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岛级战列舰
参加了日俄战争的战列舰
敷岛级战列舰是旧日本海军为了对抗沙俄而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向英国购买的前无畏战列舰,同型舰有敷岛、朝日号战列舰、初濑、三笠共4艘,全部在1900到1902年之间竣工。敷岛级战列舰刚竣工时堪称是当时世界最大的战列舰。朝日和三笠号与先前两级舰有所改进,副炮的配置与烟囱的数量均不同。
本级舰4艘均参加了日俄战争,与二艘富士级战列舰一起组成了第一舰队第一战队,作为日本海军的主力活跃起在战场上。初濑号于1904年5月15日在旅顺军港外触水雷沉没,剩余的3艘参加黄海海战对马海战。此后由于华盛顿海军条约签署,3艘军舰相继退役,三笠号战列舰改为纪念舰,敷岛号朝日号战列舰改为训练舰,1942年5月26日,朝日号被美国潜艇击沉。敷岛号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仍在籍。
发展沿革
建造缘由
1894年至1895年期间的中日甲午战争,在俄罗斯的压力下被迫归还辽东半岛中原地区日本开始加强军事力量准备进一步较量。在1895年11月到次年3月的第九次议会中通过了海军第一期扩张计划后,在第十次议会中又通过了第二期扩张计划。日本公布了十年海军建造的大计,计划配备战列舰六艘、装甲巡洋舰六艘为核心的六六舰队,即战列舰敷岛,初濑,朝日号战列舰三笠号战列舰,和装甲巡洋舰八云等舰。
旧日本海军在1896年及1897年海军整备计划中决定购买4艘战列舰,而结果就是敷岛级战列舰的诞生。此级战列舰是英国威严级战列舰的改良型,全部在1900到1902年之间竣工。
建造列表
时间表
敷岛
1897年3月29日于英国泰晤士河铁工所动工,1898年11月1日下水,1900年1月16日竣工。
1945年11月20日除籍,1947年于佐世保市解体。
初濑
初濑号于1898年1月10日在英国埃尔斯维克开工建造,4月27日被命名为“初濑”。1899年6月27日下水,1901年1月18日建成。
1904年5月15日午前在旅顺军港老铁山东南方向触雷,在2分钟内沉没。1905年5月21日除籍。
于1897年8月18日在英国约翰·布朗造船厂 (John Brown \u0026 Company)动工,1899年3月13日下水,1900年4月28日服役。
1942年5月26日被美国潜艇击沉,1942年6月15日除籍。
三笠
1899年1月24日在英国维克斯公司巴罗因弗内斯船厂(Barrow-in-Furness)动工,1900年11月8日下水,1902年3月1日服役。5月18日抵达横须贺
1923年9月20日除籍,成为纪念舰保存。
技术特点
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列舰,主副炮的口径均与富士级战列舰相同,为L40/305mm主炮和L40/152mm副炮,速度18节,比富士级战列舰略有下降。“敷岛”、“朝日号战列舰”、“初濑”3艘舰使用的是哈维钢,因为防御力强化,所以装甲厚度只有富士级的一半。4号舰“三笠”号使用了克虏伯硬化钢装甲,与其他3艘相比,防御更为强化。“敷岛”和“初濑”几乎是同类型,烟囱数等相似很难分辨,前部锚床部分的形状微妙不同。
主炮是阿姆斯特朗公司的新设计的“阿姆斯特朗1898年型30.5(40厘米口径)炮”,它炮弹的重量是386kg,仰角15度最大射程13700米,并以此为基础新设计了炮塔。这个炮塔可以左右150度旋转炮塔,炮身最大仰角是15度,最大俯角5度。炮弹的装填机构为固定角装填形式,扬弹筒旋转内置角度可以每分钟一发的间隔发射。
