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府)城隍庙,
道教庙宇,又称宁波郡庙,位于
海曙区县学街22号。
城隍,又称城隍神、城隍爷。是中国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正殿供奉宁波府正二品鉴察司城隍威灵公纪信大老爷,明洪武年间,被定名为“宁波府城隍庙”。殿堂建筑属南方大式建筑,红墙泥瓦,现在庙内主体建筑由照壁、大门、前天井、仪门、戏台、中天井、大殿、后天井、后殿,及东西偏殿和左右厢房组成。
宁波市城隍庙坐落于浙江宁波市中心繁华地带,是宁波地区重要的道教宫观,始建于梁贞明二年(916),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风雨沧桑,朝代更迭,宁波城隍庙也历经兴衰。
简介
宁波府城隍庙,别称郡庙。郡庙位于
海曙区县学街22号,始建于梁贞明二年(916),明洪武十四年(1381),
明州易名为宁波,城隍神被正名为“宁波府城隍之神”,庙也因此被定名为“宁波府城隍庙”。整座建筑占地约47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200平方米。平面呈中轴线对称格局,沿南北纵轴线上,建有照壁、大门、前天井、仪门、戏台、中天井、大殿、后天井、后殿,及东西偏殿和左右厢房。建成后屡遭火灾,现存的庙殿是清光绪十年(1884年)重建的。郡庙由照壁、头门、二门、戏台、大殿、后殿及东西偏殿和左右厢房组成,建筑完整,气势宏伟。戏台建得尤其精美,是单檐歇山顶,藻井呈鸡笼形,雕龙画凤,朱金装饰,远远看去,熠生辉。郡庙内保存着30余块
碑刻及宋井等古迹。
城隍神
纪信,忠烈侯、汉朝将军,赵人。曾参与鸿门宴,随
刘邦起兵抗秦。由于身形及样貌恰似
刘邦,在荥阳城危时假装刘邦的样貌,向
西楚诈降,被俘。
项羽见纪忠心,有意招降,但纪信拒绝,最终被项羽用火刑处决。刘邦战胜项羽后,建都
长安,在庆功会上想起了纪信的功劳,就对满朝文武大臣说:“纪信功高德重,没有他献计献策,怎能有我刘邦的今天?我封他为督城隍,把他的家乡改名为我先前的封号——汉王,把他的骨灰送家乡安葬,并建庙
塑像,永远享受香火。”后来刘邦还下令全国各县城建城隍庙。故后人称
纪信庙为“城隍庙”,纪信塑像为“城隍老爷”。
宁波市奉纪信为
城隍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赵方时的《
宾退录》:“神之姓名具者,
镇江市、庆元(即宁波)、宁国、太平、
襄阳市、兴远、复州、南安诸郡,华亭、
芜湖市两邑皆谓纪信。”宁波百姓也因此认为纪信功高盖世,神威无比而将这名出生陇西建功河南,与宁波并无关系的异乡人奉为自己的保护神。
殿堂布局
侧面全景
大门是一座建筑气势的象征。城隍庙三道
黄铜铺首的朱漆实榻大门尽显了城隍庙的尊贵和威严,整座大门不 仅庄严肃穆,而且十分精美。三重如意斗拱把门檐高高的托起,横空“出踩”近二米之多。大门外的斗拱的外观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见的横竖交错、互为重叠的式样,而是由钭向互交网格所组成的美丽图案。据社会文化学者
杨古城先生介绍,这种形式的斗拱称为“花拱”,花拱是斗拱中的别类,十分珍贵和少见,是古代浙东特有的建筑工艺,然而即使是在浙东,目前也所见寥寥。只有
宁波市、
宁海县和
奉化区的个别古建筑中沿有遗存。城隍庙大门外的花拱历经百余年,依然契合如初,密丝密缝,堪称古建筑中的杰作。花拱的如意云头,斗角贴金,百年风雨,朱落金销。1983年大修,原来贴金的斗角都被漆成
