高敬亭当选武装委员,不久担任主席。同年秋,高敬亭调任弦东区乡苏维埃武装委员的,领导创建了弦东区独立团,率部配合中国工农红军作战。由于他对敌斗争英勇顽强,担任基层领导工作成绩显著,又粗通文墨,在群众中颇有威信,因而从鄂豫皖边区工农干部中被逐级推举到党政军领导岗位上来。历任光北山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县委书记、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省委组织部长等要职。在这期间,他先后领导创建了光山军区、光山独立团、光山赤卫师和光山游击师。这些部队后来都编入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
由于张国焘的错误路线,导致了鄂豫皖根据地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根据地面积损失六分之五,仅剩下几小块互不联系的区域。
1932年10月,张国焘率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主力去外线作战,一去不返。根据地军民一时失去了统一领导和集中指挥,处于各自为战的困难局面。高敬亭领导商城第一路游击师在豫东南坚持斗争,不断打击和袭扰中国国民党“围剿”军,保住了商城东部和南部两块残缺不全的根据地。不久,高敬亭又带领部分地方武装,保护豫东南道的党政机关、各县区乡苏维埃干部和大批苏区群众,向皖西转移。
在路上,由于队伍庞大,行动缓慢,而敌人却追“剿”不停。高敬亭在这关键时
刻,镇定自若,指挥有方,并鼓励大家说“我们现在退出苏区,但不要灰心,不要怕我们努力小。我们铁了心革命,一定能打赢。毛泽东、朱德在江西省,有十几万中国工农红军,有很大的一块根据地。我们学毛泽东、朱德,以后还能把根据地再搞大些!”
在高敬亭的领导下,他们顺利到达皖西,从而保存了大批骨干力量。此后,高敬亭历任师政委、红二十八军政委,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领导鄂豫皖红军终于渡过了三年游击战争中最困难的时期,粉碎蒋介石卫立煌多次企图消灭二十八军的阴谋。
1938年1月,新四军军部在南昌市成立。2月中旬,高敬亭任第四支队司令员。高敬亭在抗战初期,主张在大别山建立抗日根据地,这是很有远见的正确思想。但是1939年1月,中国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秘密通过了《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并以此掀起了第一反共高潮。桂系军队在大别山站稳脚后,态度也有变化。他们一再拖欠和克扣新四军第四支队的薪,限制四支队在金浦路两侧30里以内的狭窄地区活动,企图借日军的力量来消灭这支人民军队。
1939年4月末,新四军军长叶挺带领邓子恢、赖传珠、罗炳辉等将领从皖南向江北地区进发,重申了中央的方针政策,并动员第四支队向东推进。尽管高敬亭在会议上表示了支持,但在实际行动上却表现出迟疑和拖延。面对这种情况,叶挺决定直接指挥第七团和第九团继续向东进发。然而,在行进途中,第七团团长杨克志和政委曹玉福利用攻打土围子的机会,私吞了金银财宝并叛逃,投靠了桂系军队。这一事件导致高敬亭下令第九团停止前进,但第九团并未服从命令,而是继续向东行进。高敬亭无法阻止第九团的行动,最终只得将部队转移到肥东县地区,位于敌后的位置。
在肥东地区,第四支队抵达后,依照上级军事领导的指导,立即展开了针对杨、曹的“反杨、曹斗争”。实际上,在杨曹叛变之前,他们已经犯下了严重的错误。支队领导层曾考虑过对杨、曹进行处理,并且指派高敬亭亲自负责此事。然而,高敬亭在处理过程中显得不够及时,这导致了部队对他的不满情绪进一步加剧。鉴于此,军事领导层决定在部队内部发起反对高敬亭的运动,并以反党、反中央以及可能率部叛变投敌的罪名,分别向毛泽东和中国国民党军事当局发出了要求对高敬亭执行枪决的电报。
毛泽东同志在处理高敬亭同志的问题时,认为这属于思想认识上的错误,应当通过严肃的批评教育来解决。因此,毛泽东同志在给新四军军部的复电中明确指示,对高敬亭同志采取一些过渡性的措施,利用当前的时机,由军部派遣一些得力的助手到四支队工作,以帮助四支队的改造与整理。这样的处理方式体现了对同志的爱护和对革命事业的高度负责,既纠正了错误,又保护了干部,有利于革命队伍的团结和进步。
但是,国民党总参谋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白崇禧却抢先复电:“奉委座电令所请,将高敬亭处以极刑照准。”于是从1939年6月21日起,连续召开了三天的“反高斗争”大会,于24日在安徽青龙场处死了高敬亭,给党和革命事业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1977年4月,中央军委为高敬亭平反。1983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高敬亭为革命烈士。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