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墓
位于辽宁锦州凌海市的墓园
张作霖墓(又称为元帅林或雨亭纪念公园)位于辽宁省抚顺市区的大伙房水库东北岸,占地1200余亩。修建于1929年,为张作霖及夫人赵氏(张学良之母),其母王氏三人墓园。
张作霖死后,其灵柩存放在奉天大帅府东花园花厅内。张学良于1928年年底开始在抚顺市附近的铁臂山,仿照清代清福陵清昭陵规模修建大帅陵。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军司令本庄繁下令停建大帅陵,同时以灵柩安葬大帅陵来要挟张学良对日本妥协,遭到张学良拒绝,关东军便把灵柩移在沈阳市小东外的株林寺。直至1936年,汉奸张景惠提议灵柩应尽早“归位”,关东军司令植田谦吉下令既不能葬于大帅陵,也不能葬在海原县张作霖故里。随后,张景惠又提出将张作霖葬入辽宁锦县东北地区35公里的驿马坊其结发之妻赵姓和生母的墓地,植田别无选择,勉强同意。1937年6月2日,一番隆重的葬礼之后,灵柩终于葬于驿马坊。1954年,中国在张作霖墓下游,修建了抚顺大伙房水库。随后,水库大坝合拢,张作霖墓便在水库环抱之中。
张作霖墓东至龙头,西至二道沟墙,南抵浑河岸,北达火车站。墓园前门延伸在浑河岸,单檐歇山式,绿琉璃瓦顶,巍峨壮观。墓园中立有两通九眼透龙碑,通高3米,宽0.9米,厚0.3米。
1984年,锦州市人民政府将张作霖墓园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张作霖死后,其灵柩存放在奉天大帅府东花园花厅内。张学良于1928年年底开始在抚顺市附近的铁臂山,仿照清代清福陵清昭陵规模修建大帅陵。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司令本庄繁下令停建大帅陵,同时以灵柩安葬大帅陵来要挟张学良对日本妥协,遭到张学良拒绝,关东军便把灵柩移厝在奉天小东外的株林寺。直至1936年,汉奸张景惠提议灵柩应尽早“归位”,关东军司令植田谦吉下令既不能葬于大帅陵,也不能葬在海原县张作霖故里。不久,张景惠又提出将张作霖葬入辽宁锦县东北35公里的驿马坊其结发之妻赵姓和生母的墓地,植田别无选择,勉强同意。1937年5月3日,张景惠以“协和会”名义在奉天为张作霖举行了慰灵祭,然后将灵柩运往驿马坊,安葬在其母亲和原配墓旁。同年6月2日,一番隆重的葬礼之后,灵柩终于葬于驿马坊。
1954年,中国在张作霖墓下游,修建了抚顺大伙房水库。张作霖墓的山下部分,即白门、正殿、 配殿,为水库淹没区。水库工程局在大坝合拢前,将淹没区的建筑物进行有组织地拆迁,政府要求拆迁人员要保护文物古迹。随后,水库大坝合拢,张作霖墓便在水库环抱之中。
墓园布局
张作霖墓东至龙头,西至二道沟墙,南抵浑河岸,北达火车站,占地1200余亩。陵园缭墙由山下河岸,依照山势起伏绵延山上,四角建有炮楼。墓园大门座东朝西,正对十三山的中峰。墓园由墓门、墓墙、墓碑和冢丘组成。建筑风格既沿袭了古代帝王陵园的风格,又有西方建筑艺术的特色。墓门原为三柱式石质牌楼,早年废,现整修为水泥砖石结构的门柱。门外,两根高2.2米的方形石柱,分立南北。柱面阴刻正楷楹联:佳兆千秋开驿马;孝思百代仰慈乌。此联系曾任沈阳市书院教授、奉天通志副总编修的袁金铠拟撰。联语中的慈乌幼知反哺,人称孝乌。
墓园前门延伸在浑河岸,单檐歇山式,绿琉璃瓦顶,巍峨壮观。前门有百米甬道直达中门。中门建筑与前门式样相同,均为三洞。进入中门后便是五间高大殿堂,没有灵牌、供桌、祭杞器物。东西两侧各有配殿五间。过殿堂便抵山脚下一百单人蹬青石参道。参道分正道与侧道三条,正道与两侧的侧道之间,雕有精美的狮子石栏,为陵园增添庄严、古朴的色彩。顺餐道拾级而上便达墓园的正门了。
墓园中立有两通九眼透龙碑,通高3米,宽0.9米,厚0.3米。南面一通为爱新觉罗·溥仪之诏书,张作霖将其以碑立于家母坟前,为示光宗告慰。屹立北侧的石碑立于1916年5月。此时,张作霖已任奉天督军兼省长,决非老母辞世时师长之职可比。于是以慈乌之情,整修驿马坊墓地,刻石勒碑。命“关东大儒”袁金铠拟出洋洋洒洒547言碑文,“以彰懿德而垂后世”,此碑文由谈国挥毫,张公权执刃。
陵园圆城前面是个松柏翠柏掩映的广场,古树参天,浓荫蔽日,幽静无比。山风拂过,绿波荡漾,松涛呼啸,别是一番佳境。所以,这儿义称元帅林,整个陵园都在绿树掩映之中。圆城的朱色正门两端坐着两只石雕雄狮,中间是玉石雕刻的大花篮。正门两侧墙壁,镶嵌着坐马图与腾空飞舞的蛟龙。跨人圆城,一座高达十数米的汉白玉石碑坊矗立于前,四柱三楼。华板上雕刻着美丽的图案,夹柱上端雕有两对望兽,栩栩如生。牌坊后面30米处,是一个半球形的宝顶,这便是张作霖的陵寝了。