栗色,今天只有在两侧的角落处,尚能依稀找到残留的金箔,让后人去想象整座大门当年那金碧辉煌的气派。
大门的正中是一幅宽3米、高1.7米的《宁波府城隍庙》金字大匾。六个贴金大字为近代书法大家
钱罕所书。“文革”期间,天一阁的工作人员悄悄将此匾藏于阁内,又以大字报复盖,才使其逃过一劫。城隍庙修复,匾额方物归原主。因其珍贵,当时的郡庙修建组通过繁琐的手续,向北京的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特批了三线金箔,又请名师装贴,遂使这一文物旧貌新辉,重耀门楣。
匾额
城隍庙大门前原有一对巨大的
石狮,“文革”时不知去向。一九八三年重修城隍庙时,经市文保处的帮助,从南门外钢锯厂的废铁堆里找来一对被弃的石狮。目前我们在大门外看到的石狮虽然体积不大,瘦骨嶙峋,但扬头瞪目,风采奕奕。钢锯厂原为“康将军庙”遗址,这对狮子也算“出身名门”,资历不凡。左狮的前肢虽残,但威武不减,腹下至今尚留大片的锈迹,给人多少带来历史沧桑的感慨。
大门的门楣和两侧墙上,至今仍保留着许多精美的木雕、砖雕和石雕作品。左右大门上各有两块精致的云龙和双狮戏珠木雕,其中的云龙一直被奉为木雕中的精品,而今惜为挂匾所遮,仅见一角外露。两侧的砖墙上各有寓意“喜上眉梢”的
喜鹊梅枝和寓意富贵吉祥的“蝴蝶恋花”等砖雕,以及其它花鸟、风景、人物等作品。这些砖雕作品线条流畅,刻工精细,形态各异,都是前人留下的杰作,可惜在近年的修中,施工者徒求形式,弄巧成拙,用烟灰浑浆将一幅幅精美的砖雕污损得面目全非,使人们再也难以看到作品原来古朴精巧的风格了。
左右大门的两边,各有一块小小的石碑。右边是郡庙被定为
宁波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告示牌,落款是“宁波市革命委员会,1981年12月5日公布并立”。左边则是重修郡庙的记事碑:“郡庙于1982年11月动工重修,1983年11月竣工。投入二万六千余工,共计人民币55万元。”落款是“宁波市镇明区人民政府,1985年。”这两块石碑虽然不大为人注意,实际上都十分重要并值得关注。它们见证并表达了一段历史的终结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在大门的西墙下,还有一块
花岗石刻的小碑《宋景福律寺遗址碑》,题字的是
日本友人村上博优。村上是日本的高僧和学者,是中日友好使者,自1979年至2005年间,他先后百次访华,访问
宁波市达六十次之多,为中日友好做了大量切实的工作,先后促成了许多重大的文化交流活动。对于宁波的历史文化,尤其是对
浙东地区的佛教文化研究,有很深的造诣。据其考证,中日交往自唐至宋,宁波一直是最重要的通道之一,尤其是
南宋移都
杭州市以后,宁波更成了日本前往
中原地区的必经门户。而曾建立在城隍庙今址上的宋景福律寺,则是日本人在宁波的必到之处,该寺在当时对于推动和促进中日交往曾起过十分重要而特别的作用。
大门的前门里,东西各保存有古碑一块,西边为清嘉庆二年所立,碑文严重残损,文字不清。东边一块为明正统十一所立的《宁波府城隍庙之碑记》,这是城隍庙现存最古老内容最丰富的一块石碑,碑文详尽记述了宁波城的历史沿革以及建庙因由,是极为珍贵的文物。
大门的门厅为四柱三弄结构。不大的屋顶,却南北二分,南台梁,北卷棚。台梁上为人字坡顶,卷棚上为美丽的海棠轩顶,南红北绿,南直北曲,美丽异常。这种形式在古建筑中称为“鸳鸯制作”。一方平平常常的屋顶,经此鸳鸯组合,顿显得空中变幻,美丽而生动。门厅的台梁雀替,更是深雕浅刻,极尽渲染。虽只是小小门厅,一方小小的空间,先辈们却巧妙构思,精工创作,足见当时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和先人精益求精的精神。
