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思轶,男,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院长。
柑橘现代产业技术体系采后技术与加工研究室主任,岗位科学家。
近5年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技项目10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基金、校自主科技创新基金等。现阶段主持科研课题5项,与
加拿大Manitoba大学联合申报MRAC国际合作科研课题1项。
主持
湖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魔芋加工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针对特色资源魔芋开发利用程度低、增值率低等问题,开展应用创新技术研究,从分子水平上对
葡甘聚糖的结构进行物理的或
化学的修饰与改性,研究开发魔芋水处理絮凝剂等高附加值产品,以带动整个行业的技术升级,提升魔芋产业化水平,提高魔芋产业的整体综合效益。
主持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产业重大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农业部产业结构调整重大专项和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浓缩和非浓缩
柑橘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针对柑橘汁加工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研究,提出对于柑橘风味成分、色素组成、质量特性和加工贮藏的关系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构建我国柑橘浓缩和非浓缩汁加工的理论和技术体系,推动柑橘产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
主持
武汉市技术创新与产业化重大专项攻关课题“城郊绿色蔬菜安全生产和加工流通关键技术研究”,建立蔬菜生产、加工及销售安全体系。
主持
湖北省人事厅新世纪高层次人才择优支持项目和校创新基金课题“
蛋白质与淀粉复合凝胶体系形成机理及质构特性研究”。
共同主持MRAC国际合作科研课题“
沙棘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研究沙棘皮、籽、叶等的有效成分和加工特性。
潘思轶教授有关
魔芋、银杏、原花青素等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工业化生产并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发表研究论文17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0篇。获省级科技进步
二等奖1项,
三等奖2项,鉴定成果3项,申报专利2项。
系统研究了
柑橘风味图谱,明确了
柑橘汁色泽形成机理、苦味因子及转化规律,发现了柑橘汁变色的机理主要是
维生素c的氧化,金属离子的存在对褐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与柑橘汁褐变的Maillard反应学说和酶褐变学说不同。
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了大豆蛋白的分子结构和加工特性的关系,研究了大豆7S和11S球蛋白的功能特性,率先研究了
大豆分离蛋白、大豆7S和11S球蛋白的分子修饰及其产物的构效关系和量效关系。
国家
柑橘产业技术体系采后处理与加工研究室主任,岗位科学家;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跨世纪学术骨干;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湖北省科技发展计划技术领域专家组成员;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果蔬加工技术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出口农产品安全卫生监控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食品科学》《
食品工业科技》《
农产品加工》《
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等学刊、杂志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