箬山
浙江省温岭市下辖镇
山,位于温岭市东南海滨,原为箬山镇,现已并入石塘镇。常住人口1.3万,面积1.68平方公里。大部分居民为闽南地区移民后裔,保存着较为完好的闽南风俗。
地理位置
箬山,位于温岭市东南沿海的松(门)石(塘)半岛的西南部,三面环山,西南濒海。因盛产箬竹而名箬 屿,又名箬山。
历史及现状
箬山镇有天然避风港,早在唐宋时就有渔民在此居住,明代以来福建省惠安县等渔民陆续迁入,此地至今保留着闽南语和一些风俗习惯。现有青岛市民俗博物馆(妈祖庙)等文保单位。箬山镇的建筑有别具一格的风貌,古街全部石结构,石屋别有韵味,配以山海背景,构成独特的风貌。
600年迁徙路
“我爸爸以前有支大船队”,说起往事,陈其文立刻挺直身板比划着双手。稀疏卷曲的头发紧贴在头皮上一动不动,额头上刀痕般的皱纹也舒展开来,孛艮地色的脸庞光泽熠。
陈其文是惠安陈姓移民的后裔。从福建惠安到浙江箬山,旧式木船要走两天两夜。
他说,福建老家以前很穷,地少人多,只好外迁。箬山三面环海,又有天然的避风港,地形和惠安县海边也很相似,这或许是祖先们选择箬山定居的原因。《温岭县志》记载,明正统二年(1437年),福建惠安陈氏族人迁来箬山定居,此后迁徙绵延不断。
清康熙癸亥年(1683年)解除沿海海禁后,许多外迁的惠安陈氏族人回到故土时已无屋可居,于是结伴出海大规模迁来箬山。与陈姓移民同来的还有朱、郭、胡、黄等姓渔民,自1437年始的迁徙至此达到一个高潮。
600年来,箬山人一直在“讨海”中回访祖居,然后带动更多族人迁徙。这种迁徙模式一直绵延到上世纪50年代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后才停止。
陈其文的祖父、父亲是一生辗转于箬山、惠安县台湾省之间的“讨海”人。祖父终老箬山后自海路归葬惠安祖;父亲陈兆窟子承父业将家业光大集团,到晚年归隐箬山时,已拥有一支雇员达200人左右的船队。建国后陈兆窟定居箬山,1955年在箬山去世,享年72岁。那一年,陈其文16岁。
陈其文的母亲林莲仔早年也在箬山和惠安之间辗转,人称“面饺阿太”。
阿太生于箬山,5岁时被卖到惠安,20多岁时又随丈夫陈兆窟回箬山定居。阿太从惠安带回了一手接骨绝活和“全箬山最好吃的面饺”——面饺是一种闽南地区移植到箬山的特色小吃,类似两个彩色水饺拼接成的一个圆环,里面装着各种馅。
晚年的阿太喜欢坐在石屋门口抱着邻家小孩唱闽南童谣“月娘光光,建屋亮堂,大姑小姑,赶来梳妆(注:闽南语称月亮为月娘,太阳为日公)。”闽南童谣拖着长长的尾音,舒缓动听。
阿太于1991年逝去,享年84岁。儿子陈其文是她医术的唯一传人。
陈其文在上世纪90年代初去惠安县会过本家兄弟、拜祭过祖坟,他说那时惠安还是很穷,比不上这边。
陈其文的子女们没有走出渔镇,也没有学会父亲和奶奶的医术。
浙江省孤岛上的闽南之花
陈其文的邻居、56岁的陈青宝说,直到50年前,箬山都还没有陆路直通内地,与陆隔
600余年来箬山人沿袭着祖辈的“讨海”生活,强调“因一本之亲,讲自强而互助”、“世代操闽南地区乡音,示不忘本”。
箬山方言中,贪得无厌的人叫“普陀厕所”,形容人动作缓慢则会说“船都放到台湾港了”,胖乎乎的小孩叫“梅姑”,脸圆圆的人叫“荸荠”,傻乎乎的则是“蓝行”…
箬山人就在这种闽南乡土气息浓郁的“闽南乡音”中被反复强调着族群文化意识,在信仰、服饰、饮食、建筑、民俗禁忌等各个方面都保持着祖先的惠安县特色,并在600年的迁徙过程中代代血脉绵延。
箬山渔民除信佛教之外,还与福建省台湾省的渔民一样信仰台湾的妈祖庙。离箬山里箬村不远处的东海村有座天后宫,也称妈祖庙,供奉着妈祖娘娘。离箬村不远处有个“平水禹王庙”,供奉夏禹王,讨海人长年跟海打交道,相信水神能保护一方平安。
每次出海前,渔民都要到妈祖庙、湖北禹王庙焚香求神,请回护船符插在船尾。
箬山的老年渔妇至今如惠安渔家女般戴斗笠,盘得高高的精致脑后髻插着簪子或彩线,遇喜庆日子还会在发髻上插鲜花。
渔民出海则穿拷汁衣裤。这是一种在拷树皮或番薯块汁中染制的紫褐色土布衣裤,禁得起风吹日晒与咸水侵蚀,上衣截成左开襟,便于右手操作渔具,又防海水溅湿内衣。
