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和晋冀鲁豫军区决定以太岳、太行、冀南、冀鲁豫军区主力和中原军区部队一部(原新四军第5师),依次组成第8、9、10、11、12纵队。各纵队正式成立时间、组成情况和领导人晋冀鲁豫野战军,是由抗战时期八路军晋冀鲁豫军区部队主力和晋冀鲁豫部队一部,经编组改建而成的,由
八路军第115师一部发展而来。
经典战役
临汾战役
1948年2月下旬,晋冀鲁豫野战军八纵二十三旅参加了由徐向前指挥的临汾战役。
1948年3月5日,中共中央军委获悉:
胡宗南拟空运其在
临汾市的部队回西安。遂电示晋冀鲁豫军区前方指挥所,命令临汾参战部队迅速向临汾开进。
根据敌情变化和中央军委的命令,徐向前副司令员毅然决定将预定于1948年3月10日发起的临汾战役时间提前3天,并向各
纵队及参战部队下达了命令。3月15日,临汾前指根据临汾城北地形较高、敌守备薄弱,而城南地形开阔、平坦,兵力不易隐蔽接敌的情况,决定将城南改为助攻,集中主力由东、北两个方向临汾守敌实施进攻。
临汾东关面积为临汾全城的1/3,城高11米,上宽6米,基宽11米,外壕仅次于本城,是临汾本城的主要屏障。为死守东关,保住
临汾市,守敌共构筑了4道防线。为了坚决攻下东关,黄定基带上旅工兵连连长钟立本、指导员贾青山到东关临汾发电厂侦察敌情和选择坑道作业的具体位置。又部署六十八团抽出部队,在旅工兵连的技术指导下进行坑道作业。
1948年4月7日下午2点,总攻东关的战斗打响了。一声令下,二十三旅指战员猛打猛冲,逐屋争夺,一举夺取东关。徐向前接到黄定基已攻占东关的报告后,极为兴奋,高兴地说:“东关攻克,让参战部队大睡三天!”又说:“有二十三旅,我也可以安稳地睡一会觉了!”
东关攻克的当天,二十三旅奉命将东关防务移交给邓仕俊指挥的八纵二十四旅,随即转入攻击临汾本城的准备工作。临汾本城的城墙比东关的城墙高得多,也厚得多。城内不仅有内壕,而且内壕与城墙之间设有雷区,内壕及内壕内沿又筑有堡,敌火力部署也超过东关。黄定基决定仍按徐向前的指示,用坑道装炸药破城。
1948年4月11日下午,他专门来到六十七团临时指挥所上马村,带领该团团长
康烈功及该团二营干部看了临汾东关北侧的地形后,即向他们指示:“你们六十七团要尽快夺取东关北侧地区的据点,控制外壕,以掩护即将开展的坑道作业,为登城开辟道路。”随后周密部署工兵和步兵同时进行坑道作业的方案。
定陶战役
1946年9月,我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的指挥下,在鲁西南
定陶区一带,同数倍于我的国民党军进行了一场异常惨烈的战斗,全歼
蒋介石之嫡系整编第三师(军的编制)等1,7万余人,生俘敌
中将师长
赵锡田,极大地鼓舞了全军和全国人民的必胜信心。中共中央机关报《
解放日报》发表社论称:“
定陶战役……对于整个解放区的南方战线,起到了扭转时局的重要作用。”毛泽东同志也誉定陶战役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光辉范例。
蒋介石妄图以30万大军消灭我刘邓大军主力。敌中将师长赵锡田叫嚣:“我整三师万余雄兵对付刘邓五万溃军绰绰有余。”刘邓首长审时度势,决定发起定陶战役。
1946年秋,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的率领下(当地人民亲切地称之为刘邓大军),为策应中原、苏北两路大军作战,发起陇海战役,以远距离奔袭一下截断了
蒋介石的运输大动脉--
陇海铁路。战役胜利结束后,我军主动回撤晋冀鲁豫解放区。蒋介石不甘心在中原腹地被我军狠咬一口,为确保今后陇海等铁路大动脉的安全,妄图乘我军刚进行了长途奔袭作战未及休整之际,集中数倍于我的兵力,一举消灭我刘邓大军主力。于是,他慌忙调集了隶属郑州绥靖公署的整编第三师、四十七师、四十一师(均相当于军)及
刘汝明集团一部由
开封市东进,隶属
徐州“剿匪”总司令部的
国民党第五军、十八军、八十八军则由徐州西进,东西两路30万大军像两把钳子,疯狂地尾随刘邓大军向我鲁西南根据地杀来。
敌西路先锋整编第三师
赵锡田部,是
蒋介石嫡系部队,该师全部为美式装备,有远征缅甸的经验,又全部由老兵组成,自谓还从未遇到过对手。
中将师长赵锡田是国民党陆军总司令
顾祝同的外甥,向来十分骄横,这次追击刘邓大军,他既视顶头上司、郑州绥靖公署
上将主任
刘峙若有若无,更不注意同友军协调一致,只想独吞战功,咬着我军的屁股死不丢口,一进入解放区就连续攻占了几个村镇。他狂妄地叫嚣道:“刘伯承已溃不成军了,我用不了两个礼拜就可占领整个冀鲁豫,把刘伯承、邓小平赶上
太行山去!”
