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文献是
中原地区商、
西周公国、
春秋、战国时代(约公元前16世纪至前221年)通过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形成的文献。这些文字最初被称为钟鼎文、彝文、吉金文字等。
金文文献主要出现在各种类型的青铜器上,包括烹饪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和度量衡器等。除了兵器和度量衡器之外,大多数有铭文的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和宴饮活动。金文最初指的是完整的铜器铭文,后来演变为铭文字体的统称。从文献角度来看,更适宜称之为青铜器铭文或金文文献。
金文文献的内容和长度因器物的作用和时代风尚而异。商代晚期开始出现长篇铭文,内容多与祭祀、赏赐相关。西周时期的铭文更为详细,最长的铭文达到497字。春秋时期,铭文强调祖先的荣耀,不再尊崇
周代。
战国时期的铭文通常简短,但也有长达数百字的例子。
金文文献在
春秋时期就已经被引用。汉代学者开始将其视为古文字资料。宋代出现了最早的青铜器图谱和铭文著作。
清代出现了更多规模较大的青铜器图录。到了20世纪初,随着青铜器的不断出土,金文文献的著录书籍数量激增。现代的研究成果包括《
殷周金文集成》,这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备和科学的金文文献集大成之作。
金文文献的内容广泛,涵盖了当时的地理、世系、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社会有着极高的史料价值。同时,金文文献还是研究汉语文字发展的重要资源。
-
夏鼐:《殷周金文集成·前言》,《殷周金文集成》第1册,中华书局,北京,1984。
- 吴镇烽:《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概述》,《陕西出土商周青铜器》第1册,
文物出版社,北京,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