饮食
饮食上,箬山渔民吃蛏羹、鱼丸、敲鱼饼、炊生糕、黄鱼酒、爽面、鱼饼……这也跟今天的闽南人相似。
现今,箬山已形成一整条产业链。
生产资料的获取:捕鱼,包括虾、螃蟹等
初步加工:去虾壳,去鱼骨等
制作成品:虾壳制成甲壳质虾仁、鱼肉加工成副食品
销售:销售至全国,远销海外
在副食品方面有个成功的厂,叫做“老爸豆腐干”,全国各大超市均有销售。
现在在上马工业区
扛台阁
扛台阁是石塘渔民元宵节庆典的主题曲,以前均是将八仙桌翻过来,四脚扎个顶篷,由青壮年男子用竹棍扛起,渔 村的艺人用彩调剧、彩带,鲜花等把台阁扮得花轿似的,十分艳丽。如今的台阁用上了发电机、节日灯,其形态、色彩更胜往昔。每一扛台阁均是一台戏,由标致的童男童女扮演戏剧中的人物栩栩如生,逼真生动。扛台阁时,火开道(火镬是把木柴放在铁锅里烧起来。在石塘有座麒麟山,麒麟火喷到的地方就有财富),渔灯、台阁在后,悠扬乐曲相伴,喜庆罗鼓压阵,这图景无不向人们展示了石塘渔民祈望丰收、过上安乐生活的美好愿望.
大奏鼓
据《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大全》记载,温岭箬山大奏鼓是我国唯一一个渔村传统舞蹈,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播放。
大奏鼓演奏由10来个男性渔民组成,但人数并不限定,可以七八人,也可以十几二十余人。男扮女装,脸上涂白圈红,上身穿桔黄色的斜襟短袄,下穿深蓝色的大口裤,衣襟的边角上绣着桔红色的鱼纹图案lace,头戴橄榄形的黑色羊角帽,耳朵上挂着“黄金”大耳环,套上手镯脚镯,全部光着粗大的脚板,走起路来忸怩怩,活像戏剧中的媒婆那样独角戏幽默。两个扛着大鼓,一个奏大鼓的兼指挥,一个敲木鱼,两个敲小锣,一个敲大钹,一个敲小钹,两个敲钛锣(也是一个一小),他们自由地跳、自由地舞,叉开两腿,摇曳着身子,两只大手有力地挥动着鼓槌,左纵右跳,随着大鼓的节奏,不断变换队形,边敲边舞,伴以锣鼓唢呐,热烈粗犷,幽默诙谐。既奔放又含蓄,是灵魂的呐喊,又是生命的细语;既体现了大海的多重性格,又展示了渔民内在的情感冲动及征服大海本质力量的自信。
如今大奏鼓早已不再是箬山的“专利”,已成为石塘大奏鼓、温岭市大奏鼓了。在箬山,二三十岁的青年渔民是这一活动的活跃份子,还有很多十二三岁的小学生跟着七八十岁的老渔民学大奏鼓。最近,一支女子大奏鼓队在箬山这块具有丰厚海洋文化底蕴的热土上应运而生。大奏鼓这一健康的群众文艺活动,不仅活跃了海滨渔村的文化生活,还挺进了城市舞台。
扛台阁
扛台阁是温岭渔区元宵节文艺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它与元宵节的“抓财神”、“抓打生”、“拜茅坑姑娘”等活动不一样,这些活动仅在正月十五进行,而扛台阁这一活动可以延至正月二十几甚至是二月初。
台阁是将一张方桌、一张长桌拼在一起,反过来桌脚朝天,用各种彩纸、彩布、彩花扎成彩架,成为一个漂亮的小戏台,上面挂着雪亮的汽灯和相应的戏剧场景,里面有几个五六岁、七八岁长相俊俏的小孩子,化妆成诸如《楼台会》、《京剧《霸王别姬》》、《三打白骨精》、《哪吒闹海》等戏剧造型,由十几个年轻力壮、热心群众性文娱活动的渔民抬着,紧跟着锣鼓和火,随着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走街串巷,遍游各村。游行队伍未进村,锣鼓声和人们的喧闹声早已吸引了全村的男女老幼,大街小巷人山人海。热情好客的渔区人民,还会以观赏台阁的名义,邀请一些远地村庄的亲属来家做客。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地理位置
历史及现状
600年迁徙路
饮食
扛台阁
大奏鼓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