另外,“三笠”炮架新型的BVI型扬弹筒,有高效在防御效果,装填机构的改良让发射速度提升约2成左右。
副炮采用了新设计的“1895年型15.2厘米口径速射炮”。它炮弹在重量是45.4KG,仰角20度最大射程9140米。有一个单用单装的炮架。炮架炮身最大仰角20度,最大俯角5度,150度的左右旋转角度。每分钟可发射炮弹5 - 7发。
其他近防武器是“阿姆斯特朗7.6厘米口径速射炮”。它炮弹重量1.5公斤,炮弹仰角40度,射程达到10422米,最大仰角65度,最大俯角10度。发射速度是每分钟15发。敷岛级战列舰还装备了457mm鱼雷发射管,水线下两舷各有2门水中发射管和舰首水线部水上一门发射管的共计5门,不过“三笠号战列舰”是没有水上发射管装备。
从本级舰开始装甲的材质被更新为哈维·钢板,提高了防御力。防御方式采用当时作为主流的箱堡式,1号2号炮从塔炮塔上的水线装甲厚229毫米左右,隔舱是152mm-356mm。装甲堡之后的舰首和舰尾的水线装甲是102毫米,冲角附近是51毫米。水线上中国足球协会甲级联赛板装甲带是152毫米。
舰中甲板的装甲单位的部分为2.5英寸(64毫米)和侧面向下倾斜的装甲带底是四英寸厚(102mm)。炮塔前盾254毫米侧面203毫米。152mm速射炮的炮廓防御是51mm-152mm。司令塔3-14英寸(76mm-356mm)。水线下的防御,双层防水隔舱从水线装甲一直延伸到舰体底部,艇底部开始水线装甲为止双重底伸展。不过在后来的日俄战争当中,初濑号触雷之后无法航行而拖拽之后再次触雷,弹药库着火仅2分钟之后便爆炸沉没,证明了水下防御力的不足。
三笠号战列舰采用了最新的克虏伯硬化钢(通称:KC钢)被采用,提高了约3成的防御力。因此,甲母质部分的防御从102毫米减少到76mm厚。另外,舰首和舰尾的水线从102毫米增加到178毫米厚,船舷中甲板以上的152毫米装甲延伸到上甲板部为止增加了装甲范围,提高了防御力。152mm速射炮也用装甲隔舱分隔成多个炮室,提高了容灾能力。
4座4缸立式三胀蒸汽机,25座贝尔维尔式水管锅炉,两座双轴推进的组合最大输出14,500马力速度18.0海里朝日号战列舰三笠号战列舰提高到15000马力,速度是一样的。锅炉配置不同导致“敷岛”和“初濑”是3个烟囱,而“朝日”和“三笠”是2个烟囱。
舰体形状是典型的平甲板型舰体,为了改善凌波性采取的高干舷,舰首还附带着冲角。主炮是富士级的改进型——“阿姆斯特朗1898年型305mm舰炮”,楔形双联装炮塔甲板各一座。“敷岛”和“初濑”号舰间隔串列排布着3个烟囱,“朝日”和“三笠”则是2个烟囱。作为副炮——152mm速射炮,船舷两侧各配置7座共计14座。“敷岛”和“初濑”是上甲板6座,中甲板8座甲板,“朝日号战列舰”和“三笠号战列舰”是上甲板4座中甲板10座。甲板上另外配置反鱼雷快艇的76.2mm速射炮布置各处高达20多座,在桅杆上更配置了47mm单装航空机炮
性能数据
服役事件
敷岛
敷岛是日本海军1897年向英国泰晤士河铁工所订购,由菲利普瓦特设计,实际是英国庄严级战列舰改良而成的。
敷岛于1900年4月17日到达吴港
敷岛参与日俄战争,是第一舰队第一战队二号舰。1904年2月9日在炮击亚瑟港,即旅顺口区时受创,及后的8月10日参与黄海海战,次年的5月27日至28日在对马海战中被击中十炮。
日俄战争结束,仍然担任常备舰队主力,敷岛停泊在佐世保市外,之后被用于巡逻东海。敷岛在1916年7月24日和1917年08月16日遭受爆炸损伤,显示出他们过时的设计和新式战列舰的发展,敷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只在日本海域中服役。