跨越了三个世纪,城隍庙的大门迎送春夏秋冬,守望岁月沧桑,观览时代风云,今天,不仅依然为你我开启生活,还为我们记录着
宁波市丰富的历史。
照壁即宁波府城隍庙大门外所立的一堵大墙,这墙北方人则称为影壁,古时又称“萧墙”,因而过去有“祸起萧墙”之说。城隍庙的照壁是受风水意识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它的作用一是挡风、遮蔽视线,二是为避煞,三是可以烘托气氛,增加住宅气势。反映出古人祈吉避邪、求平安的民俗心理。
宁波府城隍庙的照壁很有特色,它的宽度有18米,高9米,几乎与庙的整体建筑宽度相等,是宁波现有古照壁(如城内居士林照壁和
秦氏支祠照壁)中最大的一座。照壁左右两旁各有一道圆洞形拱墙与庙紧密相连,浑然一体,成为县学街上一道独特的街景,在我国也十分罕见。据说,大导演
石挥在1958年拍摄以“民主三号轮”海难为素材的电影《
雾海夜航》时,片中有
宁波市的两个重要镜头,一个是
灵桥,另一个便是城隍庙前的照壁和拱墙。
两道拱墙
走进城隍庙大门便是
明堂,在明堂的南北两面檐下有两幅大型的讲述三国、西游记故事的金粉画,是1989年大修时装饰的。明堂后为仪门,仪门两侧有楼连接着戏台。
戏台
旧时,城隍庙的戏台是城隍庙民俗活动的中心,各种戏班子争相登台表演。在演出中有的是单纯的文艺活动,有的是按照旧习俗在各种传统节日谢神还愿演出,而更多的是工商业各界行会举行喜庆活动所邀请的戏班子演出,不卖门票,任何人都可以随便进去观看,为的是扩大行业影响。每当有演出时,庙内张灯结彩,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民国初年,从
天津市请来一个被称为“大四喜”的
京剧班子,在城隍庙里演出
连台戏《宏碧缘》。开锣第一天,观众就将城隍庙戏台围了个水泄不通。当夜,是由红武生王大麻子和小麒麟分别饰演正、反主角,两人在台上翻腾扑打,精彩异常,看得观众不断齐声叫好喝彩,情不自禁地踮脚引颈、争相涌向台前看热闹,最后竟把一只放置在正大殿前重达千余斤的铁香炉掀了个底朝天。此事后来引为
宁波市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
城隍庙的戏台非同凡响,是整座城隍庙最为耀眼的地方。戏台是单檐歇山顶,虽然只有40平方米,但结构精美、朱金
浮雕,是宁波特有的传统工艺。最吸引人们眼球的是戏台顶上面的一只圆形拱顶,称作“藻井”,宁波人俗称它为“鸡笼顶”。它总共由988块香蕉形斜拱木叠置,与镂空的花板相互拼接而成,并一层层逐步盘旋向上,最后集结于一块直径50厘米的铜镜上。藻井全部结构不用一枚铁钉,全用榫头相接,让人对其构思及工艺叹为观止。而且这种圆形的穹顶与方形的台面结构和形式,巧妙地展示了天圆地方、天动地静的境界。精美的藻井可以扩大戏台上面的空间。演员在戏台上演出需要立体式空间,才可完成优美动作。如演
京剧,演员在有藻井的戏台上向上翻腾3米高度的筋斗也不会碍手碍脚;其次具有音响效果。由于旧时没有现代音响设备,台下离得稍远的观众就听不清台上的声音,有了藻井,当演员在台上高吟低唱时,穹顶和藻井就会自然形成一种共鸣作用而将演员的声音放大,观众在看演出时陡然会有一种余音绕梁的享受,闻之让人拍手叫绝。
这座戏台曾吸引众多文物、文化和美术专家慕名前来观赏,1955年,著名
工艺美术教育家、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邓白叟来城隍庙参观时,也盛赞这座戏台藻井是“鬼斧神工之作”。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内出版过一本专门介绍我国古建筑艺术的图册,宁波府城隍庙的这座戏台照片也清晰地列入其中。据有关资料记载,
