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子能
江子能
江子能(1881年~1967年),名永龄,字钟杰,生于宜宾市仙马乡(今越溪乡)农村,出身贫寒,幼年投靠亲友苦读而得中秀才,后毕业于四川高等学堂。
人物简介
江早年参加中国同盟会,积极投身四川保路运动。辛亥革命后曾任四川省临时议会议员,清涧县、四川罗江、温江区等县知事。民国6年与陈宣三等在成都办《觉民报》,宣传孙中山革命主张,反对军阀割据。民国9年,参加吕超拥孙(中山)倒熊(克武)的战事。吕失败离川。江惆怅之余,期以实业救国,创办锦江轮船公司,倡导“对外抵制外轮。收回内河权益;对内振兴实业,增强国力”。旋因军阀混战,公司倒闭。之后,江子能东下京、沪,探索救国救民之道。民国14年在上海经恽代英、何成湘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回宜宾,以中国国民党左派四川省党部特派员身份参加宜宾市党部筹建工作。民国15年,赴武汉市任国民政府军委会课长、监察院秘书长。民国16年参加广州起义,失败后去上海市,与中共党组织失去联系。此后,江以同盟会员关系,先后出任睢县确山县新蔡县等县县长。民国23年返川,曾任四川省政府叙委员会秘书、纳溪区县长、四川省政府参事兼光华大学讲师。江为官清正廉洁,不失革命气节。在确山县任内,因放走共产党员被革职;在纳溪县任内,因天旱开仓救济灾民被撤职。
主要成就
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江在成都与李筱亭、张秀熟杨伯恺等密切往来,尽力为革命作贡献,先后介绍并资助进步青年20余人去延安。民国34年,江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与杨伯恺创办《民众时报》,推进民主革命运动。同年,任光华大学教授。民国36年,成都大、专院校学生举行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游行示威,有学生被捕,江积极联络上层人士保释。成都解放,江与李筱亭主持寻掘“十二桥烈士墓烈士”遗体,安葬于青羊宫成都市文化公园内。
成都市解放初,成华大学经济枯竭,行政瘫痪,江出任副校长,团结全校教职工,利用校园空地种粮种菜,开展生产自救;勉励教职工少拿或不拿工资,克服暂时困难,一直维持到1951年人民政府接收时止,因此受到西南军政委员会表彰。
解放后江历任西南财经大学副院长、中国民主同盟四川省委员会及民盟成都市委主任委员、川西行署区监察委员、四川省人民政府监察委员、成都市人民监察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省政协委员、成都市政协常委等职。1967年于成都市病逝。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主要成就
参考资料