此后从1918年开始至1921年之间,为从东面牵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诞生的社会主义苏联日本出兵支援西伯利亚地区,敷岛成为支援舰,支援日本陆军驻扎俄罗斯
经过1921年的整修,9月1日敷岛成为一等海防舰并主要作为训练用途。在华盛顿海军条约约束之下,敷岛解除了武装。在1923年4月1日以后,敷岛作为潜艇人员训练的学校。敷岛然后简单地指定用作运输,在1926年正式地在海军名单被除名,但是保持停泊在佐世保市作为失去控制废船,流动营房和训练中心。
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以后仍然停泊在佐世保,敷岛逃脱了美国空袭,但是二十年未用自己的动力移动过。1947年敷岛在佐世保海军工厂被拆解。
初濑
日本英国Formidable级战列舰为蓝本,向英国阿姆斯特朗造船厂订购的一级战列舰,设计师为马可罗爵士(G.C Macrow),该级共2艘,即敷岛号(Shikishima)与初濑号(Hatsuse)。该级舰可以说是富士级的放大版,但采用了新型的哈维镍钢装甲,此外还装设了穹甲。
初濑号于1898年1月10日在英国埃尔斯维克的Whitworth厂开工建造,4月27日被命名为“初濑”。1899年6月27日下水,1901年1月28日建成。
日俄战争期间被编入第1舰队第1战队。 1904年5月15日午前在旅顺军港老铁山东南方向触雷导致无法航行,同行的笠置号防护巡洋舰立即采取拖航措施,然而就在即将准备就绪时,此舰再度误触水雷,在2分钟内沉没。一同沉没的还有八岛号战舰,巡洋舰吉野号也因发生冲撞导致沉没,龙田号通讯舰也发生触礁,可谓厄运连连。1905年5月21日除籍。
朝日
1897年8月18日 于英国约翰·布朗船厂动工 1899年3月13日 下水 1900年 7月31日 竣工。在公开试航时发生了触礁事故,所以竣工,交船比原定计划延迟。竣工,交船当天,从英国出发,10月23日 到达横须贺
1904年 加入日本海军第1舰队第1战队,参加日俄战争 2月6日开始参加旅顺港闭塞作战,8月10日 参加黄海海战 1905年5月27日至28日 参加对马海战
1918年1月至8月为第三舰队第五战队旗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符拉迪沃斯托克作战。
1921年9月1日 成为一等海防舰,1923年4月1日 成为练习特务舰,武器、装甲于此时撤除,不过由于潜艇沉没事故陆续发生,此舰于1931年至1932年的九一八事变事件,一二八事件之际,配置了简单的工作设备,在1937年8月16日 成为潜艇救援舰。1940年5月29日-11月7日 于上海市从事警备任务。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进入金兰湾,参加太平洋战争。
1942年2月占领新加坡后,此舰进出改称为昭南岛的实里达港,和新型工作舰明石号担任受损舰艇维修任务。
1942年 3月13日 进入新加坡市的实里达军港(Seletar)。1942年5月,为了转向北方海域,一度奉命离开昭南岛返回内地。5月22日 出港,由于速度慢且舰型巨大,5月25日深夜在南中国海金兰湾东南被美国潜艇三文鱼(Salmon,SS-182)号的鱼雷击中,26日凌晨一时过后沉没。 6月15日 除籍。
三笠
1903年12月28日,三笠号战列舰成为联合舰队旗舰。
1904年(明治37年)2月6日开始参加日俄战争。8月10日参加黄海海战。12月28日驶入吴港修理。1905年2月14日驶出吴港,经江田岛市佐世保市,21日进驻朝鲜半岛的镇海湾。之后以该地为据点,在对马海峡进行训练。5月27日、28日在对马海战中与俄罗斯红旗波罗的海舰队交战。这场海战中,三笠死伤共113名船员。