墓室为单窟,拱顶呈穹窿状,顶上彩绘着日月星辰,周同墙壁上画有升腾奔涌的水浪浮云图案,门的两侧上端有飞天雕塑。在宝顶的周围呈圆周形对衬地陈列着石人、石马、石羊等汉白玉石刻艺术品。石羊、石虎呈跪伏状,立体感很强。尤其是石虎,昂首竖耳,圆瞪双目,显出一派虎威。那些刻有虎、鹿、麒麟的映壁浮雕雕工精细。这些石雕均是建陵时张学良将军从北京西郊隆恩寺所在地和清代努尔哈赤第七子爱新觉罗·阿巴泰等人墓地上买来的,都是出自明清两代艺术家之手,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能和艺术价值。
开发与保护
1984年8月,锦州市人民政府张作霖地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雕一花岗石标牌立于园中,阴刻魏碑体“张作霖墓园”。
人物生平
张作霖(1875-1928)北洋军阀奉系首领。字雨亭,沈阳市海城(今海城市)人。中日甲午战争时参加清军,为北洋毅军马队士兵。甲午战争后解甲归乡,不久投奔辽西省土匪头子董大虎当土匪。1902年被清朝招抚,任新民府游击马队管带。辛亥革命时,任奉天国民保安会军事部副部长,效忠清廷。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任陆军第二十七师师长。1916年起,任沈阳市督军、省长、东北地区巡阅使等职,在日本支持下长期统治东北,成为奉系军阀首领。1921年又兼蒙疆经略使,节制热、察、绥三特区都统。1922年自称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宣布独立。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打败直系军阀,控制北洋政府。后成立“安国军政府”,并于1926年称安国军总司令,拥有重兵35万。1927年4月下令绞杀李大钊等20余名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同年6月自称中华民国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1928年6月,与蒋介石作战失败,退回东北。由于同日本发生利害冲突,乘火车回沈阳市经皇姑屯时被关东军预谋炸死。
相关事件
鲍贵卿(1867年-1934年),今辽宁省海城市人。清末、民国时期军事将领,张作霖的儿女亲家。去世后葬于北京西山。2015年,鲍贵卿墓莲盘被盗。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张作霖墓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前来拜张作霖陵墓的张作霖后裔看到依然完好的元帅陵,深受感动。
2011年,李子元为张作霖守墓20年,一个月只有100元补助。李子元说,1912年,张作霖想把在黑山县的祖坟迁出来,于是委托自己的姐夫吴永恩处理。吴永恩找了7位风水先生,从山海关区开始,一路步行,一直走到凌海 “十三峰”(现在的驿马坊),这才停下来。
在凌海十三峰中,有三座山分别叫“猴山”“印山”“马鞍山”。在此建坟,暗合古人“马上封侯”和“封侯挂印”的寓意。另外,在十三峰脚下,还有一条小河流过。李子元告诉记者,张作霖的坟墓曾遭破坏,后来当地政府先后5次维修,使墓园基本恢复旧貌。但是,作为锦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作霖墓园的旅游功能一直未得到很好开发。
1986年10月2日,张作霖的孙女张闾衡、孙子张同光夫妇,分别从香港、巴西前来祭祖,这是张作霖墓首次迎来张家人。世间万般事,转眼已成空。重回大陆祭祖让张闾衡女士感慨万千,但最令她感动的还是那位守陵老人。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见到张家后人热泪盈眶,他说:“我等了30多年了,终于有张家人来了,这下我终于可以放心了,大帅在九泉之下也可以安心了。”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墓园布局
开发与保护
人物生平
相关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