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昌,笔名张西超、李作周等,生于清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无锡市钱桥周基头村人。民国12年(1923年)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毕业后留该校附小任教。
张锡昌,笔名张西超、李作周等,生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无锡县钱桥周基头村人。民国12年(1923年)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毕业后留该校附小任教。大革命时期曾任无锡县教育会常务委员、国民党无锡县党部执行委员、无锡县教育局督学及课主任等职。民国18年任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黄巷实验区干事兼指导员,参加了
南京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在无锡进行的农村经济调查。次年又参加中央研究院在
保定市清苑进行的农村调查,与
陈翰笙一起撰写了无锡、保定两地的调查报告,以事实证明中国社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民国22年,在上海参与发起成立由中共领导的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任理事。后又在宁参加南京读书会。是年应南京国民政府农村复兴委员会的邀请主持
河南省农村调查,撰写了《河南农村调查》。旋又受太平洋国际学会的委托,与陈翰笙等至山东潍县、
许昌市、安徽门台子等烟叶产区进行农村经济调查。结束后留
上海市,参加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工作,期间撰写了《农村社会调查》一书。后又参与新知 民国23年回无锡,任
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研究实验部指导员。在校内发起组织读书会。
民国24年,他参加沪、宁、锡3地读书会在无锡头渚召开的“万方楼”会议,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策略,研究开展抗日救亡工作的方法。民国2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参与无锡旅外学生暑期服务社的工作。8月当选为无锡学社的理事,积极推动无锡地方的
抗日救亡运动。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任无锡各界抗敌后援会创办的《达报》主编。****日军侵占无锡前夕,他率领教育学院部分师生撤至
武汉市。遵照
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的指示,他又返回抗战前线
浙江省,任浙江省政府建设厅和战时物产调整处视察,并将带去的进步青年全部安排在建设厅物产处和
云和县、
龙泉市、
遂昌县3个实验县工作。民国27年3月任中共浙江省委统战工作委员会书记。他协助台湾抗日义勇队开展救亡运动,为浙江省政府起草《浙江省战时政治纲领》。次年春协助国际友人
路易·艾黎在浙西开展工业合作社化运动,创办《工业合作化旬刊》。民国29年2月,他又创办《动员周刊》(后改为《抗战论坛》),撰文谴责
中国国民党当局搞摩擦、分裂等种种危害抗战的行为。9月,转移到
桂林市,在
广西大学任教。民国30年2月,他接办《
中国农村》战时特刊,并负责主持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的工作。10月,中共南方局在桂林建立文化小组,他为负责人之一。民国31年1月,他发起创办《中国工业》杂志,任主编,支持大后方的工业合作化运动。是年夏参加新知书店的领导工作。次年10月,他又参加
广西省政府建设厅组织的经济调查。至民国33年9月日军侵占桂林前,他发表了不少论述,仅为《
广西日报》写的社论就有100余篇;又参与编写《战时的中国经济》一书,在
经济学理论上取得显著成就。日军侵占
桂林市后,他转移至
昭平县,主持出版《广西日报》昭平版,坚持团结、抗战、进步的方针,批评
中国国民党在
豫湘桂战役中的败局。是年底,他参与民盟广西支部的创建工作。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张锡昌回到桂林,任
广西师范大学教授。
民国35年9月,张锡昌到
上海市,主持海新公司的经济研究室,兼任《
文汇报》的社论委员和《经济周报》的编委。民国36年6月--37年8月,在国民党政府经济部纺织事业调节委员会任专员。工作结束后转入私营中新纺织总公司主办的公益工商研究所,研究
纺织工业。他又参与民盟上海地委和国内工委的活动。民国38年初他被逮捕,经营救获释后隐居沪西。
1949年5月26日
上海战役,张锡昌参加上海市军管会和
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工作,负责接管中国纺织建设总公司,任军代表,并先后担任上海与华东纺织工业管理局副局长、华东财委副秘书长、
东华大学院长等职务。1952年12月调北京,历任中央财委委员、财委秘书、商业部秘书、交通部办公厅副主任、内务部办公厅主任及党组成员等职务。后任民政部顾问。1980年6月19日病逝于北京,终年7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