敌郑州绥靖公署主任上将刘峙在报话机中用密码问
赵锡田要不要飞机,赵锡田以明语说:“刘先生,飞机不需要了,就凭这点装备共军就不堪一击了,我这一万余雄兵对付刘邓的五万溃军绰绰有余。”
“为什么不讲密语?”
“不要紧,刘邓马上就要被消灭,用不用密语已经无所谓了。”
夜已经很深了,鲁西南
定陶区西部一个不足400人的小村里,有一个大院落仍然灯火通明,这里就是刘邓大军的临时最高指挥部。面对敌人必欲置我于死地的疯狂气焰,刘伯承和邓小平沉着应战,运筹帷幄,连日来几乎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地图。此时,他们正分析敌情,刘伯承一脸凝重地说:“冀鲁豫战场我只有4个
纵队,5万余人,敌我兵力之比是6:1,我方处于明显劣势,再加上部队疲劳至极,立即作战确有困难。”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以坚定的语气说:“但若不给敌人以歼灭性打击。挫其锐气,狠狠教训他们一下,我军势必要在短期内退到老
黄河以北,被迫放弃鲁西南战略要地,这对以后我军的战略机动极为不利。”
邓小平同意刘伯承的分析,他说道:“进攻鲁西南之敌虽有30万人,数量装备远优于我军,而其用于一线者,仅10万余人,且徐州、郑州两路中又分6路,每路只一至两个师。徐州、郑州两个系统指挥不统一,嫡系和杂牌的矛盾很深,由郑州向我进攻之敌除整三师外,战斗力普遍较弱,又是进攻鲁西南的主力,粉碎该路敌军的进攻,敌东西钳形攻势即行瓦解。”
接着,两人又对西路之敌作了具体研究,认为
郑州市之敌进攻的主力是中路向
定陶区方向进攻的整三师(敌人认为我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设在鲁西南重镇
菏泽市,定陶在菏泽南20公里,敌人妄图攻占定陶后包围菏泽),它虽与四十七师齐头并进,但中间有5公里到10公里的间隙,便于割裂与围歼。整三师是郑州各路之敌的唯一嫡系,我如打它,杂牌军必不会积极增援。再说我军五倍于
赵锡田部,他装备再好、战斗力再强恐怕也难以招架。我军如将其全歼,必给敌以极大震慑,迫敌不战自退。这样既粉碎了敌人两路钳击企图,又可使我军完全掌握鲁西南战场的战略主动权。
“打”。“打”。刘伯承、邓小平各自猛拍了一下八仙方桌,他们决心集中全部兵力,歼灭整三师于
定陶区附近,并将这一战役方案连夜上报了党中央、毛主席。
1948年8月29日,毛主席亲自回电批准了刘邓的
定陶战役方案,并电示:俟敌三师(即整编第三师)两旅进至适当位置后,集中全力歼其一旅,尔后再歼其一旅!该师系
中央军,如能歼灭影响必大。于是,刘邓首长着手准备发起定陶战役(后因战局变化,我军歼敌于定陶以西30公里现
牡丹区西南大杨湖村一带,战后仍称定陶战役。
野战军简介
1946年6月,国民党军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撕毁停战协定,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晋冀鲁豫军区地处解放区南线的中央,除要粉碎做人对本区的进攻外,还担负着前与中原,左与华东,右与陕甘宁我军进行战略策应的重要任务。据此,军区于 决定,以第3、6、7纵队(后增加第2纵队)和冀鲁豫军区主力一部组成野战军,由刘伯承、邓小平等同志率领,担负豫东方向的作战任务。军区工作由滕代远、薄一波等同志负责。
相关景点
将军岭
将军岭位于司令部旧址西北角百米处,1986年以后,刘伯承、黄镇、徐向前、李达、王新亭、袁子钦、赵子岳等七位将帅的灵骨陆续安放在山上,从此,庙坡山改名为"将军岭"。1990年10月,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将军岭"题写了岭名,为"刘伯承元帅纪念亭"题写了亭名。
邓小平故居
邓小平故居,位于
涉县赤岸村。当年曾被称为129师家属院,邓小平的大女儿邓林、二女儿邓楠在这里出生。南房5间为129师司令部作战处。七十年代被村民拆除,伙房仅剩断壁,两遗址2000年被重新修复。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赤岸村。