宁波市府城隍庙的戏台是
清代光绪十年由宁波著名匠师徐筱照建造。
石碑
城隍庙是城内外人员聚集地,流动性也大,因而官府或民间组织就经常利用这个大众场所开展宣传和传播信息。对一些临时性的公告,就写在纸上张贴于庙内显眼处;而对需要人们长久知悉的事,则将内容刻在石碑上,这样便渐渐在庙内形成了一种石碑文化。旧时,宁波府城隍庙内有大小
碑刻30余块,记载的内容除城隍庙本身的兴衰历史外,还涉及宁波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风土人情等,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如“宁波府
城隍庙碑记”为明代
正统十一年刻立,记录了明代以前宁波府城隍庙的创立和沿革,是一本宁波府城隍庙的档案资料,同时也是城隍庙的宣传词,对人们了解城隍庙、信仰城隍神发挥了作用。有的石碑则是地方乡规民约公示,如一块
清代光绪年间刻立的石碑中记载了船民抚恤基金的建立及实施办法。当时,宁波江北岸设有一个“通顺乌篷船局”,属这个局管辖的船有60多艘,船民在往各地运输过程中,遇到风浪天灾时,常常会有人因失足或翻船而死亡。发生这种悲惨事故后,船民的家属往往没有钱安葬亡民,为此,由各
船户船主商议制订出凑钱体恤的救助章程,勒石公示,要相关各方共同遵守,这大概算是
宁波市历史上最早的一种社会保障机制吧。
历史故事
旧时文化活动不多,市民除在城隍庙烧香拜菩萨外,还将城隍庙当作大众娱乐场所,凡到宁波来的人都喜欢逛逛城隍庙,所以城隍庙是宁波人气最旺的地方。平时庙内有许多摆摊的和民间活动,如有测字、看相、唱宁波滩簧、说书、变戏法、看哈哈镜等等。明代末年有一首《城隍庙》诗,也可以作为宁波城隍庙的一个写照:“城隍庙内去烧香,百戏纷陈在西(亦作两)廊。礼拜回头多买物,此来彼往掷钱忙。”清代末年开始,城隍庙又多了卖字画的活动,本地和外地的书画家现场作书画现卖,给庙市增添了文化气氛。当年,尚未成名的萧山人任伯年也在城隍庙卖过画,一天,正在城隍庙观画的
宁波市诗人、书画家姚燮看了任伯年的画之后,邀请他到镇海姚氏大梅山馆做客。在姚的精心指导下,任伯年画艺大进,后来终于成为著名画家。
历史沿革
文献记录中最大的一次火灾是明洪武四年(1371)春正月,一场大火把位于“治西南”,就是现在呼童街口的城隍庙烧毁尽,郡守张琪只好“以郡治南握兰坊故元帝师殿为庙以祀神。”从此
城隍神就搬到今天的位置,屈居在帝师殿这“二手房”里。
但此后,火灾屡有发生。清雍正十年,孙诏所撰的《重修宁郡城隍庙碑记》中对此有较详尽的记叙,较大的火灾有清康熙时的癸酉(1693)和庚寅(1710)两次,灾后的城隍庙“虽历经补葺,而因陋就简,弗甚庄严。”
被毁后,
雍正四年到十年(1726—1732),城隍庙一直在修。雍正五年(1727)时刚到位的
知府孙诏按例到城隍庙斋宿,碰到诸生朱世等正在为重修城隍庙募款筹资,马上捐出自己的俸禄,因有知府榜样的影响,使其后任也踊跃相助。
这一次修葺历时六年,而真正确定整座建筑的规格和形制,奠定了城隍庙在
宁波市历史古建筑中的地位的,还是雍正十年的大修,增建后殿和卷棚,使原来五间九重檐硬山顶的正殿之前多了面阔三间的卷棚,使长方形的大殿变成了凸字形,使原来单一的硬山顶成了美丽的“勾连搭”。
交通信息
轨交:乘坐2号线到城隍庙下车。
公交:可乘20、238、330、804、820等公交车在第一医院站下车,或12、28、302、357等到
药行街站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