1904年2月8日, 日本联合舰队主力驶达中国旅顺军港,偷袭了驻在旅顺港的俄国太平洋舰队,使俄国舰队受到重创。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官东乡用的是“沉船堵港”办法,对旅顺口进行就地封锁。
其后, 东乡司令官又让日军在旅顺口外布设了水雷。俄国太平洋舰队旗舰就是触上水雷沉没 的。俄国舰队以牙还牙,也用水雷战争对付日军,日本联合舰队的两艘主力战列舰也触雷沉没。
1904年8月7日, 俄国沙皇下达命令,让驻在旅顺港的俄国太平洋舰队迅速突围,驶往符拉迪沃斯托克。经过一番准备,8月10日下午1时,俄国舰队开始突围, 扫雷舰在前面扫雷,开出航道,紧连着的是6艘战列舰和巡洋舰,其后是10艘驱逐舰。这支庞大的俄国舰队刚驶出旅顺口,就遇到日本舰队拦截。
日本舰队旗舰是三笠号战列舰,日、俄两支舰队在黄海海面相遇, 在黄海海面相战。这是一场“大舰巨炮”的相互厮杀。
双方战列舰、巡洋舰上的重炮相互发炮,俄罗斯舰队旗舰皇太子号战列舰与日本舰队旗舰“三笠”号战列舰在进行对射,各有伤亡。两支舰队在航行中进行战斗,其队形和作战海域在不断变化。“三笠”号战列舰被多枚重炮击中,伤亡很大,由于这艘战列舰防护坚固,仍能坚持战斗,连连发炮。俄国舰队旗舰“太子”号被重炮命中,司令官阵亡,舰队一片混乱。俄国舰队的各艘舰艇各自逃命,溃不成军。
1905年5月17日,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到达了对马海峡附近,日,俄两支舰队在对马海峡又进行了厮杀。俄国舰队的战列舰首先开火,日本舰队旗舰“三笠”号被10发炮弹命中,但仍坚持战斗。俄罗斯的第一艘战列舰首先被日舰击沉, 日军士气大振, 东乡司令官改变了战法,采用T字战法,用穿甲弹攻击俄国舰船。经过5小时激战,俄国7艘战舰被击沉,剩下的5艘在逃跑过程中也遭受伏击。对马海战中,俄国舰队以全军覆灭告终,日本舰队的“大舰巨炮”大显威风。
1905年(明治38年)9月11日刚刚回国,就在佐世保市港内后部弹药库发生爆发事故沉没,339名舰员死亡,两百多舰员受伤,东乡平八郎刚好去述职逃过一劫,因为沉没位置就在水深18米的港口内,1906年(明治39年)打捞后修理1908年重新服役。
之后三笠号战列舰历任第一舰队旗舰,皇太子座舰(1908年9月25日,从青森到大凑)以及第二舰队,第三舰队旗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任务是警备北方和内地。1918年10月2日以后,三笠号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十多趟调查港湾,1920年1921年巡访海参崴,太平洋沿岸,库页岛方面。1921年9月16日三笠在阿斯科尔德(Askold)航道触礁,26日在富士,春日,淀桥丸的援助下脱困,进入海参崴紧急修理,完成后回国。
1921年9月1日成为一等海防舰,1923年(大正12年)9月1日在横须贺停泊期间恰逢关东大地震,因为受到海啸的冲击,三笠号战列舰前舱进水,逐渐下沉。正好此时华盛顿海军条约签订要求废弃大量老式战列舰,三笠号放弃修理成为报废舰。1923年(大正12年)9月20日除籍。
10月11日拖到白滨海岸,1925年(大正14年)通过决定三笠以纪念舰形式在横须贺保存。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发展沿革
建造缘由
建造列表
时间表
技术特点
性能数据
服役事件
敷岛
初濑
朝日
三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