门前是刘华清题写的“
刘邓旧居”匾额,中院是首长住宿处兼办公室。南屋是刘、邓首长的旧居。东屋为二层楼房,是李雪峰的宿舍和办公室,上院是司令部作战室,为机关办公地,院东南角有一防空洞。后院的刘伯承、邓小平、太行区党委书记赖若愚的宿办室,当年曾被称为129师家属院,邓小平的大女儿邓琳和二女儿邓楠就出生在这里。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晋冀鲁豫
烈士陵园,位于
赵都陵园路中段,新中国第一座大型烈士陵园。1946年3月奠基,1950年 10月落成。陵园占地320亩,分南北两院,是我国建筑最早、规模最大、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题词和碑文最多的烈士陵园。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在此安葬着副参谋长左权、
冀南银行行长高捷成(我国金融事业奠基者)、《新华日报》社社长何云、北方局政权工作部秘书张衡宇、冀南银行第二任行长赖勤及其夫人、中共北方局军委书记张兆丰、朝鲜义勇军领导人陈光华和石鼎、抗日英雄范筑先等烈士。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从1937年冬开始创建,到1948年8月与晋察冀边区合并,有着11年光辉战斗的历史。
129师司令部旧址
刘邓大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由下、下、后三个具有北方民族风格的农家四合院和一个防空洞组成,现存有司令部会议室、军政办公室、作战处办公室及刘伯承、邓小平、李达、李雪峰、赖若愚等师首长的宿办室和警卫室、伙房等旧居及原物陈列。下院有当年师首长刘伯承、邓小平、李达亲手栽种的丁香和紫荆树。1996年11月,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司令部旧址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朝鲜义勇军纪念馆
晋冀鲁豫抗日殉国烈士公墓是我国第一座安葬中韩抗日烈士的墓园。
由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政府主持兴建的“晋冀鲁豫抗日殉国烈士公墓”在涉县石门村莲花山落成,并举行了左权将军诸烈士公葬大会。中共中央北方局代表李大章、
八路军副参谋长滕代远、
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罗瑞卿、
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朝鲜义勇军代表
崔昌益及太行各界代表人士 五千余人出席公葬大会。
大会通过决议:电慰中韩抗日死难者家属。1982年,晋冀鲁豫抗日殉国烈士公墓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韩建交以来,前来祭拜的
韩国游客不断增多。石正烈士的家乡――韩国密阳也经常组织团队前来开展“朝鲜
义勇军太行山抗日遗迹寻访”活动。来自韩国的游客已占
邯郸市海外游客的一半以上。全面记述了中韩抗日烈士并肩作战,共同抗敌的光辉历史。它的建成,将成为太行山红色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朝鲜义勇军总部旧址
朝鲜义勇军总部旧址位于
涉县五指山附近,由
朝鲜义勇军纪念馆和朝鲜义勇军总部旧址组成。
1942年七月,朝鲜义勇军司令武廷率领朝鲜义勇军进入
河北省涉县南庄村的五指山附近,义勇军司令部选在群众王书文家中,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斗生活中,朝鲜义勇军在当地创办太行纺织厂、朝鲜义勇军医院(又名朝鲜大众医院)、“31”商店、义勇军照相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