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竞争力》是由
花建编写,
广东人民出版社于2005年4月1日出版的一本探讨文化产业竞争力问题的书籍。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文化产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这一现象不仅在国际上得到验证,也在中国的实际数据中得到了体现。尽管当前中国宏观经济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但在制造业产能过剩的同时,非物质产品供应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尤为突出。例如,高等教育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通过发展文化产业,能够有效地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调整产业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结构,进而提升宏观经济效率。
中原地区在
改革开放期间取得了巨大成就,其庞大的人口规模、广阔的市场潜力以及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然而,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仍需探索一条既能融入全球趋势,又能保持中国特色的道路,其中包括文化产业的竞争战略。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应将自身的文化资源与各类优质资本、技术、专利、人才、品牌相结合,打造强大的文化产业竞争力,为民族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
金元浦,男,
汉族,1951年1月出生于
浦江县。1987年在
陕西师范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1991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跟随
钱中文先生攻读学位,并于1994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0年间,他曾前往
韩国讲学。现任教于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文艺学博士点,担任教授及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国家重点学科文艺学学科的带头人。金元浦自80年代中期起积极参与美学文艺学方法论的讨论,是
中原地区早期引进并推广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的重要学者之一。他翻译了多部相关领域的代表性作品,如《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和伊瑟尔的《阅读活动》,这些作品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他还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多次被《
新华文摘》《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文学年鉴》等刊物收录或转载。1997年,他的专著《文学解释学》问世,受到了同行的高度评价。近年来,
金元浦的研究重点转向文艺理论与文艺批评的基础理论,特别是文化的转向、
文化研究、文化产业、大众文化理论等领域,出版和主编了多部相关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